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男儿行-第78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太监总管高文过哭笑不得,躬身行了个礼,倒退着出门。

    妥欢帖木儿主动送到门口,亲手关上了寝宫大门。又小心翼翼地走到窗口四下张望了好几遍,才缓缓走回来,压低了声音说道:“不瞒你说,他们几个肯定心思不在一处。那定柱。贺唯一都是傻的,明知道未必能打得过朱屠户,却宁愿拉着朕跟他们一起去死,也不准朕去冀宁投奔太子。而那李思齐、汪家奴和月阔察儿,恐怕各自有各自的退路。特别是汪家奴父子,他们汪家世代经营陕西,门生故旧遍地。即便去了太子那边,为了陕西的援兵和钱粮,估计也没人敢把他们怎么样!”

    “那,那陛下为何不早点儿宣汪家奴进宫?”没想到妥欢帖木儿被吓成了如此模样,伯颜忽都再度皱眉。这可跟当年铲除伯颜,诛杀皇太后卜答失里的妥欢帖木儿,完全是两个人,彻底超出了她的想象极限。然而,这么多年,她也早就习惯了失望,虽然有些不适应,却也不会失望更多。“莫非陛下还想看看,他们到底能否打赢朱屠户么?”

    “朕没办法啊,朕真的没办法!”妥欢帖木儿跺了跺脚,咬牙切齿。“朕都跟你说过,不想再当皇帝了。早交卸出去,早落个一身轻。太子虽然不孝,朕手头已经没一兵一卒了,他倒也不至于非要送朕归西才肯安心。可汪家奴父子虽然在陕西有强援,于大都城内却没什么人马可用。而贺唯一和李思齐,一个掌握了朕的怯薛,一个带着十万虎狼。朕如果,如果再谋事不秘,被他们两个察觉。他们可能不会杀朕,却,却未必不会像当日诛杀番僧那样,再度血洗皇宫!”

    “原来陛下还在乎妾身的死活!”伯颜忽都听了,心中竟然涌起几分欣慰。“可那李思齐和贺唯一,不能整天盯着陛下您吧?!妾身听宫女们议论,说朱屠户的兵马都快打到德州了。他们难道就不准备迎战于道,而是一直蹲在大都城里,等着朱屠户打上门来?!”

    “那,那倒是不至于?”妥欢帖木儿想了想,终于平心静气地摇头。“大都城内的存粮,还是当初哈麻给积攒下来的呢。满打满算,也就够军队再吃三个月。而一旦让朱屠户的兵马过了涿州,根本不用再打,将通州、卢沟桥与北面的龙庆州一堵,大都城内的人就得活活饿死!”

    好歹做了几十年皇帝,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站在敌方的角度稍加琢磨,他就断然推翻了死守大都的可能。眼下大都城什么都缺,就是不缺人。并且不缺除了吃饭喝酒其他什么都不会干的世袭贵胄。真的被朱屠户的兵马围了城,恐怕不待粮尽,就会有人主动在城里边造反,与徐达等贼里应外合。

    “那陛下何不主动鼓舞士气,让李思齐和贺唯一等人早日南下迎战叛贼?!”正所谓,旁观者迷,当局者清。听完了妥欢帖木儿的分析,伯颜忽都一招,就给他点明了接下来的努力方向。

    “那,那岂不是送,送他们去死?!”妥欢帖木儿激灵灵打个哆嗦,本能地大声反驳。“以逸待劳,他们还毫无胜算。南下迎战,从德州往北几乎无险可守,而那徐达又新收了太不花的七万残兵。敌军现在已经快是我军的两倍了,贺唯一和李思齐怎么可能打得赢?!”

    “陛下,小声,您刚才还担心隔墙有耳呢!”伯颜忽都笑了笑,低声提醒。

    “啊,啊!”妥欢帖木儿如同受惊的兔子一般跳起来,跑到窗口处再度四下张望。待确信了没有人偷偷靠近,才又匆匆忙忙走到伯颜忽都面前,用更低的声音说道,“打不赢,贺唯一根本就不知兵。李思齐比他强一点儿,但兵马数量又太少了。即便把李汉卿手中那三千忠义救**加上,也不可能挡得住徐达倾力一击。”

    “可陛下先前还说呢,留在大都城里,也是坐以待毙!”伯颜忽都又笑了笑,眼神里带上了几分嘲弄。

    “朕,朕的确说过。但,但是朕。。。。”妥欢帖木儿喃喃半晌,无可用之言以对。整军出战,等同于催贺唯一、李思齐两个去送死。固守大都,也盼不来太子那边的元兵,到头来大伙还是一起去死的结局。与其一起死,不如。。。。。

    猛然间,他明白了伯颜忽都的意思。兴奋地一跃而起,双手抱住对方肩膀,“你是说,你是说让朕把他们支开,然后再想办法联络汪家奴父子,一道出奔,出猎冀宁?!你,你真是朕的福星,一语点破梦中人!”

    “皇上过奖了,妾身,妾身只是不想让皇上和妾身都落入敌手罢了!”伯颜忽都轻轻晃了下肩膀,挣脱了他的双手。“妾身不是惹陛下生气,故意提那些不开心的往事。妾身。。。。”

    勉强笑了笑,她惨然说道:“妾身做了这么多年有名无实的皇后,可不想临了,却落到淮贼手里,被当作亡国之妇。妾身也不想去冀宁,去投奔那对母子。如果能平安离开大都,妾身想跟陛下求份人情,还请陛下恩准。。。”

    “你说,朕答应。朕什么都答应!”妥欢帖木儿被对方脸上的凄凉,弄得心中发慌。红着脸,低声打断。

    “妾身想去岭北。妾身听父亲说过,妾身老家在达赉诺尔,风景如画。妾身从来没去过,如果陛下恩准,妾身想回老家去看一眼,在那里颐养天年!”伯颜忽都蹲身,以臣礼缓缓下拜。(注1)

    注1:达赉诺尔,又叫达来湖。呼伦贝尔草原上的一个大咸水湖。湖面近二十年迅速缩减,但到现在依旧有两千多平方公里。此地生产美女,宋末时,部落首领与铁木真交好。窝阔台汗有旨:弘吉剌氏“生女为后,生男尚公主,世世不绝”。

第六十七章 出洞

    第六十七章 出洞 (上)

    “你,你也要离开朕?!”妥欢帖木儿一听,立刻大急,劈手抓住伯颜忽都的肩膀,死死不肯放开,“不行,你不能走。朕,不让你走!朕,朕知道,朕知道以前的确对你不起。但,但朕,朕今后,朕可以发誓,今后一定会好好待你!”

    “陛下,一旦到了太子那边,您,您可就是太上皇了!”一股无法掩饰的痛楚,直抵伯颜忽都的心脏,然而,她的笑容却依旧娴静如花,“陛下可以做唐明皇,妾身,‘妾身可不想辗转峨眉马前死’。所以妾身去了达赉诺尔,对陛下,对太子,对所有人都是一件好事!”

    “朕,朕可以带着兵马一起去,昔日如果玄宗不是错信了陈玄礼,也不至于有马騩之劫!”妥欢帖木儿的手臂哆嗦了一下,却依旧舍不得松开。

    “如果他们肯听陛下号令,陛下又何必跟妾身商量送他们去迎战朱屠户?”像看着一个淘气孩子般看着妥欢帖木儿,伯颜忽都轻轻摇头,“他们当中,又有哪个比得上当年的陈玄礼?”

    夫妻两个一个出自孛儿只斤氏,一个出自洪喇吉氏,都是地道的蒙古人。然而,彼此之间交谈却用得全是汉语,引起汉家典故来也毫无迟滞。

    昔日唐明皇带领后宫和百官出奔,才离开长安百余里,太子李亨就勾结陈玄礼举行了一场兵变。尽诛杨国忠及所谓的杨氏党羽,逼迫唐玄宗赐杨贵妃自尽。随即,父子分道扬镳,一个去了蜀中,一个去了灵武。未几,李亨在灵武自立为帝,遥尊李隆基为太上皇。从此李隆基再也无法掌控朝政,直到最后郁郁而终。

    这段典故里边,起到至关重要的一个人物就是唐玄宗的铁杆心腹,禁卫军主将,追随了他四十余年的龙武大将军陈玄礼。如果不是此人带领禁军主动投靠了太子李亨,后者根本没有勇气从年迈的玄宗手里夺权,更没有任何成功的可能。而现在,太子爱猷识理达腊的实力,却远远超过了当年的李亨,反观妥欢帖木儿身边诸将,对他的忠诚度却连陈玄礼都不如。

    换一种更浅显解释,不将定柱、贺唯一、李思齐等人送入虎口,妥欢帖木儿就是这些人的傀儡。而将定柱等人连同最后的十几万兵马送葬之后,妥欢帖木儿就是孤家寡人。甭说没能力保护伯颜忽都,就连他自己,能不能平安当一辈子太上皇,都得看爱猷识理达腊母子高不高兴。从先前母子两个联手谋逆的举动上看,很显然,太子殿下不是个下不了狠心之人。

    想到自己纵使保得了性命,终究还是孤家寡人一个。妥欢帖木儿忍不住一阵阵悲从心来。愣愣地将紧握在伯颜忽都肩膀上的手指松开,他哽咽着道:“朕,朕也不走了。朕,朕和你一道留在大都。朕,朕,朕,大不了,大不了就殉了,殉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