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奋斗在红楼-第10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永兴八年,一代名相齐驰致仕时,周帝国已经是一个西起呼罗珊,北至西伯利亚,南至南洋诸岛,东至东瀛的大帝国。

    此时,周王朝已经取得对波斯帝国战争的胜利,占有呼罗珊。而与沙俄的战斗,从来都没有平息。只是没有发生大决战而已。远东天气寒冷,地广人稀。

    从地理上说,乌拉尔山脉以西,都可称为西伯利亚。西伯利亚又分为: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东西伯利亚山地。

    而周王朝的战略态势是,自辽东北上,得外兴安岭,东西伯利亚,库页岛等地,至今东西伯利亚海的辽阔土地,全归周王朝所有。设立都司。

    而周王朝在平定漠北之后,以羁縻各部落,组建仆从军的形式,对中西伯利亚高原展开征服、控制。得贝加尔湖等地。据有中西伯利亚高原。

    西西伯利亚平原为沙俄帝国的粮仓。早在其控制之下多年。漠北诸部当年时常就感受到沙俄的兵锋,不少小部落都被其屠戮。

    此次沈迁出塞北。与沙俄大军的决战之地,很有可能便是在西西伯利亚平原东、贝加尔湖一带。

    这是举国之战,万众瞩目。非名将沈迁领军不可。连日来,真理报,京中的报纸,各地的报纸都在连篇累牍的报道此事。给永兴十年酷热的夏天,更添几分躁动。

    京城,小时雍坊,彭府。

    夜里,户部尚书彭世俊在书房里,看完老仆传来的纸条,在蜡烛上烧掉。火光中,他的神情,明灭不定。他轻声道:“可!”

    …

    虽然,北疆即将进行大战。这是两个庞大的帝国之间的碰撞!而沙俄帝国的实力,更是远比波斯帝国萨菲王朝更加强大,但横跨数万里的周帝国境内,并非一片安宁。

    这是一种必然!

    要知道,在国朝只据有中原之地时,天灾**便是朝政中的日常,更何况现在疆域大了这么多?

    在南方,周帝国的战略态势是以吐火罗总督庞泽,负责攻进天竺等地。而毗邻西南的暹罗、骠国,安南等地早就是国朝的郡县。南线的边境,早推到南洋诸岛上。

    以吕宋总督许澄统帅全局,攻略吕宋、爪哇、三佛齐诸岛、澳洲等地。他麾下计有周军三万余人,仆从军约十万。维持这里约三千万人口的地区稳定。

    永兴十年,七月中旬。爪哇南部的巨港府发生叛乱。吕宋总督许澄派出大军征讨。船队抵达巨港府城后,四千周军和两万仆从军向内陆进发。

    在中原地区已经是秋季时,这里依旧炎热。周军尚红,衣衫单薄。以燧发枪为主。仆从军则是矮小的土著军队,皮肤黝黑,旗帜杂乱无章。

    王游击骑在马上,看着在道路中进行的队伍。他心中有说不出的烦躁。或许是因为自离港以来还没有进行过大战,这与往日南洋的土著叛乱不同。

    就在这时,“嗖”的一声,一批毒箭不知道从密林深处何处射来。“啊。。。”惨叫声骤然而起。

    “敌袭!”

    …

    永兴十年秋,吕宋总督府在爪哇岛平叛失败。五千周军并两万仆从军遭到叛军的伏击。带队的王游击身死。这是死在南洋最高级别的军官。

    有情报怀疑,周军的行军路线,被人出卖给叛军。

    这场大败,引得南洋诸岛形势震荡。一时间,各地的叛乱仿佛如雨后春笋般的冒出来!

    周军船坚炮利,这些个叛乱并不足以影响到南洋的航道,周军在当地的统治。但却影响到了当地物产的产出。

    战况、当地的局势迅速的由吕宋总督许澄报到京城,等待朝廷决策。永兴天子在大明宫勤政殿中召开御前会议。

    大学士曾缙、萧丕、殷鹏,吏部尚书宁儒、礼部尚书胡璁、户部尚书彭世俊,左都御史李斯,越王宁澄,北静王水溶,都督同知新城王沈澄,兵部李尚书。

    并南书房诸位学士都在:翰林院掌院学士、詹事府詹事蔡宜,翰林侍讲学士纪澄,翰林侍读学士、礼部左侍郎魏源质。

    宁淅脸色微微有些苍白。近日在战争的重压之下,他让青美人陪着他,略放纵了些。此时,坐在御座上,环视着众臣,道:“诸位爱卿都说说看。”

    南洋局势的不稳,暂时没有影响到海贸,但不代表以为不影响。而且,南洋的物产,对中原是一个补充。现在,基本都停歇下来。这必须要解决,以避免影响到北疆的战事。

    彭世俊率先出列道:“臣以为许总督于军事上并不得力。需要调派大将迅速的,以最小的代价平定南洋叛乱。拖延日久,户部钱粮难以支应。”

    稍后,几名重臣都是这个意见!从快,从重,杀一儆百!

    文华殿大学士萧丕并没有看彭世俊,奏道:“万岁,臣以为当用车骑将军!”

    车骑将军张四水在永兴朝初期时,率部平定辽东叛乱,接着南下攻破岭南的楚王,战功赫赫。这十年间,一直在京中练兵。是国朝军中双璧!

    宁淅轻轻的点头,“好!”

    …

    御前会议散后,重臣们三三两两的从勤政殿中出来。

    横穿广场时,蔡宜放慢脚步,和纪澄一起闲聊。“我观伯言方才欲言又止,何故?”

    纪澄说是书院的“小字辈”,但他的年纪,实际比贾环还要大些。时年34岁。与湘云的孩子都有两个。这时,留着胡须,气度沉稳,低声道:“学士,骠骑将军和车骑将军,二人最好要留一人在京中,做定海神针。”

    窃钩者诛,窃国者侯!院首起兵,拥立永兴天子。依靠的是兵权和齐中堂的支持。今年春齐中堂便已经去世。朝局早就变化。别看距离那场政变已经过去十年,未必就人心安定。

    军权必须要握在手中。

    蔡宜微微沉吟着。方才是萧学士提议,天子认可了派张伯仁去南洋平定叛乱。

    “然则,伯言方才为何没有出言阻止?”

    纪澄苦笑一声,道:“在下如何能拦着车骑将军立功?反过来看,如此安排,天下精锐尽在骠骑将军、车骑将军之手。给别人,倒未必放心。再者,军中讲武堂办了十期。军中各将校,俱是天子门生。只要天子还在,并无不测之虞!”

    蔡宜微笑着点点头。

    他回头会和天子好好的谈一谈此事。

    …

    随着张四水率五万大军南下南洋。贾环在华亭的港口,和他见了一面。至永兴十年冬,大周的南北两端,同时在作战!

    大明宫养心殿中,永兴天子宁淅仰躺在床榻上。周围的太监、宫女、御医跪了一地。气氛极度的压抑。

    昨夜下雪,天子与青美人在“碧桐书院”的亭中趁夜赏雪。亦或做了些别的事。今日上午,天子没有起床,而是有些头昏,发烧。至此时下午,还未退烧。

    甄皇后一脸寒霜的坐在床榻边,神情冷峻的看着跪在地上的青美人,冷声道:“青美人,现在你满意了?”

    青美人脸色惶然,满脸泪痕,道:“贱妾不敢!”这不是她的本意。但她如何拒绝得了天子?

第九百七十八章 宁淅

    昔年曾醉美人家,却恨花开又落花;司马青衫旧时泪,因风吹不到琵琶。

    幽寂的画面,如同无声电影一般掠过,一段段的从记忆的深处涌上来。

    有儿童时的欢乐,有少年时的小心翼翼,有青年求学时的欢乐,有婚后生活的平静,有登基为帝后的如履薄冰,有君明臣贤赞誉无数的时刻。

    那时,皇周之天威,威震四方!他是大周的天子!齐中堂带着群臣朝贺。四海之内,万邦君主低首。

    记忆的画面中,还有这一年来,青美人陪伴着他的快乐时光。

    “啊…”

    宁淅心中一声大喊,整个人仿佛从深水中骤然浮出水面,五感在刹那间恢复,四周的声音如潮水般涌来。他虚弱的睁开眼睛。那种头晕目眩的感觉依旧。手臂轻动了动。

    守在床榻边的小太监兴奋的大叫道:“万岁醒了,万岁醒了。”

    …

    一弯新月淡淡的挂在天空中。大明宫,养心殿。树影斑驳。浅淡的晨曦在园林、殿宇间飘荡着。

    时隔三天,永兴天子苏醒的消息,令大明宫中一片沸腾。消息迅速的传递着。

    守在养心殿外的太医,太监总管袁琪等人最先进入殿中,稍后,住在隔壁小殿中的甄皇后带着太子宁炎过来。

    宁淅侧头在枕头上,搭脉的太医又换了一个。他虚弱的问道:“大伴,几时了?”

    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