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崛起-第7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燮忍着笑没接茬,今天是他们三个来了,平时陈燮可没这么简单。至少四个丫鬟伺候着沐浴。将错就错吧,反正在外面带兵的时候,都是简单过来的。

    酒席摆在书房,下人都打发了,剩下四个人的时候。陈燮才拿出三个手抄本,一人发一本之后笑道:“先别看,回去晚上慢慢看吧。内容都一样,君主立宪的章程。”

    “好,我不看,不过你得先说说大致的意思。”杨廷麟虽然不想认怂,但是这个时候也没啥可以发力的点,又不愿意就此罢休白跑一趟,总的给陈燮找点麻烦事情做做。

    陈燮这个君主立宪是个删减后的版本,距离真正意义上的制度有不小的区别。这个主要还是结合大明的实际情况,在教育制度没有完善,国民存在森严的等级,生活水准极为低下的时代,你搞民选就是在给国家和自己找不自在。

    “好,先说陛下。从这个制度确立的那一天起,陛下就不再干涉正常的朝政,除非对外发动战争,陛下对朝政不能做出任何的干涉举动。新制度对君权的限制同时,也赋予了陛下监督官吏的权利。廉政公署,就是陛下手里的利器,任何官员只要违法了,廉政公署在有明确证据的前提下,都可以抓人审查。接着我们说朝廷,今后的内阁设首相一人,其余副相若干,分管朝廷方方面面的政务。”

    卢象升突然举手道:“等一下,内阁是否管军队?”这个问题很关键,其他两位一听这话,立刻就把筷子放下了,仔细的盯着陈燮看他的反应。

    “这么说吧,内阁中有陆军部和海军部,也就是说,在内阁里面,必须要有军队的声音。军队必须自成体系,与文臣达成以中国平衡,不能再搞文贵武贱的那一套了,不然迟早要亡国的。”陈燮说完这个,大家都沉默了,在权衡利弊。没有君权的约束,军队置于内阁的领导下,实际上还是置于文臣的领导下,只是比起过去更为独立了而已。

    这个改变,似乎可以接受。想到内阁里面多了一群赳赳武夫,心里还是不舒服吧?问题是,看看陈燮的笑容时,三人又都收回了准备反驳的话。现在的局面,也只有陈燮能掌握了。

    “很好,看来大家没有不同意见,那就继续说下一个要点,司法独立。什么叫司法独立?很简单,就是任何人都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包括陛下。”这句话说完之后,所有人都变成了雕像,呆呆的看着陈燮。这是要闹哪样啊?大明自开国以来,什么时候有过法律能管皇帝的时候,别说皇帝了,就算是一般的勋贵大臣,逃避法律都跟玩似得。

    “怎么了?都不吭声了?”陈燮笑眯眯的问,三人无言以对。人都是自私的,趋利避害是本性。法律这个东西,最好是用来约束别人的,对自己就用不上了。

    “我早就说过,你们不行,看看,涉及到自身利益和特权的时候,都软蛋了吧?你们一边要求别人遵纪守法,一边却在破坏法律的威严。整个大明,无官不贪,无官不腐,就是最真实的写照。现在你们不说话,我就当你们默认了。不过在决定开口之前,你们要想好一点,如果不能确定这一点,将来还有厂卫的。新在制度,在确定了君主至高无上的社会地位的同时,也用法律和制度绑住了君主的手脚,约束了他的权利,同时反过来约束官员。”

    好处是很明显的,只要这样的制度确定,再也不会发生过去朱元璋杀大臣杀到每天上班前要写遗书的事情。但是权利这个东西就是这么奇特,没有人不喜欢特权,这也就是皇帝的位子为何那么多人喜欢的原因了。皇帝有最高特权,所谓的士阶层有特权,这是过去的模式。现在呢,陈燮至少要在法律层面,剥夺他们的特权。

    这一夜,注定是躁动的!可惜的是,入夜之后,京师宵禁,各个路口都有新军把守。尘埃落定之前,谁都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情。不是没人拼命的去打听消息,街上偶尔传来的枪声,不知道是冲着哪个倒霉蛋去的。

    满城的火把亮了一夜,不安也持续了一夜。佛晓时分,打更的更夫苍凉的声音在安静的街巷里里回荡,“天干物燥,小心火烛。”这个时候,才会让人想起,有一个多月,京师没下雨了。城门打开之前,一辆满载的马车来到城门口。车夫是个老汉,畏畏缩缩的眼神,不敢东张西望。负责收尸见惯生死的老汉,这一次也没能淡定下来。

    马车上全是尸体,血迹拉了一路。押车的军官和城门的军官交谈时,老汉听的清楚。

    “第几车了?”“不多,一共才三车,看来没有预想的那么疯狂。”

    “情报参谋还是高估这些贵人了,还以为他们有多大的胆子呢。”

    “呵呵,看看先帝时期的京师被围就知道了,这些人也就是嘴上的能耐强一点。”

    马车出了城门,沿着官道走了一段,一处乱坟岗上,有士兵在执勤,挖好的大坑里,已经堆了好多尸体。这些都是昨夜在街上游荡的倒霉蛋,反正是见一个就杀一个,根本就不问任何理由。有没有冤枉的不知道,也顾不上了。这个时候,不用铁血手段,就不是陈燮了。

    宫门之外,灯笼密集,陆陆续续来到的不仅仅是文臣,还有朱纯臣等武勋。今天不是大朝会,但是他们也接到了通知,一早来参加会议。请他们来不是让他们重新掌握军队的,而是以会议决议的形式,通知他们从此安静的做一个贵族吧。想在军队里混出头的后辈,大可以去靠讲武堂,再想靠着祖宗的余荫在军队里混日子,没这个好事了。(未完待续……)

第七百二十三章怎么就不敢?

    第七百二十三章怎么就不敢?

    宫门未开,文武分立,三五成群,窃窃私语。话题无非就是陈燮,带兵进京,这在过去就是董卓了。搞不好就是天下群雄奋起而讨之的局面,至少这些人是这么想的。不过这些人都没有死国存节的勇气,所以乖乖的都来了。至于昨夜发生的事情,那就是心知肚明。

    “陈思华是要做董卓还是做曹操,就看今天的朝会了。”相比于文臣而言,一直弱势的武勋们,此刻更加的抱团。原因自然是害怕了,陈燮在扬州遇刺,真正有能力执行这个行动的人,按照正常的想法,只能是武勋集团了。要说理由,那真是太多了,陈燮倡导的军事改革,那是要把传统武勋的地位掀翻在地。本来混的就够惨了,在京师内顶多能欺负一下普通人,现在陈燮进了城,再拿他们的家将做文章的话,谁知道有多少人被搞死。

    这个时候再不团结,还等何时?说到底他们还是心虚了,这些人未必有刺杀陈燮的勇气,但是肯定有让陈燮去死的想法。陈某人的新军事思想,跟他们那是半点关系都没有。明末的武勋贵族,烂的比文臣彻底。李自成进京的时候,别多抵抗了,城头上一个战死都不带有的。就这么一帮人,指望他们敢于组织刺杀陈燮,那真是笑话了。不过架不住人家自作多情就是了,这会说话的人就是武勋的首领朱纯臣,他是真的害怕陈燮以“莫须有”的罪名出手收拾武勋,那真是有多少张嘴巴你都说不清楚。

    困兽犹斗,这一点毫无悬念,这也是陈燮把军队带进城的原因,一个人进大内没问题。满大街都是忠于陈燮的军队,皇帝必然投鼠忌器。但是一个人进京师,那就是脑子有坑了。

    相比于武勋,文臣们则相对安静多了,毕竟三位内阁大臣昨夜跟着去了陈府,那是准备牺牲自己的意思。不管是不是。反正大家都是这么理解的。只要陈某人敢于谋逆,三位大人就敢血溅五步。文臣嘛,凑一起高谈阔论,激动处不免有人高呼“为往圣继绝学!”“大明养士二百年,仗义死节正当其时。”

    如果往前推个五十年,这话吼一嗓子,肯定是真的。现在么,呵呵呵。经历过崇祯朝的洗礼,文臣和君王之间的相互戒心。真是太深厚了。

    一阵马蹄声吸引了众人的目光,一辆镶嵌了飞鹰徽章的马车来到,当先下车的自然是三位内阁大臣,最后下来的才是陈燮。不等大家站稳当,已经有人冲过来,侍卫上前拦阻,这人也不继续往前冲了,高呼:“陈贼。你带兵进京,是要学董卓么?大明朝刚直之士还没死绝。即便你一时得逞,难道不怕史笔如刀么?”

    陈燮听着当是就笑了,看看身边三位同仁,他们真是一脸的尴尬。昨夜都没睡好,这会脸都是白的,一晚上都在研究陈燮的白皮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