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崛起-第10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轿子里的莫泰表情淡然,把孙国桢回乡养老之后,再次返回登州的举动不是一时冲动。早在第一次见到陈燮时,莫泰就察觉到他的不同寻常。随后发生的一切,都在莫泰的关注之中。一直到陈燮办了团练,莫泰对这个年轻人的看法又发生了新的转折。

    明朝有哪个富家翁会自己花大价钱办一支精锐团练的?不是想造反,就一定是另有深意。陈燮的想法,最初莫泰并没有明确的认识,只能是一个模糊认知到这是一种远见驱动的产物。这次送孙国桢回乡,沿途各地皆有流民,虽然还不多,但是已经很说明问题了。

    长期孙国桢身边辅佐,并且一直在接触地方的莫泰,很快就明白现在的明朝情况不对。这很可能与陈燮办团练有关。所以莫泰决定回来再接触一下陈燮,一者是想对照一下自己的一些想法,二者还是因为陈燮大方,没准能谋一个待遇不错的差事。别看现在陈燮没有官身,但是在登州跟土皇帝也没啥区别了。两年时间,就能将登州乃至其他各省的一批豪商纠集起来,形成一股谁都不敢轻视的利益团体。这个本事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明朝地方上的权力,实际是掌握在地方士绅和宗族的手里。这一点,莫泰心里很清楚。

    “莫先生,到了。”轿夫招呼了一声,莫泰定了定神。躬身下了轿子,一抬眼看见陈燮在侧门边上站着微笑,立刻涌起一股“也许来对”了的感觉。(有人会问为何不大开门迎接么?)

    “莫先生去而复返,燮苦思不得其解。故在此候教!”陈燮拱手致意,眼前的这一位的底细,陈燮打探过,孙国桢的同乡,现年40岁,秀才的功名。

    莫泰不卑不亢的拱手回礼,笑道:“泰亦有事欲求教于神医,还望不吝赐教。”

    这个场面有点酸,但是却很对莫泰的胃口。读书人都这个尿性,就惦记着得到别人的重视。陈燮虽然不是官员,但他是登州赫赫有名的土豪。联合商号和各种作坊就不说了,财力一等一的大土豪。关键回春堂和张家庄的医院,这两年没少治病救人,给陈燮带来了很高的民间声望。虽然大多数病人都不是陈燮亲自出手救的,但不妨碍别人把功劳算陈燮头上。

    看见院子里带着下人迎接的英娘,莫泰微微一笑,拱手就算礼数到了。心里羡慕陈燮艳福不浅的同时,也暗暗的吃惊。英娘这个女人,登州多少人打过她的算盘不得而知,总之没人能得手过。一个有锦衣卫背景的女人,现在居然成了陈燮的人,可见其中必有蹊跷。

    书房是英娘专门为陈燮准备的,看茶之后没了旁人,陈燮才道:“莫先生,有一桩事情正好求教。”莫泰微微欠身道:“神医不妨直言。”陈燮把昨夜发生的事情,一五一十的告诉莫泰。当然没提去见过张瑶和英娘汇报的情报就是了。最后来了一句:“此事看着说的通,又说不通,故不解。”

    莫泰没有着急回答,而是反问了一句:“神医以为,当今大明如何?”

    出乎莫泰的预料,陈燮不假思索便回答:“正值乱世!”

    莫泰奇怪道:“据泰所知,陕甘固然民变不断,然则多为小股流贼,乌合之众,不足为患。自先帝七年以来至今,各地虽多有旱情,却未有酿成大乱。即便东虏扣京,不过数月乃至半年便自退去,神医何来乱世之说?”

    要是以前,陈燮肯定没法说服莫泰,现在则不一样了,长期坚持恶补明朝的历史,陈燮的观点已经成型一套固定的看法,并有证据支持。

    陈燮呵呵一笑道:“大明朝岁入不过四百万两,朝廷支出,单单军费一项便是五百万。莫先生,大明可不缺银子啊,你可见哪一个愿意掏自家腰包为朝廷分忧?此前提及旱了两年,如果再旱两年呢?大明朝已经是个干草堆了,陕西的火苗已经不小了,烧遍全国不过几年的事情。陈某不过一介海外归来的富商,好好的太平日子不过?”

    现在的莫泰对陈燮不过处在一个好奇的阶段,你让一个给巡抚做过幕僚的秀才,对一个没有功名的人纳头就拜,这个玩笑在大明朝能笑死一地的人。

    一番思索之后,莫泰觉得陈燮说的有道理,但不等于现在他就要给陈燮当幕僚了。先露一点本事,被陈燮重视之后,弄一个轻快的临时工干干,继续观察一段才是莫泰的本意。

    “神医所言昨夜之事者,不外有如下几个缘故。其一,上下勾结,瓜分府库。京师骤变,不得不行此下策。张可大一介武夫,下跪能换来钱粮,有何不可?其二,团练精锐,登州精兵尽出,不能不防也。其三,神医身家之巨,此去京师勤王,怕是有人盼着神医回不来呢。其四,如不出在下所料,张可大必以团练为先锋。”(未完待续。。)

第一百零三章一群养不熟的白眼狼

    第一百零三章一群养不熟的白眼狼

    陈燮面色阴晴不定,莫泰见状不免暗暗得意,摸着胡子一副稳坐军中帐的样子。

    莫泰暗暗自得,又补了一刀:“此事如操作得当,未见得是坏事。”

    这一下陈燮的脸上崩不住了,露出诧异之色,沉声道:“从何说起?”

    这个表情出乎莫泰的预料,但是没时间多想就是了,继续卖弄道:“所谓千户、守备之说,交易尔。神医此去,不妨缓缓而行,拖上个把月就是了。告身文书所需时日甚多,今京师告急,各部哪有心思管这等小事,待东虏退却之后,朝局动荡不可避免。尘埃落定之日未定远矣,神医不妨以团练旗号,义民兴师,张可大即便是个副总兵,岂能奈何?只要平安回来,为了日后之事,勿论何人镇守登州,也离不了神医助力。”

    这家伙说话文绉绉的,但是意思很明白。陈神医,你被人忽悠了,拿了一个千户和守备的职务,就把你忽悠的不知道东南西北了。这个事情呢,你得先回的来,然后要等这次建奴的事情了了,朝廷内部帐清算完毕,才能轮的上你这点小事。不过这次你展示了强大的财力之后呢,谁来当这个登州兵巡道或者巡抚,都得借重你的财力。

    这个时候陈燮才算是明白张瑶说的话,未必是坏事。感情老张同志的意思是这个?其实陈燮还是误会了张瑶的意思,张瑶是见识了团练的精锐,觉得陈燮拉出去没准能斩获战功。就算未能斩获战功。平安回来不难。举荐文书肯定要先发往兵部,陈燮才肯出兵。等风云散去,兵部方面稍稍运作一二。事情也就下来了。兵部那帮人,砸晕他们不用太多银子。

    张瑶没把话说的太清楚,那是有让陈燮自己想明白的意思。莫泰则不然,他站在另外一个角度分析这个事情,也能得到相似的结果。可见殊途同归,官场之事不外“利害”二字。

    英娘匆匆进来,附耳低语,陈燮听了面色一动,也没避着莫泰便道:“事情查清楚了?”

    英娘对陈燮有一种盲目的信任。所以没想多便道:“查清楚了,张可大与孙游击还有两个守备,私下商议。说是王廷试已经点头,黄县守备和奇山千户所荐书定下之时,许老爷一个团练营的名头,张可大趁机提出团练营先走一步之事。”

    陈燮听到这里,不怒反笑,起身朝莫泰拱手道:“莫先生,月俸一百五十两。不知能否请的动先生随行北上参谋事务?待此间事了,先生大可自去,陈某另有程仪奉上。”

    一百五十两一个月的临时工,绝对是高薪了。虽然是临时参谋。也没个明确的说法。实在是陈燮现在还是个白身,也没法给个说法。不过这个待遇绝对很有诚意了。

    莫泰也有点犹豫,本来想的是陈燮能让留下。帮着看场子,必要的时候给陈燮留守的人指点一两句。不会涉入太深。现在陈燮这个说法有悖初衷,但是又不能不慎重考虑。错过这个机会,下次再想得到陈燮的高薪聘用,那可就难了。他给孙国桢当幕僚,一个月也就是八十两银子。虽然有外快,但是事情也多。现在他是下岗待业,想找一个过渡的肥差很难的。不是谁都愿意花大价钱请一个秀才当助手的。说句不好听的,要不是他一番忽悠,加上之前的履历,陈燮不可能开这么高的价钱请他临时参谋。

    就在莫泰犹豫的时候,陈燮又补了一刀:“二百两,不能再多了。”

    这一刀可是补的太狠了,莫泰根本就没法拒绝。当即便颔首笑道:“如此,在下暂为东翁谋划一阵。”这就是同意给陈燮帮忙了,不过还是暂时的。言下之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