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奋斗在红楼-第6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国山是今科的秀才。他家资巨富,得中秀才后,一生富贵无忧。今天便是他请客,邀请闻道书院和白檀书院的二三好友来此聚会论文。

    贾环正疑惑林心远拉他来撑场的用意时,刘国山朗声笑道:“诸位同学,想必之前都已经听说,今天各写诗一首,我择佳作在家中的书局刊行。”

    贾环一听就明白了。敢情林心远是要他来帮忙写(抄)诗。心里颇有点无语。他和林心远还没熟到这份上吧?

    这时一名青衫士子站起来道:“国山兄所言极是。不知林子明可有佳作与我等一观?”

    林心远,字子明。闻言,不自信的道:“在下近日事情繁忙,暂无诗作…”

    青衫士子立即翻脸,讥笑道:“林子明莫非看不起国山兄?不带诗作也来赴会。不知道你是忙着满身铜臭的商贾之事,还是忙着奉承五凤馆的名妓呢?”

    “哈哈。”众士子哄笑。

    有人道:“五凤馆的五位花魁,我等但听闻却无缘一见。林同学倒是好福气。”

    “钱多罢了!”

    林心远脸皮都紫涨。他曾经在同学面前炫耀逛过京城中的五凤馆,见过水仙姑娘。不曾想,现在成了众同学嘲讽的靶子。

    刘国山脸色稍稍变化,看林心远的眼神有点异样。他是文会的发起人,林子明不带诗作而来,有点说不过去吧!

    青衫士子道:“林子明你既然没有诗作,来此做什么?混饭吃么。我陈嘉运真是耻于与你这种锱铢必较的商人为伍!”

    “你…”

    同桌的一名二十出头的士子打圆场道:“陈同学何必如此说。都是同窗。”

    贾环知道同桌的这位士子叫乔如松。上科过了府试的童生。家产殷实,为人敦厚。

    陈嘉运不敢得罪乔如松,拱手道:“与乔兄无关。我不过是一逞口舌之快,报昔日一箭之仇。齐襄公复九世之仇,春秋大之。在下不才,也学一学春秋古人。”

    包间中众士子哄笑。有人笑道:“陈同学,是学君子还是学小人?”

    乔如松见状,轻轻的叹口气。林心远往日得罪了不少人。

    林心远深深的吸了一口气,站起来道:“陈嘉运,你自负学问、诗才。好,我今天偶遇了一位朋友,让你见识见识,什么叫诗才。”

    众人的目光纷纷落到了正在喝茶看热闹的贾环身上。

    我去。贾环无语的皱眉。打个酱油都能有事?帮林心远应付下,他有心里准备。随便抄一首不出色的诗就行。他也不是冷面人的性格。

    但林心远这样推他出去打擂台,不好吧?

第五十七章 强行装逼

    贾环心里不满林心远的做法,给架在火堆上烤,但现在却是无法脱身。

    宴会的主人秀才刘国山向贾环拱手,说道,“这位朋友请了,还未请教名讳。”

    贾环客气的回礼,道:“在下贾环,在家中读书。与林兄是好友。今日偶至,多谢刘前辈款待。”

    贾环这话说的很客气。刘国山笑道:“好说,好说。圣人说:朝闻道,夕死可矣。林子明既然说贾兄有大才,我等先品贾兄好诗,再借诗下酒,开怀畅饮。”

    众多童生一起起哄道:“正该如此。”气氛热烈。都是看热闹不嫌事大的读书人。

    这时,穿着青衫的陈嘉运冷笑一声,“结发童子,也敢言诗乎?千字文认全没有?”他算是听出来,能请的起塾师的人家,家境岂会差?贾环又和大商贾之子林心远交好,应该是一类人,家世累富。这让他尤其的不爽。

    有书生笑道:“陈同学何必愤世嫉俗。初唐四杰骆宾王7岁做‘咏鹅’诗,今日焉知贾小友不能作诗?且听之。”

    陈嘉运在同学里面愤世嫉俗是出了名的,最喜欢杜工部两句诗: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但凡家境优渥者,他必然不喜。

    陈嘉运哂笑道:“骆宾王这一千年来还没出一个。明朝三大才子解缙、杨慎、徐渭,个个博古通今,才华绝伦,也没有见到有少年早发者。贾朋友若是要背诵李杜诗篇,就不要拿出来现眼了。”

    又有人笑道:“不然,前朝奸臣严嵩九岁入县学、十岁得秀才功名。”

    我靠。还能不能愉快的玩耍了!陈嘉运质问贾环的气势又被同学打断,气的脸皮涨红。

    贾环也看出来,这位陈同学虽然中了童生,在今天聚会中也算佼佼者,但他的人缘并不好。

    当然,贾环身边的这位富二代的林同学人缘也不见得好到哪里去。

    陈嘉运拉仇恨的气势虽然被他的同学打断,但贾环给人鄙视心里还是不爽。他本来是个冷静的成年人,但此时刚喝了两杯玉泉酒,酒意涌上来,针锋相对的道:“

    这位陈朋友请了。在下虽然年幼。也听先生讲过,韩昌黎有言: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此而已。没有以年龄论学问的道理。”

    说罢,吟诵道:“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包厢在静寂了几秒后,随即爆发出震天的喝彩声。

    “好!”

    “好!”

    “好诗!”

    刘国山道:“好气魄。正该如此。唐诗宋词已经写到极致,写到尽头。但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贾朋友高才,我不如他。”

    乔如松轻轻的点头。贾环小小年纪就有这样的大气魄,出口成章,真是难得。

    刚才类比贾环与严嵩的士子叫许英朗,字文谦,这时笑道:“好诗。我等正要听贾朋友的佳作。取纸笔来。”

    陈嘉运冷笑一声,盯着贾环。

    贾环身边的林心远则是冷笑的盯着陈嘉运:看你还狂不狂?

    贾环从侍女手中接过纸笔,在酒桌上提笔立就。旁边的乔如松念道:“观府中海棠偶感。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好诗!”在座的童生都是识货的。考秀才,要考试帖诗。押韵,对句,这都是基本功。谁肚子没有背熟《对类》,《韵诗训》,《训蒙骈句》,《笠翁对韵》?若非天子重文章,背唐诗宋词的也大有人在。

    贾环将苏轼这首咏海棠拿出来自然是一片叫好声。一个“恐”字写尽赏花时的心情:那种狂放、洒脱、酒意酣然、以花为友、孤寂落寞等等情绪,不一而足。

    若贾环再大几岁,一众童生怕是要问他:海棠者,何人也?以花喻人,可见旖…旎。谁神经病大晚上看花啊?美人闺中看美人才是正解吧。

    同座的童生给贾环倒了一杯酒,贾环拿起喝了,头飘飘的,问陈嘉运,“八岁童子作诗毕,还请陈朋友将你的诗拿出来一观。”

    这是反打脸了。

    在场的士子们都感到好笑。贾环这两首诗已经展露出功底。技压全场,毫无问题。陈同学这是自作自受。当然,谁也没料到8岁的小孩会如此厉害!

    陈嘉运脸色抑郁,很有点不好看。他虽然有诗才,但跟贾环这种抄诗达人怎么比?

    林心远喝着酒,讥笑道:“刚才听陈同学高谈阔论,怎么现在哑火了。丑媳妇终究是要见公婆的。拿出来吧,让诸位同学,前辈品一品你素日自傲的诗。”

    乔如松摇摇头。林子明说话到底是尖酸了些。

    陈嘉运给架着,只得将他准备好的一首咏梅诗拿出来,“红酥开遍琼苞碎,为谁消得人憔悴。层冰积雪暗香时,再拟小园黄昏会。”

    许英朗将陈嘉运的诗给念出来。就有几人叫好。确实还不错。而林心远也不怎么得人心,无人帮他讥讽陈嘉运。

    有人笑道:“一首咏海棠,一首咏寒梅,都可算是佳作。不过,陈同学这首诗似乎有凤求凰之意,莫非是写给你素日所仰慕的诗诗姑娘。”

    “哈哈!”众人又是一阵取笑声。教坊司的花魁苏诗诗年方十五,名扬京城,独占鳌头。他们这些小童生哪里有缘一会?只不过是远远的见过她的歌舞表演。绝色佳人蹁跹舞,可令汉时飞燕误。

    将贾环的咏海棠诗和陈嘉运的诗放在一起说佳作,明显是瞎扯。

    贾环酒意翻涌,嘘着眼睛,看着长脸的陈嘉运。本来事情可以就此揭过,但贾环心里头一口气还没出完呢,强行装逼打脸:“倒是巧了。我也有一首咏梅的词。

    欲问江梅瘦几分,只看愁损翠罗裙。麝篝衾冷惜余熏。

    可耐暮寒长倚竹,便教春好不开门。枇杷花底校书人。”

    这是一首“浣溪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