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男儿行-第6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啊!”手里拎着半褡裢碎银和铜钱的周不花,被问得顿时一愣。随即,扯开嗓子大声咆哮,“他,他这是在故意拖延时间。大伙不要上当,赶紧,赶紧冲过去宰了他。然后咱们共同进退!”

    “退你娘!”张姓差役先抬起手,一枪打在周不花手中的的褡裢上,将其轰飞了出去。里边的铜钱、碎银稀里哗啦落了满地。然后,趁着众人微微一愣的时候,继续大声提醒道:“连主考官是谁他都不知道,也敢自吹乡试第七。老子这里有一份名单,从第一名到第七十五,就是一个姓周的,还是年过花甲的老儒。他再怎么长得面嫩,也长不了似这般模样!”

    说罢,将第二支火铳朝腰间一别,伸手就自袖子里掏出了一张皮纸,用力抖在了半空当中,“你们这群糊涂蛋,都赶紧睁开狗眼看看。这是蒙元官府颁发的乡试榜,哪个跟姓周的能对上号?”

    “啊!”众热血上头的读书人,立刻发现事情好像不太对劲儿。纷纷停住了脚步,一个个大眼瞪起了小眼儿。

    “你血口喷人,大伙不要上当!”几个持刀的募捐者见此,知道越耽搁越要麻烦,大喊了一嗓子,再度带头往楼上冲。然而那姓张的差役虽然没了火铳,身手却远比寻常人利落。抬腿先踹翻了冲得最快的二人,然后弯腰抄起他们落下来的匕首,左右一划,“叮叮”数声,将其他几人又全都逼回到楼梯之下。

    “紫阳书院,始建于宋,毁于元兵南下。至元年间重建于歙县,至正二年北迁。从至正二到今年为止,共卒业学生一百七十八人,在读二百一十人。姓周的,你既然师承紫阳书院,敢问你的授业恩师是哪个?哪一年卒业,同窗有谁?”张姓差役站在楼梯口,大声追问,每一句,都如匕首般刺在周不花等人的脸皮上。

    那周不花和他的同伙闻听,知道事情败露。却舍不得掉在地上的银两和铜钱,朝其他读书人们看了看,大声蛊惑道:“别听他的。他是朱屠户的坐探,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大伙今天要么跟他拼命,要么等着衙门挨家挨户上门抓人,谁也甭想幸免!”

    “狗屁!”张姓差役反应极快,抢在读书人们冲动起来之前,大声反驳:“我家大总管连被俘的蒙古鞑子都会放掉,哪有功夫理睬你们几个穷措大?!至于这姓周的。。。。”

    稍微顿了顿,他快速补充,“先以南下以死相谏之名,在恩州骗足了银子。然后又一路骗到了淮安。上月初四,在高邮骗了四百贯,全都买了淮扬商号的干股。本月初三,又骗到了江宁。不信你们搜搜他的身,看看股票是否就随身带着!”

    “啊——!”众读书人面面相觑,手里的凳子腿、桌子面和酒壶,再也举不起来。周不花的文凭造假,看在对方人模狗样的份上,也许他们还能容忍。但此人居然把捐款买了淮扬商号的股票,不是明摆着觉得淮扬商号前程似锦么?如何还有脸皮再忽悠大伙跟他们同生共死?!

    想到这儿,众人一个个对周不花怒目而视。后者和他的同伙们脸皮虽然厚,也知道今天无法再蒙混过关了。像事先约好了一般,大叫了一声,“大伙赶紧一起上啊,除魔卫道,乃我辈之责!!”。随即,猛地撞开身边的那些被气得浑身发抖的书生们,撒腿就逃。

    “哪里走?”姓张的差役断喝一声,将匕首当作飞刀,狠狠地掷向了周不花的屁股。

    “啊——!”周不花的屁股,显然不及脸皮厚,厉声惨叫着跌倒,在桌子底下来回翻滚。

    他的同伙们却谁也不肯停下来施以援手,继续朝酒肆的门口猛冲。谁料迎面忽然伸过来数根水火棍,“呯呯,呯呯,呯呯!”兜头几棒,将他们统统打晕在地。

第二十六章 匕现 (中)

    第二十六章匕现(中)

    “城管办案,闲杂人等回避!”随着一声断喝,二十多名身穿黑衣的退伍老兵冲了进来,两个服侍一个,将被周不花和他的同伙们尽数擒拿归案。

    此时此刻,众书生心中未免又恨又怕。恨的是,自己白白读了这么多年书,居然被几个骗子耍了各团团转。怕的则是,此番被抓了现行,少不得要去知府衙门走一趟。即便过后被视作苦主平安脱身,按照过去的规矩,几十贯的家财也是非破不可的。否则,衙门里那群虎狼今天提你去做个人证,明天要你去按个手印,绝对能将你折腾得五痨七伤,再也无法得一夕之安枕。

    正后悔得恨不能以头抢地之时,那张姓差役又走上前,探手从人群中拉出一个姓崔的书生,冷笑着道:“喊啊,你怎么不喊了。刚才替周不花募捐的时候,你不是喊得最大声么?”

    “冤枉!”崔姓书生一边挣扎,一边大声喊冤。“青天大老爷,小人只是一时糊涂,所以才上了姓周的当。小人,小人知道错了,请大老爷务必网开一面!”

    “我只管查案,不管断案。具体冤枉不冤枉,你去江宁知府衙门里分说!”姓张的差役膂力甚大,像拎小鸡一样将崔姓书生拎到门口,跟骗子们掼做一堆儿。“你带头捐,然后刘生、李生、邓生他们几个跟着捐。过后你们几个捐的钱双倍返还,剩下的再提两成!这话,张某可说错了!”

    “冤枉!”话音刚落,常小二所在的酒桌一位姓邓的,还有其他三、两张桌子的做东者,纷纷跳起来,低头便朝窗口扑去。

    只是,他们动作再利索,怎么比得上城管队里的退伍老兵?转瞬间,就被后者给截了回来,一个接一个,绳捆索绑。

    众书生见了此景,愈发吓得面如土色。谁也不知道,周围的同伴们,还有多少把柄攥在姓张的官差手里。

    然而,那张姓差役面相看起来虽然阴狠,行事却极为磊落。盯着城管们将浑水摸鱼者挨个绑好之后,扭过头,对着其他人大声奚落道:“你们这群措大,莫非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么?别人说什么你就信什么,哪天姓周的说他是龙王爷的女婿,莫非你们还要请他去行云布雨?以后凡事都仔细想想,即便前年中书行省那边的乡试榜,你们这些人抄不到!我就不信,这姓邓,姓崔,还有其他几个人平素都是什么德行,你们谁都不清楚!”

    各行省每年能通过乡试的就那么几个人,甭说官府公布的红榜,就连前几名考试时所做的文章,大伙几乎都了熟于心。而那几个带头慷慨解囊,后来又张姓差役当作一丘之貉抓拿归案的家伙,平素也都是出了名的铁公鸡。只是先前大伙光顾着佩服周不花敢去找朱屠户的麻烦,谁也没心思去分辩这些摆在眼前的破绽而已。

    一瞬间,众书生个个都被骂得面红耳赤,谁也鼓不起勇气来还嘴。姓张的差役看了,忍不住摇了摇头,继续数落道:“若是真正有好处可捞,也就算了。毕竟人为财死,鸟为食亡。那鞑子朝廷立国七十余年,统共才开了几次科举?从朝廷到地方,几曾把尔等当作人看过?‘汉人和南人不得参与国事’,这话可不是我家总管说的。如今我家总管又是开科举,又是办书院,又是恢复府、县、社学;他老人家有哪点儿对不起你们了?你们这群措大不知道进取,反倒一门心思地跟他做对?莫非以为,等到蒙古人打回来,人家就会拿你们当同族么?”

    骂罢,也懒得跟众人计较更多。从怀里掏出一叠纸张交给黑衣城管头目,大声交代:“按照规矩,我们军情处只有查案子的权力,却没有审问和抓人的权力。所以这件事情,从现在起就移交给江宁府了。大致案情和具体涉案人员都在上面,上面的意思是,依律办事,不要牵连无辜!”

    “是!”黑衣城管头目先敬了个军礼,然后双手接过案卷。“卑职一定将张大人的话,转告给知府大人。然此事毕竟关系重大,不知道军情处那边。。。。。。”

    “军情处会要求江宁府的军情科,派专人协助知府衙门审案。具体是谁负责,你回去后就能见到。张某还今天还要赶回扬州向主事大人汇报,就不在此多耽搁了。今日有劳诸位兄弟,咱们哥几个后会有期!”张姓差役举起给黑衣城管头目和他手下弟兄们回了个礼,转身飘然而去。

    有他的话和所提供的这份案卷在,众书生所面临的麻烦,无疑就少了一大半儿。黑衣城管头目也不另生枝节,仅仅要求在场的人都留下的名字和住址,便押着一干案犯回去交差。把原本已经准备花钱免灾的众书生们,弄得根本无法适应。站在屋子里又发了好一阵子呆,迟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