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崛起-第6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流通市场。现在大明的京师,银子已经没人用了,你得用银币。这个银币呢,分为以下的几种。一两的,五钱的,二钱的,一钱的。除此之外,还有大发银行发行的铜圆,因为质量有保证,品相好,难以作假,渐渐的取代了过去的货币。

    朝廷的户部也有铸币,但是因为这个质量差,根本在市场上就没人愿意认账。

    这个问题要是放在现代,那是非常严重的事情。放在大明也是很严重的事情,但是这个时期比较特殊,就是大明实际上的货币体系是没有发挥什么作用的。陈燮的货币趁虚而入,直接取代了官方的货币。问题是,站在朱由检的立场看这个问题,没觉得有什么大不了。这个货币陈燮弄出来的,今后交税入库可以说一清二楚,你想做手脚,门都没有。短期内看起来,国家的收入是增加了。得了好处,朱由检当然没有意识到这个事情长远的危害性。

    曹溶之后,吴邦臣站了出来,他也说了一件事,应该把货币发行的权利,拿在国家的手里。那么,铸币这个事情是谁在负责呢?或者这么说,不管谁在负责,都比陈燮掌握了货币发行权要好。这个话,从字面上来理解,绝对是一心为国的。

    但是这两位站出来之后呢,朱由检就觉得今天这朝会的气氛不对,到底哪里不对,他还没感觉到,只能是耐心的等着看。朱由检不知道货币发行应该掌握在国家手里么?他肯定知道啊,但是他更知道,一旦这个事情朝廷拿在手里了,呵呵呵!结果必然是又一个宝钞。

    千万不要小看了大明这些蛀虫的节操指数的低下,他们可是什么事情都能做的出来的。这也就是朱由检明知道货币发行权的重要性,但是却在放纵陈燮这么做。为啥?因为陈燮有能力维护这个货币体系不至于崩溃,大明这些官员包括内监在内,都做不到这点。

    陈燮正在把自己的势力不断的撤出大明的腹地,自身有长期在外不回大明。这就是一个态度,等于告诉皇帝说:“陛下,臣就在海外呆着了,老婆孩子你帮忙照顾好。”朱由检的理解很简单,重耳在外而生。陈燮就是这个态度,他不会来,老婆孩子稳如泰山。谁要敢伸手捞他锅里的肉,你试试看一个。

    朱由检不认为自己的大臣们是蠢人,但是他们为什么还要这么做呢?四个字,利欲熏心。

    难道,他们真的不怕陈燮撇开大明,在海外立国么?你们不怕,朕怕啊!大明在经历了多年的动乱之后,好不容易才好转的局面,真的经不起折腾了。

    御史郑楚勋也站了出来,这时候的朱由检,嘴角露出一丝微笑,心里轻松了很多。今非昔比,他对这些大臣的底细,已经不是以前那样一无所知了。温体仁有党之后,朱由检对大臣的调查可是下了大力气的。

    “陛下,臣有本奏,臣弹劾大学士魏藻德,勾结朋党,谋害忠良,欲致大明于乱局。”这话可是要命的,魏藻德再淡定,也不得不站出来道:“陛下,臣冤枉,请陛下还臣一个清白。”郑楚勋可不是什么空口白牙的说,接过这个话就下了刀子。

    “就在昨夜,吏部尚书李遇知大人,御史曹溶、吴邦臣,先后不过一刻,进了您的宅子。呵呵,您能解释一下为什么?难道说,你们是在吟诗作对?那真是好雅兴了。”一番话说的魏藻德脸都红了,怒道:“你敢监视本官,好大的胆子。”

    说完了对着朱由检道:“陛下,大臣之间互相往来,御史攻讦,今后谁还敢互相来往?”

    朱由检笑而不语,御史黄熙能站了出来,冷笑道:“那就要看京查的结果了,户部右侍郎,继任者是哪一位?不会是王正志大人吧?”(未完待续……)

第六百一十五章帝王心术——平衡

    第六百一十五章帝王心术——平衡

    这场面越来越好玩了,朱由检笑的越发的明显。还是陈燮的招数好用啊,自打改了内阁的制度后,各位阁老各司其职,即便是周延儒,也不敢轻易插手别人的事情了。为啥啊?怕得罪人啊,下一次廷推,他还惦记连任呢。这样一来的话,阁臣之间就斗的厉害了。权责清楚了,皇帝就好当了,出了事情能找到责任人了。

    “陛下,魏藻德打着为国的旗号,一边嗾使御史弹劾陈阁部,一边谋划亲信朋党入户部担任要职。无非就是看上了铸币的好处,臣弹劾魏藻德勾结内监,欲把持铸币大计。”黄熙能这一刀更狠,直接扣了一顶勾结内侍的帽子。

    户部铸币这个事情,肯定是离不开内监的插手。明朝之前的官钞信誉破产,很大的程度上有内监的一份功劳。当然主要还是朝廷没钱了,就印印印。旧的宝钞还不收回,新的充斥市场,越来越多,越来越多,最后变成了废纸一张。即便是变成了废纸,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皇帝为了敛财,让内监拿着宝钞去买东西的事情也没少干,直接换钱的事情也不少。

    “此事,先放一放吧,等朕让厂卫查明真相再说。”朱由检很果断的停止了这场战斗,这事情其实很好查,让人去把太监杜勋抓起来一审,什么都明白了。不过这个杜勋是信王府的老人,朱由检一直比较信任就是了。

    朝会继续,大家都很有默契的不再提这个事情,私下里都在磨刀霍霍。朱由检及时的制止了战斗,带来的后果就是已经撕破脸皮的阁臣们,接下来会更加凶残的干掉对方。已经卷进这个事情里面的人不少啊。三位内阁大臣,首辅周延儒,阁臣魏藻德、洪承畴。

    果然,这边一散朝,下午弹劾的奏折就开始下雨了,一场混战开始。朱由检看都不看这些奏折。直接让人把杜勋拿下,东厂大太监吴直,那是一点都不讲过去的情面,三木之下,杜勋连他跟哪个宫女“对食”的细节都招供了。

    提到这个对食,呵呵,太监和宫女之间互相情感依托的一种手段。就不多说了。

    吴直是个太监,心理上多少有点变态,喜欢搞清楚这个跟自己一样没小**的家伙。是怎么取悦宫女的。当然了,吴直是不用取悦宫女的,他在外面有宅子,娶了不止一个女人。太监娶妾,怎么说呢,在明朝还是很流行的。至于怎么弄那事,就不得而知了。

    吴直问的很仔细,杜勋交代的也很详细。然后就没然后了,这些事情肯定不能给陛下看。平时没事哪来当乐子。倒是不错的素材。

    杜勋交代的很清楚,勾结外臣,互为呼应,谋取铸币的利益。明朝的太监跟大臣勾结,这就不是啥新鲜事,著名的张居正。跟冯宝之间就是死党。

    朱由检看完了审问结果,话都没多说一句,就丢在地上,使劲的踩了几脚。出了邪火之后,才对王承恩道:“大伴。你去处理,看在昔日的情分,让他死的体面一点。”

    什么叫死的体面一点?就是给留个全尸。对于这些信王府的旧人,朱由检还是很有感情的。但是勾结外臣这个,绝对不能轻饶了。至于魏藻德,朱由检不会动他,动了他,就等于内阁的结构发生了变化。再说了,魏藻德也没有亲自上阵嘛。

    不动魏藻德,那就只好动别人了。动谁?御史风闻奏事,没有明显证据,不好动。李遇知这个天官呢,让人把奏折找来,果然是弹章如雪啊。不少是冲着魏藻德和李遇知去的。

    朱由检也不废话,让人去把李遇知请来,把一堆弹章给他看了看,然后也没说什么。李遇知就自己摘下乌纱帽,跪在地上:“臣请祈骸骨!”

    接着又给周延儒等人叫来,说了李遇知请辞的事情,让他们组织一下廷推的事情。天官是不得了的位置,必须用好人选。不要在搞出勾结内监的事情了。

    没有提魏藻德一个字,然后就没有然后了。保持内阁的稳定和平衡,这一点朱由检还是很清醒的。魏藻德这个混蛋不是个东西,就算是知道也得用他,这就是帝王心术。

    事情到了这一步,自然是没人再继续了,皇帝都做了结案陈词了。唯一倒霉的就是魏藻德了,坚定的盟友李遇知被“回家”了。朱由检还算给他面子,没有定罪发配什么的。到了这个级别的大臣,朱由检也不是说杀就杀了。毕竟现在不是当初局面一团糟的时候,朱由检急眼了,谁不行就杀的事情,不会再做了。

    处理完这个事情,朱由检总算是松了口,对杨廷麟道:“杨卿,朕的内帑是怎么来的,你心里很清楚。户部不能一分银子都不拿吧?”杨廷麟总算是等到这一句了,立刻接茬:“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