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崛起-第5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会,太重要了。张父在家中的地位只能排在前十,不算太高。借着这个机会,没准就能进一步,从此人前显赫。

    天色黄昏,正在吃饭的老祖宗(族长)听说有要紧事求见,很快便请他们进去。张父也不客气,立刻把事情说了出来,老祖宗的眼珠子也有点不太会转了。直愣愣的看着张巡,煽动着激动的神采,几乎是有点失控的语气道:“此事当真?”

    张巡上前道:“绝没有半个字的假话,只因为松江知府阮大铖名声不佳,孙儿没有当面答应陈阁部,说是要回来请示尊长。”老祖宗听了摇头叹息道:“糊涂,你还是见识不够啊。”

    “张天如还在的时候,复社便已分化。此人一去,复社便不复当年声势,说是一蹶不振都不为过。陈阁部用阮圆海为松江知府,你可见到有人能翻起多大的浪花?松江税赋占了天下三成,阮圆海能来做这个知府,这不仅仅是陈阁部的态度,也是陛下的态度。这天下,终究是陛下的。岂不闻,复社中人,多有投入陈阁部幕宾?天下熙熙,皆为名利。复社之辈高举东林大旗,制造民意,刷新声望,不就是为了自身的利益么?”

    张巡叩首受教,老祖虚扶一下,待他起来继续道:“当今天子登基一来,朝局一再败坏。外有建奴,内有流寇。满朝文武不能为君分忧,陈阁部挺身而出,安定天下,陛下以公主下嫁,可见对其之倚重。你能在机缘巧合之下结实陈阁部,乃是福缘深厚所致。也是我南浔张家之福气缩在,你只管去做事,一定要做好,日后南浔张家发扬光大,就落在你身上了。”

    事情传的很快,在老祖宗这里出来,回到自己住的小院子里,妻子林氏已经站门口拜迎。林氏是小户人家的出身,其父是个落魄秀才,举人无望便在乡里教书为生。嫁给庶出的张巡,也算是门当户对。

    “夫君辛苦了,妾恭喜夫君,从此一飞冲天,兴旺家族。”妻子的话,听的张巡一阵恍惚,看看她脸上按捺不住的喜色,心里更是百感交集。不过是一个偶然的机会,谁想到那个陈阁部会乘坐公交马车?说的不好听一点,那是贩夫走卒坐的车。张巡不过是运气好一点,得以与之攀谈,流露了一番海外博取富贵的心思,便给陈阁部看上了。

    张巡也不知道自己是哪里给看上了,反正就是云里雾里的迷糊。殊不知,陈燮看重的是他有一颗敢于冒险的心。这个年月,有这种心思的人,但是生活不错的大家子弟,有出海搏命的心思的,那就是凤毛麟角了。当然了,这里面也不乏千金买马骨的心思。

    “现在说这个为时过早,阁部大人抬举,还得看自己做的如何。”张巡嘴上还是很谦逊的解释,妻子却没听进去这个,就知道高兴了。就在张旭没回来之前,家里的妯娌来了好几个,都在说这个事情。平时不太正眼看她的人,刚才都在有意无意的讨好她。仅仅是一个消息,就足以让人的地位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个社会就是这么现实。

    “我是个妇道人家,没那么多心思。就盼着夫君大展宏图,从此妾脸上也有光。”

    不提张家的事情,所谓的皇家船队,这是陈燮的一个诱饵。缴获的荷兰船只,陈燮一直在谋划该怎么处置,所谓对外卖的心思,其实就是一个说法,没想过真的去卖掉。这些船,陈燮早就有了安排,拉上皇帝一起去做海上的贸易。皇家船队,陈燮占了三成的股份,剩下的都给皇帝,随便他去分派。这个事情,就不是看利益的事情。有了皇家船队,民间会怎么看?带起一股风潮,一点问题都没有。等到朱由检看见了巨大的利益,整个大明的统治阶层,难道是瞎子么?大家都看见了,自然都会往里头扎。人都来了,剩下的事情就简单了。真的到里海外的时候,为了利益什么事情干不出来?这才是皇家船队的意义所在。

    这个事情暂时还不太着急,眼下要处理的事情,还是与荷兰人的谈判。打到巴达维亚去?陈燮不是不想,而是非常的想。问题是这个时候,英国人和荷兰人还没干起来,让陈燮的舰队独自去面对荷兰人的全力反扑,无疑不明智。所以,和谈成为一个必然,只要英国这根搅屎棍在,迟早要主动来寻求与陈燮的合作。(未完待续……)

第五百零一章和谈特使

    第五百零一章和谈特使

    南京镇守太监韩赞周,一直在谋求皇帝更大的信任,一个不想披红权的太监,就不是一个好太监。司礼监老大不是那么好当的,首先你得有很高的文化,然后你得深得陛下的信任。各种机缘凑在一起,才能做到这个位置。这是每个太监都在为止奋斗和努力的目标。

    在华亭,见到陈燮之后,韩赞周对陈燮的建议可以说大喜过望。与民争利之类的话,对太监无效。太监就是要为皇帝办事,是皇帝的一条狗。管你那么多,只要皇帝喜欢就好了。现在是陈燮出船,皇帝只要出点人手,每年就是两三百万银圆的进项,这买卖就算明知要被人砍死,韩赞周也是要博一下的。

    连夜给皇帝上了密折,详细的汇报这个事情之后,韩赞周便开始耐心的等待结果。他也不傻,这是陈燮变相的给皇帝送银子呢,贿赂皇帝这种事情,大概就是陈燮能这么干了。直接拿银子砸皇帝,当年也有人这么干过,那个人叫沈万山。陈燮不是沈万三那种只有银子的傻瓜,他不但有银子,还有安身立命的军队和地盘。最重要的,他没有野心。任何一个有野心的人,在明末外患不断,内乱不休的情况下,都不会像陈燮这样,竭尽全力的为君父分忧。

    一句话,皇帝又不傻!嘴上说的再好听,真正事到临头,得看你做的什么。

    赎金的问题上讨价还价是不可能的,乖乖的拿出一万个金币盾。普特曼斯和揆一获得了自由。回到巴达维亚,面见总督,详细的说明了事情的经过之后,又各自写了一份报告。前后折腾了有一个月,总算是得到了来自印度的回复。“如果情况真的如此,应当避免冲突扩大,寻求和平贸易的契机。”一句话,贸易才是最终目的。怎么获得正常的贸易机会不重要,重要的是中国人愿意与荷兰商人正常的贸易往来。但是现在这个正常都很难达成了,所以要进行谈判。战争是荷兰人挑起的。要想重归与大明的贸易正常化。代价是必须要付出的。

    普特曼斯和揆一这两位败军之将,很快就接到了一个新任务,作为谈判代表,与大明展开和平谈判。目的就一个。贸易正常化。战争无法得到的东西。那就在谈判桌上得到。这就是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态度。他们对此还持一个乐观的认知,认为大明是一个要面子的国家,给他们足够的面子。问题就不难解决了。

    应该说,这是一个比较深刻的认知,但那是以前了,现在负责这个事情的陈燮嘛,面子要,里子也要。没利益,我知道你是谁啊?对外的贸易,多少人排队等着与陈燮勾搭。

    大明开海的消息传的很快,随着英国人闻风而动,葡萄牙人也坐不住了。在镜壕的时候,他们是占得先机的,荷兰人强大了,插一杠子,掌握了主导权,日子很不好过。但是总的来说,还是很滋润的。但是现在不一样了,大明开海了。西班牙人能来,英国人也能来,欧洲各国的人都能来跟大明做买卖。

    华亭新区的码头上,一时间千帆汇聚,来自各国的船只纷纷闻风而动。传说中遍地是黄金的古老帝国张开怀抱拥抱世界,呃,你没睡醒呢。不过是推开了一扇窗户而已。

    乘坐鹿特丹号帆船,离开巴达维亚,在海面上飘了近一个月,来到长江出海口的海面上。手里举着望远镜,曾经痛彻心扉的失败,再次涌上揆一的心头。大明的一艘飞剪船出现了,大摇大摆的截住了鹿特丹号,根本就拿船上的32门铸铁大炮不太当一回事。

    登上鹿特丹号的是一个年轻的军人,身材不高,面色黝黑,态度傲慢,仰着下巴,用山东口音的大明官话道:“既然是来和谈的,为何开这战船来?”这就是鸡蛋里面挑骨头的意思了,这年月帆船出海,没几十门大炮防身,你也好意思出来混?

    揆一是副使,听完通译的话,耸耸肩道:“荷兰只有这样的船,单纯的商船在这个时代,无疑是找死的行为。”年轻的军官从鼻孔里喷出一声冷哼,淡淡道:“作为交战的双方,没有在海上把你们击沉,就已经是很礼貌的行为了。想登岸可以,战船必须交出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