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逍遥小书生-第8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本来就是!”

    年轻人撇了撇嘴,说道:“他那么年轻,权势就那么大,现在连宰相之位都要和大伯争,古往今来,像此等权倾朝野之人,最后都会被皇帝忌惮,哪个有好下场!”

    “到如今,百官已经十分忌惮他了,陛下也不可能容他太久,他要是识相,早些退隐才好,要不然,我看他最终会落得一个什么下场!”

    “住口!”

    一道厉呵的声音响彻众人耳边,却不是出自堂内任何一人。

    王永一人从外面走进来,年轻人张了张嘴,还想说什么,王永拎起手边的椅子,狠狠的砸在他的头上。

    那椅子瞬间便四分五裂,足见王永用力之大。

    年轻人跌倒在地,本就鼻青脸肿,此刻头上更是血流如注,却还没有晕过去,不敢置信的看着他,喃喃道:“你……”

    “还没说够?”王永看了他一眼,拎起第二只椅子的时候,堂内之人才回过神来,王家家主站起身,惊到:“永儿,你在干什么?”

    王永扔下椅子,摇了摇头,说道:“陛下和李县侯刚才在外面。”

    此言一出,王家众人脸色顿变。

    ……

    “王家……”李轩面色阴沉,眼中有着掩饰不住的失望之色。

    李易笑了笑,丝毫不在意的说道:“他代表不了王家。”

    李轩忽然看着他,问道:“你说,朝臣们真是这么想的吗?”

    “想什么?”李易抿了口酒,随口问道。

    “他们觉得你的权势太大,觉得我会忌惮你。”李轩站起身,说道:“既然如此,我就让他们睁大眼睛看看……”

    李易心中涌出不妙的预感,问道:“你要干什么?”

    “你明天就知道了。”李易沉着脸说了一句,大步的走出门外。

    片刻后,同样的位置。

    王永面色复杂,叹了口气,说道:“父亲已经让他回洛川了,他这辈子都不会再踏足京都。”

    李易摇了摇头:“这又是何必呢……”

    “姐姐会和陛下好好解释的。”王永低下头,说道:“王家永远都是李家的朋友,李兄万万不要多想。”

    百姓乃至于朝臣都认为,王家是当今景国的第一大族,以王家的权势,足以在景国横行,无所畏惧。

    崔家当初也是这么想的,所以崔家亡了。

    从那时候开始,他就知道,有的人,只能为友,不能为敌。

    王永是代表王家来赔礼道歉的,带了非常丰厚的礼物,这份礼物不能不收,不收便代表着拒绝,代表着和王家撕破脸,不过是一个自大的纨绔,代表不了王家,这一点李易清楚,况且这礼重的,也不好退……

    李易是在下午的时候见到明珠的。

    “你和王家怎么了?”李明珠从外面走进来,诧异道:“皇后让我来告诉你,今日之事,非王家所愿。”

    李易摆了摆手,说道:“一场误会而已。”

    李明珠看着他,疑惑道:“那你在担心什么?”

    李易叹了口气,说道:“李轩啊……”

第九百八十九章 景王!

    先帝在位之时,勤勉朝政,除病重或特殊情况,数十年来,早朝极少断绝。

    当今陛下,论朝政之勤勉,虽然远不能和先帝相比,但早朝仍然是日日举行,只是主持早朝的人换成了长公主。

    对此,文武百官们早就形成习惯,早朝之时看不到陛下不奇怪,看到陛下才奇怪。

    因此,当他们整齐的站在朝堂上,看到公主和陛下从两边走出来的时候,心里面是有些惊讶的。

    今日不是初一,亦不是什么特殊的日子,陛下临朝,实在罕见。

    至于陛下是不是对于之前的懈怠有所悔悟,就不是他们这些臣子能够猜测的了,略微的讶异之后,早朝还是一如既往的举行。

    科学院某官员详细的汇报了科学院近来的研究进展;礼部尚书谏言陛下应扩大后宫,以稳固国本;一名资历较老的御史直言,相位不可空缺,今秦相告老,新的宰相须得早日确定……

    天子对于科学院的研究予以了高度肯定,对于礼部尚书的话置若罔闻,然后才看着众臣,缓缓开口:“相位之事,朕心中已有人选,诸卿不必多言。”

    朝堂上不少人闻言,只觉得心中发苦,他们之所以要多言,就是因为陛下心中已有人选……

    他心中的那位人选,实在是不适合相位啊……

    李轩看了看身旁的宦官,缓缓道:“宣旨吧。”

    “遵旨。”

    那宦官恭敬的点了点头,取出一封圣旨,走上前,看了下方的官员一眼。

    便是这一眼,让所有人心中都升起了一种不妙的预感。

    这时,那宦官尖细的嗓音已经从上方传了过来。

    “诏曰……”

    只是听到“诏曰”这两个字,便有无数人心中一沉。

    圣旨措辞讲究,内容不同,措辞不同,主要有“诏曰”、“制曰”、“敕曰”三种。

    “敕曰”在封赏之余,有告诫之意,“制曰”用来宣示百官,表达皇恩,至于“诏曰”,则有昭告天下之意,非重要事件不用。

    陛下册立太子,加封公主,用的便是“诏曰”。

    重要的是,封相……用不到“诏曰”。

    “长安县侯李易,天惠聪颖,功绩斐然,自景和初年来,创天罚,献蹄铁,改刑讯,退敌使,开算学,绝水患……”

    那宦官还在高声念着,殿内百官的耳中嗡嗡作响。

    长安县侯李易……,果然,果然啊!

    陛下果然还是不听劝阻,一意孤行,欲要加封李县侯为宰相,这将是景国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宰相,最……懒的宰相。

    当下便有数名御史以及老臣面色一变,从人群中站出来,圣旨没有念完之前,他们不能打断,否则便是重罪,但此刻他们脸上的决然,所有人都看的清楚。

    “清蛀虫,扫奸佞,推改革……,其功甚大,加封景王,以示天恩,传之永远,服之休祯,钦哉!”

    那宦官的声音还在殿内回荡,殿内,有人的表情终于松了下来。

    不是宰相……

    原来只是加封景王而已,不是宰相,看来陛下还是,还是……

    景……,景王?

    一字王!

    “景”是景国的国号,景王历来都是地位最为尊崇的王爷,自数十年前起,皇室之中已不立景王,如今,陛下居然将这一个封号封给一个异姓……一个非皇室之人!

    这简直是荒谬!

    滑天下之大稽!

    李明珠看了看一脸肃然的李轩,嘴唇动了动,最终还是没有说出什么。

    “陛下!”

    “陛下三思!”

    “外臣封王,有违祖制,陛下三思啊!”

    ……

    朝堂上早就炸开了锅,无数大臣在原地跪下,高声说道。

    “朕意已决!”李轩挥了挥手,从侧方走出去。

    有宦官高声道:“退朝!”

    “沈相,您说句话啊!”

    “王大人,此事,不能让陛下一意孤行!”

    “杨大人,您去见见太后娘娘,不能让陛下如此胡闹!”

    “公主,公主殿下,您再劝劝陛下吧!”

    ……

    群臣起身之后,立刻便将最后的希望寄托在几位当朝重臣的身上。

    王家家主叹了口气,他知道陛下为何会这么做,所以他也知道,陛下不可能收回这条诏令。

    一名老者摇了摇头,说道:“陛下不同于先皇,这个时候,谁说话也无济于事……”

    沈相浑浊的目光望向殿外,喃喃道:“不,还有一个人,他说的话,陛下一定会听。”

    后宫,某处宫殿。

    王沁端来一杯茶水,放在李轩面前,轻声道:“夫君不要生气了……”

    “他们说我猜忌他……”李轩握着她的手,让她坐在一边,这才叹了口气,说道:“沁儿,你说,我这么做,他能理解吗?”

    王沁叹了口气,却也只能叹了口气,有些事情,即便她看的清楚,也不能为他讲清。

    他担心李县侯会因为外面的传言而多想,但他不知道,他越是这样,他的处境便会越遭……

    ……

    今日不仅朝堂炸了锅,就连民间也在极短的时间之内沸腾起来。

    自陛下登基之后,李县侯的权势便达到了巅峰,自古以来,这样的臣子都没有好下场,不止朝中官员,京中百姓也在猜测,怕是要不了多久,陛下就要开始猜疑他,李家败落已成定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