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奋斗在红楼-第6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针对贾府的恶意,在雍治十四年的初夏大雨中,酝酿着,随后,慢慢的显露出来。

    …

    四月二十六,夏日可畏,骄阳似火。街面上,黄土飞扬。贾环的马车驶过宣武门大街,折向阜成门街,抵达咸宜坊吴王府。

    贾环穿过夏季中枝叶茂盛的花园踏上书房前的青石台阶时,一名身穿灰白色精美长衫的中年男子笑容满面的走过来,弯腰行礼,客气的道:“在下周伍闵,见过贾先生。”

    贾环一听他自报家门,就明白过来。这是周贵妃的家人。元春从宫中给他传信,说燕王想拜他为师。既然天子都同意,他并不介意多教一个学生。

    他最近除了等着何大学士消息,准备筹办报纸外,确实没什么事情。至于,燕王与其说是皇子,不如说是普通人。周贵妃不受宠,他前面还有一大堆兄弟。皇位,就不要痴心妄想了。

    贾环笑着抬手虚扶,道:“足下客气。”

    周伍闵约三十多岁,容貌普通,衣衫华贵。有点白胖。因在夏季,额头上冒着汗,对书房门口外等候着的一名少年道:“淅哥儿,快过来,见过先生。”又对贾环笑着解释道:“未得贾先生的许可,不敢擅入学堂。”

    贾环轻轻的点头。再看走过来的,白净,略显胆怯的少年,这便是今年13岁的燕王宁淅了。

    “宁淅见过贾先生。”少年恭敬的双手作揖行礼。礼仪标准。

    贾环道:“进去说吧。”带着周伍闵、宁淅进了书房。吴王世子的书房中自是有冰块。冷气幽幽。很舒服。

    熊孩子宁澄正坐在书桌边温书。眼睛滴溜溜的转。一看就知道心不在焉。关心着外面的动态。见贾环进来,忙起身向贾环行礼,“学生见过先生。先生上午好。”

    贾环点点头,将手里的书袋放下。宁澄殷勤的上前帮贾环倒茶。有事,弟子服其劳!这是贾先生应享有的待遇!

    贾环坐下,问了宁淅几个学习进度的问题,对周伍闵道:“可以了。这个弟子我收下了。半旬一休。上午巳初开始上课,下午未正开始。各一个时辰。”

    周伍闵喜道:“谢贾先生。”如今,贾府权势之盛啊!他自是知道外甥拜师,是他姐姐在宫中为周家找的退路。

    周伍闵先奉上拜师礼,厚厚的一个礼单。然后,叮嘱宁淅道:“淅哥儿,贾先生海内闻名,无人不知!你在学堂里要好好读书。听先生的话。”

    宁淅清秀的小脸上充满了担忧,拉了拉周伍闵的衣角,道:“舅舅…”这个称呼让贾环神情微动。

    宁澄取笑道:“淅哥儿,你怎么还是这样胆小?定是在宫中听到先生不好的传言了吧?呵呵,先生又不会关你的小黑屋。”贾环现在在宗室少年们中的传闻,和大魔王没什么区别。

    宁淅讪笑。

    贾环笑一笑,等周伍闵出去等在外面后,开始上课。夏日花园中蝉鸣幽幽。

    他心中微微有些感伤。他想起他的舅舅赵国基来,也曾经陪着他读书,在雍治七年、八年时。那个木讷、怕事,老实巴交的中年男人。赵国基在三月中去世。

    彼时,三姐姐探春主贾府内事没多久,照例给了二十两银子安葬。探春和赵国基并无感情。赵姨娘跟着贾政去了福……建。否则,必然要闹探春。

    贾环私下里给赵家100两银子安葬。让钱槐每月送银子,照顾赵家妇孺。

    什么是最平等的?大约应该是死亡!任你英雄盖世,任你风华绝代,到头来不过一捧黄土!他改变了贾府太多,赵国基的生活亦不错,但终究还是死在今年。

    贾环轻轻的叹口气,看向宁淅的目光,略微有些柔和。这少年的处境,和他当初在贾府时,有着某种意义上的类似。

第五百七十二章 商税、生日

    国朝逢三六九举行常朝。四月二十六日,圣体抱恙,养于西苑。以何大学士押班,在皇极殿中领着文武大臣朝拜御座。礼毕后,百官各回衙门办事。

    周帝国中枢所在的文渊阁中,中书舍人各自忙碌着。有的传达奏章,有的抄录手本,有的摘抄奏章,书写题本,等等。

    自去年底,何大学士执政以来,以大臣任军机章京的规矩就被渐渐的“废除”。像王子腾、许澄等军机章京都离开军机处,另派差事。比如:丙辰科会试副主考官许澄,以翰林院侍读学士身份,任吏部左侍郎。

    何大学士另选翰林,充任军机章京之职。半年一轮值,如明朝旧例。又因翰林们声望不足,皆不称军机章京。百官私下称:轮值翰林。

    朝堂中的明眼人不少,看得出此事的含义。第一,翰苑词臣,即将再现明朝“储相”的风光。翰林入值文渊阁,仅这一点,便是朝廷大部分官员渴望而不可求。

    说的通俗点,调到军机处给大学士当半年的秘书。你说,这其中有什么好处?想一想,就明白。

    第二,国朝定鼎之初,在制度上对大学士、阁臣的权力便做出限制。选有名望的大臣在南书房、军机处中办差,冠以行走、章京之名。天子往往可以越过大学士,直接下令给大臣。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

    而选谁进入南书房、军机处,则是圣心独运。由此,达到封建皇权集权的巅峰。

    但,何大学士“废除”军机章京,以翰林充任。这增加了大学士的权力(相权)。

    知道何大学士政治理想的人,自是明白他的想法:文官政治。当然这种“破坏制度”的事情,也就何大学士能做。因为,当今天子很信重他:以国事累先生!

    朝会才散,文渊阁中事务繁忙。坐北朝南的五间开屋舍中,何大学士的值房中,光线明亮。

    文渊阁一共有六间大学士值房。对应着三殿三阁大学士。何、刘、韩三位大学士现在使用着光线最好的三间。另三间光线不好的屋舍,暂时自然是空着。

    何朔一身绯袍,绣着仙鹤,坐在书案后,沉吟不语。面前的各类奏章摆放在一旁。

    宽敞的公房中,前来汇报朝廷百官对提高征收商税的反应的情况的吏部左侍郎许澄,等待着何大学士的决定。

    许澄时年四十四岁,出身翰苑,年富力强,资历足够。他为人性情沉稳,沉默少言。但看问题很有见地,有的放矢。办事稳妥。在何大学士与他谈过后,迅速的成为何大学士所倚重的大臣。

    何朔轻轻的叹口气,“承渊,要做成点事,难啊!”

    许澄聆听着,没说话。

    朝廷征战四方。国库空虚。何相亦欲提高商税税率,充实国库。但以何相的权威,天子的支持力度,亦是阻力重重。只是稍作试探,朝廷的阻力,已经传递上来。

    这时,公房门外传来脚步声,稍后就见新任的轮值翰林,今科状元费敏政穿着青色的官袍,手拿着两本贴着揭帖的奏章进来,轻声道:“何相,这是都察院的御史宇文锐、赵俊博的奏章。”

    轮值翰林的职责,说的通俗点,就是大学士给天子当文秘,轮值翰林给大学士当文秘。朝廷各处的奏章,呈送军机处。轮值翰林们先写摘要。谓之:揭帖。然后,再送给大学士们写处理意见。继而,抄录、转呈天子批阅。

    这两本奏章是反对朝廷提高商税。

    费敏政时年二十岁,高中状元,正是春风得意时。不过他为人沉稳、正直、聪明。深得众人好评。官授翰林修撰(从六品)。立即被何大学士点名,轮值文渊阁。

    加商税之事,朝廷舆论沸腾。然而,费敏政很不解,如此利国利民之事,为何推行不下去?难道加税去盘剥种地的百姓吗?流民滋生,则天下不稳。

    何朔点点头,示意费敏政可以出去。等一会,含笑着问道:“承渊,此子如何?”语气难掩赞赏。以何大学士的为人,自不会当面夸费敏政。

    许澄作为会试的副主考官,他对费状元亦是很欣赏,道:“何相目光如炬!”今年丙辰科出了不少人才。庶吉士都选了十二个。朝堂之中,风气确实需要革新。

    何朔微微一笑。其实,在他心中,还有一位更合适的人选。可以成为日后文臣领袖。可惜,他调不进文渊阁中。

    何朔扫了一眼费敏政呈送上来的奏章,还是唱反调的。目光渐渐的变得犀利,吩咐道:“承渊,你明日上奏章,奏请以翰林院下属的《翰苑文话》,开办日报。”

    他本以为,可以在和各大臣沟通后,提高商税至十五税一。但现在看来,他是白费力气。那么,他决定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