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奋斗在红楼-第106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治平二年冬。北风刺骨。漆黑的夜色中,小时雍坊曾府,一名小吏骑马而来,稍后被带到曾大学士的书房中,

    “这么晚了,还有何事?”大学士曾缙由儿子陪同着,缓步从外面走到书房中,带着起床气的问道。人老了,十点钟已经入睡。结果被小吏吵醒。

    小吏行礼,道:“曾相,山东布政司传来加急的消息,泰山地震。”

    “啊…”曾缙的长子震惊难言。泰山是封禅之地。泰山地震,是上天的警示吗?

    曾缙稳着,半响,仰头大笑,“哈哈,哈哈,老夫可以致仕矣!”

    …

    雪花飘落。西苑朝霞居的六楼上。宁潇在此宴请着贾环。一壶黄酒,几碟小菜。紫儿,婉儿在一旁斟酒。

    宁潇和贾环碰一杯,轻笑着道:“贾郎,天子已经下了十道起复诏令,你打算何时接受?萧开之在真理报上为你造势:子玉不出,如苍生何?”

    治平二年,泰山地震。大学士曾缙“引咎辞职”。军机处出现空缺。朝中关于贾环起复的声音,越来越多。

    贾环笑一笑,“潇儿,再等一等吧。至少等年过了。王文公养望十余年,方才有此语。我啊,等一等,不是坏事。”五年的时间过去,当年齐驰留下的改革红利,都被消耗殆尽。很多政策,需要调整了。他有出仕执政之意。

    宁潇嫣然一笑,不再劝贾环。

    …

    春天的细雨如春蚕啃着桑叶,沙沙作响。

    午后时分,贾环在文渊阁中处理着政务时,被甄太后派人叫到宁寿宫中。

    一路走来,都是静悄悄的。贾环微感诧异,跟着甄的贴身宫女走到一处楼阁中。

    贾环上楼来,只见楼中空无一人,只有甄太后一人,穿着青色柔软的长裙站在窗边赏雨。厅中一圆桌,陈列着精致的酒菜。

    小雨如丝,将午后的时光,点缀的休闲而慵懒。

    贾环躬身行礼,道:“臣见过太后。”他为帝师时,不是朝臣,对天子,太后的礼节,不必在意。而此刻,他为东阁大学士,预机务。要认认真真走形式。

    甄回头,柔柔的一笑,“贾先生来了。坐!”走过来,亲自给贾环斟酒,上好的白酒,酒气飘香。她问道:“贾先生入军机处月余,我轻松许多。总算可以睡一个好觉。”

    治平天子,今年不过十六岁,距离他十八岁亲政,还有两年。在此之前,是由甄太后摄政。代为行使天子的权力。她这三年来,如履薄冰。当然,周朝真正的大权,在贾环手中。

    而在贾环入军机处后,她完全的放松下来。只要依着贾环的意见即可,不用多想。政治,令人着迷,同样很累。她不是长公主宁潇。

    贾环感觉今日的甄太后有些怪怪的,轻轻的点一点头。

    甄用尾指请拢着耳边的秀发,举杯饮酒,道:“贾世兄,明日便是子文的忌日。”

    原来如此。提及宁淅,贾环心中亦涌起些伤感。虽然三年的时间过去。温声安慰道:“你节哀。”

    甄轻轻的摇头,借着酒意,将多年前她心中想的却未说出口的话说出来,“爱你,恨你,问君知否?”

    贾环愣住。

    以他的养气功夫,听到甄此时的话,脑子都直接当机。半响,才恢复过来。甄家,是他一手的毁的!以甄的性格,真的一点都不恨他?

    而前面那两个字,直接过滤掉吧!甄是子文的妻子。他和甄在年少时,确实有一些个渊源。但,从未到那种程度上。他直接拒绝了和甄家联姻。

    贾环看着甄的眼睛,真诚的道:“三姑娘,谢谢!”起身,离开小楼。

    这是上海滩中的一句歌词。冯程程对许文强,该这么说。

    他不会的。他身边的妻妾,都是和他有着十年以上的感情。他心中不会再多容的下别人。

    …

    后世的历史学家发现,在治平年间,在那个辉煌的年代,文人笔记和野史中,多有对当时的大学士贾环和太后甄一些香…艳的描述。真相如何,却是湮灭在历史的尘埃中。

第九百九十章 一夜鱼龙舞(大结局)

    治平三年,春风吹过北地。京西的山寺庙桃花盛开,大明宫中十里香雪海。胜景如画。

    勤政殿中,治平天子宁炎坐在御座上,听着文华殿大学士贾环的奏报。

    “今天下承平三年矣,而自永兴年间,大学士齐驰改革以来,国力恢复,欣欣向荣。然国朝百年积弊,矛盾日积月累,至不得不改之境。臣贾环奏请改制。

    改军机处为政事堂。改五军都督府为枢密院。改革六部官制,改革科举,改革教育开民智,改革国子监,促移民,收各布政司的人事任免权,征收商税,减免农业税。改良户籍制度。提升百官俸禄,增加审计,促进文化发展…”

    贾环的奏章,零零种种,约三十多条,近万字。随着,他一个字一个字的读出来,汇聚在大明宫勤政殿中的十几名重臣们聚精会神的听着。

    这份在周史上被称为治平改制赞誉极高的奏章,是一字可以影响到一个行业的兴衰,可以影响到一个家族的起落。

    坐在御座上的宁炎,时年十六岁。他经过贾环三年的教导,眼界大开。他虽然听不大懂,却仿佛看到一副巨大的画卷在眼前展开:无数的农民、工人、商人汇聚成沸腾,汹涌的时代浪潮!

    贾环读完。身后的重臣们:名义上的执政宰辅殷鹏,大学士蔡宜,吏部尚书宁儒,户部尚书胡璁,礼部尚书魏源质,左都御史李斯,内务府大臣宁澄,左都督北静王水溶,征虏大将军沈迁,金吾将军张四水等人齐齐出列,躬身道:“臣等附议。”

    宁炎抬手,朗声道:“准奏。”

    …

    君臣奏对结束后,治平天子留下贾环,邀请老师到养心殿后的御花园中小酌,欣赏园中的湖光山色。

    袁琪继续担任天子大伴,带着太监和宫女们在亭中摆好酒菜,悄然退出来。

    落座后,宁炎举杯敬贾环,道:“先生,改制牵扯的如此之广,如此之深。我都看不清未来会如何?”私下里,没讲君臣之礼。只叙师生之情。

    近来京中有流言,说先生和他母后有私情。简直是无稽之谈。他清楚的很。

    贾环抿着柔软可口的黄酒,笑着道:“安世,现在是一个狂飙突进的年代!历史大势如此,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将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民智开启,治理国家会越来越难。”

    这还是一个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当天下百姓吃不饱饭时,让他们能吃得饱饭,就是好朝廷。而等到生产力发展,百姓富足,就有别的需求。

    比如,对居住环境的要求,对食品安全的要求,对受教育权力的要求,等等。

    宁炎放下酒杯,点头道:“所以,先生常讲的是:群策群力。”

    贾环笑一笑,“你如今十六岁,距离亲政就在这一两年。为百官加俸禄之事,你尝试去做。”这是一个得名声的事。

    他不会像张居正那样,放不下改革的成果!任何一个改革,必然会出现反复,曲折。因为,只有吃过大亏,受到教育,才会选择正确的路。

    他有足够的时间,允许出现反复。他会允许天子执政,犯错。

    宁炎心中一振,道:“是,先生。”

    贾环笑道:“自古以来,没有规定说:天子必须到十八岁才亲政。天子大婚之后即可。你这几年,没少和士英,炽儿在京中到处交游,可有看中的姑娘?”

    国朝的皇后,并无太严苛的规定,只要家世清白即可。当日,若是世族之女,会加分。因为,明朝的皇后,都是小家碧玉,结果无一个太后可称懂政治。

    提及此事,宁炎俊脸上微红,哎哎的道:“学生不知先生准备何时将落儿妹妹出嫁?”

    贾环微怔。随即,笑着虚点着宁炎,“你小子。”

    …

    夏末秋初时,京城的暑气渐渐的降下来。街道上的梧桐,都见黄色。午后之时,无忧堂的庭院中,蝉鸣声不止。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书房中,左副都御史宇文锐正向贾环汇报着他去西部和蜀地巡视的结果。有些话,奏章里不好说。

    雅致,富贵的书房中,贾环从书桌后走出来,在桌几待客,茶香袅袅。

    宇文锐此时已是六十多岁,头发花白。他和贾府渊源极深。坐在交椅中,直言不讳的道:“贾相,地方上对改制颇多不适应。科举改制,士林多有非议。至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