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崛起-第56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田野里正在忙碌的农人,听到钟声立刻开始往回跑,扛着农具牵着牛,逃回道土墙后面的村落,尖兵被林雄叫来先骂一顿:“尼玛,职业军人被老百姓发现了,你们是干什么吃的?”骂完了踹一脚,嫌他挡路了。尖兵班长一张脸臊的通红,撒丫子往回跑,带着他的十几个手下,继续往村庄方向推进。还行,没有发现大炮,弓箭什么的是没什么威胁的。

    真正的麻烦不是来自村庄里,而是来自草丛中,啪的一声,林雄的脸上多了一坨黏黏的东西,下意识的一巴掌上去,落下来一条恶心的山蚂蝗。我去,这是什么破地方?

    “工兵,快点,杀虫剂准备。”苦逼的工兵背着喷雾器出现了,这一点战前有充分的准备。其实在大员的时候,就遇到类似的问题,军中预备了喷雾器。现代社会被禁用的666+乐果的组合闪亮登场,三个工兵给林间道路两边开始喷啊喷。

    这玩意效果不是一般的好,一顿喷之后,林间不断落下各种虫子就算了,还有不少虫子疯狂的飞离小道两边的区域,什么蚂蝗、蛇啊之类的东西,逃的叫一个快啊。

    看看天色不早,尖兵班靠近村子之后,没有任何军事行动的意思。走在前面的班长耿成栋,武器交给下属,自己举起双手朝前走,一边走一边喊:“我们是大明军人,被风浪吹到这里,没有恶意,请大家不要惊慌。”

    这个村落看起来不算太大,也就是百余户的样子,用于防御的围墙由石块木头土坯等建筑材料修成,不算很高,不到两米。围墙背后,能看见手持弓箭和砍刀的人。

    木门被打开了,出来一个老者,手里拄着拐杖,哆哆嗦嗦的上前来。“大明,王师?”老爷说的话口音有点怪,耿成栋根本听不懂啊,还拿人家当歪果仁。

    好在有一个能听懂的士兵,大声在后面用闽南话喊:“阿伯,我们是大明的官兵啊,干腊丝番鬼被我们从大员打跑了,现在是来追击他们的。”

    “莫惊了,莫惊了,是王师,是大明的官兵来了。”老者激动的回头喊了一嗓子,尖兵班的人还没来得及高兴,里面冲出来一个中年男子,背着老头又跑了回去。一边跑还一边抱怨:“官兵比海盗都狠毒。”

    “你娘的!”出身闽南的士兵恼火了,上来骂了一句。也不说动家伙,一手叉腰,一手指着村子的大门骂:“仆你啊母,哇素登州营,仁义之师,力栽母栽……。”

    反正一帮人跟听天书似得,你还别说,这个效果真好,没一会里头就出来了一堆人。还是那个老头走在最前面,后面跟着一群手里拎着弓箭和柴刀的小伙子。

    “登州营?在大员打番鬼的登州营?”耿成栋的眼泪都下来了,出面说话的是一个穿长衫的男子,南京官话说的很渣,但好歹能听的懂了。小鸡啄米似得点点头道:“是啊,我们是登州营,要去巴达维亚打干腊丝的番鬼,海上遇见风暴,被吹到这里来了。你们这里是哪啊?能不能提供一点淡水和食物啊。”说着还从口袋里掏出一把银币道:“我们给钱啊。”

    林如海是闽南人,那地界山多地少,百姓生活艰难。赶上大明沿海匪患不断,实在是活不下去了,整个村都下了海,来到婆罗洲讨生活。这人读过几天书,三十来岁没考中功名,家境也败了。不出来闯就是饿死,只好跟着一起出来闯。

    语言关过去了,其他问题都简单了。这万里海外能看见自家的军队,而且态度很好,据说是大明唯一的一支仁义之师,能比岳家军的存在。有些见识的林如海,立刻成为了交流的中心。一打听才知道,这地界属于元代时期渤泥国,三宝下西洋的时候,改叫文莱。婆罗洲很大,岛上有不少来此谋生的华人,西边还有一些华人,据说还一度控制了一大片区域。

    文莱这边对华人还算友好,以前是大明的藩属嘛。他们这群人来的比较晚了,所以在海边找到一个地方安家也不易。平时呢,不但要种田谋生,还得跟一些海盗开战,保护自己的粮食不被抢走。这不,这个围墙就是用来防野兽和防海盗的。(未完待续……)

第五百四十章要少了!

    第五百四十章要少了!

    小村子里的孩子都疯了,自打一个胆大的孩子进了临时营地,带回来一块巧克力和一块压缩饼干之后。临时的司令部被红娘子改造成了托儿所,陈燮是一点办法都不木有啊。好在孩子不多,也就是二十来个,都在七八岁左右。大一点的孩子,都在地里干活呢。

    登州营彻底颠覆了这些侨民对官兵的认知,一户人家的孩子打摆子,正常情况就得等死了。结果被红娘子知道了,带上军医背着药箱就杀进村子,找出放在床上自己扛的孩子,对着父母一顿臭骂,其实人家也听不懂她的河南话。就是陪着笑,看着孩子吊水的时候,还在那里发呆,这也能治病?两天之后,孩子就好了,继续活蹦乱跳的。

    在村子边上扎营的登州兵,从来都不轻易进村子,看见地里的百姓在耕种,不少人脱了鞋子下地,帮忙耕地,帮忙栽秧,帮忙修沟渠等等,什么活都能干的上手。路不好,一群官兵拿着小铲子,自带干粮修路,两边的草地被喷了药水,短期内昆虫是一个都看不到了。硫磺往草地里一撒,蛇也不敢来了。这哪是官兵啊,当兵的干活比百姓都利索。

    村子里种的菜,送上门去人家不带收的,你得收钱才行,不要钱也可以,罐头你要吧?不想要的家长,看看身边含着指头眼睛盯着罐头的孩子,最终还是收下了。

    不管那个地方,政府部门的反应都是最慢的。文莱王国的官员也是这样,登陆的第三天,才来了一个黑的跟非洲叔叔差不多的官员,带着一群下属。走到海边看见舰队就跪地上了。

    指挥帐篷内,陈燮正在跟安东尼商量军务,决定派出飞剪船,赶去巴达维亚和淡马锡,寻找两支分舰队,以后这种蠢事不能再干了。在现有的交通状况和通讯水准的前提下,玩这种技术活基本是给自己找不自在。要不怎么以前容易出名将呢,不就是带兵的将领个人的临时应对能力的体现么?科技越进步,出名将的几率就越小。

    正商议着,外头进来参谋汇报,文莱本地的一个官员来访。陈燮只好出来见一见这个本地官员,这是一个本地的小部落的首领,算是乡长一级的。名字很长,陈燮就记住一个“巴”字的读音。直接就叫人家老巴。

    林如海被请来当翻译,很快就搞懂这个官员的来意了。这个老巴羞羞答答的表示,大明天朝上国的大军来到小地方,这是要干啥来?看看老巴两腿一直在颤抖的样子,陈燮明白了,这是给吓的。文莱这个地方吧,先后被葡萄牙、西班牙、荷兰的殖民者入侵过,对外来的军事力量比较敏感就是了。国家弱了。自然是比较担惊受怕的。

    作为天朝上国的内阁大臣,陈燮自然不客气的表示。这个地方不错,我打算租下来,先租用个九十九年的,你开个价。这话说出来,老巴脸都白了,这哪里是他能做主的事情。赶紧去找他们的苏丹报信。这文莱苏丹吧。这会就是个酋长,朱棣当皇帝那会呢,派了个郑和下西洋,具体是要干啥也不清楚。反正那会的大明官员还是很讲道理的,人家就单纯的路过。没有留下来的意思。现在来了个大明的高官,完全就不讲道理,你这地方不错,我要占一块。不是,是租。但是跟占一块有啥区别么?

    反正这个事情吧,不答应是肯定不行了。看看海上的舰队就知道了,这帮人就不是来讲理的。反抗?开什么玩笑啊,一百多年前不是没人眼红大明船队的富庶,结果都没落下好。再说了,华人还是比较好相处的,不像那些红鼻子绿眼珠的番鬼。

    这事情不答应不行,酋长大人呢又不好自己出面,派了自己一个儿子来跟大明谈。反正他儿子多,一百多个呢,一个去了没回来,再派一个就是了。开战的事情是不要想了。

    这个叫坤的王子在老巴的陪同下,来到了陈燮的指挥部门口,扬言代表苏丹就这个租借的问题进行谈判。陈燮也不客气,直接表示地方不要太大,我要建一个港口,大概这么大就够了。然后带着坤出去走了一圈回来,大概圈了一万多亩地进来的样子。老巴差点都要哭出来了,这是他的地盘啊,基本上全给划进来了。

    他的死活,坤是不在意的,看看这也没多大嘛,答应就答应吧。反正他来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