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男儿行-第18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是梦,因为先前像影子一样站在窗帘旁的逯德山已经走了过来,非常郑重地向他施礼,“新编第五军长史逯梁,见过吴指挥使!”

    “别,别多礼。赶,赶紧扶我,刘老二,赶紧扶我起来给禄兄弟还礼!”吴良谋被接踵而来的冲击弄得头晕目眩,挣扎着就要往床下爬。刚刚升任了千夫长的刘魁赶紧一把按住他,低声数落道:“找死啊你?!找死也别赶现在,等把第五军的事情弄利索了,你再去死!眼下咱们这个军,还只是个空架子呢!只有官儿,没有兵。从百夫长以下,都得你自己去弄。赶紧好好养伤,早一天干活才是正经。多做一个揖,少做一个揖,人家小禄子还会跟你叫这个真儿!”

    回过头,他又对逯德山大声嚷嚷道,“小禄子,你也是!能不能把读书人的斯文劲儿改改!咱们都当兵吃粮了,哪那么多穷讲究!”

    “刘校尉说得是,禄某尽力去改!”逯德山一扫先前那幅清高,笑呵呵地点头。

    “那吴某就放任一回,请禄长史谋原谅!”见二人都不跟自己讲虚礼,吴良谋只好慢慢又躺了下去,强忍着晕眩感觉补充。

    “躺你的,尽管躺你的!”刘魁挥挥胳膊,大咧咧地回应,“小禄子和我才没功夫跟你计较这些呢!刚才咱们说道哪里来着?对,空架子,第五军现在还是个空架子呢!不光是咱们第五军,其他几个军其实也差不多。原来左军的战兵,差不多都分下来给大伙做军官了。朱都督身边同样是个空架子。负责招兵的耿再成和李奇两个,已经去下面的县城了。在他们回来之前,你还可以继续躺着,用不到干任何事情!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儿,都丢给我跟小禄子去弄。他读书多,一肚子鬼主意!”

    “呵呵,那敢情好!”吴良谋长长地出了口气,轻轻点头。第五军,完完整整的一支新军。虽然只是个空架子,可毕竟是归自己指挥。并且自己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理想中的模样,来从头到脚,一点一点地打磨它。让它变得更加结实,让它在今后越来越耀眼。

    想到自己今后就要独当一面儿了,他立刻激动得有些无法自已。挣扎着坐起来,将身体靠在墙上,喘息着继续追问,“都督,都督交代过没。第五军,咱们新编第五军是多少兵额?具体怎么弄,有个章程没?你这个校尉和我这个明威将军,又是怎么一回事?怎么听起来和原来大不一样了?”

    “呵呵,我就知道你憋不住!”刘魁裂开嘴巴,满脸得意。“还明威将军呢,一点都沉不住气!算了,我一并告诉你吧,免得你着急。咱们这个军,和其他几个军一样,都是定额六千五,三百亲兵,三千战兵,三千辅兵。另外两百定额,则是各类文职,什么明法,司仓,考功之类的。还有他们各自手底下的爪牙。至于具体组建章程么,大体就是逢三进一。百人队改成了连,连和伙之间加设了都,据说是仿照唐制,但每个都下,只有三个伙。然后就是三个连,称为营。三个营再加上千夫长的亲兵,杂职,就是一个千人队了。朱都督图方便,改称为团。三个团,就是一个旅。三个旅,则为一军。咱们现在没那么多弟兄,也没那么多钱粮,所以都督就说,每个军下面暂且只设一个战兵旅,一个辅兵旅。等今后地盘儿和人口多了,再继续增加。至于我这个校尉和你这个将军,则更复杂了。还是让禄德山说吧,他比我记性好,知道的事情也多!”

第一百四十五章 武职

    第一百四十五章武职

    “这其实也是出于唐制,只不过稍微做了一些删减而已!”逯德山立刻接过话头,耐心地向吴良谋解释。

    他的口齿远比刘魁伶俐,读过的书又多。旁征博引,很快就将几个新称呼的来龙去脉讲了个清清楚楚。

    原来用护肩标识身份的方法在左军中推行开后,于最近几次战斗中,都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所以此番扩军,朱八十一就跟麾下文武商量着,将护肩的标志更细化了一些,并且参照唐代武职散官的等级,做了针对性的调整。(注1)最低级武职则为陪戎副尉。是每伙之中,最低等的武职。黑色护肩,上列一个铜豆子。平素领一份半军饷,协助伙长统领队伍,战时若伙长不幸身亡,则自动接替伙长,指挥本伙继续随同大队人马共同进退。

    至于伙长,则为陪戎校尉,黑色护肩,上列两个铜豆子。平素领双饷,战时带领本伙奋勇向前。

    伙长之上的副都头为仁勇副尉,平素兼一个伙长。依旧为黑色护肩,上面则列三个铜豆子。若都头不幸战没,则自动接替都头,指挥本都三个伙。

    到了都头,则正式迈入军官行列。武职为仁勇校尉,领三倍军饷。肩牌为白色,上有一个铜条。

    再往上的副百户,又称副连长,武职为御侮副尉,军饷三倍半,肩牌上有两个铜条。

    然后是百户,也就是现在的连长,御侮校尉,军饷为士兵的四倍。白色护肩,上有三个铜条。

    百户之上,副营长为宣节副尉。护肩变为黄色,上面带有一个红色月牙。

    以此类推,营长为为宣节校尉,护肩为黄,上列两个月牙。副团长为翊麾副尉,护肩为黄,上有三个月牙。团长,也就是原来的千夫长,为翊麾校尉,沿袭了原本千夫长的红铜护肩,上面没有任何标记,所以被刘魁戏称为光牌。与此同列还有一军的各部门参军,也是红色护肩,没任何标记。

    副旅长武职为致果副尉,护肩为红色,上有一把金色的短剑。旅长为致果校尉,红色护肩,上横两把短剑。

    旅长之上,则为副指挥使了,红色护肩上有三把金色短剑。武职昭武校尉,下面没有副尉设立。与此同级的还有一军长史,也是红色护肩上有三把金色短剑。

    至于一军指挥使,则为明威将军,红色护肩上没有短剑,只有一个偌大的金星。战时凭此可以指挥两个战兵旅和一个辅兵旅。平素营规模以下队伍,可以自行调动,无须向任何人汇报。战时则独领一军,攻城略地。所过之处,县令以下官员可以随意处置,县令及其以上,若查实有怠慢军机之举,也可以直接撤职捉拿,过后再交有司慢慢处置。

    如此一来,千夫长之下,就有了陪戎副尉到翊麾副尉九个等级,层次极为分明。战时士兵可以随时向距离自己最近的,武职最高那个人身边靠拢。而将士们立功之后升迁,也有了一个清晰具体的阶梯,便于论功行赏,鼓舞士气。

    吴良谋也算是个将门之后,稍加琢磨,就将这种假借恢复唐制而推行的新式武职标准,看了个清清楚楚。比起蒙元朝廷现行的军制,新军制精细了恐怕五倍都不止。当然,对于各级将士的要求,也提高了五倍不止。一旦推行开来,肯定会令左军再一次脱胎换骨。当然,整个左军,与徐州红巾其他各部之间的距离,恐怕也会越行越远,直到远至彼此水火难以同炉的地步。

    想到此节,他忍不住又皱了下眉头,低声问道:“都督在淮安推行这些,李总管那边,没说些什么吗?!毕竟咱们现在还属于李总管麾下,万一。。。。。。”

    “怪不得都督喜欢你,你小子就是心思细!”刘魁笑着挥了下手,大声插嘴,“我们当初都没想到这层,只觉得以后再跟别人交手,将找不到兵,兵找不到将的情况,恐怕很难再出现了。谁也没想过李总管愿意不愿意。呵呵!”

    “不过,你这次担心多余了!”笑了笑,他继续补充,“咱们以前那种护肩分颜色的办法,李总管早就派人学了去。眼下他那边,跟咱们以前差不多一样,红黄青白,等级分明。所以这回都督写信跟他说明恢复唐制的事情,他立刻派人回信说,先在左军做起来。如果左军这边行之有效,他再派人过来取经。”

    “如此?李总管真乃豪杰也!”吴良谋又是微微一愣,随即红着脸感慨。自己还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李总管既然能包容都督以前做的那些事情,就不会在乎军制上的进一步改动。况且拿下淮安之后,朱都督已经完全可以自立门户。素有气度恢弘之称的李总管,当然跟不会在左军内部的事情上,去指手画脚。

    想到拿下淮安之后,左军所面临的海阔天空局面。他在心中就又偷偷对逯鲁曾说一声佩服。老进士甭看制定个作战计划漏洞百出,打仗的时候贪生怕死。但在大局观方面,却着实是一等一。若不是他主动给朱都督献了东下之策,恐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