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从野人到帝王-第1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过了几天,终于三月里的小雨淅沥沥沥淅沥沥沥下个不停了。当然,按照龙历,那是五月,也就是阳历六月,黄梅了。

    这雨一下,大部分工作就要停下来了,尤其是农田管理,所以,大多数族人都开始改行,临时到各个匠作组帮忙,搞得各匠作组是人满为患,当然,大多数人是帮倒忙,越帮越忙,何况除了制作蓑衣,别的匠作组人手也够了,要不就是没有更多的工具。

    至于更多的人,则是这间房子钻到那间房子,一身泥一身水的,搞得一塌糊涂。

    这个样子可不行。看来还是得给他们搞点事情做做。

    什么事情呢?训练一直在做,下雨时在室内,难得天晴就室外,可是总不能一直训练吧?

    那就只有学习培训了。

    不过以前的学习也好,培训也罢,都是采用言传身教形式,这个也不能说不好,就是效率太低,看来,编写书本教材很有必要。

    而要编写书本,就要用到纸张了,晕,我居然到这里半年多还没有搞出纸张,还算是个写书的。

    赶紧赶紧,造纸没有什么复杂,我外婆家在富阳县(浙江省),过去就是有名的造纸大户,现在还留着很多池窖、水锥之类的东西。

    造纸原料,在江南很多,反正植物纤维都可以,不过首推竹子,当然,不是成熟的竹子,是一年生的嫩竹。

    因为制硝一直在进行,所以成品已经很多了,加上下雨会冲淡硝液,熬制费工夫。所以暂停了,池子用来沤竹子正好。

    指挥族人将大量砍伐来的嫩竹砍断劈细,沉入池子,很快,满满一池的竹子就沤好了。

    不过这个时候我忽然想到一件事,“刷”的一下,汗就下来了。

    汗,大汗,阿娜而汗!据说,因为竹纤维比较致密,所以竹子沤池得三个月呢,我外婆家不知道用一种什么办法,缩短到将近一个月,可是我现在在另一个时空,又不能穿越回去问问。

    这样的话,等纸张出来,恐怕就要秋天了,还搞什么教育啊。

    算了,还是老办法,我自己辛苦点,先给那些第一批聪明的族人上课。然后再由他们去传授知识,这批人也就是龙族除了我的第一代教师,这年头,最优秀的人才当教师。

    口头传授不但效率低,而且在口口相传的过程中,很容易由于记错或者理解错误,搞得面目全非,说不定,一百个老师有一百个说法,只好等出了问题再纠正了。

    好在经过巫师团这些日子的捣鼓,我龙族文字也已经有两千多了,足够使用了,再多的话,反而适得其反,影响族人接受。

    

    不过很幸运的是,才十多天,竹子就沤烂了。

    这天我到池子那边走走,发现池子里的水有很多泡泡,颜色也较深,捞起一根竹子,很容易就掰开来,我思索半晌,恍然大悟。

    原来,这沤竹的池子里,有很多天然微生物,会自动分解发酵投料,这就跟制造酒类的酒窖残留有益微生物一样,这个池子虽然没有沤过竹子,但是浸泡过用来制硝的动物粪便。所以微生物很多,歪打正着,加速了投料的分解。

    既然这样,那就赶紧开始吧,因为没想到竹子沤得这么快,我还什么都没有准备呢。

    先紧急调了一批族人来,让他们将原料运去,放到陶锅中,加入石灰与草木灰煮,这边紧急准备一些石臼准备用来打浆。

    打浆十分耗用劳力,最好是用水锥来打,现在水力运用已经上轨道了,不过临时准备水轮什么的也很费工夫与精力,唯一的一个正在打铁,比这个还重要,反正现在族人都空着,先用着再说,每个人,一天轮流干一小时,就算是锻炼了,免得天天胡吃海喝,什么都不干,得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糖尿病心脏病脑中风什么的富贵病。

    竹子煮过后送到河边漂桨。洗去杂质,然后放到石臼中用木棍捣,现在有了铁制凿子,加工石臼不成问题,七八个石臼一字排开,每个石臼围上十几个人,长安一片月,万户捣纸声,对这种新鲜玩意,族人向来积极性很高,不用吩咐也会积极参与。

    这边。用砖头加三合土制作了一个池子,长两米,宽零点八米,捣好的纸浆放到里面,先用工具将其搅拌均匀,也就是淘桨,让水里充满细密的纤维,然后用特制的长方形竹帘小心翼翼的捞起来,水透过小孔渗下去了,纤维留在竹帘上薄薄的一层,这就是纸了。

    古代造纸,先将纸一层层叠起来做成纸砖,用杠杆压去其中水分,再一张张揭下来晾干或者晒干烘干,由于没有把握,怕粘住分不开,这最后一道工序就省了,我早吩咐窑工烧制了一批特制长方形的砖头,与竹帘一般大,然后将湿纸覆盖上去,砖头干燥,很快将水分吸干,然后放到炕上稍稍一烘,一张纸就完成了,用这种办法,既方便又快捷,避免了失败的风险,反正我们有的是人。

    上述的过程,其实是经过了好多天,我是怕大家厌烦,嫌我啰嗦,所以就长话短说了,这纸张不是一天做成的,与罗马一样,大家不要误会。

    ……

    在整个造纸过程中,族人,尤其是长老与巫师。还有工匠们都与往常一样,对这种新鲜事物充满好奇,我虽然已经告诉了他们这是造纸,用来写书(还没有空发明印刷术呢),但是,什么纸啊书啊,古人根本不懂,说了也是白说。

    在这以前,我搞教育,族人,尤其是孩子也不是不写字,但是大多数是在石板后来是木板上,孩子们直接用沙盘,没有那么多木板,现在好了。

    不过,孩子们第一次看到纸,知道自己可以在这种白里透黄而微皱的东西上写字,而且可以长期保存,不知道多高兴了。

    至于笔墨,用碳是不行的,颗粒太粗,会划破纸张。好在我这段日子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解决方案也很简单,笔呢,就用竹管套兔毛羊毛,墨水就用烟灰。

    无论是我们炕的烟囱,还是食堂烟囱,还有各个窑上都有很多极为细密的烟灰,用它来做墨水最好不过,写出来的字与墨完全相同,唯一的缺点,就是时间长了会沉淀,我手里没有附加的溶剂,也不知道配方,只得让大家将其装在竹筒里,用的时候摇一摇。

    我将纸发给孩子们,主要目的是写书,作业倒在其次,其实写书也是作业。

    现在我还没有发明印刷术,如果所有的书都让我一个人写,我岂不是要累死,况且累死也完不成。

    所以,我将内容口述给孩子们,让他们记下来,再让别的孩子抄写,几百本上千本书很快就能完成。

    当然,这种所谓的书,其实没有几页,用细竹篾订起来,内容还远远不如现代报纸的一版,充其量算作读本,但是,这在原始社会,已经是非常了不得的事情了。

    至于读本的内容,可不能像后世那样干巴巴的,主要分为以下几类:一,新闻,族里的大事,各行各业,各居民聚集点的大事等等。比如,龙历元年五月,天神族长发明造纸。五月十六日,饲养场一只母猪生下了十三只小猪等等。

    二,古代传说,这一次是盘古造天地。以后自然有夸父追日,嫦娥奔月,精卫填海等。

    三,天上的生活,当然指的是现代,现代人看上去十分稀松平常的事情,对古人来说都稀奇得不得了,同时,也是潜移默化古人思想意识的过程,对以后推行现代化制度大有帮助。

    四,部族的命令、公告、发布的制度等等。下面还有六部的同样内容,只要是新的,以后都通过这种渠道推行到民间。同时,还有根据节气,农林牧副渔各方面会有什么变化,指导下一步工作,增加一些知识。

    五,龙族历史,包括我这个天神族长的事迹,以及各部落的传说,融合过程,这个很容易引起各部落的自豪感与对龙族的认同感,这个任务交给了阿根,咱不能王婆卖瓜是不是?

    六,发布的任务,让大家对下阶段要干什么,有个思想准备。

    七,集思广益,发布一些疑难问题,征求答案或者解方案与人才,还有一些好的建议。

    八,批评与问题专栏,族人都可以提出,以便各部改进工作。

    九,奖励与荣誉专栏,这当然是为那些对部族做出重大贡献的族人准备的,当然也包括奴隶的转正族人。

    十,其它,比如生活小知识等。

    

    这种书本不像书本,报纸不像报纸,杂志不像杂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