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崛起-第38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什么?登州营拔营沿河而上?”斥候带回来的消息,谭泰给惊着了。出来之前,他可是知道的,大军分兵多路,一路往顺义而去,一路杀向宝坻,还有自己一路。这要是登州营过了卢沟桥,一口气往东走,到了通州,那就能给清军拦腰截断了。换成别的明军,谭泰是一点都不担心,正好两面夹击他。现在来的是登州营,都不用怎么打,只要呆在通州,进关的清军就一事无成,得防着他啊。

    说起来这北直隶被抢了两回了,宣大一线没啥可抢的,只能往里面来抢。不然怎么会往宝坻去,不就是去抢没抢过的地方么?

    谭泰的判断不错,陈燮的目的地就是通州,只要往这里一站,南下清军的归路就被切断了。就算想跑,也得乖乖的丢下人口和物资绕圈子跑,不然就等着陈燮用大炮家排枪教清军怎么做人吧。至于两面夹击直说,清军不过十万,陈燮只要背靠运河站住设立防线,来多少清军都是有信心打回去。关键还是不能让清军抢的太轻松。

    登州营的旗号出现在永定门外面时,城头上的守军还以为看错了。赶紧找来大家伙,兵部侍郎王家祯。这家伙很有趣,喜欢读兵法,平时爱吹牛。这个如何不行,那个如何不行,换我来肯定早就灭了这个那个。

    站在城头上,看着登州营的红旗,上面的一白一黑日月旗号,王家祯很肯定的表示:“没错,来的是登州营,派人回去报信,再溜个人下城墙,问问情况。”

    这个处理还是得当的,不是什么太难的问题,很容易想到。不等他派人下去,城外飞驰一骑而至,就在城门下,骑兵高呼:“登州营奉命勤王,昨日败建奴于良乡城下,今日过京师往通州,建奴不出关,登州营绝不收兵。”

    正在坐困愁城的朱由检,拉着一帮内阁的成员在商议,怎么才能解决问题。争议的焦点还是谁去接任卢象升的问题。之前的在卢象升的问题上,大家已经无法达成一致,还是朱由检坚持,内阁没有抗的住。实际上这个时候,卢象升自己也很纳闷,正在上书朝廷,不要调走自己,先灭了郧阳山区的流贼再说。什么八大王,什么曹操,什么闯将,这些大家伙这会都被登州营赶出河南了,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不能错过了。

    正在商议着呢,一个小黄门连滚带爬的在宫里狂奔了,走的太急了,脚下拌蒜,头磕青了,额头上流血都不去擦一下,拎着衣服小步快跑。就这样,还得大声边跑边喊:“勤王之师到了,登州营到了。”

    朱由检隐隐的听到声音,还以为自己出现幻听了,苦笑着摇摇头,问王承恩道:“大伴,朕怎么听到有声音,说是登州营到了。各位爱卿,可曾听到?”

    这帮大臣刚才都在走神的,想着让谁去顶卢象升留下的大缸子,真都没注意听。王承恩倒是听到了,上前一步道:“奴婢,好像听到了。”话音刚落,又一句传来了。这一下,朱由检腾的站了起来,朝着大门口望去。

    这一刻的温体仁,却觉得浑身发冷,后脊梁一股凉意往上窜,想到深处,惊悚顿生。(未完待续……)

第三百六十三章对比

    第三百六十三章对比

    要知道,这是两千里啊。我天,满打满算才过去一个月多几天,这就赶到了?按照这个行军速度,登州营走天津上岸,十天就能打倒京师。登州营一旦有反意,这拿什么来挡?

    朱由检这会没想那么多,满脑子都是登州营来了,及时赶到,建奴不敢再猖狂了。激动的从龙椅上站起来,大步朝大门口走去,走廊里的小黄门,一边跑一边喊,声音越来越清楚了。真的,是真的,朱由检的心忍不住的颤抖。

    跪在地上的小黄毛,满头是血的举起手里的奏本道:“万岁爷,登州营陈总兵送来的,还有良乡县令送来的奏本。”这是骑兵在城下,用绳子吊上城头的,王家祯没敢开城门,让人给紧急送到宫里来了,他还在城头上盯着。

    朱由检抢过两个奏本,先看陈燮的奏折。其实就一张纸,上面写了一段话:“臣奉命勤王,建奴在哪,臣就去哪。一息尚存,战斗不息。”这就算是表中心的文字了,仔细看了好多遍,字写的很一般,但是每一个字都有千钧之重。随手递给身后的温体仁,再看良乡县令的奏本,这个内容就丰富多了,也很精彩。尤其那提到孔有德这一句,真是一箭双雕。

    为啥这么说呢,孔有德是武将,一个兵变糜烂山东,陈燮要是也照猫画虎来一下呢?这一箭,先射了涿州的知州。后则映射陈燮。对陈燮的映射,属于莫须有。什么是莫须有呢?意思就是或许有。这个看你怎么脑补了。就像有个女人对一个男人说,你要非礼我。理由很简单,你长了小**。

    这是很扯淡的事情,但是在这个时代,这就是罪名。因为作为一个武将,你具备了威胁皇权的能力,这就是有罪的一种表现。至于这个有罪假定造成的后果,一般的文臣是不会去考虑的。管他那么多,先说了再提别的。

    要不怎么说文人不是东西呢!

    朱由检别看没什么战略眼光也没太强的治国能力。但是他的帝王心术水平不低。看完这个奏本。冷笑了两声没说话。对王承恩道:“大伴,备车驾,朕要去永定门,看看登州营。”

    一帮大臣想拦着。被温体仁一道眼神按住两个。剩下的人多精明了。都闭嘴不言了。这啥当口,当着皇帝的兴致,找死也不是这个时候。再说了。明末到了崇祯年,没几个直臣。

    朱由检到了城头,登州营从永定门外正在经过,长长的队伍拉的很远。这会都过去一半了,朱由检的黄龙伞出现之时,陈燮一眼就看见了。立刻下令:“全军高呼,大明威武,陛下万岁。”

    整齐的行军队伍,突然爆发出震天的高呼:“大明威武,陛下万岁!”

    这是百战之师的喊声,朱由检在这一瞬间,进入了一种近似高、潮的状态,嗨到飞起。双手扶着城墙,看着严整的队形一趟接一趟的经过。每一趟走到最接近黄龙伞的地方,都会面朝城头,大声疾呼。

    就在激动人心的时刻,数骑飞驰而至,来到城下的陈燮,平胸行礼,高声道:“臣,登州总兵陈燮奉命赶到,请陛下恕臣甲胄在身,不能全礼。”

    朱由检激动的举手,大声喊:“爱卿,军情如火,不必多礼。卿不负朕,必不负卿。”

    陈燮在城下大声高呼:“大明威武,陛下万岁!”身后是威武之师的滚滚洪流,城上是君王在望。君臣对答到了此刻,一时间气氛达到了顶点。三军齐呼:“大明威武,陛下万岁。”城头上的官兵也跟着高呼,城内的百姓知道动静,这会也跟着高呼,发泄这一个多月来的郁闷之气。刹那间,满城都在在高呼:“大明威武,陛下万岁。”

    一种君临天下的愉悦,达到了巅峰。朱由检有点飘飘欲仙之感。目送着登州营消失在视线之外,朱由检想到的是那份奏折。赵明利,枉顾登州营急进千里为勤王导致的断粮而不顾,后果很可能是登州营吃了败仗,建奴继续在北直隶肆虐。其罪可诛!上官荩,映射忠臣,其心可诛。哼哼,你不是映射陈燮么?正好,良乡守住了,叙功之时,让你去登州做知府。原知府现在接了张瑶的班,空着位置呢。

    收拾文官,朱由检还是很有一套的。不过话说回来,他最大的问题是没有勇气去改变。如果以朱由检对朝廷的控制力度,强制推行开海,收商业税,恢复矿监。这一系列措施,绝对能改变明朝财政收入的困难。

    回到大内,朱由检立刻把脸上的笑容收起来,看着内阁的一帮成员,最后盯着温体仁道:“涿州知州赵明利,该当何罪?”温体仁立刻鞠躬拱手:“臣以为,赵明利为地方官,拒绝售粮与登州营,固然有所不妥,目的是为了地方百姓安危。这么说来,却也不算大错。”温体仁在这个时候,必须要为文官说话。别看复社那帮人,整天喊什么奸相在朝,目前这个文官体系,总体利益是一致的。

    “不算大错,那就是小错咯?”朱由检的脸色瞬间变的狰狞,死死的盯着温体仁道:“温卿,如果登州营因为断粮,在良乡城下战败了,责任由谁来承担?是你,还是赵明利?”

    温体仁立刻跪下,口称:“臣死罪!”这是很无奈的事情,明知道帮着赵明利说话会让朱由检发飙,但是温体仁也必须这么干。不这么干,天下的文臣就不会认同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