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崛起-第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很明显的特点,那就是跟人斗。有一个专属名字“党争”,用在东林党身上很靠谱。

    站在陈燮现在的立场,皇帝也好,大臣也罢,跟自己关系都不大。不过既然跟张瑶结亲了,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有的事情,该说的还是要说。

    张瑶滔滔不绝的说了一大通,一个时辰就过去了,周氏进来伺候茶水好几次。在张瑶这里,天启皇帝干的混蛋事情,那叫一个罄竹难书。

    明朝的历史问题太复杂,陈燮肯定是搞不懂的。他就是一个道理,帮亲不帮理!皇帝也好,大臣也罢,跟我没啥关系。大明朝,我就认得张瑶。

    等到张瑶说的口干舌燥,换气喝茶的当口,陈燮才开口来了一句:“阉党覆亡不远也。”

    张瑶一愣,旋即道:“何以见得?”陈燮笑道:“这不是明白着的么?一朝天子一朝臣,就不要说阉党了,他们不过是天家的家奴,生死不过在君王一念之间。魏阉跋扈,大权独揽,新君岂有不忌惮之理。最好的法子,就是拿下他,换亲信代之。”

    张瑶沉吟少顷,点点头道:“有理!也只能寄望圣天子降于大明了。”

    一国江山寄望于出一个圣明天子这种事情,也就是明朝人觉得很正常。站在陈燮立场,这种观点何其荒谬。不过陈燮没有纠正的意思,反正定位是个时空贩子。

    陈燮没有发表言论了,有前面一句就够了,搞的多智而近妖,未必是好事。

    “对了思华,你有没有什么打算?”张瑶丢下邸报,说起在他看来是大事情的话题。

    “暂时还没有,先看看再说。这些年在海上漂着,就想着安定下来之后,好好的休息一段日子。没想过干点啥。”陈燮这个回答,倒是很正常,一点毛病都挑不出来。这都是事先想好的,反复推断过没问题的答案。

    “此言差矣,思华二十有三,尚未娶亲,终身大事可耽误不得。你婶子跟我商量过了,这个事情就交给她来操办,一定给你选一个满意的大家闺秀为妻。”

    呃,张瑶说的口沫横飞,陈燮这里暗暗叫苦。没想过在明朝安家啊!可是这个还没法子拒绝,只能硬着头皮听着。等到张瑶说完了,陈燮才道:“张叔,燮有一事,如允,则无不可。”如果换成自己的儿子,张瑶估计一戒尺上去了,父母之命敢讨价还价?

    面对陈燮,张瑶还是很大度的点头道:“讲!”

    “关于亲事,不管讲的那家小姐,我都得先见上一面。”陈燮斟酌再三,心道我见了就说不满意好了,或者做一些过分的事情,让她不满意也能混过去。

    “就这个要求?”张瑶吃惊不小,还以为这小子要折腾一番,没想到是如此的简单。当下哈哈大笑道:“这算什么要求?人之常情尔!允了!”张瑶的家长作风很严重,不过在明朝嘛,这才是主流。君臣父子,三纲五常,这都是不能有丝毫动摇的社会秩序的根基。

    “对了,思华,还有一事,你这个神医,总不能一直窝在家里吧?”张瑶又来了一个事情,陈燮心里转了个弯子,一副随意之态道:“医道不过是燮的个人爱好,主业是海商。提起这个,我倒是想找个地方,开个作坊,挣了银子就买地,此家祖之愿望也。”

    搬出一个虚拟的家祖,这下张瑶没脾气了。人家这是孝道,在大明朝成家立业,开枝散叶,说上天去都没辙。

    “如此也罢,回头捐个功名,有了出身在地方上行事也方便。”张瑶原本还打算让陈燮一边行医一边读书,回头靠自己的面子,正经的功名不敢说,弄个监生一点问题都没有。

    至于说到买卖人,在明朝是贱业。别看买卖人有钱,但是要说社会地位,那真是马尾巴栓豆腐——提不起来。如果是名医,那又不一样了,以陈燮的医术,混个**品的官员很轻松。不过陈燮不打算继续行医,那就暂时不提了。张瑶暗暗觉得,这事情不能就这么算了。陈燮不想做,他得帮着扬名去,逼也要逼着他做。

    作坊什么的,请人来操持就是了,做了名医,也未必要自己去管理作坊不是?

第十章肠痈

    第十章肠痈

    带着水根、长生出门去了,提到野山参,水根拍着胸膛道:“我知道,回春堂里头就有,正经的从东江镇走水路来的高丽野山参。”

    东江镇这个名字,陈燮在资料里看到过,知道毛文龙这个总镇总兵,也知道即将有个叫袁崇焕的催命鬼要重新出山。袁崇焕为何要杀毛文龙,理由其实很简单,就是因为袁督师使唤不动毛文龙。在一个文臣绝对压制武臣的时代,毛文龙的做派自然有取死之道。后来有人拿杀毛文龙的事情做文章,说什么袁崇焕是汉奸,那都是扯淡,牵强附会的道理。

    毛文龙也好,袁崇焕也罢,现在都不是陈燮关心的对象。

    带着俩人走大街上,陈燮感受了一把前呼后拥的少爷做派。熟门熟路的水根,给陈燮带到了回春堂,店里的掌柜非常客气,听说要买上好的野山参,立刻请进内堂。

    店里的掌柜是个三十来岁的男子,白面有须,一张脸上笑容不断,双手捧着一个盒子递给陈燮道:“既然是陈少爷来了,自然是要亮出本店的镇店之宝。”

    陈燮接过打开盒子,里头有红布衬底的一根野山参,看形状还真的像个小孩子,根须保存的很好。“这根野山参重三两三钱,本店请最好的师傅看过,说有百年以上。”(注:明朝的单位跟现在区别很大,一钱约等于3。7克)

    陈燮看着这么大个头的野山参,带回现代这就是大把大把红彤彤的毛爷爷。就在陈燮打算买下这根野山参的时候,突然一拍大腿道:“坏了,我没银子。”说着放下盒子,抱歉一声急匆匆的就走了。

    掌柜的急了,一把拽住水根道:“水根,这啥意思?”

    水根哭笑不得道:“野山参给陈少爷留着,谁都不许卖。不就是些许银子么?张家还能少这点银子?这个陈少爷,就是个急性子。”

    陈燮是真着急了,这么大的事情给忘记了。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见到野山参,还是一百多克的高级货色,恨不得立刻收入囊中。他都忘记了,这是在明朝,野山参什么的不是稀罕玩意,这东西有银子就能买的到。

    一脚刚迈出回春堂的门口,迎头冲来一堆人,七手八脚的抬着个门板,上面躺着一个人,一手捂着肚子在哇哇哇的叫疼。出于医生的本能,陈燮停下脚步,赶紧让开道:“医生,医生。”

    回春堂里头有坐堂的大夫,就是给张家老太爷看病的刘大夫,作为登州城里最有名的大夫,刘高鸣不紧不慢的从位子上起来,看了一眼被抬进来的病人,伸手号脉之后苦涩的摇摇头道:“肠痈,没救了,准备后事吧。”

    在边上看着的陈燮一听这个不高兴了,这不是草菅人命么?当即便怒道:“你这医生,还有没有医德,这就要准备后事?闪开!”说着伸手一拽,给刘高鸣扯一边去了。

    陈燮一手按住病人的腹部,在众人惊奇的目光中,做了简单的按压检查后,淡淡道:“急性阑尾炎,必须马上准备手术,否则穿孔了就没救了。”

    现场一片安静,就算是病人的家属们,也用一种无法理解的眼神看着他。这是哪来的怪人?打扮的怪模怪样的,一看就不想大明朝的人。可又说的一口官话。

    “小伙子,救人心切是好事,可这是肠痈,就算在下有通天的本事,也无可奈何。”被拽的一个踉跄的刘高鸣并没有往心里去,而是好言相劝了一句。

    陈燮反应过来了,这尼玛是明朝啊。别说阑尾炎了,搞不好一个感冒都能死人的时代。陈燮不歧视中医,几千年的传承而不断,不是单纯的用科学不科学可以否定的。但是必须要看到,中医是经验医学,培养一名合格的中医,需要的时间太长了。而且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很多疾病中医根本就无能为力。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宋太宗在北伐时受的伤,作为皇帝想看什么医生没有,可就是一直没能治愈这个伤痛。最后因伤发作而亡,可见中医有相当的局限性,这一点是不能否定的。

    病人只有十五六岁的样子,躺在门板上疼的打滚,作为医生陈燮不能见死不救啊。看看一对夫妇,衣衫破旧,应该是他的父母。陈燮上前拱手道:“二位,在下至少有七成的把握能救这孩子,但是有一条,你们得先立下文书字据,保证就算没救过来,也不找我算后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