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崛起-第7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每一张面孔都如此的激动,这是复兴社成立以来,第一次以公开面目示人。

    陈燮面带微笑,站在这些人的面前,铿锵有力的开口:“我宣誓,忠于民族,忠于国家,自愿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终身。我将……。”这是一个典型的民族主义的组织,也只有这样,才能用高大上的理由作为信仰。

    跟随着陈燮,二百多人整齐的朗读誓言,两个师排长以上的军官加起来才多少人?李斐带来的人里头,甚至还有不少班长和士兵,他们都是复兴社发展的成员。

    声音在夜空之下传的很远,灯火照的每一个成员的脸上通红。作为第一师的师长,翁正清此刻的心情却是惊恐不安。什么时候他的部下变成了某个秘密组织的成员,他是一点都不知道啊。现场连以上的军官,一口气站出来八成。如果自己对陈燮有二心,今天就得死在这里。这个事情越想越害怕,但是随着誓词入耳,翁正清也恢复了冷静,忍不住的也小跑出列,默默的站在队列的后面。其余军官见状,也都跟着一起站在队列的后面。

    等到誓词最后一句“为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巅而百死不悔!”念完的时候,现场瞬间恢复了安静。站在队列之前的陈燮,这个时候露出严峻的表情,看着众人道:“国家不能再这样继续下去了,朝廷里的那些人,私心太重。这个国家的未来,不能交给他们,而应该由我们来掌握……。”

    呃,虽然都是把自己摆在一个伟光正的位置上,毫无疑问陈燮说的这些新鲜玩意,比起传统的什么道德礼教更能忽悠人。说穿了其实就是利益,换一群人来掌握国家而已。而且这个国家,还不能出现军国主义为主导的现象,这是陈燮再三提防的东西。未来的大明,具体到执行权力,还是以文臣为主,不过军队这一系,必然是一个独立的存在。具体掌握在谁的手里呢?现在肯定是陈燮,将来是不是陈继业,那得看他自己的努力。

    中华民族是否需要复兴的问题,大明的精英们跟陈燮的理解肯定不一样。多少年以后,还有某些公知叫嚣有造原子弹的钱,不如分给老百姓。我想就算他能理解一个民族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外辱之后迫切想站起来的心情,他也不会说出来的。又或者,他根本就无法理解。

    传统的农耕文明在明末失去了一次蜕变的机会,迎来的是一个历时三百多年严重倒退的朝代。在这个想当奴才都是一种抬举的朝代,我们这个国家彻底的落后了。也许真的是中华文明的农耕文明和道德体系存在的时间太长了,发展方向已经根深蒂固,寻常的改变很难使之重新焕发新生,所以老天爷才用百年的屈辱史来唤醒这个民族。

    这个时空的关键节点,陈燮出现了,站在这些年轻的面孔面前,他有足够的信心,从此改变这个民族的发展方向,使之走上另外一条道路,由此完成历史上未完成的蜕变。

    京师戒严之后的两个晚上和一个白天之后,迎来了又一个白天。御前会议依旧没有接过,朱慈烺根本就不合作,哪怕老师姜逢元抓着他的袖子,也被他抽出侍卫的剑来割掉了袖子,愤怒而离开。最后还是文武之间达成了一致,以兵部的名义,派人去接管城外的两支军队。(未完待续……)

第一百一十七章为什么?

    第一百一十七章为什么?

    兵部的命令有没有用?正常情况下,是有用的。全国的军队,除了禁军,都应该置于兵部的指挥之下。但是朱由检搞的军事改革,其实是一个怪胎。或者说是一个搞了一半就停下来的军事改革。这个时候的大明军队体系,有点像清末,总的来说就一个字“乱”。

    一开始的时候,朱由检练新军的目的,是为了作为模本,逐步的改良全国的军队。想法是对的,可惜事业未竟而崩殂。新君登基之后,没有太高威望,对军队的改革很难指挥的动。因为牵扯的利益太多,兵部方面对这个事情的推进也不太积极。这就造成了新军已经练的差不多了,具备了一定的战斗力,早就败坏的卫所制度却没有能取消。再一个就是募兵那一套还在,而且还不少。大明军队的这两条体系庞大且臃肿,还在不断的消耗国家本来就不多的军队支出。这就跟清末差得多了,各省的新军都把架子搭起来了,虽然没有严格的按照国家的要求去练出来,但总归是旗号竖起来了,往里面投银子了。与此同时,各地的八旗兵还在,绿营也还有不少,练勇、城防营、江防营等的传统军队还在。别的不说,单单是绿营和练勇,就有二十多万。

    说起来,这会的明朝军队体系,总体来说还是两个体系,新军毕竟是很少的一部分,非要严格是算起来,直隶范围内新军也就是一个飞鹰骑,一个新军,加起来四万出头。城内的军队也有四万出头,不过两者之间的战斗力差距太大就是了。

    新军从一开始就是走的内库的体系。所以正常情况下兵部根本就指挥不动。在决定了洪承畴和卢象升携带兵部的命令出城接管军队的事情后,洪承畴主动的揽下了去南苑的活。这支骑兵的饷银,还是走的户部体系,所以他还是很有信心能以高官厚禄打动何显,拿下飞鹰骑的指挥权。这个想法正常情况下是没问题的,陈燮没了。部下不得找靠山么?

    洪承畴的私心是很明显的,但是卢象升也没计较这个。他更在意的是有没有皇命,可惜内阁那帮人,加上六部的文官和武勋们,一致认为必须先拿下军队,然后才能安心的跟皇帝继续斗嘴皮子。就算将来把军队的指挥权还给皇帝,那也是以后的事情。说起来,勋贵们的野心,主要还是体现在海外的巨大红利之上。对于政权没有太多的奢望。皇帝在呢,他们更愿意后退一步,扮演一个保卫北京城,稳定乱局,保证平稳过渡的角色。

    或者这么说,武勋求的是利,文臣求的是权。这么说吧,新的内阁制度之下。只要掌握了军队的指挥权,真的可以做到文臣控制整个国家。年轻的皇帝根本就干不过文臣集团。

    天色微明,城门打开,两支队伍各走一边,一个奔着丰台,一个赶去南苑。

    快马轻骑的,这点距离真不要多久。太阳出来的时候,洪承畴带着五十家将已经来到了南苑的兵营之外,并且得到了卫兵朝天鸣枪的“热烈欢迎”。具体过程是这样的,发现洪承畴和他的随从后,值班的卫兵立刻用喇叭喊话:“军营重地。不得擅闯。”

    洪承畴骨子里畏惧陈燮,不等于他怕这些小兵,根本就不理这个茬,径直继续向前。逼近至五十米之外,一家丁单骑上前高呼:“东阁大学士、礼部尚书洪承畴在此,何显何在?”

    把名字亮出来之后,洪承畴的信心很足,觉得能镇住这个小兵了。没曾想这个值班的士兵朝天扣动扳机后,举起喇叭喊话:“后退,其余人等立刻后退,否则以冲撞军营的罪名论处。”他这一开枪,动静就大了,值班的骑兵连长立刻赶了过来,指挥部下做好战斗准备,一排排的枪口对准了上前的家丁,只要一声令下就能给他打成一个马蜂窝。

    洪承畴根本就没想到会是这个变化,示意其他人止步,翻身下马。把家丁唤回,自己一个人往前走,身着官袍的洪承畴还是很有底气的,认为飞鹰骑不造反的话,就不会对自己不利。要说造反,陈燮想造反还用等到今天?

    走到营门三步之外,面对一百多个枪口,洪承畴心里还是有点发虚的,万一哪个王八蛋一紧张走了火,今天就得交代在这里。不过这个时候不冒险,更待何时?只要拿下飞鹰骑的指挥权,今后这个内阁首辅的位置就是自己的。至于卢象升,他去丰台的使命,在洪承畴看来,根本就无法完成。新军只听皇帝的,理由是他们用的每一分银子都是内库出来的。也就是说,新军对兵部没什么认同感。、

    说起来这帮文臣这么干,真是胆大包天了。这也就是在明朝,还得是在朱由检死之后,文臣对过去的那种体制有着强烈的追求,才会这么去冒险。这么说吧,这一届内阁在这个问题上的处理方式一旦得手,就本质而言,已经无限的接近了君主立宪制度。

    那么,为什么陈燮不站在文臣一边呢?很简单,一旦这些人的权利失去了约束力,他们这个集团就会疯狂的趴在国家的身上吸血。过去他们是这么干的,现在也是这么干的,将来还会这么干。让文臣掌握朝局,或者能催生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