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闺话-第2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六夫人又留意了赵四舅夫妇的容貌,虽不如赵三舅父子长得好,倒也端方清秀,两家合了八字,不久后就订下了亲事。

    四月十六晚上,陈湘如又进了淑芳苑。

    将嫁妆簿子拿了给陈湘娟看,又拿了房契、地契等出来,轻声道:“共有田庄三处,统共一千二百亩。”

    这个数,也就是陈湘如田庄的三成。

    也正是看着嫁妆少,陈湘如才给添了一份。

    陈湘娟虽然性子好奇,又泼辣,有些不服输,但有一点却是好的:她活得很真实。

    “江宁府北桥镇有五间铺面:三家店铺是你的,另两家是赁给小商户做生意。另有西泉镇的四间铺面,有三家店铺是你的,还有一家是赁给商户的。”

    陈湘如笑着道:“江宁城北有两家店铺,城南有一家,陪嫁一处城南的二进院子。

    嫁妆备了五十抬,摆件瓷瓶、绫罗绸缎、头面首饰皆有。

    另外,我给你置的那份也在这里头。

    上面都写得清清楚楚的,你可得收好了。

    城北两处店铺,一家杂货铺,一家粮油铺,这三家你也常打理,里面的管事也熟。

    前些日子,我又新买了几个婆子、丫头,这次也一并给你做陪房,这陪房、奴仆统共二十六人。”

    其实陈湘如并没有添置多少,而是有几家店铺地段不好,又不好赁出去,她索性改建成了住宅,转手卖了出去,得了银钱,自己又添补了一些,重新置了新的好店铺、田庄,只有那二进院子是特意给陈湘娟添的,其他的都是新置的。

    老夫人在世时,知道她做的这事。

    可老夫人不许以她的名义给陈湘娟置嫁妆。

    陈湘如没了法子,才以自己的名义添补进去。

    陈湘娟觉得很高兴,这么多东西,是她怎么也没想到过的,除了江宁府的店铺生意还行,旁处的都不大景气,否则也不会赁给别人经营。

    田庄虽有三处,却只得一千二百亩,并不算丰厚。

    但对陈湘娟而言,听到有这么多东西,还是有些喜出望外。

    陈湘娟接过嫁妆簿子,翻看了两页,伸手就要扯下一页,却被陈湘如给拦住了。

    这一页是最好的田庄和最好的店铺,“姐姐,我不想让马庆知道实数,这一页的地契、房契,我先搁你那儿。”

    “又说胡话了,你嫁给了他,就要与他好好度日,我瞧着马庆虽然偶尔糊涂,倒还不是个糊涂透顶的。嫁进了马家,就好好与他过日子。”

    陈湘娟笑了一下,接过陈湘如递来的盒子,里面有两纸借契,却是昔日马庆和马大人借了陈家银子写的借契。

    “看他们马家还敢打我嫁妆的主意,我手头可有他们的借契,惹恼了我,我就让他们背上使用新媳妇嫁妆银钱的骂名,看他们马家出尽风头。”

    “好了,你又胡说了,他们的名声坏了,你就能好。别忘了,你是要和马庆过一辈子的,别让他太难做。”

    有与陈记交好的杜家、金家、云家等小姐来给陈湘娟添妆了,虽然陈湘娟就去各家参加过一两次宴会,但大家也是算熟识一场。

    陈湘如离了淑芳苑,留下小姐们在那儿说笑。

    行到后花园处,正遇着赵小舅与赵敬在凉亭里下棋。

    陈湘如笑着进凉亭请了安,轻声道:“小舅舅,四舅想让七堂弟来江宁读书,你看……”

    赵小舅忙道:“这是好事。”

    赵敬沉吟着摇头,颇不赞同赵小舅的看法,“四房人可与我们这几房不同,七堂弟的性子我还是了晓的,不说旁的,就如我和五叔,得晓陈家的藏书阁,你动过贪念没?”

    动过,那是爱书之人的贪念,是求知若渴的贪念。

    但这贪念其实不是真的贪念,只是迫切地想要读这些难得一见的好书。

    赵敬不紧不慢地落定棋子,“我们动贪念,却不会生恶念。七堂弟那张嘴,比四哥更没个轻重。万一说漏了嘴,给陈家引来大祸,五叔可担待得起。表妹、表弟们生活不易,我们且为他们考量周详些。”

    赵小舅有些尴尬,他原比赵敬还年长些,倒要赵敬来提点。

    赵家二房的四少爷为甚没留在陈家读书,一来是他自己嫌闷,二来他不知道陈家藏书阁里还藏有好书。

    沐休日时,他不是与书院的学子外出游山玩水,就是几人一起参加什么诗茶会,忙得不亦乐乎,早前还来陈家几次,后来索性不来了,也只有过节时来瞧瞧。

    赵敬为防给陈家惹祸,就算偶有参加诗词会什么的,也支字不提陈家藏书阁有珍籍、珍贵字画的事。

    赵小舅也知晓其间的厉害,自然也是不提的。

    就算昔日的陈将宏在陈家大院读书,也没能看到二楼东阁的珍藏。

    赵敬看了眼赵小舅,神色浅淡,“防人之心不可无,若真是正人君子让他来陈家读书也无甚不可,以我之见,四叔和七堂弟皆非可靠之人,如表妹还是拒了。若七堂弟当真要来,让他学了二房的四堂哥去江宁书院读书。”

    一来,赵家三少爷和七少爷一样,都是活泼性子,坐不住。

    赵小舅年少时也是坐不住的,而今是几个孩子的父亲,倒反而可以静下心来认真读书。

    后来的一些事,也证实了赵敬看人的眼光与行事的谨慎,就连陈湘如都佩服得紧。

    赵敬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陈家二楼东阁里的字画书籍着实太珍贵了,若不是定力极好的人,见了那些东西就易生恶,少不得想据为己有,而抢占别人之物为己有这原是不对的。为防少惹事端,赵敬才说出了那番话。(未完待续。。)

第234章 婚宴(求粉红)

    赵敬的年纪不大,在某些事上倒颇有见地。

    赵小舅看到那些书,也是爱不释手,后来看赵敬只是求知之心,并无杂念,心生敬重,慢慢也淡然了下来,只为求知。

    陈湘如道:“谢五表哥提点。”

    因有了赵敬的话,陈湘如便说要介绍赵七少爷去江宁书院读书。

    赵四舅倒也满心应下。

    对外,赵小舅和赵敬留在陈家读书,说的是一半苦读,一半教导陈相富兄弟,而陈相贵又爱缠着他们二人,外头人自是信的。

    到沐休日的时候,赵小舅、赵敬也会休息一日,或与江宁的学子们谈论诗词,或到郊外赏景,而今又到了四月,气候正好,风景怡人。

    四月十七晚,陈湘如几乎就没睡觉,刚过子时,就带着喜婆等人进了淑芳苑,给陈湘娟上妆打扮。

    赵二舅家的送亲队伍在城外客栈里住了下来,只等十八日天一亮,赶着吉日送赵珍儿过门。

    聘礼备了三十八抬,赵二舅夫妇又特意给赵珍儿预备了四十抬嫁妆,这对日子并不宽裕的赵家二房来说,怕是小半个家业也置进来了。

    赵家人对自己最心爱的女儿总是舍得置一份丰厚的嫁妆,就如昔日的赵氏也是如此,也难怪老夫人舍得给赵家银钱接济,一来赵家的儿郎后生都还争气,二来赵家以诗书传家,她虽接济些银钱,他日他们风光了,少不得会帮衬着陈湘如姐弟几个,怎么算都是两头得好的事。

    十八日寅时二刻,陈湘娟被族兄背上花轿。一行人浩浩荡荡地往马宅移去。

    五十抬嫁妆,也算是极其丰厚了。陈湘娟听说赵家只备了四十抬嫁妆,越发觉得自己的嫁妆够体面。

    辰时三刻,赵珍儿自陈家大院东门而入。神算子说:一嫁一娶,先嫁后娶,这样可以把晦气带出家门。把喜气、吉气迎进门,但不能从一个门里进出,西边预示着晦气离开,而进来的新娘必须走东门。

    东门一进便是东院,兜绕了一圈方进了松柏苑。

    族长早早到了陈家大院,以长辈身份,接受一对新人的拜见,而花堂上还摆了陈将达与赵氏的牌位。

    新人送入洞房后,酒宴开席。来往的宾客往返道贺,因四月十八天气甚好,女客设在淑芳苑,男客就设在后花园里,又拨了竹涛院做休憩之地。

    忙忙碌碌间,一天就这样过了。

    王家来的人因为陈湘如的告诫,一个个倒也安分守己,只是听着那唱礼的司仪高呼宾客送来的贺礼。也是听得胆颤心惊,送来了不少的好东西。

    赵家没动陈家送去的聘礼。是原封不动又随着四十抬嫁妆又送回来的,统共凑了七十八抬嫁妆,倒也得体。

    陈家大院里热热闹闹,马宅里陈湘娟却憋闷不已。

    马家的人还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