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奋斗在红楼-第8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越是理解生活,就越难以帮三姐姐她们做出最后决断。一个不慎,是坑姐坑妹妹一生!国朝可不流行离婚!

    探春偏头,看看贾环,笑一笑,道:“三弟弟,总会遇到好的。”语气,近乎是咏叹的调子。美丽的脸蛋上,带着让人安心的笑容。明眸中有着淡淡的忧伤。

    贾环笑一笑,点点头。

    他和三姐姐之间,很多话不用说的太直白。他的顾虑,三姐姐的心情、想法,对他的支持。都在这只言片语中。

    三姐姐心中,可能会是一种很复杂的感受吧!但,偏向于美好的!

    他心中放下心来。

    …

    蜀王将纪时春打了一顿,闹的满朝风雨,但最终不了了之。

    十八日晚,周慎行心中踌躇着怎么去向华大学士请示,当晚,被欧阳文德叫到华府中。

    书房中,灯光明亮。窗户中镶嵌着透明的玻璃,反射着烛光。有一种说不清到不明的意味。

    华墨坐在书桌后,神情微微有些疲倦,他刚见不少客人。对进来的周慎行点点头,道:“玉绳,坐吧。”喝口茶,略微理了一下思路,道:“近日,玉观音案就会有些新的进展。玉绳执掌真理报,要为此事造起声势来。”

    他用周慎行,但不会信任周慎行。玉观音案的最终目的,是在纪兴生!

    纪兴生的侄儿作死,公然宣称贾府的庶女配不上他。那可是贾环的亲姐姐!这把贾环给得罪的。两家的关系必定会受到影响。这对他而言,倒是个利好!

    真是想睡觉,就有人送枕头上来。

    周慎行应承道:“是。老大人。”想一想,道:“华相,贾环前日晚上曾找到我,说他将会攻讦韩秀才。此事,我当如何?”

    “哦?”华墨想了想,似笑非笑的看了周慎行一眼,道:“随他去吧。”

    没有必要节外生枝。贾环的想法,他大略可知。闻道书院和东林党的恩怨。他当年旁观。

    …

    三月二十日,玉观音案案情有新进展,窃贼、严捕快、倪二几人分别画押,招供。如何作案的。只是,目的令人费解。倪二一口咬定,他就是想发财。不想,盗出的是御赐之物。

    然而,据永昌公主说,她曾和翰林院侍讲学士汪的儿子提起过这尊价值数万银元的玉观音。

    次日,刑部行文,请汪学士的儿子到刑部中问询,事情往汪学士陷害永昌公主的方向上走。听闻,汪学士曾经派人找永昌公主打听西苑中的情况。

    真理报连篇累牍的报道,带动起朝堂内外关注。有御史上书弹劾翰林院侍讲学士汪。

    风势越急!

第七百三十五章 天枰的倾斜

    京城的风势,通过真理报以及京中贵人们写给外地的私人信件中传递下天下十九个承宣布政司。

    自报纸诞生,便催生了很多相关的产业:报社,编辑,记着,印刷公认,报童,读报人,销售代理商等。

    如真理报、金陵简报这样的大报,想要行销天下、江南,靠的是一层一层的经销商代理销售体系。

    报纸虽然具备时效性,但是在电报没有发明之前,区域性的报纸向外地扩散,便存在着时间差。当然,古时的生活节奏,并不算快。属于可以接受的范围。

    京杭大运河,全长近两千公里。根据《中华通志》记载,走水路,正常速度,需费时17天。而真理报每日清晨在京中发售,传递到湖广的省城武昌需要15天。

    四月上旬,武昌城内外已经是春末夏初。正所谓,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黄鹤楼前,大江滔滔东去。下午三四点许,风和日丽。楼中,武昌府的文士们正在雅集聚会。

    七八名文士在楼中的走廊处,簇拥着一位胖胖的中年男子,面对着长江,高谈阔论。身后的楼中,有歌舞酒宴,美人琵琶。

    今年不仅仅是春闱大比的年份,同样是童子试的年份。武昌府的府试就在数日后举行。城中,文士汇聚。不仅仅是童生,还有秀才,举人。这是士林中的大事。

    一名青衣士子拍着栏杆,吟诵道:“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此词气魄雄浑,真乃千古绝唱。朝中老大人们政争,亦如此啊!”

    三月二十一日,华墨授意周慎行在真理报上造势,将玉观音案引向纪兴生的友人,翰林院侍讲学士汪。消息,业已经通过真理报传到武昌府中。

    试想,街头百姓都喜欢谈论政治,何况于士人?此刻,话题都是在围绕着领班军机大臣,文华殿大学士华墨和工部左侍郎纪兴生的政治斗争。

    “萧前辈如何看?”

    士子们迅速的停止争论,看向正中的灰色道袍男子:前真理报主编,翰林院庶吉士,萧梦祯。时年32岁,弃官在家。好读书,擅诗文。乃湖广名士。

    萧梦祯比雍治十五年冬贾环等人送别他时,再胖了几分,穿着宽松的道袍,一派高旷名士气度,神情微微有些凝重,叹道:“诸生,朝争激烈非国家之福。本朝自十四年始,天子怠政,朝争便未停息。”

    翰林,是精英读书人中的精英,秒杀一切科场文位。

    士子们微微沉思。有人道:“萧前辈,既如此,当迅速落定,才是最好。前辈以为谁将赢得此次朝争?”

    萧梦祯摇摇头,看着浩浩荡荡的长江,感慨的道:“谁获胜,我不知道。但,我知道,韩秀才要完了。”

    他和华墨,纪兴生接触的不多。隔着几千里,怎么做出判断?但是,近来真理报上出现御史弹劾韩谨的奏章。御史是江西道掌道御史朱鸿飞。他是贾环的死党。

    换言之,贾环要“干掉”韩秀才。

    他对贾环行事的风格,还是很了解的。必定是舆论造势。三月底的真理报才到武昌。京城后续消息未来,但他相信,贾环的能力。

    “啊…”士子们一阵惊呼。韩秀才是谁?这在三月初,真理报上刊发黑韩秀才的文章时,说的一清二楚:生平,人物,事迹。作者署名:贾环。

    正所谓,忘恩负义韩秀才,黑心阴诡环老三!

    正讨论着时,萧梦祯给科场后辈们讲一讲当年京城的恩怨时,这时,楼下一阵喧闹,片刻后,就见一名官员带着随从们进来,与三楼中的士子们寒暄,然后坐到主位上。

    来者是,湖广左参政(从三品)彭世俊,时年42岁,表字章民。此次文会雅集的主持者。

    萧梦祯几人从走廊处进来。相互寒暄客气。酒过三巡,有士子向彭世俊说起刚才萧梦祯的判断。彭世俊笑着对左手第一位的萧梦祯道:“开之,我看未必吧?”

    以萧梦祯如今在湖广的名声,他即便是在布政使面前一样有座位。

    萧胖子的声名、才华,彭世俊自是知道,时常亲近。两人都是翰林出身。但,在这件事情上,他不觉得韩秀才会出事。楚王势大,这是基本的朝政格局。贾环能怎么办?

    萧梦祯笑一笑,喝着酒,道:“章民兄,你我不做口舌之争,还是等结果吧。”

    彭世俊的恩师,大儒傅伯龙,是前太子的老师,雍治十三年,前太子起兵造反失败。傅伯龙被贾环的座师方望,假公济私,给杀掉。方宗师和傅大儒是文坛上的对手。彭参政恨贾环师徒恨的咬牙切齿。

    彭世俊微微点头,目光幽幽。他希望京中复杂的政局,将贾环绞杀。

    …

    三月底,自玉观音案爆发以来,京中的舆论,一直在攻击翰林院侍讲学士汪。并有将纪兴生牵扯进去的势头。

    然而,在这样的大浪潮之中,还有一种舆论的声音始终不弱。贾环的派系,在和楚王系、东林党较量。

    江西道掌道御史朱鸿飞上奏:韩谨昔年铸下大错,违反国法,天子开恩,允许其写下悔过书,不许科举。然而,韩谨不在家乡思过,反倒是重返京城,担任楚王幕僚,挑唆天子与皇子们的亲情,罪该万死。臣请陛下,先审韩谨之过,再逐出京城。

    这封奏章,堂而皇之的刊登在真理报上,引起很大的反响。要知道,朱大御史,在科道中,本来就是名人。他上奏章,一帮子科道言官跟着上。

    另外,贾府控制的京城日报等数家报纸,连篇累牍的报道此事,呼吁严惩韩秀才。在华墨,纪兴生斗法时,硬生生的占据了不少版面,吸引了一批人关注。

    楚王系的大周日报,朝廷上的“马仔”们纷纷摇旗呐喊。比如:山西道掌道御史戴琮。双方大打口水仗。

    但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