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崛起-第2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被破坏,加之文官对武将的全面压制,武将的封爵越发的艰难。从嘉靖元年到崇祯十六年,臣僚以军功封爵者,仅辽东总兵李成梁一人封宁远伯。即便是李成梁军功冠绝一时,为了封爵也是“灌输权门,结纳朝士,中外要人,无不饱其重赇,为之左右。”煞费苦心的养贼自重,他封爵了,养出了一个努尔哈赤。

    所以,皇后说给陈燮封爵的事情,基本上想都不要想,肯定满朝文臣要反对的。

    次日早朝,崇祯宣布了好消息,满朝文武顿时齐声恭贺。崇祯还在高兴呢,有人出来了,口称:“臣广东道御史宋贤……。”

    “启奏陛下,臣广西道御史萧奕辅……。”

    接二连三的御史言官站出来,弹劾以下几个人,孙元化,罪名是放纵东江军,致使孔有德、毛承禄、陈有时等人先后叛变。还有一个是山东巡抚于大成为首的一帮人,孔有德叛乱,毫无应对之策,致使山东糜烂云云。更生猛的还有人直接弹劾周延儒,说他主导中枢,应对无方,致使朝廷迟迟没能拿出正确对策。

    眼看就要过年了,好不容易有点开心事情想好好过个年,这些不开眼的家伙又开始互相攀咬。崇祯心里那个搓火。心道这帮王八蛋就不能消停一点么?下面吵的越凶,周延儒就越开心,因为皇帝的脸色很难看了。温体仁则在暗自摇头,这些人水平太差了,这个时候攻击周延儒真是浪费弹药。以其等到皇帝耐心消失,不如自己先出手。

    “陛下,臣温体仁有事启奏。”温体仁一站出来,吵架的现场就安静了,出来一个阁老。

    “爱卿请讲!”朱由检脑袋清净了,情绪稳定了一些。周延儒暗暗道一声可惜,这个温体仁出来的太不是时候了,你再晚一会出来会死啊。这家伙,专门跟自己作对,不然他们闹腾的厉害一点,坏了皇帝的好心情,正好收拾他们。

    “陛下,臣以为当务之急有二,一为点验叙功,二为善后。点验叙功,自有兵部派员处理,善后一事,臣以为山东巡抚余大成无能败事,当与于适当惩处,以儆效尤。”

    温体仁一番话,算是把话题又拉回来了,同时在措辞上,看似要处理余大成,实际上有拉一下的意思。当然这个拉一下,是温体仁故意的。不然怎么会引出周延儒的攻击呢?

    “陛下,臣以为余大成罪过极大,山东糜烂,责任尽在此人。不可轻轻放过。”

    崇祯听了这个话,并没有对温体仁有任何的不满,人家也没说不处理嘛。反倒是用词有余地,老成持重。想了想,崇祯便道:“锦衣卫的奏报,大家都看过了。朕以为,陈思华临危受命,挽回局势,功在社稷,朕当封之一爵。不知众位爱卿,有何看法?”

    “陛下,万万不可,我朝自英宗年以来,鲜有因军官封爵之举,陈思华不过侥幸得胜,如何当得封爵?”说这话的是御史水佳允,正是因为此人弹劾梁廷栋,引发了周延儒对内阁成员钱象坤的不满,设计害之。结果是钱象坤辞职,梁廷栋也滚蛋。可见周延儒被列入奸臣传是有依据的。

    (四年,御史水佳允连劾兵部尚书梁廷栋,廷栋不待旨即奏辩。廷栋故出象坤门,佳允疑象坤泄之,语侵象坤。延儒以廷栋尝发其私人赃罪,恶之,并恶象坤。象坤遂五疏引疾去,廷栋落职。——明史)

    崇祯一听这个话就不爽了,你们这帮家伙,除了整天弹劾这个,弹劾那个,还能做点正经事情么?孔有德叛乱的时候,你们在干嘛?还是忙着弹劾这个那个,丝毫没有拿出一点解决办法。现在好了,陈燮平叛有功,户部没银子,想空了脑子才想到这个法子弥补一下,你们倒好,除了反对什么都不会。

    崇祯心里那个腻歪,怒道:“吴桥之变,满朝束手,剿抚之策难定。孔有德连陷数城,百姓涂炭,尤以新城百姓为叛军屠城所苦。彼时尔等在做什么?可曾拿出一个有用的法子?朕今天要封陈燮,各位臣工要反对可以,你们去给陈燮论功行赏去,你们来出这个银子。”

    本以为一帮文臣都会害怕,没想到在这个问题上,文臣意外的团结。纷纷走出来道:“臣等请陛下三思!万万不可开此例!”

    所有大臣都站了出来,整齐的弯腰说话,然后都不起身,大有崇祯不答应就不起来的意思。崇祯见状,气的手脚发抖,正欲发作,王承恩及时道:“陛下息怒。”

    崇祯腾的站了起来,拂袖而去。上个月他决定派太监去当监军的时候,大臣们都反对,但是没有今天这么齐心啊。看来在这个问题上,文臣是不会松口了。就算性格强硬的崇祯,也无法让他们放弃阻挠给陈燮封爵的心思。

    站在文臣的立场上,这个事情绝对不能让步。别的都好说,压制武将绝对不容改变。就算是现在的大明已经没几个能打的将军了,他们也不会放弃这个原则。

    这个结果,朱由检真的没想到,文臣在其根本利益被触动的时候,反扑是如此的强烈。

    回到文华殿的崇祯,面带怒色,呆坐不语。他可以罢这些反对人的官,但是不能把这些人都罢官了,朝廷的事情总是要有人来做。长久沉默,崇祯只能在四年的春节来临之前,发出一声长长的叹息。

    这个时候的陈燮,已经回到了登州,看看日子都尼玛腊月二十八了。赶紧收拾收拾,准备过年吧。昌邑县城里的事情,爱谁是谁,反正老子不管了,先过个开心年再说。

    守夜的鞭炮声中崇祯四年终于过去了,在过去的一年里,总算是有一个还算不错的结尾。看着一群女人围着麻将桌热闹的玩耍,就算是挺着肚子的两个女人也都斗志昂扬,陈燮突然觉得,自己在明朝做的这些事情,还是很有意义的。(未完待续。。)

第二百零七章主动示好

    第二百零七章主动示好

    大年初一,陈燮起个大早,乘车来到登州城内。眼下的登州说是陈燮和张可大联手瓜分,实际上已经是陈燮的军队在控制,不管是比军队还是比银子,张可大都没有可比性。不用烦什么神就能坐地分银子,张可大也没什么不满的地方。

    进了城,陈燮直奔张瑶府上,拜年之后一番叙话,张瑶谈起过去一年的事情,不免忧虑道:“区区一个孔有德就糜烂了半个山东,大明军心士气,败落至斯。去岁宁、陕、晋三边总督杨鹤坏了事,罢官流放,招抚之策彻底落空。朝廷这才下决心剿灭,以洪承畴为三边总督。六月间,新任兵部尚书熊明遇担忧辽东战线过长,下令大凌河孤军撤退,祖大寿坚持留下,孙阁老支持。九月,陛下以太监张彝宪总理工部和户部钱粮,诸多臣工苦谏,陛下不从。十一月,又使太监李茂奇监督、视察陕西茶马贸易。陛下重新启用内监为各地监督,天下臣子无有不忧者。”

    张瑶说到这里,慢悠悠的喝茶。陈燮在侧听的仔细,这些事情基本上他都知道,熊明遇曾指出辽东防线过长,下令放弃大凌河的事情,倒是第一次听说。张瑶的重点在于皇帝开始重新信任太监,并且派驻各地的事情。这个事情陈燮看来其实很正常,这是崇祯对文臣失望的必然结果。张瑶大概是担心出现第二个魏忠贤,对此陈燮不置可否。

    陈燮关心的重点。还是自己的情报网络,现在看来存在很大的问题。新年伊始,这个事情必须要认真对待了,打造一个更为高效的情报体系。

    张瑶还沉浸在自己的担忧之中,陈燮已经走神到十万八千里之外。张瑶还以为他也在担心这个事情,毕竟太监这种生物很难搞,遇见贪婪骄狂之辈,天子家奴的身份,臣子很难应对。陈燮是土豪,自然是最担心太监这种东西的。

    “思华。不必多虑。即便是天子家奴,在登州的地面上何惧之?”张瑶这话说的很硬气,这位老先生一直就很硬气。

    陈燮从走神之中回来,苦笑道:“张叔。我得走一趟甜水巷。”张瑶知道他要去见孙元化。点点头道:“去吧。时候不早了。今天你事情多,我就不留你了,等几日不那么忙了。来家呆一天,你婶子天天都在念叨。”

    陈燮起身告辞,张瑶送到门口才回。马车到了甜水巷,陈燮下车步行,一阵穿巷子的阴风卷来,钻进领子里,一股寒意弥漫,浑身上下打了个寒战。抬头看看幽深弯曲的巷子,陈燮仿佛看见了大明朝未来岁月的曲折。

    短时间的快速崛起之后,陈燮同样面临很多难题。现代社会的物资虽然好用,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