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崛起-第4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问题,你们不要用一个幕僚的身份来看待自己的工作,而是要用巡抚的角度去看待手头的政务。我希望,将来我的幕僚团队里的每一个人,走出去干一个知县都能胜任。”

    这绝对不是什么空话,只要陈燮在山东做出样子来了,山东在整个朝廷大局内能左右大局的时候,很多事情自然会发生改变。

    “好,莫某明白了。”莫泰第一个表态,四人都只有秀才功名,原则上是不能为官的。但是在陈燮的帐下,任何事情都有可能发生。

    其他三人各自表态之后,陈燮这才继续道:“眼下的当务之急,就是对运河沿途卫所的整顿。这一工作,各位就不用参与了,你们要做的事情,是对巡抚权限内民政事务的熟悉,你们上手的越快,将来打造一个高效率的团队的速度就越快。我希望你们能理解并记住我的一句话,‘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共勉吧,各位,今天就到这。”

    巡抚初设,仅为督理税粮,总理河道,抚治流民,整饬边关,后遂偏重军事。一开始这是一个临时职务,就是干完了活得会京师交差的。宣德、正统以后,文官集团势力的扩充和军人集团地位的下降,三司的平衡被打破。日趋激化的社会矛盾,又使三司条条分割、运转不灵。另置巡抚,坚持中央集权、地方分权原则。从临时编制到固定编制,

    巡抚衙门前后堂五间,穿堂两廊,大门、仪门廊庑各若干间,东左建寝室,又东则建赏功所。大门之外,立抚安、镇静二牌坊。屏墙之南,又立三司厅,以为巡守、兵备会议白事之所。另有后院安置内眷,此为后来扩建的部分,花销从哪来的,没人说的清楚。

    自卢象升离开剿贼总理位置之后,继任者王家祯完全无法胜任,原本已经是胜利在望的剿贼局面,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王家祯不能服众,上任之后,因赏罚不明,各军懈怠。最搞笑的是,因欠饷兵变的士兵,居然是王家祯的家丁。

    十月,李自成冲出山区,走上了历史上高迎祥的路,一头扎进了陕西。迎面撞上了又一个猛人,这个人叫孙传庭。张献忠则冲出山区,杀向襄阳。

    先不说两位造反事业热衷者的命运,先说兵部尚书张凤翼的命运。这老先生,面对清军的时候不敢打仗,还不敢自杀。但是他又知道,回头崇祯一准收拾他这个兵部尚书。以前有过先例,清军入寇一次,当时的兵部尚书,没有一个不被收拾的。所以,这老先生拿大黄当饭吃。这么干的好处,一下不会死,但是吃多了也会死,就跟慢、性、毒、药一个样。

    这么死掉的好处,是不会拖累家属。死在任上,那叫因公殉职,被彻查,那是要连累家属的,女眷要充为官、妓。所以,这是一个让人难以理解的事情,有拿大黄当慢、性、毒、药吃死自己的勇气,怎么就没有出去打仗的勇气?明朝的这些官员们,活的真是意外的奇葩。

    当然,死了可以不连累家属,朱由检却没打算放过他,死了也要背骂名和责任。

    话说,昏聩到张凤翼这个程度,死不死的都没啥太大的区别了。

    冲进陕西的李自成,四处流窜,在安定,被俞冲霄收拾了一顿,又去榆林,被贺人龙教训了一顿。等他继续乱窜生涯的时候,被孙传庭遇上了,结果自然是好好的教他怎么做人的过程,最后李自成带着千余人败走。老婆也跟人跑了,李自成逃进山区,造反事业陷入低谷。(未完待续……)

第三百八十章所图何在?

    第三百八十章所图何在?

    不能不说,李自成是个很牛叉的人物,性格坚韧程度,真是让人佩服啊。不过这货在找老婆的问题上,似乎眼光一直很烂。或者说,因为性格问题,也可能是某些问题,反正他老婆跟人私奔的概率很高。

    李自成原名李鸿基,小时候家境富裕,上面有个哥哥,李鸿名。小时候很聪明,私塾成绩很不错,但是性格跳了点,不肯好好读书。后来他哥挂了,留下个侄儿李过。13岁时,母亲病逝,从此无人能管,逃学成了家常便饭。后来去学武,为日后造反生涯奠定了基础。李自成的老子李守忠挂了之后,在货用惊人的速度完成了败家大业。

    李自成为自己找了一份公务员的差事(应募为银川驿卒),这一年他21岁。后来李自成经历的事情就比较复杂了,失业,欠债,老婆韩氏跟盖虎儿私通,李自成杀了韩氏。

    在后来坐牢,贿赂官吏被偷偷释放,带着侄儿李过,开始了流亡生涯。后来又当了一段时间的兵,具体就不细说了。还是回到他的老婆的问题上,真不是作者喜欢研究别人的老婆,而是李自成这个老婆邢氏勾搭的对象是李自成的造反兄弟高杰。

    从某些史料的记载看,李自成肯定是一个对老婆不够关心的男人,甚至作者都怀疑他是个基佬,不然怎么会前两任老婆跟人私奔呢?邢氏和高杰的私奔,李自成的造反事业可谓雪上加霜。而且这还不是尽头,今后继续说。高杰在历史上,则是江北四镇之一,据说小伙子长的灰常帅,最后死在自大之上。

    相比于李自成在陕西被人连续教育他怎么做人,张献忠的造反生涯达到了一个小**。冲出山区的张献忠撒了欢,一口气扎进湖广,居然去围攻襄阳。湖广巡抚苗胙土是个废物,任凭张献忠在湖广四处乱窜,要不是长江挡着。这货能冲过长江去。在襄阳。张献忠遭遇了秦翼明,这哥们现在是总兵了,手里有三千石柱土家兵,出城野战干不过张献忠是肯定的。但是他守城没问题。手里还有两百条陈燮的线膛枪。简易板甲一千。靠着这点家底,攻城的张献忠被迫放弃襄阳,转而东进。

    张献忠汇聚了罗汝才、马守应、刘国能、蝎子块等人。体验了一把当老大的滋味。二十多万造反者,一路往东,找地方吃饭。

    对于每次要过年的时候,就得习惯性闹腾一番的流寇,朱由检可谓深恶痛绝,急令山东巡抚陈燮,务必保证漕运安全。急令南直隶巡抚张国维,调集兵马剿贼。

    张国维接到命令,差点没哭出来,他手里的兵马,差不多都在江北了,上哪去找能打的军队去对付张献忠?以前陈燮是个总兵的时候,他还能惦记一下,现在人家是山东巡抚了,还是兼管漕运总兵的山东巡抚,为了这个,连漕运尚书都给取消了。你让张国维怎么惦记陈燮?思来想去,张国维去信一封,以漕运安全为核心思想,希望陈燮派兵南下,并提醒陈燮,中都凤阳,你得守住吧?

    接到兵部的命令,陈燮离开召开军政大会。登州营一系的文武官员全体列席会议,陈燮手里挥舞着兵部的命令,很直接的对一众文武道:“陛下让兵部下发的军令,南直隶的张巡抚求我出兵镇守中都凤阳。大家都说说看,这个事情该怎么办?”

    陈燮这边的惯例是圆桌会议,文武同桌,对面对坐着。不像别的巡抚,一开会,文官人人都是一把椅子,武将基本都站在对面,没坐的资格。

    “呵呵,没人想表达意见么?那么本宪继续说了。漕运尚书杨一鹏,可就是因为中都陷落被问的罪。本宪可兼管漕运总兵,为了这个,兵部把漕运总兵的位置都空着。上任之初,一直没时间去管这个,现在机会来了。王启年,率一个乙字营南下,今后你就是漕运总兵了。常时仁,你去旅顺,接任东江镇总兵一职。沈世魁和金日观在皮岛,你带着水师走一趟,让沈世魁和金日观回旅顺,李维鸾和尚可义跟他们换防。王贲,济南这边的新兵招募和组建工作,你担起来吧。林雅,济南的防务继续由你们负责。李云聪,率一个乙字营去江浦,给张中丞吃一颗定心丸,让他不用担心流贼渡江。苏皓宸,回登州坐镇,看好老巢。”

    陈燮吩咐完毕,众将起立领命之后,莫泰不紧不慢的开口道:“东翁,漕运卫所有兵十二万,这只是账面上的数字,整顿各地驻军乃当务之急。窃以为,欲收漕运,当先取兖州、徐州两地漕运卫所驻军。”

    这是莫泰和三位幕僚一起商议出来的结果,陈燮听了赞许道:“好,很好。看来大家是用了心的,此议正合我意。不过这个事情先不急,还得等新兵连出来。流贼东来,中都有王启年的一个乙字营和一个炮兵营,可谓安如泰山。”

    王启年站起道:“请中丞放心,卑职保证不会出任何问题。张献忠早就被我登州营打怕了,到时候别说打,吓都能吓死他。”

    陈燮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