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闺话-第16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相富想不明白,明明有货,却要从自家分一批。

    老夫人笑道:“这织造府的事儿多了,万事你要多留个心眼,用心跟着二位员外郎、赵师爷他们学习,莫要辜负了你父亲在天之灵。”

    陈相富应声“是”,甜甜地笑着,挺了挺胸看着陈湘如。

    陈湘如招了招手。

    他几步走到跟前,陈湘如道:“父亲在世时,也不是日日都到织造府的,有事那边自有人来禀,往后小事就交给赵师爷处理,你还得用心在读书、习武学本事上。”

    “大姐姐,我知道。我这几天可没落下功课,每晚都有读书练功的。”

    “好,看你这样,我和祖母都感到高兴,从今往后,祖母和我都等着你来护我们,等着你支撑陈家呢。”

    陈相富越发觉得自己已经长大了,又挺了挺胸。

    赵珍儿坐在一侧,不由对这个比她小几岁的表弟刮目相看,来的时候,她娘就动了要想把她许给陈相富的念头,可赵珍儿只觉得这陈家比自家要好,一来陈家有世袭的官职,二来家业大,人口少,日子过得富足。

    赵二舅与赵小舅过来,又陪老夫人说了一阵话。

    赵小舅含着笑,“陈伯母,这次来江南,想到江宁书院读书,可那边……我们实在不认得什么人。”

    老夫人一直就在猜,赵二舅是想与几个儿女寻门好亲,那赵小舅家里只来了他一个又是何用意?

    现下才明白,赵小舅还是想走仕途,要到江宁府学读书。(未完待续。。)

第171章 亲事

    老夫人笑道:“回头我与丁夫人说说,请她帮忙。”

    大周天下有六大书院:京城的琼林书院、洛阳的鹿鸣书院、益州的道明书院、福州的百贤书院、江南的江宁书院、扬州书院,光是江南一带就有两家出名的书院。也难怪赵小舅想留在江宁府读书。

    陈湘如垂眸细想,前身记忆里并没有赵小舅来江宁读书的事,倒是曾记得赵小舅也是在这时节去了洛阳鹿鸣书院,在下届时考中举人,次年又得中三榜同进士,虽考的成绩不理想,好歹有个功名,后来在京城做了个八品吏部编撰小吏。

    二舅母忙道:“我家老四也想留在江宁书院呢,这孩子考过了秀才,也是个爱读书的。”

    留在江宁,就有机会参加各式宴会,只要搭上了兴国公府,许会有不一样的际遇。

    赵二舅道:“若说读书,自是去最好的地儿,如琼林、鹿鸣。”

    这两个地方,陈家就算想帮也帮衬不上,毕竟离江宁太远,陈家鞭长莫及。

    二舅母瞪了一眼,没有接话,她这么说自有主意。“江宁书院也是极好的,上届陈氏族里高中的陈将宏,是在陈家大院的书房里苦读了一年,就考了个榜眼,如今留在京城做庶吉士,瞧瞧,这是何等体面风光。”

    陈将宏高中后便接走了母亲、妻儿,临走时,全家来拜见了老夫人,为此老夫人还特意接济了他家二百两银子。

    他们离开后,老夫人又捎过五百两银子去,为了维持生计,陈将宏妻在京城开了家豆腐坊,虽是下人打点。好歹也多个进项。

    赵二舅道:“如儿,你们姐弟回避一下,我有与老夫人商议。”

    “是。”陈湘如领了陈相富出来。

    赵珍儿也随后出来,笑盈盈地道:“大表姐,后日你便要及笄了,我得回房备份礼物。”

    “自家姐妹。不必如此见外。你能来,我很高兴。”

    可礼还是要的。

    陈湘如道:“三表妹,我让绣房给你做新衣裳了,衣料子是现成的,只不知大小,回头你去绣房试试大小。”

    赵珍儿谢过,领了丫头就去了绣房。

    待她到时,三小姐陈湘妮也在那边试衣服,想着后日家里有宴会。挑了件紫色的锦缎做衣裳。

    上房,赵二舅捂嘴轻咳一声。

    赵小舅道:“二哥有什么话连我也不能听么?”

    赵二舅又轻咳一声,却是清嗓子,“陈伯母,你觉着我家珍儿配相富如何?”

    陈湘如有了更好的人家。

    陈湘娟一早也订了亲。

    赵二舅在陈相富做上织造府郎中那天就想到了,两家还得结亲,只有这样才算好。

    赵珍儿是嫡女,模样自不屑说。貌美如花,性子和举止都说得过去。

    老夫人定定心神。面露难色地道:“二舅老爷说晚了。”

    二舅母惊呼一声:“晚了?谁与相富订亲了。”

    相富的亲事,老夫人一直都有留心,因为是嫡子自是不同,她用了两三年时间来想相富的亲事,虽说她腿脚不方便,可这脑子灵活。却是出奇的想得明白。

    “不瞒你们,今儿丁夫人过来,不仅提了如儿的亲事,也提了富儿的,你猜怎的。富儿说的是织造府左员外郎殷家的嫡女。”

    这个左员外郎,赵小舅有些印象,是依昔间听陈湘娟说的,好似家里虽有一妻二妾,却清一色地生了四个女儿,而这嫡女是左员外郎的嫡长女。

    “将达在世时,就曾提过这事,两家尚未说下来,将达就没了。这回,丁夫人特意替他家提了这话,又当场合了八字,说是极好的。”

    到底是赵家的人,老夫人便是看在赵氏和陈湘如姐弟的面子也不好拒了,定定心神道:“你们若是舍得,倒可把相贵订给珍儿,只是相贵的性子沉闷了些。”

    前世时,之所以相贵与陈湘如的关系相较于其他弟弟、妹妹要亲近些,一大部分的原因是因为相贵妻乃是赵家女,又是表姐弟结亲。

    只是那时,赵家没在这时候来人,而是由赵大舅开口提陈相贵与赵珍儿的婚事,那时老夫人已经过世,陈湘如便应了,之后就遣人去了六安提亲,约定成亲日子。

    陈相贵刚满十三,就迎娶了比他还大几岁的赵珍儿为妻。

    赵珍儿婚后,接掌内宅事务,因着她原是弟媳,陈相富是长,为这事陈相富越发不满陈湘如,认为陈湘如是故意给他添堵。

    可如今,却是由两家长辈提出了亲事。

    二舅母还在纠结。

    赵二舅却第一个想到陈相贵书念得好,虽不爱说话,却举止得体,温文尔雅,这女子比男子大四五岁算甚,有的还有大七八岁、十多岁的呢。

    赵二舅抱拳道:“既是如此,就这么定了,明儿备了庚帖送来。”

    这就答应了!

    赵二舅是知道陈相贵兄弟的生辰八字的。

    二舅母想着自家女儿没成嫡长媳,但可以比陈相富先成亲,道:“六安离江宁到底远了些,陈伯母,我家珍儿今年三月及笄的,不如就趁早把婚事办了,待她过了门,也多一个能帮衬湘如的人。如儿这孩子不易,珍儿一进门就帮得上门。”

    就算掌不了陈家的家业,让她女儿过门掌内宅也是好的。

    老夫人微微笑着:“先订亲,回头再议旁的事。”

    赵二舅道:“上回说,我家小六与湘妮的事……”

    一个庶子,一个庶女,可不是两好么,身份也得体。

    赵小舅惊呼一声“二哥”,老夫人首肯赵珍儿与陈相贵的亲事,可赵二舅又想再亲上加亲地再结门亲。

    老夫人此次没拒,是因为不好连连相拒。看着赵珍儿,就让她忆起赵氏。赵二舅没入仕,但赵家是书香门第,每代都有人为官,也算是官宦世家,赵珍儿配不得陈相富,但还是配得陈相贵。陈、赵两家结亲,可谓是亲上加亲。

    陈湘妮虽说是庶女,可也有自己的嫁妆,有田庄、铺子,比寻常小户人家的嫡出小姐还要丰厚。这样一来,赵六公子若娶了她,他日就算多了一份家业。

    老夫人笑着:“湘妮还小,再说我答应了二姨娘,她的婚事二姨娘可以做主。”

    结一门就成。还结两门,这亲结得太多,反而就成仇了。

    老夫人敛住笑意:“只要赵四公子书念得好,这江宁府有头有面的人多了去,自会寻上合意的人。”

    二舅母道:“到时候还有劳老夫人费心。”

    “好说。”

    不过几日时间,老夫人就订下了陈相富兄弟的亲事。对于陈湘如的婚事,老夫人也是权衡再三,乍一见还是满意的。可一想到周八是军人就不大乐意了。

    八月初四这天,又有人上门提亲。提了多是陈湘如和陈相富的婚事。

    陈家除服,孝期已满,这就像一股东风,吹得整个江宁府都知道了。

    扬州织造府亦有人过来,提的还是陈相富的婚事,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