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崛起-第2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登州镇的兵不能去。”陈燮说着停下来,笑着看看孙元化。老先生心里跟明镜似得,眼前这小子说的是实话,人家不是不听招呼,是这事情犯忌讳。他是登莱总兵,不是东江总兵。

    “嗯,这个再议。先说说钱粮吧。”孙元化继续揪着钱粮不放,至于派耿忠明和浙江兵,那是想都不要想的,死都给孙元化死在莱州,不然拿什么来制衡陈燮?现在整个登莱,就剩下一个莱州城还不算陈燮的地盘。这也多亏了朱万年这块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死活就是不买陈燮的账。搞的陈燮只能先从周边的县做文章了,拉拢收买无所不用其极,各县、各卫所,都被陈燮绑在一起。尤其是卫所,土地现在名义上还是他们租出去的,实际上就是陈燮的。卫所那些官员,每年坐在家里收银子,比以前的收益多一半,何乐而不为?如果陈燮若一点,大家还能动点歪脑筋。以陈燮的强悍,你动一个试试看,问问他手下近万甲士答应不答应。

    “钱粮好说,但是不能白给,这个没啥好商量的。每个月,我给他二十万斤粮食,不是拿不出来了。而是这粮食得有个说法。”陈燮开始讨价还价,孙元化一听这个,基本就解决了粮食问题了,自然要听他的条件:“你讲。”

    “无他,交易尔。我不要银子,估计也他没银子给我。这样,旅顺靠海,靠着朝鲜,让他去朝鲜弄木材,去海里打鱼,木材尽量给我弄干的,鱼嘛,晒干了制成鱼粉就行。一斤鱼粉一斤粮食,木材得看品质,我可以付银圆。”陈燮这么说,孙元化差点想吐血。

    这是军队啊,你让人家去打鱼砍木头?意外的是,孙元化仔细一想,居然毫无违和感。以前的东江镇,不就是这么干的么?貌似关宁军,现在也在跟陈燮做买卖,还做的风生水起的。战马、木材、皮货、野山参,一船一船的往登州运啊。这帮兵头子,果然是死要银子。

    “这样吧,这个事情你们私下接触,本宪可以当着不知道。先调集10万斤粮食,本宪再拨银2万两,给黄龙送过去。”孙元化当然不会担责任,他现在正被人揪着过去的那点事情的小辫子,不断的反复的孜孜不倦的弹劾。再来这么一出,怕是真的要滚蛋了。

    现在的孙元化,也没啥心思铸炮筑城了,一门心思在怎么小心的应对来自同僚的明枪暗箭。原则上,周延儒不垮台,他就没太大的事情。但是也不能再给人抓把柄了。

    问题看似解决了,银子能省下不少,自然是皆大欢喜。离开之后的陈燮,坐在马车内冷笑不已。黄龙没多久好日子可过了,明年七月,后金克旅顺,到时候看你孙元化怎么办。估计得跪求老子去收复旅顺吧?收复旅顺是跨海行动,船是必须要保证充足的。

    奇山所那边,现在开足马力生产一些小一点的船,还是来的及滴。还有就是新船厂,尽快要提上日程了。奇山所船厂的格局,还是太小了一点。扩建也是必须的。四个船坞,还是少了,怎么也得有十个八个船坞才够。多亏了之前的木材囤积较多,不然现找很难。

    至于之前提出的解决办法,不过是忽悠孙元化的。文官自视都高,骨子里看不起武将,认为他们能把武将玩弄于股掌之间。结果反被陈燮忽悠了。(未完待续。。)

第二百五十四章登州新鲜事

    第二百五十四章登州新鲜事

    二年前,登州水寨附近还是一片草棚和寮子,现在已经都看不到踪迹了。这不是什么政府行为,而是民间自发的商业行为。平整土地,修路,建房,这些行为不是什么善举,完全是因为登州码头的繁华导致的这一带的土地商业价值的提升。

    这个时代是没什么强拆的,资本是逐利的,但是以本地士绅为主导的开发商,需要维持自家一个好名声。你要是认为他们还有良心,那就大错特错了。城西海边上盖的所谓“安置房”,连水泥地板都不带给的。到手的土地,由文八斤的工程队规划承建。沿街的房子,自然是两层的楼房,楼下是门面,楼上住人。为了卖一个好价钱,这帮人可是煞费苦心。

    水寨最高处是个靠海边的山坡,上面有一眼泉水,利用这个泉水修了水池,给这个新修的“小区”通了自来水。门面之后是一幢一幢的独门别墅,内部装修极为豪华。

    小区这个名词,自然是出自陈燮。然后很无耻的把靠一边街道的门面房占为己有。

    城区内的地皮有限,当然不能像城外的庄园那样,动不动就几十亩的占地面积。小区里的别墅,大多数占地面积不过三四亩地。楼上楼下,前后有院子。

    开始的时候,很多人对这个小区的销售并不乐观,认为陈老爷可能要做一笔赔本买卖了。对此陈燮不屑一顾,顶着大量的反对意见。扬言就算别人撤股,他一个人干到底。处于对陈燮的信任或讨好,很多投资者都是抱着小亏一点当结一个善缘的心思来投入的。

    等到一水的两层楼修好了,已经是一年半以后的事情了。接下来在陈老爷的授意下,文八斤指挥下属修了一道三米高的围墙,把这个小区圈起来,然后门口设了岗哨。组织一批小伙子,穿上黑色的保安制服,往门口一站。进进出出的都得检查登记的时候,大家才发现这完全是另外一个概念的住宅。

    这地方住一个大家庭肯定不行。但是养外室包小三绝对是最佳场所啊。根本就不用担心自家的黄脸婆打上门来。于是乎。这里的房价开始往上窜,从最初的五千两一套,直接冲到现在的一万两。最可气的还是陈燮混蛋,撺掇一帮投资商。把房子捂着不卖。私下里让人来装着购买房子的客人。一天一个价格的往上抬。

    开始先抬门面,一间小门面,建筑面积不过五十个平方。就敢开价二千两。你不买?没事,明天再来就是二千一百两了。这一带靠着最热闹的水寨和码头,附近不到五百米就是登州镇的军营,做什么买卖都是一等一的好所在。街道两边的门面很快被抢购一空。一百多间门面,卖出二十万两银子。当初连拆迁带安置,不过花了一万多两。这房子的造价,绝对不会超过五百两。这么一算账,很多商家眼珠子都红了。这银子挣的也太容易了。

    这还不算晚,小区内的别墅价格还在涨,五十套别墅,很快就被人抢购殆尽。最后据说均价是八千两一套,本钱最多三千两一套。这又挣了几十万两。这根本就是在抢钱啊。

    短短两年的时间,陈燮自己就出个主意,一票商家就算现在提起这事情,还在那里捶胸顿足,当初投入太少了。

    住在这小区里的住户,很快就显现出生活质量的提高。每个月只要一个银圆,小区内有人收拾的干干净净,到了夜里,有保安巡逻,出入的外来客,查的叫一个严实。没有住户的允许,一律不得入内。就算是官府的人来了,门卫照样挡驾。

    还有就是一个很明显的特点,住在这里的都是二奶小三,男人都是“成功人士”。抬头不见低头见的,这就是一个很广的人脉资源啊。最可气的是,自打这个小区建成后,陈燮就再也不提修新小区的事情了。

    问题是,别人有钱想修才发现,城内的地价因为这个小区的成功,现在都高出过去两倍了,沿街的路段更是离谱,三五倍都是正常的。这还怎么玩?

    怎么玩的事情,顾喜是不会知道的。现在她在一个学习阶段,自打到了登州,老爷给她丢进这个小区里住下,没多久就消失了两个月。这都十月初了,还没见他的人影。对此顾喜固然心里哀怨,但是打听之后才知道,老爷出海了,不是迷恋哪个狐狸精。那就没啥可说的。

    如何学习的问题,这得从最基层开始。联合商号的买卖,主要集中在一个代理人制度上。剩下的就是城内的美洲货零售业。这个零售业,现在就是这一排五间连在一起的门面房,打通之后就是一个巨大的商场。商场这个词,还是陈燮偷懒的结果。

    与其他小生意不同的是,这个商场内货架和柜台,都是现代社会七八十年代的模式。柜台里摆着样品,隔着玻璃可以看的清楚,身后的货架上摆满了商品。客人进来,门口有打扮的干干净净的妙龄女子问候一声:欢迎。就这么一下,立刻逼格就提高了一些。更缺德的是,商场内限制人数入内,五十人为上限,满了以后出一个进一个。这哪是在做买卖啊,这是在卖服务。当然,跟这些明朝土鳖是解释不清楚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