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善妻-第1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时候家家门前挂莲灯,多漂亮。

    于是便有了早早的备料,便有了昨日的忙碌制作,和今日的上街售卖。

    大正月的古阳镇,比想象中热闹,有不少走完亲戚出来摆摊做买卖的。

    这其中,便有河道宅子出品的醪糟、热米皮、及面片汤等等。

    慕清秋就近支起灯笼架,先每人要了碗醪糟吃,热乎乎的醪糟下肚,整个人瞬间舒坦了。

    几个人醪糟都吃完了,河道宅子出来摆摊的喜顺、大柱等人还没回过神。

    他们知道慕清秋家没旁人,但在他们眼里,能在镇上有那么大一座宅子收留他们,指定是有家底的。

    有家底的富贵人家千金,怎么会上街摆摊?

    这太不可思议了,完全跟他们以往的认知不一样。

    关键是,慕清秋拿来要卖的灯笼……咋跟观音菩萨的法座一样?活灵活现的好看?

    慕清秋对他们的惊讶,只嘿嘿笑,一副很无奈的样子说:“没办法,要吃饭,就得赚钱啊!”

    一个莲花灯定价十文钱,五十六个灯笼全卖了才五百多文,差不多半两银子。

    慕清秋随便一盒糕点就能翻几倍的价钱,可虱子虽小也是肉啊!

    房租什么的虽然收益没断,但那些钱拿的没感觉,总觉得每天吃出去的,就没了。

    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做几个灯笼跟跟节气,凑凑热闹,既能赚几个小钱,还能充实下生活。

    或许是为了给慕清秋开张,也可能是真心喜欢慕清秋做的灯笼。

    大柱和喜顺当下一人买了五个,说是回家给孩子们,河道宅子里小些的孩子们正好人手一个。

    慕清秋来着不拒,笑呵呵的收了钱给了灯笼,外人看着,还真像做生意似的。

    有了大柱和喜顺的慷慨,慕清秋的生意开张后,还没一个时辰,五十几个灯笼就卖了个干净。

    连喜顺、大柱各自买的五个,都给人优先买走了。

    没买到灯笼的人,追着问,明天还能有不?

    慕清秋等的就是这话,当然笑着保证,指定有。

    因为明天还要继续卖,慕清秋等人也没停,便紧着回去继续做灯笼。

    看着几个孩子风风火火的来,高高兴兴的回,没费多少时间,就足足卖掉五十多个灯笼,收益五百多文,喜顺和大柱几人均目瞪口呆,直到夜里回到河道宅子,躺在炕头上,都感觉在做梦。

    完后,他们中真的有人做梦了。

    梦到了观世音菩萨,菩萨坐在莲花台上,身边站着一对儿童男童女,定睛一看,那对儿童男童女不正是慕清秋和慕清暘么?

    、、、、、、

    卖完灯笼回家,凭着昨天掌握的技巧,慕清秋几人做到掌灯时分,停下来一数,竟出了六十二个成品。

    这效率,把几人乐呵坏了。

    第二天依然起个大早,上午卖灯笼,下午回来继续制作。

    也不知是慕清秋的灯笼做的实在太好了,还是莲花灯给人一种仿若神佑的安心感。

    总之,到了大年十三,竟有人跑到慕清秋家里来买灯笼。

    虽然被大黑吓的不敢进门,却执着的不肯离去,非得手里拿上灯笼才乐颠颠的走。

    慕清秋有些傻眼,自觉失算,她想过莲花灯挂门口,可这灯笼太小,觉着节期走亲戚,送亲戚家孩子挑着玩儿更合适。

    到这会儿,竟有好些人话里的意思,是要买了挂在家中各处的房子里,保佑平安?

    慕清秋还听到有些买灯笼的人,在接灯笼时,嘴里还念‘观音菩萨保佑’!态度非常虔诚。

    好吧!效果超过了慕清秋的预料,供应不急,慕清秋只得找人帮忙。

    于是,大年十三这天,慕清秋家的灯笼一下子从几个小孩子的玩意儿,变成一帮人流水线的赶制。

    地点也由竹山村,搬到了河道宅子,连婆婆也跟着帮忙。

    做灯笼的人多,干活的多都是手脚利索的大人,如此,灯笼的出品量就从一天的六七十,一下子上升到数百。

    看着一院子灯笼,慕清秋有点发愁,这、真的能卖完?

    可街上有几个摊位做宣传,就是不上街,也有人找过来买。

    一来而去的,河道宅子的大门,几乎被踏破了门槛,连河道街的行人都多了,更有几个小吃摊,把摊位挪到河道宅子门口。

    隔天就是大年十五,慕清秋见大家做的起劲,又做了只兔子灯笼,那种带着四个小轱辘,窝在一片木板上,竖着耳朵有红唇的小兔子。

    小兔子灯笼做起来比较复杂,要是没有大人帮忙,慕清秋原本没打算做的,现在看着大家热情高涨,莲花灯的产量又有点超标。慕清秋不想打击大家的热乎劲儿,干脆整出个新花样。(未完待续。)

182 【创收】

    如此一来,大年十四这天夜里,河道宅子的院里,灯火亮了许久。

    等十五早上,慕清秋过来的时候,院子里莲花灯无数,兔子灯笼也做足了很大一堆。

    看着大家拿着材料还要继续开工,慕清秋立马叫停,今儿是挑花灯的正日子,过了今儿还有谁要?到时候卖不出去全砸在自己手里咋整?

    她倒不在乎几个破费,可河道宅子里的人,怕是会受打击。

    听了慕清秋的顾虑,苏孝文笑了,他说:“不用担心,我们已经雇了车,今儿拉一部分去县里卖。”

    卧龙县?慕清秋一听,嘿,有门,虽然距离远了点,但半天时间肯定能到,现在出发,下午到傍晚,半天时间,那么大个市场,又正好赶上正日子,应该能消化。

    于是,苏孝文点了几个平时做事比较稳重的,带了五百个莲花灯和所有的兔子灯,上卧龙县。

    灯笼装上车,虽然不重,却忒占地儿,车厢里塞满了不说,车厢外也用绳子绑的满满当当,远远看着像座红彤彤的大山。

    院子里的灯笼一下子去了五分之四,大家手下没停,一边继续赶制,一边拿了成品上街兜售。

    看到如此盛况,慕清秋不禁感叹,真是:人多力量大啊!

    其实她只是想卖几个灯笼,赚几个小钱,热闹热闹。

    没想到几天时间,善堂的灯笼制作,竟像个工厂似的,流水作业了都。

    大家都忙,她反而闲下来,干什么都有人帮忙上手,以连婆婆为首,生怕累着她。

    慕清秋没法,最后只落得像慕清暘一样,跟在灯笼后面凑热闹。

    元宵节一过,街上卖灯笼的瞬间消失,河道宅子自然也没继续。

    苏孝文一核算,短短两日工夫,竟赚了不少。

    莲花灯一共一千三百多个,兔子灯一共两百五十多个。

    拿去县上五百个莲花灯,每个二十文钱,共卖了十两银子。

    兔子灯笼拿去卧龙县的一百五十个,每个卖到三十五文钱,共卖了五两多银子。

    加在一起,光从卧龙县带回来的收益,竟有十五两之多。

    十五两,粗茶淡饭节俭一点的话,够河道宅子数十口人一年不饿肚子的花费。

    留在古阳镇销售的灯笼,莲花灯一共八百多个,每个十文钱,共得了八两多银,惹的大奎直说亏了亏了。

    也是,慕清秋要是知道莲花灯还有‘神佑’这层意思,没准真会定价放高点?

    嘿嘿,神佑无价嘛!

    不过既然定了价,慕清秋也没提,大奎不止一次的嘀咕,一个莲花灯拿到县上要卖两倍的钱,在古阳镇卖太亏。

    苏孝文认同慕清秋的意思,都是一个镇上的,就是不认识也脸熟,既然已经定了价,自然不能再提价。

    生意人讲究个诚信,生意再小也得忌着贪利。

    一边兜售一边赶制,下午前还做出小一百个兔子灯,拿到街面定价二十文,兔子灯憨态可掬的摸样立马惹来很多人围观,但是问价的多,买的却少。

    后来慕清秋提议,单独买一个莲花灯十文钱,单独买一个兔子灯二十文,要是两种一起买,只要二十五文,两个以上每多买一个兔子灯立减五文,如此一来,大大提高了兔子灯笼的销量。

    十五两、八两,再加上近百兔子灯的一两多银。

    抛除成本,彩纸贵些,但也才用了不到二两银子,去县里的车费来回五百文,麻绳、竹条统共不到两百文,浆糊是现打的,那能用多点面粉?

    这么一算,去掉人工费,再减掉占地、人情等等费用,元宵节几天下来竟然净赚差不多二十两银。

    看着大把的铜钱和碎银子,河道宅子里的人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