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男儿行-第28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近身肉搏的训练还得加紧。咱们淮安军最近之所以能屡战屡胜,主要占的是敌军都不熟悉火器的便宜。而孛罗不花和帖木儿不花叔侄,又不受朝廷待见,不肯跟咱们拼命。万一被元军发现火器的缺点,专门捡雨天作战,咱们的优势就发挥不出来了。另外,咱们的战兵人数也太少,必须想办法尽快扩充!”跟在朱八十一身后,老长史逯鲁曾也是忧心忡忡。

    到目前为止,他最初制定的两淮战役目标,算是彻底达成了。淮安军的实际控制区域扩大了足足两倍,与江南产粮区之间,也只剩下了一水之隔,先前一直所担心的粮食被封锁危机,彻底得到了解决。然而,大伙所要面临的问题,却一点没比过去少。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还增加了许多。

    “胡大海和苏先生,已经在着手在前来投奔的流民当中,招募一批新兵!另外,这几次所战斗抓获的俘虏,如果本人愿意留下来接受整训,也可以酌情留下一些!还有扬州城。。。。”轻轻叹了口气,朱八十一以极低的声音回应,“张士诚前几天派人送信过来,扬州城里很多人无家可归,也没有亲戚可投奔,整天在废墟中打架闹事。从中招募一批年青力壮的入伍,应该能缓解不少问题。”

    对于扬州之难,他只要一想起来,就恨的牙根儿都痒痒。近百万人口的大城市,天下第一富庶之所,居然在一夜之间,就被张明鉴等人糟蹋城了废墟。而灾难后的重建工作,还有百姓的安置问题,眼下都成了压在淮安军身上的巨大包袱。六十多万张嘴需要养活,即便每天只给两顿稀粥,也是一个惊人的数目。况且在这阴雨连绵的冬季,除了让灾民能吃上饭之外,保暖、防病、防疫等事情,都迫在眉睫。

    前一段时间他忙着带兵追杀张明鉴,就把相关工作都安排给了张士诚和王克柔。后二人急着讨好他,以换取过江之后的支持,倒也做得尽心尽力。然而无论善后工作做得再好,钱和粮食都不可能凭空变出来。扬州城没有十几年的光景,恐怕也无法恢复先前的繁华。至于出兵前计划从扬州获取的税收和制瓷,造船产业,更是成了一场梦幻泡影,短时间内根本不可能拿得到手。

    “依末将之见,这次从张明鉴手里夺回来的财物,可以不分给其他各路友军。而是全部用于安民!”徐达策马凑上前,小声提议。

    因为长期驻扎在泗州,远离淮安。他的第三军受朱八十一本人影响最小,对火器的依赖性也最低。所以这次战斗中,损失远远小于其他三支新军,缴获和俘虏却比其他三支全部所得都多。除了张明鉴和范书童两个之外,绝大部分青军和乱兵将领,都成了第三军的俘虏。几处贼人埋藏赃物的地点,也是他和王弼两个,得到了俘虏的口风之后,快速派人去接管了起来。

    按照淮安军的内部不成文规矩,出力最大的人,自然拥有最大的缴获物处理发言权。所以朱八十一也不做任何反驳,点点头,低声道,“既然你和胖子都没意见,我就替扬州百姓先谢过弟兄们了。另外,滁州城就交给吴佑图的第五军去占领,你和王弼带着第三军,今后就常驻扬州。”

    “末将遵命!”徐达立刻在马背上挺直胸脯,冲着朱八十一抱拳施礼。

    扬州城是淮安军通往江南的出口,虽然城市被烧毁了,但战略意义却丝毫没有下降。自家主公把扬州城交给第三军,非但充分表明了对自己和王弼二人的器重,并且令第三军可以直接领受扬州百姓的感激,没有让他们血战得来的缴获,平白便宜了他人。

    “第三军扩充到战兵和辅兵各一万五,时间不限。所需钱粮,我会让苏先生优先提供给你们!”朱八十一轻轻点点头,然后又继续宣布,“咱们的人马太少,训练度也不够。短时间内,我没有出兵江南的计划。但是你们两个,却必须给我守住这个地方。不光是扬州城,整个扬州路在运河以东的地段,都交给你。半年之内,别让朝廷的一兵一卒跨过江来!”

    “末将绝不敢辜负都督的厚爱!”徐达又是一抱拳,心潮澎湃。

    什么叫以国士相待,这就是以国士相待。整个淮安军体系中,他徐达,绝对是第一个被委以一路之地的将领。连最早追随朱八十一起家的老班底刘子云和吴永淳,都没享受到这种信任。

    人以国士待我,我必以国士报之。一瞬间,徐达的脑海里,就闪过了许多如何回报知遇之恩的念头。然而,还没等他来得及表达出自己的意思,朱八十一又点点头,继续低声吩咐,“回到扬州之后,先别忙着跟张士诚和王克柔两个交接。第三军先招募灾民,以工代赈,把原先府衙那片区域,清理干净。我要在那一片儿,公开审问张明鉴等人,给扬州父老一个交代!”

    “是!”徐达再度拱手,声音却远不像先前一样坚定。在他看来,张明鉴固然该死,但其他被俘虏的敌军将领,却只能算做胁从。如果能不杀掉的话,还是留着一条性命为好。毕竟这些人都是扬州路一些堡寨主的子侄,杀了他们,无益于第三军今后安定地方。此外,这些人好歹也是汉家儿郎,武艺又相当不错。与其杀掉,不如给他们一条活路,让他们在军前戴罪立功。

    “那个曾经替张明鉴当说客的范书童,应该没跟着张明鉴一道杀人放火吧!”逯鲁曾此刻,想得却更多的是跟刘福通之间的关系。也朝朱八十一拱了下手,低声提醒。

    “但是他也没做任何劝阻!”朱八十一回头看他一眼,低声否决。“他参与没参与,现在说还太早。要审问过了当天几个主要参与者,才能知道。至于汴梁那边的反应,你也没必要多想。刘帅如果一味地护短,连二十几万条性命的血债都视而不见的话,今后能成什么大事?朱某再给他搅在一起,还有什么意义?”

    “话虽这么说,可眼下,能不分开,还是别分开的好!”逯鲁曾知道朱八十一说得有道理,但是从稳妥角度,还是继续低声劝谏,“第一,刘福通先前没替张明鉴撑腰,已经明显是在向咱们示好。第二,都督曾经借助过明教势力,如果刚刚有了自己的地盘,就忙着跟明教划清界限,传扬出去,对都督的名声也会有很大损害。第三,与刘帅交恶,只会便宜了蒙元朝廷。以上孰利孰弊,请大总管三思!”

    “的确,属下也请大总管三思!”参军陈基也跟上前,低声劝阻。

    “请大总管三思!”参军罗本同样认为杀了范书童有损大局,走上前拱手。

    “公开审问他,并不一定要置之于死地!也不是要当众羞辱他们!”朱八十一先是微微一愣,旋即明白了大伙误解了自己的意思,“主犯和从犯,处罚肯定不一样。至于他们这些人到底有罪没罪,你,我等人都说的不算,那些受害者才说得算。如果扬州城的父老乡亲都认为某个人没罪的话,朱某绝对不会动他一根汗毛。可如果扬州父老都认为他百死莫赎,即便有神仙老子给他做后台,朱某也一定不会放过他!”

第二百三十五章 审判 (中)

    第二百三十五章审判(中)

    “扬州父老?大人是说,要很多父老来旁听么?”包括最见多识广的逯鲁曾在内,周围所有人都是微微一愣。自古以来,审问犯人并给他定罪,都是衙门里各级官员的事情,老百姓最多只有旁观的份,哪有资格置喙?怎么凡事儿到了朱大总管嘴里,总能翻出些新鲜花样来?

    “不是旁听,是他们来参与断案。”朱八十一看了大伙一眼,郑重补充。“回去后从难民中,找十三名六十岁往上,德高望重的,让他们组成陪审团!咱们只管定下刑罚等级,至于有罪没罪,由他们十三个来决定,少数服从多数!”

    “嗯?”众人愈发困惑,真的有些怀疑自家大总管是不是昨天被雨淋坏了,怎么满嘴都是新鲜词。陪审团,少数服从多数,把个衙门弄得跟菜市场般,说不定还能讨价还价一番。这案子还怎么审?以后官府的威仪何在?朝廷的威仪也必将荡然无存。

    “咱们总得有些跟蒙元朝廷不一样的地方。”看出了大伙眼里的困惑,朱八十一拉住坐骑,望着大战后的旷野,耐心的解释,“死那么多人,在废墟上重建一个国家,总不能还跟蒙元那边一样,当官的说什么就是什么,老百姓只有低头听吆喝的份儿?否则,他们何必非要支持咱们?再说了,眼下咱们刚刚在这一带驱逐了蒙元官府,无论做什么都是另起炉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