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善终-第49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其他勋贵们呢?

    皇太后的不满意,一定也是圣上的不满意。

    圣上在位时,皇太子登基后,京中的公候伯府,到底起了多少风浪?

    皇太后说得有些乏了,叹道:“嘉柔,就因为你们姑嫂不合,她就怪上你了?”

    “总比怪她自己,她心里能舒坦些。”穆连慧浅浅笑了笑,“人都是如此的。”

    皇太后微微颔首:“这倒是句实在话。”

    穆连慧又道:“不说旁的事儿,晋尚就是死在外室手中的,晋环与我又没有深仇大恨,就为了姑嫂不睦,我怎么会这么害她。”

    皇太后若有所思。

    杜云萝快速瞟了穆连慧一眼,说谎的穆连慧面不改色。

    她和晋环的确没有深仇大恨,不过是几句谩骂和当时的一个巴掌而已,与穆连慧曾经受到过的屈辱相比,根本不值得一提。

    可是,晋环是穆连慧计策里一颗重要的棋子,她需要把晋环放在棋盘的那个位子上。

    与恨无关。

    仅仅是开路而已。

    (未完待续。)

第六百四十章 留痕

    从慈宁宫出来的时候,云层压低,似是很快就要下雨的样子。

    杜云萝和穆连慧一前一后走着,谁也没有主动说话,气氛算不上和睦,但也不至于剑拔弩张。

    直到了宫门外,穆连慧唤了杜云萝一声,原本想说些什么,终是叫倾盆而下的大雨阻了。

    她摇了摇头,浅浅笑道:“不说了,回去了。”

    夏日的雷雨来得及,去得也及,等杜云萝回到定远侯府的时候,天已然晴了。

    杜云萝去了柏节堂里。

    吴老太君今日的精神比前阵子好些,坐在窗边的榻子上,让秋叶摇着蒲扇。

    “下雨好,总算没那么闷了。”吴老太君眯着眼道。

    秋叶抿唇,手上不停,嘴上道:“可惜停得太快了,要是再下久一些,夜里都能凉快些。”

    吴老太君沉默着,望着从屋檐落下的水珠,见杜云萝从外头进来,她低声喃喃道:“是啊,要下得久,才能彻底去了闷气。”

    杜云萝挑帘进去,笑盈盈问了安。

    秋叶起身行礼,又请了杜云萝坐下,让人去小厨房里端一碗梅子汤来。

    杜云萝柔声与吴老太君道:“刚从慈宁宫里回来,乡君看起来还不错,皇太后问了几句。”

    “无端端添出这些是非了,”吴老太君皱眉,“还不把自己摘干净。”

    杜云萝一怔,只听前半句,她以为老太君是在说姚八和晋环添事,后半句一出,老太君是在说穆连慧无疑。

    吴老太君的心中认定了穆连慧牵扯其中。

    为什么?

    吴老太君知道的明明只是穆元谋和练氏谋害穆连康、又要谋害她的子嗣一事,为什么老太君连穆连慧都质疑上了?

    当年穆连慧年幼,按说吴老太君不会把那些错事算在穆连慧的头上。

    仅仅只凭着穆连慧今生“阴阳怪气”、说话不中听,就认为她会对晋环用此招数吗?

    这是老人的智慧,还是吴老太君知道了一些什么?

    杜云萝不敢笃定,又不能直截了当问吴老太君,只能暂且按在心头,道:“晋环就是胡乱说话,没有实证,她和乡君姑嫂不睦,这是人人知道的,只听她几句话,慈宁宫里不会信的。”

    吴老太君苦笑,她想说,但凡做过的事情,只要有心去搜寻,总会有踪迹的。

    风过留声,雁过留痕。

    可最终,这句话她没有出口。

    穆连潇回到韶熙园里时,杜云萝正坐在罗汉床上出神。

    “云萝,”穆连潇叫了她一声,见她怔怔抬头,不由笑了起来,“延哥儿和允哥儿呢?”

    杜云萝笑着答道:“延哥儿说要看显哥儿,去了兰语院了,允哥儿在母亲那里。”

    穆连潇颔首,进去简单梳洗了一番,又出来陪杜云萝说话。

    杜云萝说了慈宁宫里的事情:“皇太后不太高兴,似是这些日子乌七八糟的事儿太多了。”

    “中元节里出些差池,说出去不好听。”

    这回中元节也是够折腾的了。

    姚八死在了胭脂胡同里,孙七娘又险些被叶瑾之推下了水,这些事情一样接一样传到慈宁宫里,皇太后如何高兴得起来?

    偏偏又是中元,中元出事,极其不详。

    杜云萝是有亲身体会的,那年中元,杜云诺烧了头发,杜云瑛为了救她上了手,若是在平日里还好些,顶多就是不看四周状况,被牵连了,但到底是姐妹连心,做姐姐的仁厚,还能得几句好话。

    只可惜,那是中元。

    杜云瑛议了一半的亲,再也没有下文了。

    孙七娘是皇后娘娘的嫡亲外甥女,出身显贵,但也逃脱不了流言,况且,能与孙家做姻亲的人家,肯定也是门当户对。

    人言可畏。

    “我只是觉得,皇太后的不满没有那么简单。”杜云萝斟酌着说了心里的想法,“今儿个当着面挑剔了两家,之前对镇国公府上也颇为不满,或者说,对于很多公候伯府、簪缨世家,皇太后都不大满意。”

    皇太后的意思,恐怕正是圣上的意思。

    穆连潇领会的杜云萝的话,眉宇紧皱:“我只当圣上要对蜀地动手,莫非圣上连京中的勋贵,都要一并拖下水去?”

    “已经对蜀地动手了?”杜云萝睁大了眼睛。

    穆连潇也不瞒着杜云萝,细细与他道:“就前两日的事儿。

    国子监祭酒宋大人的一篇文章,被圣上批成狗屁不通,礼部尚书王大人的文章,圣上说他年纪大了,糊涂了,写出来的东西前言不对后语,没有年轻时的三成水准。

    宋大人掌着国子监,礼部又主管科举,圣上骂他们会耽误人才,发了好大一通脾气。

    最后定了让国子监和礼部的官员每人交一篇文章,圣上亲自断一断,哪些是人才,哪些是庸才。”

    杜云萝诧异极了。

    别看国子监祭酒的官位不高,却是极其受尊重的官职,国子监更是天下学子的向往,眼下圣上这么一批,不说宋大人的乌纱帽,国子监上上下下都要饱受质疑。

    再加上主管科举的礼部尚书被说成是老糊涂,这些年落榜的考生,岂不是就要热闹了?

    杜怀礼就任礼部右侍郎,杜云萝自然不担心自家父亲的才学和文章,只是不清楚,为什么突然就……

    “这事情为何会与蜀地相关?”杜云萝不解。

    穆连潇解释道:“礼部仪制清吏司郎中涂大人,出身姜城涂家。”

    姜城涂家,正是南妍县主点名道姓,确定与瑞王相勾结的蜀地世家。

    “仅仅只为了一个郎中?”杜云萝抿唇,“未免兴师动众。”

    “不止,国子监里还有,”穆连潇的手指勾着杜云萝的手,道,“圣上想动的是太保高大人,宋大人正是高大人的门生,高大人主考的几届春闱,圣上都会重新断一断,其中有不少蜀地进士。”

    杜云萝的面色一白,身子微微一僵。

    太保高渊高大人。

    这个名字,是深深刻在杜云萝的心中的。

    前世,施仕人正是以文章打动了高渊,成了高渊的孙女婿,从此平步青云,一路高升。

    今生,施仕人自然是没有了这样的机缘,而高渊,也成了圣上想要铲除的钉子。(未完待续。)

第六百四十一章 文章

    国子监和礼部的日子不太舒坦,人人都提心吊胆,即便是对自己的才学颇有信心的官员,也不敢说文章一定能入得了圣上的眼。

    都是在官场上打滚了多年的老人了,又有哪个会看不出,圣上这是在借题发挥。

    圣上要寻的不完全是才学上的不足。

    官员清楚,学子们未必想得通其中关节,加上有心人鼓动,就闹着说前几次的春闱有舞弊、打压人才的事情。

    这几日里,闹得沸沸扬扬的。

    京城衙门都出动了几回,抓了几个领头的,偏偏就有许多一根筋的书生,自诩高洁,一定要继续闹下去。

    云栖坐在茶楼上,底下大堂里书生们义愤填膺的声音过大,连楼上雅间里都一清二楚。

    九溪听了几句,扑哧就笑了起来:“就他们那点儿水平,别说是进士了,我都没闹懂,他们是怎么成了举人的。”

    云栖也听见了,摇头道:“你该说,揣摩不了圣上的意思,他们即便是中了进士,也没法步步高升。”

    疏影低头喝茶,闻言才抬起头,淡淡道:“要是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