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逍遥小书生-第6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也没有资格提出异议,长公主这两年做的事情,就算是他们这些人加起来,也得汗颜。

    就像民间戏文里面唱的一样,巾帼不让须眉,用这个词来形容长公主,一点都不夸张。

    御花园中,景帝坐在亭中石椅上,沈相秦相年迈,景帝特意恩典二人同坐,至于其他几位大臣,只有站着的份儿。

    “朕封长安县侯李易为金紫光禄大夫,诸卿以为如何?”

    刚才在殿上之时,这些人其实并未发言,到了他们这个位置,若非是陛下的决定不妥到了极点,是不会主动出头的。

    秦相沉吟了片刻,开口道:“李县侯少年英杰,对我景国有数不尽的功劳,然而,陛下为他晋爵至县侯,已经是极大的恩典了,老臣以为,李县侯还太过年轻,更是不懂国事,不通理政,不足以胜任金紫光禄大夫……,陛下若是执意如此,怕是会让朝中不少臣子寒心。”

    即便是他,也不敢否认李易的功绩,仅仅是天罚一项,就足以让他的功劳大过朝中的所有臣子,更别说他力挽狂澜,大败齐国使臣,后又创算学院……

    秦相是一朝宰相,对于李易对景国立下的功劳,一桩桩一件件,他比谁都清楚。

    陛下为他封爵至县侯,是因为他的确立下了不世功劳,这不容任何人否认。

    然而,若是再在封爵的基础上,让他成为景国有史以来最年轻的金紫光禄大夫,就有些恩宠太过了。

    历代担任此官职的,无一不是有着数十年从政经验,名望甚高的老臣,实在不是一个不懂朝政的年轻小子能够胜任的。

    景帝的目光看向一侧,几位重臣也都纷纷开口。

    几人对于此事,虽然没有持否定态度,但也并不赞成。

    他们并不是倒向秦相,或是与那李县侯有什么冤仇,而是从内心里觉得此事不妥,理由倒是和秦相说的一般无二,那一个对于朝廷来说非常重要的官职,不能加在一个不懂国事的小子身上。

    这一点,从他刚才在殿上的发言就可以看出来。

    原本闭口不言的沈相,在景帝目光望过来的时候,终于开口,“老臣以为,此事……,陛下当三思。”

    这便是没有一个人赞同他了,景帝面上倒是没有露出任何不满的表情,在此之前,他就已经猜到了百官的表现。

    毕竟,李易还是太过年轻了。

    然而,就算是他真的不懂朝政,但只要他在朝廷,便能够解决满朝文武都无法解决的事情,他的功劳远远不止这些,却又不会于去当具有实权的官员,除了这些,他倒是给不了对方什么了。

    看到已经站在旁边有一会儿的明珠,景帝挥了挥手,不再提那件事情,说道:“此事暂且搁置,关于南方水患……”

    秦相微微低头,在心底叹了一口气。

    暂且搁置的意思,便是不容更改了,他到底,还是低估了那位李县侯在陛下心中的地位。

    蜀王,怎会平白树立这样一个强敌?

    关于南方水患一事,听了刚才朝堂上诸多官员的言论,几人心中也有些想法,李明珠将他们所言全都记录下来,不多时,便有一宫中侍卫,从外面走了进来。

    常德站在亭外,将他拦住,问道:“何事?”

    那侍卫道:“李县侯在外面,求见长公主。”

    常德还未开口,身后便传来一道声音。

    景帝抬起头,眼中浮现出一丝异色,说道:“让他进来。”

    ……

    “父皇封你为金紫光禄大夫,自然有父皇的理由,你别乱说……”

    李易看着长公主,目光有些诧异。

    两个人平日里说话,偶尔也会吐槽吐槽,眼下这种程度的根本不算什么,他摇了摇头,说道:“哪里是乱说,这个职位本来就是给那些致仕老臣的,哪能随便封……”

    李明珠看着他,眼神有意无意的向着某个方向瞄了瞄。

    浓密的树丛之后,一名官员眉头微皱,正要抬脚,景帝挥了挥手,脸上浮现出一丝戏谑之色,那官员才立刻低下头,安静的站在他的后方。

    “这真的不合适,还得找陛下说说,我顶多算是有些小聪明,对于治国理政之类的,是在是不懂。”李易见她的目光一会儿看看他,一会儿看看旁边,疑惑的问道:“你眼睛怎么了,进沙子了吗,要不要我帮你吹吹?”

    李明珠轻咳了一声,微微低头,说道:“没事。”

    见她真的没事,李易才问起正事来,“书院的事情进展的怎么样了?”

    “都在按照计划施行,一切顺利……”

    ……

    树丛之后,包括秦相在内,几名大臣的脸上都浮现出了震惊之色。

    听公主殿下和李县侯的对话,前些日子,在京都闹得沸沸扬扬的书院之事,竟然不是出自长公主之手,背后另有其人?

    那一个让无数世家门阀叫苦不堪,却又不得从的阳谋,便是出自他之手?

    再联想到账目清查一事中,他似乎也是用同样的手段,将崔氏和蜀王一系的势力差点肃清,几人同时从心中升起了庆幸……庆幸自己不是他的敌人。

    不对,刚才几人还反对陛下对他的封赏,他会不会因此记恨……

    李易丝毫不知道树影之后已经有人想入非非,了解了书院的进展之后,才算放下了心,无意中瞥见桌上凌乱的几张纸,仔细看了,诧异道:“这是……,你在想治水的法子?”

    李明珠不知道父皇的用意,也不知道李易什么时候走,有些心不在焉的点了点头,“之前没有了解过,对于治水……,不太懂。”

    长公主终于又变回那个积极主动、奋发向上的长公主了,李易心中大感欣慰,摆了摆手,说道:“没有人生来知之,你不懂,我教你啊!”

    树影背后,景帝脸上的表情凝住,嘴角不由的抽了抽。

第七百八十九章 不懂朝政?

    【ps:上一章修改了一个字,本章说居然被清空了,郁闷,没有本章说,没什么意思啊,大家看到这个ps,可以回去再吐槽一遍的……】

    刚才老皇帝在朝堂上问他对于治水怎么看,李易说他不懂。

    那是真的不懂。

    南方水患,持续已经很久了,整个都水监的官员都没办法,李易估计等他们想出办法,水患都过去了,也无所谓什么治不治的问题。

    他的理论知识再丰富,也只是纸上谈兵而已,他不认为治水治了一辈子的都水监官员在这方面比他懂得少。

    现在在长公主面前,他说懂。

    这也是真的懂。

    又不是真的让他去治水,纸上谈兵嘛,他最拿手了。

    “自古便有“治国必先治水”一说,说到治水,最早可以追溯到尧舜时期,大禹奉命治水……,发展到如今,经历了由避到治,由堵到疏,由疏到导,由被动到主动,由单一到全面……”

    李明珠丹唇微启,有些怔怔的看着他,她刚才听到了那些官员对于治水的理念,虽然有些道理,但极为纷杂,论条理,远远没有李易现在所讲的清晰。

    他语气根本没有任何停顿,从上古时期,沿着时间线,讲到了历朝历代官员治水的事迹,方法,包括他们所用方法的优缺点,什么地方需要借鉴,什么地方需要摒弃,条理清晰,井然有序……

    李易当然能讲的有序,因为书上就是按照时间线排列的。

    当然,景国有关治水的书籍,只是一些杂乱的记事,但后世那些在他看来是闲着没事干的专家学者,可是将这些研究了一个透彻,甚至将其延伸到了哲学领域。

    于是躲在树丛之后的景帝和几位当朝大员,都知道了天人合一思想应该如何运用到治水之中,如何将治水和道家阴阳五行学说联系起来,顺应自然的思想是怎么加到治水理念中去的……

    李易觉得后世那些专家学者简直太能扯了,说完一遍之后,他自己都差点被说服,袁老道要是听到这些话应该很高兴,说不定一朝悟道,就能飞升去见他们道家的老祖了。

    当然,这些只是调味品,最终还是要回到正题上。

    后世借助于科技的治水方法,在这里是不适用的,但是一些正确的理念,对她应该有很大的启发作用,如果老皇帝问到,她也能说的清楚,李易觉得就算是都水监的官员,少了那一份见识和几百上千年的经验积累,在理论上也是略微不如她的。

    不过,水患已久,按照以往的惯例,也根本不用再去治了,下一次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