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善妻-第1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琴悦来之前,慕清暘比较安静,得空就写字。

    郝安生也跟着写,可他一写字就犯困,眼皮子抹了强力胶似的。直往一起瞌。

    对此,郝安生很挫败,他不敢跟姐姐和慕清秋说。

    直到得了香酥苑的活儿,心里默默下决心。他将来要做个糕点师傅,也像姐姐一样给慕清秋帮忙做糕点。

    、、、、、、

    次日天亮,慕清秋去镇上找苏孝文了解情况。

    不问不知道。一问,真是人才济济啊!

    河道宅子众人。大部分以前是佃农,有几个一说起种庄稼。神色间充满还念与向往,一看就知道,这些准是不错的庄稼把式。

    还有好些手艺人,这里头有个木匠;有个年轻时给铁匠铺当过学徒;还有个竟然会制瓷,尤其是瓷壶,据说是祖传的手艺。

    慕清秋听的心下欢喜,随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

    众人闻言非常震惊,苏孝文不可思议的看着慕清秋,有些发怔,他很清楚,如果慕清秋说的可行,那河道宅子众人的吃饭问题就能彻底解决。

    距离年节也就十来天的工夫,再有两三天、年集就开始了,年集会一直持续到年节。

    年集期间,各处赶集的人多,吃食生意自然不会差,这么一想,众人纷纷表态,愿意尝试。

    接下来,慕清秋去找镇上的熟人,搞定摊位。

    苏孝文拿着慕清秋画的图纸和写的说明,分派人手去各处打造购买摊位用具。

    郝平生带着慕清暘和琴悦,到河道宅子给一帮叔叔婶婶当师父、教他们吃食的做法。

    琴悦瞧见熟悉的小伙伴们高兴的不得了,也给慕清暘介绍了好些朋友。

    忙忙碌碌的过了两天,摊位上的用具,被送到河道宅子的时候,宅子里的人,该学的也学的差不多了。

    头回赶大集,郝平生点了几个学的好的上手。

    这里面,大柱和媳妇李氏成了热米皮摊位的第一队卖手,两口子带着十三岁的妹妹,上街摆摊。

    紧挨着他们的,是喜顺两口子的醪糟。

    古阳镇的街道上一下子多了好些新鲜吃食,就是没见过,光看热腾腾的蒸汽,都感觉暖烘烘的舒坦。

    这里头就属面摊最惹人,摊铺上的面食跟面馆里的不一样,只卖大片汤面,大锅里漂着红油的锅底翻滚着,远远就闻到香味,上面还漂着翠绿的葱花,看着就让人垂涎。

    慕清秋很怀念前世真正的红油汤底,没有植物油,这里的红油汤底其实没多少油份。

    毕竟,猪肉多了会腻。

    面片煮好了,浇上汤,热乎乎的一碗吃下去,既顶饱,又畅快。

    新吃食惹来好些人瞧热闹,瞧着瞧着,就有人心动想尝尝。

    有一就有二,有二就惹来三,因价格公道。中午前,摊位上的食客,竟然陆陆续续的没断过,生意好,下午班的人提前来帮忙,顺带熟悉业务。

    关于摊位分配问题,慕清秋思绪再三后,采用的‘雇佣’制。

    这也是没法子的事,僧多粥少,给谁不给谁,总有人心里不痛快,不痛快就容易生事,还不如不放权,只租用劳力。

    如此,这些摊位及摊位上所有用具,依然归属慕清秋。

    现在以每天十文到十二文不等的工钱,雇众人做工,实施的是早晚倒班制,每一班只做工三个时辰。

    慕清秋又当着大家的面,将管控权交给了苏孝文,每天的生意都得记账,摆摊时用了多少料,卖了多少东西,都会清楚的记在账本里。

    到了年节,要是做的好,除了本该拿的工钱,还能得到额外奖励。

    河道宅子众人一听,干的好还能多拿,一个个瞬间精神头十足。

    唯有苏孝文听了慕清秋的说法,心中震惊。

    慕清秋的奖励制度,调动起了众人的干劲儿。

    倒班制能合理安排作息,让更多人涉足其中,大大缓解僧多粥少的问题。

    还有年底分红的让利,表现最好的三户得到一成到三成的收益,也就是说年底慕清秋会分出六成的收益作为奖励。

    这是什么概念?对于这一点,苏孝文当着大家的面没说什么,但心里却不认同。

    到了这会儿,他也看出来了,慕清秋压根不在乎这点收益,她就是在想着法儿的为他们谋生计。

    一直以来的各种变相借口,都不是她真正的目的,她就是单纯的收留了一帮无家可归的人,然后引领这帮无家可归的人,找到活下去的生路。(未完待续。)

    ps:  谢谢:汀灵001的平安符;谢谢:柠檬吃醋心那么酸、奇英21的打赏!(*^__^*)

    首更到啦!~~嘿嘿,亲们晚安!(* ̄3)(e ̄*)~

141 【闹事】

    苏孝文单独找慕清秋,坚决拒绝年底分红。

    他受之有愧,他替河道宅子众人受之有愧。

    慕清秋只是几岁的孩子,一个孩子尚且如此,他们一帮痴长了数十年的人,情何以堪。

    苏孝文每每思及,都觉得脸红耳臊,羞愧难当。

    慕清秋见苏孝文说的激动,拒绝的铿锵,笑了笑,并没坚持。

    其实,她心里是有数的,别看摊铺生意小,却能看出人的品性。

    河道宅子里的人,将会成为她的助力,正式启用前,必须先考核。

    有话说,用人不疑疑人不用,那是建立在了解的前提下,她想用河道宅子里的人。首先,要了解,不仅要了解众人的能耐擅长,还要了解众人的品性,这个很重要。

    尤其是手艺人,如果品性端正,值得下资本,慕清秋打算来年在河道街紧着河道宅子,给几个手艺人开几个铺面。

    当然,这都是后话,慢慢来。

    、、、、、

    摊位办的红火,连竹山村的人都在说,那些吃食又新鲜又好吃。

    原本以为这事告一段落了,没想到,年集第三天下午,二狗被本村的一个小孩带进门,一见慕清秋就气喘吁吁的说了来意,说是有人吃了面片汤肚子疼,现在正堵在摊位前闹事。

    慕清秋一听,微微挑了挑眉,当下也不怠慢,跟着二狗去了古阳镇。

    到摊位上一看,捂着肚子在哪儿哼哼的是个不到三十的男子,那人看上去十分邋遢。旁的不说,只这造型。就让人下意识的觉着,怕是此人在生事儿。想赖账。

    不过,围观的人多,在事情没有弄明白之前,慕清秋什么也没说,只冲今儿搭理面摊的连阿生两口子点了点头。

    让人将邋遢男子扶着坐下,来时二狗已经将事情给她说了,说是这人吃了面,结账时,捂着肚子直嚷嚷说面吃坏了肚子。

    要是单纯的没钱吃霸王餐。就一碗面六文钱,谁也不会拿他怎么样,可这人见连阿生两口子坚持要面钱,很不高兴,干脆耍赖。

    连阿生两口子也委屈啊!他们是打工的,卖几碗都有记账,少一碗,他们就得补一碗,每天补上几碗。他们得郁闷死。

    他们如今是有地儿住、有饭吃,可住着别人的房子总不踏实,还想攒点钱,总得给自个儿备条退路吧!

    慕清秋听了连阿生媳妇的话。微微皱眉,是她的疏忽,记账只是说辞。她不想有人混吃混喝。也是想给众人立个规矩,让大家知道。给她做事必须端着严谨的态度。

    连阿生两口子做事儿认真是好事。

    但是生意讲究的是和气,因为一碗面。将事情闹大,只会影响了自个儿的生意,不值当。

    看来过了这事,得重新找苏孝文说说自个儿的意思,也得想个法子,避免赖账混吃的闹剧再发生。

    慕清秋倒了碗热面汤,递到男子跟前,笑着说:“大叔,先喝口热汤吧!”慕清秋本来就是个孩子,长的天真可爱,说话又带着稚气,怎么看都无害。

    男子也不知是哼哼的渴了,还是被冻的急需热汤暖身子,见慕清秋礼让,真就接过碗,把大半碗的面汤喝了个干净。

    面摊上专门用来煮面的汤,煮面时面条外层被煮化的那部分,融在汤里,汤比穷人家的面糊糊不差多少。

    这一大碗下去,男子舒服的呼了口气,完了还‘嗝’的一声,打了个响嗝。

    慕清秋见此,笑了,只是笑容中藏着不易察觉的气恼。

    男子八成也觉着不妥,后知后觉的又捂着肚子哼哼。

    可是这会儿,围观那么多人看着,他再一哼哼,立马惹来好些人的低声议论。

    连阿生家九岁的小子连华升,见这人在慕清秋跟前还闹肚子疼,担心慕清秋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