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崛起-第4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冷笑着看着就在五百米之外的八旗铁骑。回头看看身边。勒住战马的陈燮,举起了手里的刀。

    战刀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血顺着刀锋往下掉,落在陈燮的脸上。映出一个狰狞的面孔。

    “杀啊。兄弟们。鞑子撑不住了。”吴三桂也在奋力厮杀,大刀舞动如雪花一般。他知道,只要自己敢于不卖力打仗。一准就回不去了。陈燮能剁了高起潜,就不是为了什么临阵脱逃整顿军纪,这就是做给关宁军看的,这就是在**裸的将关宁军绑在他的战车上。陈燮没了退路,关宁军又何尝不是?打不赢,大家都得完蛋,皇帝不会放过陈燮和关宁军。打赢了,嘿嘿,那就不好说谁放过谁咯。

    能混到这个地步的,就没有一个蠢人。祖宽和祖大乐,心里都很明白到了玩命的时候了。

    多尔衮也很明白,所以他交代了身边一个亲兵两句,让他带着一个口信去找多铎,如果等不到多尔衮回去,立刻丢下人口和辎重,什么都不要了,全力往塞外跑。

    交代完这个时候后,多尔衮也来到了阵前,无声的举起了战刀,催动胯下战马,冲在了最前面。一万满洲八旗铁骑,滚滚向前,不死你死就是我活的战斗开始了。这个时候,要想挽回败局,唯一的希望就是击败登州骑兵,他们已经战斗了半个时辰了。

    不能不说,多尔衮抓了一个还算不错的机会,当然这是相对而言。这个时候的登州营骑兵,已经把蒙古骑兵打散了。正在慢慢的往红旗的方向靠拢。汇聚在陈燮的旗号后面,就有三千多人。多尔衮一动,其他的登州骑兵立刻丢下正在追杀的敌人,掉头往红旗的方向杀来。

    陈燮不慌不忙的抽出手枪,这玩意在战场上就没什么机会。左手持枪,右手持刀,催动战马,陈燮带着身后的三千骑兵,迎着一万满洲铁骑冲上去。这个时候,只要挡住对手半个小时,身边的骑兵涌来,满洲八旗的一万骑兵,必败无疑。

    作为陈燮来说,这无疑是一次冒险,但是这个冒险值得。老子开挂了,老子是主角,光环无敌。杀!陈燮迎着多尔衮的大旗就过去了,身后近卫队紧紧跟随,手里的战刀雪亮。什么弩啊,短铳啊,现在都没发挥余地了。硬碰硬的时候到了,只要打败对手,关内的清军就别想跑,都得给我留下。

    多尔衮尽量让自己平静一点,战刀保持一个最佳位置,他要一刀剁了陈燮,这场战斗才能最快的时间内结束。问题是,当他看清楚陈燮脸上有一种诡异的笑容时,觉得不妙的时候,枪声响了。这是怎么回去?被一股巨大的力量狠狠的掀翻下马的时候,多尔衮脑子里最后一个念想。然后,他什么都不知道了,陈燮的冒险成功了,一击而杀,多尔衮就算没死,也差不多了,三发子弹击中了他。这个时候,陈燮也没时间多想,,连续举枪打光了剩下的五颗子弹,手枪直接扔掉,双手持刀,使劲一抡,一个八旗兵连人带马带旗杆,被砍成了六段。

    “多尔衮死了!”陈燮怒吼,吼声穿透云霄,直上九天。身后近卫整齐的呐喊:“多尔衮死了!”喊声本身后三千骑兵复制:“多尔衮死了!”

    慌乱的八旗兵,看不到多尔衮的旗号,斗志立刻就少了一半。这尼玛才刚刚开始打啊,一个回合啊,多尔衮就这么被弄死了?这是满洲最勇猛的睿亲王啊,怎么就这么没了?

    人心惶惶的满洲八旗兵,被陈燮带着三千骑兵迅猛的一冲,立刻就乱了阵脚,看着红旗在阵中左突右冲的,当者纷纷落马。一把战刀,在陈燮手里,成为了索命的判官笔。

    没有在第一时间围住陈燮这一股人马,注定了这一次决战的结果。当陈燮带着三千骑兵,杀透满洲八旗的阵型,调转马头回来时,无数举着战斗的登州铁骑已经杀进阵中。这时候再看三千铁骑,已经不足两千,但是这都是值得的,这点战斗损失在陈燮看来,奠定了今后的大明格局。为了这个格局,就算是牺牲再大,也是值得的。

    大明的现状,决定了需要一个稳定的国内形势,慢慢的推动大明的变革。这个时候,外部环境的安定就太重要了,不然隔三差五的要对付清军,太尼玛讨厌了。等到明朝内部稳定了,崇祯也该信服并接受自己的一些观点,大明就让她自己慢慢去改变吧。就算不肯改变,陈燮在山东做的事情,也会促使大明的变革。因为,新的阶级,在山东,在江南,已经诞生了。尽管他们现在还不是那么显眼,但是随着大量的海外财富的冲击,必然导致这个时代大明沿海地区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就算大明不想变,陈燮也会推着一点一点的往前走。用什么推?当然是刀咯,任何一个社会发生本质性的变革,从来都是要流血的。英国革命、法国革命,哪个时代的先驱不是在流血之后才奠定的霸业?变革,怎么会不流血?

    幻想用嘴炮来推动社会变革的举动,本质都是在吃喝人血馒头。改变一个社会的意识形态和道德体系,没有刀枪和铁血,从来都是一句空话。

    战场上的厮杀还在继续,陈燮想杀回头的做法,被韩山坚决的制止了,死死的拽着缰绳,态度坚定。陈燮只好作罢,带着不足两千的骑兵,在战场外围等着最后的胜利。

    战斗从上午十点开始,一直到下午一点,整整三个小时的激战之后,三万清军全面溃败,陷入了毫无组织的各自逃命状态。失去主帅的清军,如同丧家之犬,仓皇逃遁,头也不敢回一下。他们知道自己败了,这个时候不用跑的过敌人,只要跑的过同伴就行了。

    登州骑兵和关宁铁骑,全力追杀,一口气追出去三十里才作罢。浑身浴血的吴三桂,总算是有底气来到陈燮的面前,卖乖道:“陈叔,小侄回来了。”

    陈燮淡淡道:“让兄弟门再辛苦一下,打扫战场。”吴三桂满心欢喜的去了,陈燮看看这小子的背影,露出一丝杀心,想想还是算了。汪精卫都有“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的时候,人啊,都是被环境和野心逼出来的。

    满清要不是削藩,吴三桂未必会反。朱由检要不是吊死煤山,李自成要不是传说中那样抢了陈圆圆,吴三桂真的会引清兵入关么?南明小朝廷,在最初的一年,还惦记着联合满清打败流寇的美事呢。大环境如此,要求一个武将有节操?还是算了吧。

    不过嘛,关宁军的历史,也该结束了,让吴三桂和关宁军继续去追杀蒙古人和满人,倒是一个不错的安排。如果以前会害怕,现在打赢了这一仗,关宁军的腰杆子总该硬起来了吧?

    至于多尔衮,只能算他倒霉了,遇见了开启开挂模式的陈燮,他不倒霉谁倒霉?(未完待续……)

第四百五十三章乌龙首辅

    第四百五十三章乌龙首辅

    保定,首辅刘宇亮来了,老先生这次来的有点搞笑。多尔衮入关了,皇帝着急啊,找大臣商议,让大家想法子。刘宇亮站出来了,说:“我去!”不过这话没说完,估计是紧张的有点结巴,说话才说一半,后一半憋着了。

    朱由检一听这话高兴了,给他一顿猛夸,结果刘宇亮才说出下面的话“阅兵”。朱由检恼火了,尼玛不带这么玩的。既然你都站出来了,不去也得去。苦逼的首辅,因为一句话没说完整,不得不出来督战来了。

    走到保定,刘宇亮见了巡抚张其平,问起战局,一问三不知。整天躲在城内担惊受怕,居然不知道派人去查探?周边的城池也差不多是这个尿性,谁知道清军到了哪了?

    这时候有知道的人来了,一百多号丧家之犬,跑到保定城下哭。张其平派人去问了一下,当时就吓的魂飞魄散,立刻找到了刘宇亮说:“陈燮斩了高起潜,造反了!”

    刘宇亮如同五雷轰顶,这下算是彻底的完蛋了,陈燮怎么就造反了?怎么回事?老先生也顾不上多调查了,带上随从就往京师跑。这么重大的消息,他要第一时间告诉皇帝。话说回来,出了这么大的事情,正常的应对难道不该是他坐镇保定,调兵遣将,准备应对么?这才是他该干的活啊,你是首辅啊。他老人家不,亲自回去报信去了。报信这种事情。派一个信使去就够了嘛,事情发生了,第一时间做出应对才是正确的处理方式。等事情闹大了再处理,那可就难了。明朝历史上类似的事情很多,因为官员的无能,一件小事变成大事,祸害一方,甚至更大的恶果都不少发生。

    历史上刘宇亮到了保定,听说卢象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