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奋斗在红楼-第68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子腾的军功,在他们的支持下,进入中枢,不是顺理成章?

    十四岁的少年,很犀利啊!

    …

    吏部尚书宋溥和兵部尚书鲁侍郎交换了一下眼神,心中难掩失望。

    他与何朔的矛盾在东朝房廷推后已经表面化。凡是何朔所反对的,他自然要赞成。但,这样的情形,竟然给翻盘。

    宋天官看了贾环一眼,缓缓的垂下眼睑。

    …

    此时此刻,顺亲王脸上的笑意已经渐渐的淡去。很有点可惜。刚才要是借着言官们骂贾环的大势,顺势将贾环清理了,那才叫大快人心!然而…

    贾环这小子阴险着。废太子评论他:阴柔诡谲、心机深沉。果不其然!

    现在,且忍耐吧。等一会,始终还是要谈到贾环、真理报的处置。有他哭的时候。

    …

    武英殿中寂静无声。雍治天子高居于御座上,沉吟了好一会,询问道:“何卿,你以为此事当如何处理?”他信任何朔的能力。

    雍治天子心里还是相信王子腾的忠心。但是作为一个御极十四年的天子,政治上很成熟。朝廷大半的精兵都在旧武勋集团手中,他确实需要作出平衡,纠正他之前忽略的东西。

    雍治天子问的不是如何处置王子腾。何朔久在中枢,自然明白。出列道:“西域时有小乱,本来要调回的兵力又重返西域。朝廷可允许有功将士在当地成家,增加汉民人口。另设西域布政使司,派官员治理、教化诸胡。

    九边重镇,直面草原蛮族各部。可仿明朝旧例,分设辽东总兵,宣大总兵,榆林总兵。”

    何大学士的建议是:第一,西域治理,军政分离。这是削弱左都督牛继宗的权力。而朝廷在西南,军政大权都是交给云贵总督齐弛。

    第二,将九边分成三段。王子腾若还在任,那他在榆林只能下辖、指挥4万人。九省都检点变成虚职。他的实职是榆林总兵。下辖榆林、宁夏、陕西、甘肃四镇。

    其实,国朝的总兵官,不是常设职位,而是战时的职位。战时节制诸将,战后则罢。何大学士的建议,是准备将总兵官作为常设的职位。

    雍治天子稍微一想,便点点头,“善。”当即,作出裁决,宣布道:“西域设布政司,左布政司由廷推拟定人选,其余人选照例选任。

    王子腾擅自出兵塞外,军机处行文训斥,罚俸半年。有功将士,奖赏照例。九边分设三总兵。王子腾兼任榆林总兵。其余两位总兵,由五军都督府拟定人选。

    何卿以为如何?”

    雍治天子的裁决,虽说削弱了王子腾的兵权,但总体是维护王子腾的。罚俸半年,对王子腾而言不痛不痒。而,何大学士之前上书,是要砍了王子腾的头!虽说这是唬人的,但王子腾罢职的概率还是相当高的。

    以雍治天子的强势,都已经宣布当众决定,这时候装模作样的问一句何朔的意见,可谓是相当给面子。江湖传言:天子依赖何大学士治国,此言不虚。

    何朔心里无奈的叹一口气。天子对王子腾擅自出兵的处罚,更多的是出于平衡军权的角度考虑,而不是禁止出战。不知道多少边将会想着:以军功博取圣心!

    但是,天子金口玉言。他难道当众抗旨?幸而他早有所准备。何朔躬身行礼,道:“陛下圣明!”

    君前奏对,其他朝臣自不会随意的插话。三言两语间,对王子腾的“处罚”便已经决定下来。

    让很多人不解的是,魏其候与何大学士有着什么样的交换?他在今天支持何大学士,确实出人意料。莫不是为了那两个总兵官的位置?

    …

    何朔与雍治天子奏对完,此时武英殿中,梁锡、鲁侍郎,贾环三人还站在文武大臣的中间区域,面对着雍治天子。刚才那种沉默的情况下,谁会动?

    这时,梁锡、鲁侍郎两人各自归位。贾环还没移动,左副都御史韩伯安出列奏道:“臣弹劾贾环排挤庶吉士萧梦祯,把持真理报,阻塞朝廷言路。其罪当斩!”

    贾环刚才借助政治正确,坑了诸位朝臣们一把。而现在韩副都御史的理由,同样是高举政治正确的大旗。

    在国朝,广开言路,始终被认为政治清明的气象。这属于政治正确!韩伯安说要把贾环给砍了,理由很充分。

第六百一十六章 乞骸骨

    贾环停下脚步,转过身,站立在殿中,身姿笔直,略显青稚的脸庞上表情平静。仿佛,被一个正三品高官,指名道姓要说砍头的不是他。他的头脑,思绪依旧保持着活跃,镇定。

    他刚才虽然和六七个掌道御史,都给事中打口水仗,被骂的很惨。但并没有心浮气躁。此刻心中,也没有太多坑他们一把的快意。因为,来不及体会。

    如果说“阻击”王子腾上升是前菜,那么,现在事关他的前途、命运,就是正菜。

    局面很急促、紧迫。仿佛是一波刚平,一波又起。

    …

    高居在御座上的雍治微微一笑,很浅的笑容,拿起茶碗轻轻的抿了一口。

    其实,今天算是贾环第一次站在他的面前,奏对。他不怎么喜欢这个年轻人。此刻,贾环被大臣弹劾,他多少有点看笑话的意思。

    这个意思,潜台词就是:顺水推舟!

    …

    贾环并没有来得及自辩。翰林方阵中,翰林侍讲魏翰林走到前排,怒骂道:“韩伯安,你放什么狗屁?你那只眼睛看到贾环排挤萧梦祯?信口雌黄,鼠辈!”

    魏翰林,名原质,字宗贯。他是多年的老翰林,贾环在会试时的房师,大师兄公孙亮的岳父,真理报名义上总编。

    魏翰林脾气不好,性情非常执拗。所以,混了这多年,还是翰林修纂。去年因是修书的副总裁,得了一个正六品的翰林侍讲。他连方宗师都时常顶撞,哪里能容忍韩伯安在朝堂上搞污蔑?

    魏翰林仗义执言,在武英殿中担任纠察御史的朱鸿飞自然是当做没看见。

    一名御史闪出来,向天子奏道:“臣弹劾魏原质臣前失仪。”

    雍治天子没说话。礼部左侍郎,掌翰林院院事曾缙判道:“可罚五杖,以银抵。”又道:“魏宗贯,君前不得无礼。好好说话。”

    曾侍郎是礼部左侍郎,但礼部尚书方宗师方望不管部事,他是实质上的礼部尚书。他身上还挂着一个职务,翰林院学士,掌翰林院院事。所以,直接将御史的话接过去。当然,满朝的人都听得出他在偏袒魏翰林。

    魏翰林很不给曾学士的面子,冷哼一声,再质问道:“韩伯安,你说阻塞言路就是阻塞言路?有什么证据?科道言官,谁的奏章、文稿,登不上真理报?你说一个给我听听?”

    左副都御史韩伯安微微一滞。确实没有。但身为言官体系的二号人物,他不至于给一个翰林搞的没话说,正准备换个说法时,顺亲王插一句,打太平拳,笑咪……咪的道:“

    魏翰林,你不要偷换概念。御史们的奏章能登上真理报,不代表言路通畅。御史们确实可以畅所欲言。但是真理报每天的头版,很少是御史的文章吧?我们看到的都是贾环想让我们看到的。你敢说言路通畅?”

    顺亲王的话,有攻击贾环的情绪在。武英殿里的大佬们都知道他和贾府有过节,自动过滤。而思考着内在的逻辑,顺亲王说的是相当透彻的。

    贾环眼睛余光扫了一眼顺亲王。确实说的点子上。

    比如,西方号称言论自由。表面上是不错的。每个人都可以说话。但是,你一个小人物说出去的话,能传播开吗?有几个人听得到?答案不问可知。

    真理报亦然。御史有说话的权力,但消息传播的渠道,却卡在真理报手中。这一点,贾环在推行一条鞭法的大辩论时,已经向朝臣们展示过。

    所以,不要问朝臣们为什么最近半个月骂贾环骂的那么凶残。这是有原因的。他得罪了相当一批反对一条鞭法的大臣。这样的声浪,不仅仅是宋天官、顺亲王、大周日报推动。

    顺亲王眼光毒辣,但这更加坚定了他打掉顺亲王的决心。所有人,以为他今天站在武英殿上,只为自保。但他要在这不可能的时刻,绝地反击!

    魏翰林当即语塞。真理报的奥妙,他当然是清楚的。他脾气不好,不代表他人不聪明。

    这时,宋天官出列奏道:“陛下,贾环把持言路,凡是有利于何朔的在头版头条,凡是不利于何朔的压在报纸角落。如此,太祖设言官何用?古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