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奋斗在红楼-第76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黎宽不满的道:“韩秀才误事,才具不足。晋王党分崩离析,何大学士去职。本该是气势如虎的局面,现在成了小娘的裹脚布,一点都不爽利。

    贾环这样蹭鼻子上脸,都不回击。朝廷内外有几人会心向楚王?我东林一脉,何日才能重返朝堂执政?以我的看法,还是要请柳前辈早日到京中主持大局为好。”

    彭鏊笑一笑,劝道:“黎兄,这事急不来。韩子恒的策略并没有错。楚王殿下的首要任务,是讨天子欢心。收取朝臣之心,倒在其次。柳前辈在苏州教书传道,未必有意在近期来京城。”

    他若是柳前辈,亦不会在此时来京中。有当今天子政变上位在前,夺嫡之争,不到最后一刻,就不算落定。何苦来趟这滩浑水?等楚王登上大宝,再来京城,岂不是稳当?

    “唉…”黎宽长叹一口气,他知道彭鏊说的有道理,只是心里不痛快,郁闷的干一杯酒,道:“济之,其实,殷无忌、高之令去找贾府的麻烦,本身就是一个败笔。

    成不成两说,关键是暴露了韩秀才自己的心思。以贾环的聪明,他会看不出来韩秀才害怕和他正面冲突?”

    说韩秀才不行,他的大局战略又是对的。说他行,看看他现在办的叫什么事?

    拖泥带水!

    彭鏊点点头。韩秀才一介生员,想要让处在科举顶端的翰林服气,很难。况且,这事,韩秀才确实没办好。只是,事已至此,这口气,楚王党只能咽下去。

    其实,现在去和贾环碰一碰,较量较量,楚王党中,有几个人敢?恐怕刑部白尚书都要掂量。贾环看着没了官身,断绝前程。但,贾府的势力,可是一直都在增长。

    此次银币之事,贾府实力增长。同时,在旧武勋集团中,恐怕话语权将更重。贾环在暗中执掌着这样的力量,谁敢轻言与之正面冲突?想想晋王、顺亲王、南安郡王等人的下场!韩秀才的决定,不能说全错啊!

    谁不忌惮?

    彭鏊给黎宽倒酒,转移话题,“真理报主编魏原质因修书之功升国子监祭酒。黎兄可以考虑谋求此职。”

    真理报主编,正五品。到目前为止,已经形成一套升迁的惯例。以翰林院侍讲(正六品),可以直接升任。若是翰林编修,或者翰林庶吉士,可以暂代主编职位。

    …

    张安博在雍治十六年春,与新的南京礼部尚书交割完成,启程前往京师。

    本拟在三月中旬抵达京城,就任左都御史。但行至聊城段。因黄河桃花汛,百姓流离失所。他停在当地,帮忙处理赈灾的事宜。

    以张安博此时在天下的名望:大儒。张安博在南京国子监改革四年,国子监文风大盛,俱是张氏学派的门徒。名望与日俱增。即便没有官职,地方官都会尊重他的意见。何况是即将就任的大中丞?

    三月二十六日,张安博的船只,才启程,离开聊城,前往京师。地方官府送行。

    运河上,船只来往。楼船的末端,一名容颜极美的女子,缓缓的放下窗帘,心里感慨着水灾下,民间疾苦,人世多艰。弹着琵琶,试唱新曲: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

    …

    贾府,北园,外书房中。昨夜一场雨过,空气中似乎还残留着初夏的芬芳。

    贾环正吩咐着自己的长随钱槐,“你去东庄镇上,将书信送给叶先生,大师兄,罗君子他们,再帮我带口信到镇上的酒窖,运些好酒回来…”

    贾府经营着澹云轩,因生意极好,高度白酒供不应求。酿酒的地点设在东庄镇。以周朝此时的美食工艺,和清朝后期时差不多。高度白酒已经出现。

    但高度白酒很消耗粮食,历朝历代,都会颁布禁令,控制酿酒的份额。不过,国朝开国至今,时至今日,法及松弛。禁酒令,基本等同于无。

    贾府所酿的高度白酒,在京城中颇受好评。酿酒业的门槛,不在于酿酒技术,而在于粮食成本,以及违法的成本。

    贾环要酒的原因,是因为秦钟五日后就要傅秋芳成婚。甄宝玉亦快要和李绮成婚。他准备送些美酒。

    钱槐忙点头,机灵的道:“三爷,你放心,我一定都带到。”

    贾环笑着挥手,让他去办事。一路回到后院里,忽而想起件事来。当日,陈也俊请他们喝酒,酒后委托他带一句口信给妙玉。他前段时间和大师兄一起贺喜升官的国子监祭酒魏翰林,同时给方宗师送行,忙的给忘掉。

    后院里,宝姐姐她们并不在。三月份时,薛蝌和薛蟠已经从南方行商回来。薛蟠年纪渐长,薛姨妈有意为儿子娶亲。给野马套一个笼头,少不得请宝钗去商量。

    诗诗去清虚观祈福求子。韵儿在外头看账本,见贾府各处生意的管事。

    贾环叫了留在家里看书的如意,和小丫鬟打麻将的晴雯,三人一起去往大观园。

    顺着直道,往南直走。便到大观园的北端。往左边去是蘅芜苑,往右边是紫菱洲。正值上午十点多,大观园中,草木深深,幽静、舒适。树枝上有虫鸣。

    贾环三人从门外全是奇石异草的蘅芜苑门前穿过,绕道正殿,前往栊翠庵。

    蘅芜苑此时,已经给薛宝琴居住。宝钗住在北园。

    晴雯穿着青缎面的掐牙背心,十九岁的少女,肌肤光滑水嫩,纤腰如柳。灵巧、妩媚、顽皮的丫鬟。好奇的问道:“三爷,怎么你近来这么忙?”

    贾环帮晴雯打着遮阳伞,笑道:“怎么,惦记着我打牌输给你的银子了啊?”

    皇周英华修成,官场上的变动。再加上,贾府拿下7%的银币份额,保证金,和史、王、薛的关系协调,他都要处理。忙过这阵子,他该去金陵了。

    晴雯娇俏的翻个白眼,直爽的道:“三爷,你输的太假了。你输给林姑娘和两个姨奶奶,我们都当真的。输给我、香菱、如意、莺儿、彩霞,谁当真啊?”

    贾环轻轻的搂下晴雯的细腰,笑道:“那行,我赶明儿把你赢到哭。你可不许发脾气。”

    晴雯娇嗔着斜着眼睛瞥贾环。

    跟在身边的如意,抿嘴娇笑,清秀可人。心想:说起来,大家真的有很久,没有这样在一块儿了!她很想念以前的日子。

    …

    一路绕过大观园正殿、凹晶馆,到栊翠庵的山脚下,看看山腰处的尼姑庵,贾环道:“妙玉性子孤僻,我去传句口信就下来。你们俩到可卿那里吃茶等我。”

    晴雯、如意俩乖巧的点头,“知道啦,三爷。”秦可卿所在的达摩庵在栊翠庵山后,绕过去便是。

    贾环顺着蜿蜒的青石台阶而上,走进栊翠庵。里头花木,都修建的整齐。别有一番意趣。可见主人的品味。

    妙玉这个人,不管评价如何,有一点怕是公认的:她并不像一个带发修行的尼姑。

    门洞里一个小尼姑出来,看见贾环,喝问道:“你是谁?快出去!”这是贾环第一次到栊翠庵中来。等贾环说明身份、来意,小尼姑给吓的脸色都发白。她刚才吼了府里的环三爷!低着头,赶紧进去通报妙玉。

    贾环在庭院的树荫下的石凳,石桌处等着。他倒不会和一个小尼姑计较什么。

    片刻后,妙玉一身灰色长袍,很是质朴。长发如云,身段高挑、婀娜,缓步前来。二十一岁的年龄,正值一个女子最美丽的年龄段中。明眸,粉唇,雪肤,细腰,长腿。灿若春华。

    妙玉双手合十,口宣佛号,“阿弥陀佛,三爷突然到我这里来,可是有事?”

    贾环点点头,道:“你有一位苏州故人,叫我带一个口信。高之令将亡。苏州可回。”

    妙玉的神情,在一瞬间仿佛凝固。贾环的话,她当然听的懂。半响,才回过神来。这几日的变故,实在太多。

    妙玉双手合十,微微躬身,道:“谢三爷带来口信。”

    贾环笑一笑,“不客气。”转身离开。妙玉的神情变化,他都看在眼里。以他的阅历,当然看得出她眼睛里的复杂情绪:快意、感慨、追忆、落寞。

    …

    达摩庵中,环境幽幽,山风轻拂,吹动着树梢。

    贾环和秦可卿在简单不失雅致的小厅中相对而坐,喝着茶,闲聊。晴雯、如意、宝珠在外头的大厅中。时时的听得到笑声。

    贾环和秦可卿说起刚才见妙玉的场景,感慨道:“说起来,她也是个苦命人。父母双亡,青灯古佛。好不容易遇上对的人,又被拆散。而今,陈也俊早就娶妻生子。

    妙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