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崛起-第1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长官,卑职也是这个意见,请长官下令,卑职原率本部人马,急行军追杀三河之敌。”李云聪大声开口,主动请缨。

    “卑职愿当前锋!”“长官……。”丁子雄等人先后站起来请战,看着一张一张年轻的脸,充满朝气,跃跃欲试。陈燮信心百倍,走到巨大的地图跟前,气势凌人的抬手,一拳狠狠的砸在滦州上,大声道:“兵法所谓避实击虚者,滦州正当其时。王启年,我把斥候队给你,你带六个步兵队和六门野炮,携带三天的干粮和弹药。嗯,现在是上午九点三十三分,十点整,部队必须出发。赶到滦州之后,只要有机会,就给我突然的杀进去。”

    “卑职明白!”王启年比起其他人就要沉稳多了,站的笔直,立正敬礼。

    “就这样吧,王启年走后,其他部队立刻收拾,下午两点之前,必须出发。执行吧!”

    一个一个的昂首挺胸的出去了,望着他们的背影,陈某人悄悄的擦了一把心虚的冷汗。果然热血青年还是好忽悠啊,陈某人可不是各位心目中算无遗策的战术超人。

    嘟嘟嘟,集结号响了!安静的站在营地中央的陈燮,看着年轻的士兵们飞快的从各自的帐篷里出来,全副武装,动作敏捷的完成整队。这些年轻的面孔,就是陈燮最大的底气。

    “一二三!”炮队的士兵,喊着号子,将火炮和弹药车连接起来,套上挽马。

    半个小时后,这支精气神十足的队伍,已经开始走上了出征的道路。陈燮默默的站在大营的门口,挺立如一杆标枪,注视着每一个走过的士兵。目光所到之处,这些年轻人的表情都变的异常严肃,腰杆笔直,健步如飞。

    营地里的忙碌,自然惊动了马祥麟,走过来看见陈燮的样子时,马祥麟站在五步之外没动。默默的等到最后一个士兵也走出去,这才过来笑道:“思华,怎么不通知一声?”

    “现在通知也不晚是不是?”陈燮说着脸色一变,狰狞咆哮:“知道了还不快点去收拾你的人马,下午两点之前还没有准备好,就带着你的人滚蛋。”

    马祥麟连滚带爬的跑了!

    营门外烟尘滚滚,三千白杆兵以骑兵为先导,正在急速赶往白杆兵香河。

    “将军,城上派人来问,白杆兵为何调?可有兵部的手令?”一名士兵来报,秦良玉面无表情,淡然道:“回报,就说去天津接一批采购的物资,路上不太平,我多派点人手。”

    韩爌没得到皇帝是挽留,请辞的折子很干脆的得到了批准。在这个特殊的时期,如此特殊的举动,说明了皇帝对东林党失去了最后的耐心。

    没有三留三辞的过场,朝中诸臣不免生出兔死狐悲的寒意。文人就是这样,当他们对阉党喊打喊杀,绝对不留一丝情面的时候,是绝对不会拿来和现在朱由检还算客气的举动相比较的。更有意思的是,这个时候文华殿内的重心不是如何退敌,而是韩爌辞职之后,谁来当这个首辅,谁来递补内阁的问题。

    所以,秦良玉无令调兵的事情,就像丢进一滩死水的池塘里,微微荡起的波澜很快就散尽。头疼的事情很多,那个叫陈燮的年轻人的叙功的问题,眼下如何退敌的问题,暂时都先放在一边了。缓一缓再说。但就是这么缓一缓,历史上就缓到了五月,然后才由孙承宗率部反击。也不怪崇祯说“朕非亡国之君”“文臣各个都改杀”,但是站在皇帝立场看问题,朱由检忽略了一个最本质的问题,就是君权和臣权,本质上是利益一体的。君臣之间的关系一旦彻底撕裂,又没有一支强大的国防力量作为后盾的前提下,大明朝的败亡无疑会提速。

    香河的陈燮可不管这些,王启年所部没走远呢,宋毅就从城里出来了。吓的屁滚尿流,陈燮要走啊,后金就在三河,他能不着急么?

    见到陈燮,宋毅气急败坏的追问:“陈大使,本县可有怠慢于贵军?”

    陈燮面对这个文臣中的一员,决定给足他的面子,作肃然状拱手道:“县尊何出此言?燮不过是率部追击建奴,何曾言香河怠慢本军?”

    追击建奴?这个说法把宋毅说傻掉了,我的大爷诶,别人躲都来不及,你往跟前凑。这是犯了哪门子的病啊?

    “思华啊,建奴虽去,然主力犹在,贵军不过数千人,此番东去,一旦遭遇建奴大军,该如何是好?”宋毅不可谓不苦口婆心,好心好意的劝陈燮,也算是救人救己。

    “三河陷落,京师危机。昨夜闻讯,燮心急如焚。奈何将微兵少,不能正面与敌主力决战。一夜未免,苦思对策,最终得出这么一个办法。东进,威胁敌后,尽量为京师争取一点时间,哪怕只是一时半刻,也是好的。燮也知道,此去荆棘满路,危机重重。可是一想到,大明的百姓在建奴的铁蹄下哀鸣呻吟,每念于此,屈辱在心里如火烧似的煎熬。别人等的起,我等不起,别人看的下去,我看不下去。登州团练营就算只有三千兵马,也要去捅一捅黄台吉的腚眼儿。宋县尊不要劝我了,陈燮没什么文采,说话粗俗之处,还请多多包涵。如此去不回,还请县尊代为禀报于君前,就说陈燮为了大明肯收留我这个海外游子,感激之情不能用语言来说明。国到了如此地步,我辈唯有为其去死,再无别的选择!”

    宋毅听傻了,是真的听傻了。大明的官员,论嘴的时候,都能说的花团锦簇慷慨激昂。可是要说做,谁能比的上眼前这个还是白身的陈思华?要说君恩深重,陈燮得到的跟他付出的,又如何能比?(未完待续。。)

第一百四十章战后分赃

    第一百四十章战后分赃

    陈燮并没打算放过潮水一般退下的后金军,可惜的是士兵枪管炮管都打红了,炮兵正在往炮身上洒水,青铜炮是指望不上了,钢铸线膛炮冒起腾腾水汽,还能赶上最后一发。

    眼看后金军退出1000米,内心激动却始终表情淡定的陈燮,下达了新的命令:“派新兵去打扫战场,记住,不留活口。”

    预备队一队接到命令,队官一期生李云聪,强忍恶心,抬起军刀往前一指:“上刺刀,杀出去,一个活口都不留。”

    这一趟活确实受罪了一点,三道铁丝网中间有通道,只能四人并行,拎着军刀的李云聪走在第一位,大头靴子踩在满地碎肉的血泊里,一个蒙古兵还没死,挣扎着爬起来,双目无神的往回走,李云聪咬咬牙,上去冲着他的后背就是一刀捅过去。

    刀抽回来,前面的身躯摇摇晃晃的往前扑倒,带出来的血喷了几滴在脸上。顾不得去擦拭,还得转身给这些新兵菜鸟们打气:“一个不留!”

    按照操典,军官走在最前面,当兵的自然没退路,身后是自己人在看着,就算再恶心难受,也得憋着难受往前踩着血迹往前走。三棱军刺也不管死的活的,遇见一个算一个,刺刀对着要害捅就是了。

    一边拿刺刀捅人,一边吐的场面再次重复。作为军官的李云聪,杀了第一个之后似乎就没那么难受了。拎着战刀继续往前,追上一个断了一条腿,正在往回爬的建奴,手起刀落浑身力气都用上了,一个脑袋往前一跳,喷出一道血泉。

    看着战场上正在发生的一幕,豪格的眼珠子都圆了,但是他只敢远远地看着,之前发生的战斗,就像一块寒冰凝固了他的勇气。五千人的大队。半个时辰的战斗。留在战场上的至少是一五百千人。

    相比于陈燮的新兵,白杆兵干这种活就轻松多了。从来就没打过这么轻松的帐,五百对一千,留下对手不下二百人。自身死伤不足三十。奉命出击打扫战场。拿长矛捅死这些伤兵。一点心理压力都没有。要不是后金大军还没全退,这会打扫战场不知道多爽。

    呜呜呜的号角声响起了,后金大军终于缓缓的往回退却。陈燮知道今天的战斗结束了。短促但是异常的激烈。这一仗结束,再次证明了近代军队在这个时空的无敌。也确立了陈燮这个新崛起的悍将之名。可惜了,这里是明朝,军人想牛逼拉轰,还得等上十年八年的。

    随着后金大军消失在视线中,陈燮突然举起手里的军刀,猛喝一声:“万胜!”

    短暂的凝滞后,现场突然猛的爆发出震天的高呼:“万胜!”

    再一举刀,就像指挥棒似的,现场再次安静,稍稍平静了情绪的陈燮声嘶力竭的一声怒吼:“大明威武!”现场所有官兵,举起刀枪,齐声高呼:“大明威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