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男儿行-第1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行,还行!焦师父这个法子,比原来要好得多!”此刻的朱八十一,身上哪有半分大都督的模样?!光着膀子,满脸油汗,不仔细看的话,跟周围的工匠们没有任何差别。

    被他口头夸赞了那个铁匠师父,则局促地搓着手,低声回应,“成不成,要装了火药试过才能定!这管子上面焊得缝隙太长了,怕是容易炸膛!”

    “管它焊缝结不结实,先试试再说!”朱八十一摆了黑油乎乎的大手,笑着鼓励。“钻管子很难做得这么长,钻头稍微歪一些,就彻底废了。不像你这根,完全是套着根棍子敲出来的,又长又直!”

    “都督说得对,成不成,咱们先试试再说!”作坊里的其他工匠,也瞪着满是血丝的眼睛,大声嚷嚷。

    最近一段时间,大伙都快被钻铳管的事情给折磨疯了。虽然有水钻和钻台帮忙,但十根管子,往往只有两到三根合用。并且长度只能保证在两尺半左右,再长,前功尽弃的风险就成倍的增加。

    而眼下作坊还承担了整个徐州军的兵器打造任务。每个工匠几乎都忙得都脚不沾地,实在无法忍受大量动辄返工的事情发生。

    刘子云这才发现,今天朱都督手里拿的铳管,和前一段时间作坊里造出来的样品不太相同。管径比原来粗了一倍,上面还带着一圈圈明显的焊接痕迹。赶紧跑上前去,大声喊道:“都督且慢!这种管子用不得!”

    “怎么?大刘,你也懂得造铳管?”朱八十一被吓了一跳,看了他一眼,诧异地询问。

    “末将,末将以前替人调停过,调停过官司!以前在苏先生手下的时候,替人调停过一件压水井的官司!”刘子云摆了摆手,快速地解释。“原本压水井的管子,就是一截截铸出来,然后再锻接成形的。偏偏有人偷懒,要用这种卷管法。结果新井装好之后没用几天,管子就自己裂开了。官司打到苏先生那里,是末将,末将亲自替他们调停的。那管子虽然远比这根粗,但是,但是道理是一样的!”

    “压水井?!你居然见过压水井?!你在哪里见到的?!”朱八十一大吃一惊,皱着眉头重复。压水井那东西,他可是一点儿都不陌生。朱大鹏小时候去农村走亲戚,就经常见到此物。利用了简单的抽真空原理,将井水通过特制的管道抽到地面,使用起来极为方便。老百姓家通常称其为洋井,意思为此物乃西方泊来品。谁料想,早在元朝末年,居然中国就有了同样的东西!

    “当然是在徐州城里啊!好多大户人家原来都有!使用方便,还能避免小猫小狗掉进井里弄脏了水!”刘子云想都不想,干脆地答应。

    周围的工匠们则纷纷点头,主动替刘子云作证。压水井不是什么新鲜玩意,在场很多人都会打造。除了用料比较贵,锻接管子比较麻烦之外,没任何操作难度。

    ‘弄不好就跟水车一样,是个没推广开的区域性发明!’自打两个灵魂融合以来,朱八十一已经不止一次被古人的智慧给震惊到了,因此很快就恢复了平静。笑了笑,继续说道:“那种管子,可能需要十几尺长吧。和咱们用的铳管,还是有些不一样的地方。这样吧,焦玉师父,你先在管子上开孔,连着把你前几天弄的那个药锅也焊上去,咱们先装点儿火药试试再说!”

    “其实,其实还可以把两根管子套在一起,然后烧红了,套在铁棍上,再慢慢敲打,把彼此之间的缝隙都敲没了。”跟盐丁们一道被俘虏来的工匠焦玉又搓了几下手,红着脸地提议,“刘将军说的那种压水井,我们老家那边也有。管子也是套在铁棍上敲出来的,不过是内两层叠套在一起。焊缝。。。。。”

    用刚刚从朱八十一嘴里学到的词汇,他继续小心翼翼地补充,“里外两根铁管的焊缝尽量不要对齐。只要两根铁管用的铁皮宽度不一样就行了,宽度不一样,就无法让焊缝对齐。然后一根正着放,一根反着套。内外两条焊缝就成了相对交叉型,永远不可能重叠起来!”

    唯恐朱八十一听不懂,他说着说着,就蹲下去,用手指在沙地上画了起来。对于朱八十一体内那个工科宅男的灵魂来说,理解正反旋线相对交叉的道理,极为常容易。几乎一闭眼睛,就能推测出其具体模样。因此非常高兴地将焦玉从地上扯起来,大声说道:“不用画了,你说的办法肯定能行。赶紧去再打一根管子,套起来看。把你前几天发明的那个药锅也焊上,以后用的时候,直接用艾绒点药锅里的火药就行了,根本不用再塞捻子!火绳枪,这种东西才他奶奶的能叫做火绳枪。你要是今天就能把它给我造出来,老子就让你也做大匠师。跟黄老歪拿一样的工钱!”

    “嘶——!”众工匠们齐齐吸气,看向焦玉的目光充满了羡慕。

    按照朱八十一给作坊制定的薪俸标准,一个大匠师的工钱,是匠师的三倍,普通工匠的九倍。学徒工的二十七倍!比刘子云这个领兵的千户还要高出一大截!而这个焦玉焦师父,从跟着盐丁们一道被红巾军俘虏到现在,也不过是二十几天光景!前后的待遇,简直是天翻地覆!

    谁料那焦玉却不知道是吓傻了,还是根本不清楚大匠的待遇如何。居然又蹲了下去,用手指继续在沙滩上画起了草图,“那个,那个,都督您看,还可以在铳管后边做个夹子头,用铜簧拉起来,把点燃了的艾绒夹在上面。需要用时,只要手指一拨机关,夹子就能放倒,刚刚让艾绒点着药锅里头火药!”

    注1:焦玉,明初巧匠。第一个像朱元璋献上火铳的就为此人。因此被朱元璋封为大将。是历史上唯一有明确记载的,做了将军的工匠。朱元璋和陈友谅鄱阳湖大战时,他监制的火器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明代中晚期,有人假托他和刘伯温两人的名字,著述了火龙经。里边详细描述了火绳枪、水雷、地雷等物。

    注2:套管法,是戚家军的造火绳枪的方式。原文说单管卷成的极易炸裂,三段接合的工艺太复杂,只有两管卷成之后用长钻把中间的小孔钻成枪膛的最耐用精度也最高,号称“铳腹光棱可玩”,“弹出有力且直”。

第一百一十一章 迷团

    第一百一十一章迷团

    “好,好!赶紧去做,需要什么尽管说,今天这里所有人员和物资,今天都归你调遣!”朱八十一连连点头,鼻子间因为过于兴奋而隐隐有点发酸。

    有铜簧做的机关,有艾绒做的火绳。虽然扳机和勾连部件暂时都是挂在侧面,没有像后世步枪一样置于枪身内部和枪身底侧。但整体上,一把真正可以被称作火枪的东西,终于在自己眼前定型了。而这一天,距离最初两个灵魂融合那一刻,已经足足过了九个多月,并且中间经历了无数波折。

    然而焦玉接下来的动作,却看得他的双目间隐隐有些发麻。只见此人熟练地用铁钳夹起一片大约三、四毫米厚度的熟铁皮,先放在炭炉上烧红了,然后卷在一根事先打好的铁棍子上。紧跟着,用小锤指挥着两名拎大锤的学徒,像奏乐一般“叮叮当当”在铁皮上敲了起来,只用了半柱香功夫,便敲出了另外一根铁管的雏形。

    随即就是用青铜条进行热融钎焊的过程,也像行云流水般娴熟无比。再接着,内外两根枪管正反相套的过程稍微费了些力气,中间不断要拿锉刀调整内管粗细。待两个管子嵌套完毕,再重新加热之后,剩下的锻合工作就可以交给一台百十斤力气的小型水锤来进行,也差不多是一炷香左右时间,就走完了整个过程。

    再接下来,就是重新打磨枪膛了。以前工匠们用钻管法做火铳时,对此事最为头疼。即便有了水力钻台帮忙,废品率也一直居高不下。而新来的焦玉师父,显然并不看好水钻的用途。只见他先找了个长长的木头凳子,把半成品枪管架在了凳子左侧半段。然后再将一根冷锻出来的精钢钻头,架在了凳子右半段。拿着木块和竹条,反复调整。通过肉眼观察令枪管和钻头基本上保持了同轴。随即,在钻头后半段用皮索连上了一个带着摇柄的铁轮,拿手用力一摇,钻头就“嗡嗡嗡嗡”地向枪管内部推了进去。

    “你,你以前做过火铳?!”朱八十一两只眼睛瞪得比牛铃铛还大,倒退了几步,哑着嗓子问道。

    “没有啊!”焦玉全部精神都集中在控制钻头进程上,用力转着手轮,头也不抬地回应。

    “那,怎么会用这个东西?!”朱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