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崛起-第4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献忠有招,手下有个麾下姓薛,韩城人,跟首辅薛国观是是不出五服的叔侄关系。张献忠让他去京师,四处送礼,然后为他说话的人就多了。过去的事情,就不提了,那会不是高迎祥在带头么?于是,张献忠也投降了,这时候的张献忠,首先还有好几万人,精锐三千。呆在谷城,当他的县长。身份从著名的造反人事转变成明朝体制内的干部,华丽的转身。

    接下来的事情,更为搞笑。看见招抚事业颇见成效的熊文灿,真是春风得意。根本就听不进别的意见了,一门心思要搞招抚。他也不想一想,这些流贼愿意招抚的前提是什么。洪承畴、孙传庭,这俩打的流贼没有安身之处,登州营在江北,流贼根本就不敢越境。

    反正这些外力的因素,最后全都被熊文灿无视了,平定内乱,在他的奏折中,完全是他正确的招抚思想在闪光。为了让招抚事业达到了一个完美的程度,熊文灿继续高举招抚大旗。什么罗汝才,什么一丈青,什么小龙王,什么一条龙。你们不投降是吧?我、我、我,我给你们送酒送肉,吃饱喝足了,该投降了吧?名曰:求贼!

    这么奇葩的事情,熊文灿都干的出来,真是让人叹为观止。可惜的是,罗汝才他们不买账,酒喝了,肉吃了,照样继续造反。

    可以说崇祯十一年的熊文灿笑话不断,回到济南一门心思种田的陈燮,在听到熊文灿“求贼”的消息之后,上了一份奏折。“臣闻,总督熊文灿者,以酒肉资敌,求贼投降。此举,千古之未有也。臣以为,张、李、罗等贼之所以为贼者,不在生计无着,而在其本性如此。今流贼困顿,本应四面围剿,一举灭之。熊文灿以招抚之策应对,或可得逞一时,将来必受其害。一旦天下有事,彼等必反。”

    这份奏折到了京师,时间是十一年的五月。朱由检对陈燮的意见很重视,把一干大臣叫来开火,拿着奏折问他们:“大家都说说,陈思华这个奏折的意见如何?”

    收了好处的薛国观,第一个跳出来道:“危言耸听,唯嫉妒尔。”言下之意,陈燮嫉妒熊文灿。也就是现在陈燮是个文臣,又得朱由检信任,不然薛国观都能骂一声“陈贼!”

    刚回到内阁的周延儒,选择了沉稳的语气,表示:“陈思华素有见地,可使熊行分化张、刘二部之举。然,陈思华不敬上官在先,再以奏本弹劾在后,不可不戒之。”这意思呢,让熊文灿拉拢分化刘国能和张献忠的部下,弱化这两个投降的流贼。陈燮这家伙,不敬上司,需要说说他了,不能这样啊。都这样,这活没法干了。

    这俩开口之后呢,兵部尚书杨嗣昌不能不说话了,熊文灿是他推荐的,陈燮攻击熊文灿,就政治上看,这是冲着他来的。杨嗣昌的性格,哪里肯放过这个机会?立刻接着周延儒的话开口道:“陛下,陈思华素来跋扈,当严词斥责,令其守好山东、江北,不得妄议朝局,以免乱了当前大好局势。”

    这话说的很有技巧,先说陈燮跋扈,然后又不提什么严惩。就是让朱由检下旨训斥。只要朱由检不信任陈燮了,接下来的招数就能用的上。可惜,朱由检听完这个,心里对陈燮的信任丝毫不动摇。开什么玩笑,陈燮去了山东之后,成为了朝廷利税大户。抗旱救灾都能个皇帝整出五十万两罚金,上哪去找这么省心又能办事的巡抚?

    朱由检想了想道:“既然如此,那就先不说这个事情了。还是说说,怎么解决流贼。”事情就这么不了了之了,杨嗣昌心里很遗憾,周延儒倒是没啥可遗憾的。他不是没干过首辅,以前的事情让他牢记一个定理,千万不要去对付陈燮,你拿他没法子。

    济宁,运河边上的大城。码头上一片繁忙,一支船队离开济宁,往北行不过五里,便不得不停下了。河中有船挡住去路,船上挂着登州营的红旗,是个人都知道,这是运河漕运卫所的兵要开检查。

    胡鑫来自江南,运的是一船茶叶,买卖不算大,一年下来也就是四五百两的进项。还得看运气,运气不好,没准就的亏本。胡鑫的船是第一条,被拦住后有士兵登船,一名军官站甲板上,等他过来了先敬礼,后开口:“运的啥?老实说,不然查出违禁物品,全部查扣。”

    胡鑫赶紧上前拱手作揖道:“军爷,都是茶叶,几年的新茶,小本经营,小本经营,这是账册,还请过目。”按照胡鑫的想法,当兵的哪里识字,就是来敲诈的。给个二两银子喝茶,估计就没事了。这种事情,以前见的太多了,小买卖好欺负,做大买卖的,当兵的都不敢上船去查人家。

    军官接过账本,翻了几下,找到最后一页,看了一眼道:“嗯,都是茶叶,你这船按照新的规矩,得交五两银子。”啥?五两银子?胡鑫的心里辣辣的疼啊,飞快的从袖口里滑落两块银圆,落在军官的手里时,胡鑫笑道:“军爷,行个方便,小本经营的买卖,不容易。”

    军官在手里掂了掂,看看他笑道:“你不明白没事,以后会明白的。再交三块银圆,来人,开票据。”军官说完就走一边去了,十来个士兵还在查,看看有没有违禁品。所谓的违禁品,就是私盐、生铁之类的东西了。

    胡鑫无奈的再拿出三块银圆,交给军官,心说开票据,鬼话连篇。没想到的是,这个军官真的掏出本子,开了一个单据给看。胡鑫接过一看,上面一行是“收据”,中间写着一行字,“茶叶一船,运河疏浚费银圆五个。”单据递给胡鑫,军官笑道:“拿好了,一直到通州,保证没人找你再收钱,不过回来的这一趟,就不好说了。得看你带没带货。”

    胡鑫的船过去了,回头看看随后的一条大船,突然跟官兵争执起来了,船上出现一个身穿丝绸的男子,在上面叫嚣:“此乃国舅爷的船,你们也敢拦?”

    胡鑫立刻让船夫慢点,靠边看热闹。很快他就傻眼了,十几个士兵直接朝天鸣枪,砰砰砰的声势骇人。难道真的敢动手?大船的甲板上,家奴爬了一地的。当兵的上了船,枪托乱砸,噗噗的闷响听着牙根都酸。

    还是那个军官,站在甲板上,举着喇叭大声喊:“都听好了,过往船只,即日起一律接受检查,根据大小收取费用,反抗不从者,就地格杀。”

    “我看你们敢?”还真有不怕死的,站在甲板上跳脚。结果两个当兵冲上去,枪托砸过去,直接给人砸翻在地,一干家奴被踹进冰冷的运河之中,扑棱扑棱的,扶着船帮瑟瑟发抖。(未完待续……)

第四百零五章再见江湖

    第四百零五章再见江湖

    田贵妃在宫内节俭,但是却不断的在崇祯面前给爹妈要好处,所以不排除节俭是为了讨好皇帝而为之。田贵妃深得皇帝的宠信,其父飞黄腾达。(注:父宏遇授游击将军,锦衣卫指挥。妃最宠,未几进为皇贵妃。颇干预,每见上辄为外家乞恩泽。宏遇以妃故,官左都督,交游结纳,极园林声伎之盛。朝士附势者,争相朝请,每以外情输宫禁。)

    小人物成了暴发户,跳的太高不知道自己教啥的事情很正常,人之常情。人要是膨胀起来,真是不知道天都高低多厚。田敦吉就是这样的一个少年,家在扬州,搞点私盐和铁太容易了。有国舅爷的身份,走私盐、铁到北直隶,也不是什么难事。

    这十船货,都是大明南直隶特产“苏钢”。明一季,南京周边多产铁,以秘法炼钢,称之为苏钢。到了清朝,“苏钢”没落,佛山钢崛起,这都是后话了。

    本以为打出国舅爷的招牌,自然没人敢拦,没想到登州营根本就不鸟这些。带队的管事给拿下,十船货连人带船的一起扣下。一边旁观的胡鑫看的很刺激,也吓的不轻。这帮当兵的胆子真大啊,国舅爷的船也扣下了。

    胡鑫赶紧上路,出了济宁,沿河北上。到了汶上境内,又有官兵来检查。心里哀怨又要破财的时候,来了一个军官,也很年轻。问他:“交了运河疏浚费了么?交了单据拿来看看。没交就补交一份。你这船的大小,五两银子。”

    胡鑫还以为又要交五两银子呢,苦逼的拿出之前缴费的单据递过去:“军爷,前面收过了。”按照胡鑫的预想,当兵的肯定会说:“这是济宁交的,汶上要另外交。”没想到当兵的看了一眼,对比了一下上面的印章后,点点头道:“可以了,你走吧。”

    胡鑫傻眼了,我就是一个小茶商啊。本乡本土的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