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男儿行-第6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哈哈哈。;;;;;,冥冥中,有一只魔鬼跃上半空,振翅万里。九霄风雷,托起他背后纯白色的翅膀。

第五十二章 点将

    第五十二章点将(上)

    “第七军团的补充整训事宜,进行到哪一步了?”待大伙都笑够了,朱重九轻轻敲了下桌案,开始下一个议题。

    “启禀主公,第七军团的六个战兵旅,已经整编完成了四个。连级以上军官,一部分经讲武堂短训合格,回归旧职。另外一部分升职之后,转去训练辅兵。连一级军官的缺口大约有三十几个,皆以参加过江湾保卫战的讲武堂学生补充,他们都见过血,在学校时的成绩也颇为出色,末将非常好他们的未来!”第七军团都指挥使,原独立在外的镇江大总管王克柔站起身,朗声汇报。

    因为看好大总管府的前程,所以他非常配合地将第七军团进行了整编。结果整编之后整个军团的面目一新,现在拉出去,甭说打同等数量的元军,就是以一敌三都丝毫不在话下。

    “很好!”朱重九点点头,然后继续大声询问,“辅兵呢,辅兵旅补充得如何?”

    “启禀主公,辅兵,辅兵缺额甚大!”王克柔的脸色发红,神情瞬间变得十分扭捏。

    “嗯?”朱重九眉头轻轻一皱,目光快速转向刘子云。

    大总管府内部目前已经有了好几座“山头”,这一点他非常清楚。但是眼下,他也找不出太好的解决办法,只能通过防微杜渐的手段,避免各山头之间,为了私斗而耽搁的公事。

    “主公,此事非兵局没有尽力!”刘子云被看得心里打了个哆嗦,赶紧起身自辩,“是,是情况与往年变化太大。”

    “什么变化?”朱重九又看了他一眼,声音尽量放得平和。

    “是,是因为流民越来越少,即便有,也都被工局下面的作坊和淮扬商号给招揽去了。很少人愿意再去当辅兵!”刘子云抬起头,脸红脖子粗地解释,“流民自去年出台了授田之策后,就大举返乡。从去年春天到今年,我淮扬各地已经一年半来没有遭到战火,老天爷也很给面子,风调雨顺,所以返乡百姓们基本都安顿了下来。选择留在城里的,则要么在商号,要么在工坊,运气再差的,也能在包工头那里找到修路和开山的辛苦营生,细算下来,每月落到手里的钱再低也不会不少于一贯。而做辅兵的话,非但要一边屯田一边受训,每月给的钱最高不过才一贯。所以愿意做辅兵的人就大幅减少了。”

    “嗯?”朱重九听得又是微微一愣,目光迅速自户局主事于常林,副主事李慕白和工局主事黄老歪三人脸上扫过。

    四下里,也响起了一阵嘈杂的议论声。几乎每个从徐州一步步走到今天的人,都感慨莫名。

    这才几年啊,辅兵就没人愿意干了?想当初,自己在淮安扩军,那可是十几万人打破了脑袋要往里头钻。甭说做辅兵还给发钱,就是光管两顿饱饭,大伙就心满意足!

    而于常林和李慕白等人,则陆续站了起来,开口解释道:“主公,户局已经跟兵局探讨过,提高辅兵待遇的事情。但问题主要出在两个方面,第一,辅兵待遇提高之后,战兵的待遇就又显得低了,该不该一起上调。第二,如果一起上调的话,我淮扬有战兵十二万余,辅兵数量与战兵相若,二十几万人的军饷变化,实在不是一个简单事情,无法一鞠而就。”

    “工坊现在招收匠人,都要求有一技之长。除非是学徒,否则,工钱不可能低于每月一贯。否则,扬州米贵,工匠们就只好去他处另谋生计。”黄老歪远比于常林和李慕白两个镇定,理直气壮地说道。

    在他脑子眼里,好男不当兵的观点根深蒂固。虽然他自家小儿子也是从军中一步步才走上了重炮旅长的位置。但是在一个父亲眼里,自家儿子和别人家的儿子永远不一样。所以他坚持认为,眼下战兵能拿到每月一贯半,已经是极高的待遇。连仗都不用打,只管帮忙搬以搬器械,抬抬伤员的辅兵,更不该给得太多。

    “有什么办法解决没有?”朱重九显然不想听底下人互相扯皮,皱了皱眉头,低声询问。

    “主公请恕我等见识浅薄!”于常林、李慕白和黄老歪三个,异口同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为难的是兵局主事刘子云,他们才不想多操那份闲心。

    “末将以为,解决方案有两个!”刘子云也没指望着能将责任推卸给旁人,解释清楚了事情的起因之后,便开始给出应对办法,“其一,就是废除以前的募兵制,恢复盛唐时的府兵制度,让适龄男子,每年都在固定时间入军受训。但是这个办法有个问题,就是工坊和商铺的伙计们是否在征召范围之内。否则,只有农夫才去当兵,只会让将士们越来越不受待见,重蹈两宋覆辙。”

    “那就算了,你且说第二种办法!”朱重九想了想,没有征求任何人就意见直接摇头。把募兵制转为强征,看似解决了问题,实际上,士兵的士气和战斗力,必然大受影响。与自己的精兵政策严重不符,也不附和自己想给地方百姓一个安稳生活的初衷。

    “另外一个办法,就是改变军制,将辅兵彻底从各军团剥离。平素由兵局统一训练管理,战时再根据战场需求,给各军团调派辅兵。此举,一则可以让各军团,不再一比一的配置辅兵。而来,也可以让辅兵也脱产,全部时间都接受训练。如此,其一贯每月的俸禄,就不显得太低。二来,辅兵的训练也更仔细,各军团需要时,随时可以全局调配!”刘子云深深吸了一口气,继续大声说道。

    他是枢密院右副知事,检校兵局主事。虽然没有像徐达一样被授权开府建牙,但地位却是淮扬武将之首。而他这个武将之首,却从没单独领兵外出作战过。所以,要保住自己的地位,就必须拿出一点儿与种不同的东西来!

    这个东西,就是军制的变更。彻底打乱原来那种战兵和辅兵同归一人调遣的制度,让统兵武将需要负责的事情更简单,同时,也进一步消弱任何人拥兵自重的可能!

    如果能做到,哪怕下个月就去职,他这个兵局主事,也足以在新朝的凌烟阁上,拥有一席之地!

    注:上一节错字较多,已经修改。

第五十三章 点将 (中)

    第五十三章点将(中)

    “不可!”刘子云的话音刚落,丁德兴就急匆匆地站了起来,“辅兵若是不归各军团掌控,岂不是又要面临兵不知将,将不知兵的难题?此外,辅兵在战时,还要随时补充入战兵队伍。若是四下调来调去,周围也没有任何同乡或者熟人。他们岂能迅速适应战场?”

    “丁将军所言极是,末将也有如此担心!”伊万诺夫也跟着站起来,吞吞吐吐地表态。“末将,末将就拿第二军团来说吧,六个辅兵旅,其实和战兵之间的差距已经没多大了。随便拉一个辅兵旅出去,都可以轻松把元军那边三个千人队打趴下。而万一战时调派过来的其他辅兵旅,达不到这种标准。末将再按原来的习惯调兵,岂不会被敌军打得大败亏输?!”

    “末将以为,伊万将军所言在理!”

    “末将附议!”

    “末将附议!”

    冯国胜、傅友德等一众列席的将领们也纷纷出言,大多数人都对贸然进行军制变革表示了担忧。

    按照红巾军的传统,每名将领麾下都有一定数额的人马。而麾下人马越多,通常就代表着此人的地位越高。从这种角度上看,刘子云将辅兵与战兵剥离之提议,相当于一刀砍掉了大伙近半的兵权,当然谁都不肯轻易让步。

    此外,第七军团招不齐足够数额的辅兵,那是军团长王克柔自己的威望与能力太差,别人可没遇到同样问题。凭什么因为他一个人遇到了麻烦,大伙辛辛苦苦训练出来的辅兵,将来就要白送给他来使唤?他有那资格么,从没在一个战场上打过滚,大伙凭什么放心地把自家弟兄交给他?

    唯一对刘子云的提案明确表示支持的,只有水师统领朱强。他倒不完全是为了拍朱重九马屁,而是这样做的好处显而易见“诸位,诸位大人听某一眼。朱某,朱某倒是觉得,这个办法甚妙。至于兵不知将,也好办。让各辅兵旅的军官,都去讲武堂受训便是。大伙学得东西都一样了,习惯也都按照讲武堂的内容矫正过来了,到谁麾下听令,自然也就不会有什么区别了!”

    “朱将军!你说得好轻松。敢情你们水师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