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崛起-第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跟在队伍后面,陈燮慢慢的策马而行,检测这两个月的训练成果。

    应该说王启年他们还是很凶残很坚定的执行了陈燮的训练方案,这些学员从开始那些什么都不会的菜鸟,具备了一个军人的基本素质。但是现在还早。

    正常人步行五公里,大概需要一个小时。这些学员急行军的速度不算太快,但是比起明朝的士兵而言,算是非常快了。短短三个月的时间,他们做到了五公里急行军三十分钟。这个成绩,陈燮都感觉到吃惊,要知道他们的背包里,可是装了五公斤砖头的。这充分的说明了一个问题,在足够的食物和正确的训练之后,明朝人也能变成合格的士兵。

    目的地在海边,海滩上已经竖起了靶子。一群菜鸟,隐隐觉得要出点什么新鲜花样了。过去的两个月,单调枯燥的训练可以说周而复始。训练之余的娱乐活动也有,由教官组织大家玩一些简单的游戏,比如拔河,投弹,优胜者可以享受一顿美餐。再有就是,本地的一个戏班,给大家演出过一场。

    总算有新花样了,大家的心情都很激动。看着“阎王”从马背上下来,从王启年手里接过一支看上去很古怪的鸟铳。

    举起步枪,走到学员面前,陈燮大声道:“都看清楚了,这叫步枪,不是大明军的鸟铳那种破烂货色可以比的。这是一支前镗燧发枪,枪的主要构成有如下:枪管,火门,扳机……。”陈燮的讲解可谓仔细,每一个零件都介绍的很清楚。然后当着大家的面,把步枪组装了一遍。

    第一课没有实弹射击,就是单纯的熟悉枪支。陈燮讲解完毕后,每人都领到了一支步枪,还有一把**。军刺是大明工匠出品,唯一的技术难点是卡槽,但是这个问题在现代解决了。大明的工匠也被要求仿制,从最简单的做起,能做一样算一样。

    拿到的步枪上还有黄油,按照陈燮要求,每人先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擦枪。海边的棚子里,有水泥台子,10个一个台子,开始擦枪。把枪擦干净了,每人发一本说明书。要求大家全部背下来,一个字都不能少,7天之后检查,一个人背不出来,个人关小黑屋,全班罚站一天,不给吃饭。

    对于大明人而言,在吃过陈燮提供的伙食之后,让他们回去吃糠咽菜,那跟要命没啥区别。为了吃上饭,这些人爆发出来的主观能动是难以想象的。

    7天的时间不算长,但也不短。7天之后,每一个人都能背诵步枪操作手册,都能熟练的拆卸自己的枪支之后,全体成员再次五公里急行军,来到海边。这一次,大家又领到了一件新装备,一个皮盒子,盒子上有卡槽,可以挂在武装带上。

    还是阎王亲自示范,定装药,米尼弹,通条,装弹结束后,采用一个半蹲的姿势,瞄准前方五十米的固定靶,扣动扳机。陈燮认为,只要在五十米的距离内能击中目标,就可以算枪法合格了。这是排队枪毙的时代,排枪才是王道。指望枪枪咬肉是白日做梦,能做到一顿排枪过去,有一半的子弹击中密集队形的敌人,那就是很不错的成绩了。

    10天后!海边靶场。

    砰砰砰砰……!枪声整齐,刺鼻的硝烟味道还未散去,丁子雄已经机械的下令后退,然后换上另外一排士兵,退下的士兵多少有点生疏的装弹,毕竟是第一次实弹射击。开始的时候闹出了不少的笑话,几个士兵连通条一起打了出去。被拉到一边,脱下裤子,打10下军棍!一天下来,120人里头,有44个人吃了军棍。万幸的是,教官没有关小黑屋的处罚。

    陈燮安静的站在场边观看训练,三段射击在明朝不是什么新鲜玩意。据某些历史研究者的结论,明朝的火器已经很发达了,打不赢女真,不是技术问题,而是制度问题。严重的**,导致了军工生产的质量严重下降,拿着劣质火器上战场,真的还不如拿着冷兵器。

    对于这个结论,陈燮持谨慎怀疑态度。

    参阅了大量的现代研究结果之后,陈燮放弃了三段射击,采取的是近代各国普遍采用的两段射击。这样做的好处是降低发生换位混乱的,坏处是火力的连续性不足。米尼步枪良好的性能很独特的设计,很好的弥补了这个缺陷。经过反复试验,陈燮发现区别不大。

    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近代军队采取两段射击的原因,是因为大家都是滑膛枪。有效射程非常可怜,所以在排队枪毙时代,龙虾兵在风笛和鼓声之中,几乎走到对手面前顶着面门开枪,打完两轮就刺刀冲锋的战术,实属迫不得已。也就是说,滑膛枪这个东西,三十米之外,能不能击中你瞄准的目标,得看上帝的意思。

    陈燮是线膛枪,远了不敢说,两百米之内给打中,皮甲肯定没用。一百米之内,这个世界上还没有能挡住这种步枪子弹的盔甲。

    综合以上这些因素,这些穿着防弹马甲(口袋里塞薄钢板)的士兵们,可以从容的在200开枪,然后用持续不断的火力击溃任何对手。这还没算上火炮!

    装备了大量火炮,以线膛枪为主要装备的近代军队,对阵冷兵器为主的军队会有怎样的结果呢?陈燮在历史上找到了一个经典战例。这个战例发生在中国,时间是1860年。交战双方是三万清军,对阵八千英法联军。

    这一仗的结果,英军2人死亡(一人为英军,一人为印度兵),29人受伤(11名英军,18名印度兵)。法军法军死亡3人,伤18人。据法军记载,清军战死1000余人。

    不能不提的是,当时的清军和现在的建州女真,就战斗意志而言,毫无可比性。

    看着自己的士官们虽然显得有点笨拙,但是已经能面前的做到连续射击而不会太乱的时候,陈燮笑着转身离开。还有别的事情等他去做。

第七十一章结业仪式及随后

    第七十一章结业仪式及随后

    元年七月十四,袁崇焕赴任陛见,崇祯询以平辽方略:“建部(建州女真)跳梁,十载于兹,封疆沦陷,辽民涂炭。卿万里赴召,忠勇可嘉。所有平辽方略,可具实奏来。”

    崇祯做事认真,喜欢臣子说实话,不喜欢弄虚作假。但是袁崇焕没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他这么回答:“所有方略,已具疏中。臣今受皇上特达之知,愿假以便宜,计五年建州可凭。全辽可复!”

    朱由检同志很高兴,因为他要的是“具实奏来”,答案是如何的美妙。于是便许诺:“朕不吝封侯之赏。”好吧,这就是“平台召对”的上半场。中场休息(中间休息一下,上个厕所啥的),给事中许誉卿找到袁崇焕,问他“五年平辽”怎么回事,袁崇焕来了一句:“聊慰圣心尔!”许誉卿当时就说,当今圣上非常精明,“岂可浪对?”将来到期你做不到,怎么办?

    下半场的时候袁崇焕做了一些补救,但是基调已经定下,改也是小打小闹。

    这是一次成功的召!这是一次胜利的召对!这是一次……作死的召对!

    八月初十,登州,东海某海岸,又一次实弹射击训练结束后。回到新建的军营,收拾步枪,擦拭完毕,等候教官的检查。丁子雄和他的同学们,态度认真的完成了这些后,教官来了,没有像往日那样每一把步枪都检查保养情况,抽查了两支之后就过去了。

    这是一个很意外的现象,丁子雄不敢相信这是教官在偷懒,只能认为他良心发现。要知道这个叫王启年的教官,是所有教官中最为严格的一个。丁子雄就被他关过两次小黑屋,下令打过三次军棍。当然,这个班长的职务,也是他任命的。凭据是一种积分制度!

    “全体注意,十分钟之后,食堂开会。”丢下一句话,王启年匆匆而去,留下一屋子不敢相信的眼神,平时检查,哪有这样随便看看就完事的,拆开枪检查那都不稀奇。

    步枪放在枪架上,丁子雄动作很快,冲出宿舍。还没到十分钟,120人全部到场。

    “阎王”一改往日的黑脸,笑眯眯的走到活动奖台上(就是木头的凸字型),站在最高处,陈燮满意的看着这些年轻的面孔,只要吃的好,穿的好,就能练出好兵来。这样的年轻人,登州很多,全国更多。当然了,这些人是军官,跟以后的士兵不一样。

    “同学们,今天我要恭喜你们,经过近四个月的紧张训练和学习,你们顺利完成了学业。现在我宣布,张家庄团练讲武堂第一期,全体学员通过了所有考核,顺利结业!”

    这就结业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