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崛起-第78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不是很明白。”保科正之突然发现自己要学的东西很多,陈燮随口道:“这是等经线,这是纬线,这是比例尺。现在没时间给你细说,以后你通过学习会知道的。”

    保科正之比陈燮都大几岁,还学个屁啊,立刻低头鞠躬:“请主公恩准属下将长子送到大明求学。”陈燮听了满意的笑了笑。这家伙难怪能得到德川家光的信任。说的不好听一点,在幕府将军的位置上。他也算是德川家光的竞争对手之一。

    其实这个事情在日本很常见,送人质这种是绝对必须的表态。当然还得看这个主公的实力了,真要是你不行了,该反还得反。陈燮在的时候没问题,将来呢?这就得看陈燮对日本的阉割程度了,美帝对日本的阉割就很到位。

    现在这个时代。日本除了人口之外,真的拿不出太多有价值的东西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个时期收拾日本是吃亏的买卖。投入巨大,产出还不成正比。可以说陈燮的手下不论文武,都不赞同这个做法。

    反对的声音在专列抵达沈阳的时候。陈燮总算是听到了。不是他的嫡系属下说的,而是绕着弯子,在简单的迎接仪式后,正在谋求入阁的钱谦益,在马车上笑着问一句:“公爷,东瀛物产贫瘠,何苦大动干戈?所耗财力军力,何时能收回?”

    听到这个话,陈燮心里颇为震惊,但是脸上却没有任何的表现。这说明什么?这说明了过去对自己的命令从不质疑的属下们,在达到一个人生高度之后,开始为自身的利益在发声了。毫无疑问,这种自身利益是与陈燮的利益有矛盾的,就像明皇室和文臣集团的矛盾近似。

    “牧斋先生,此事你就不要劝了。”陈燮不动声色的回了一句,然后开始东拉西扯的,把话题扯开。到了驻地,昔日的沈阳故宫。站在武功牌坊楼前,看着实际上是行宫的所在,背着手仰面看着高墙大门,呵呵呵的笑道:“这个地方以前住着谁,大家应该没有忘记吧?”

    此言一出,伸手辽东文武的表情各有异常,这是什么意思?不等大家反应过来,陈燮回头淡淡道:“都回去吧,我疲了,要休息。”

    正常的情况下,陈燮怎么也得出席接风筵,现在直接就给大家打发了,借口还很充分。众人只好散去,常时仁不动声色的给众人送走后,转身又回来了,陈燮依旧站在武功牌坊楼门口,看见他过来便笑道:“这地方以后就不要住人了,成立一个专门的部门,管理修缮,对百姓开放吧。记得收门票哦。”

    看见陈燮笑眯眯的提起这个事情,常时仁的心情反而紧张了。钱谦益要去劝说陈燮事情,他是知道的,但是装着不知道。今非昔比了,辽东这些老人,不少都懈怠了,好日子过着,谁愿意去做赔本的买卖。可以说渡海去征讨东瀛,辽东文武多数人是不赞成的。

    “公爷,不住这,您住哪?”常时仁也就是下意识的问了一句,陈燮却笑道:“你是地主,难道还要我自己去找地方住?”常时仁哑然:“这……。”陈燮摆摆手:“好了,不要劝了。我看到这深宫大院的,想到的是里头的阴森。常年没几个人住的地方,没多少人气,我可不想住这样的地方。我看啊,这地方住的久了,十有**要步黄太吉的后尘。”

    就这一句话,给常时仁说的浑身冷汗下来了,啪的一个立正,双目平视,大声道:“公爷,卑职糊涂。”陈燮脸上的笑容陡然消失的干干净净,一脸冷笑看着他道:“你糊涂?这话我怎么听不明白?身为辽东伯,手握十万重兵,你怎么会是个糊涂的人?”

    这句话可谓诛心了,常时仁站的笔直,丝毫不敢有反驳之心,大声道:“卑职一时起了私心,请公爷责罚。”陈燮上下看看他,见额头上都是汗水,这才稍稍收起冷脸,重重的哼了一声道:“别以为我不知道你心里是怎么想的。打东瀛对你来没啥好处,你现在的位置已经够高了,不想再折腾了,留在这个位置上一直坐下去就好了。东瀛物产贫瘠,一旦开战,所耗物资军需,都从辽东筹集,到时候你也很难说服那些管财政的文官。嗯,我替你算了一笔账,自建新元年以来,辽东税收平均每年大约为五百万银圆,除掉上缴给京师户部的四成,扣除三成的本地开支,在扣除一些庞杂的开支,算一成税收吧。这就是说,每年能有百万银圆的盈余。这些年,辽东地面平静,也没什么自然灾害,你手里怎么也攒了七八百万。”

    说到这里,陈燮停下了,常时仁汗如雨下,依旧立正肃然道:“公爷,您算少了,从建新元年至今,辽东都督府的账面上,盈余是一千三百万。”

    “哦,不错,比我算的还多不少。这一仗打下来,怎么也得消耗个五百万的,再加上安置日本善后的款子,怎么也得花个五百万左右。嗯,这倒是够了,不用我另外弄款子。”陈燮说完自己都乐了,常时仁刚松一口气,陈燮再次把脸拉下来。

    “你回去后,拟一份名单吧,文官就算了,武将里面反对东征的,都打发退役吧。不管他是什么职务,既然没有了雄心,那就不要留在我的军队里。还有你,东征结束后,不要留在辽东了,去印度当总督吧。”

    听到这里,常时仁才算是彻底的松了一口气,这些老人对陈燮的畏惧之心深入骨髓。越是高层,越是这种感觉强烈。“公爷,有的人反对东征,其实是因为在其中没有利益。”

    “你默认,是不想得罪人吧?”陈燮这话可谓刀子一般的捅在心口上,常时仁表情苦涩,叹息道:“辽东各级军官,在本地的官、商眼中都是香饽饽。不少人都跟本地的官员豪商结亲,利益关系错综复杂。很多事情,卑职也不好多说什么,都是出生入死过的兄弟。”

    “先找地方住下,然后让李浑源来见我。”说完这个,陈燮便转身上了马车。常时仁赶紧派人去安排,住的地方自然是有的,城内一家做羊毛纺织的豪商,修了一个园子。(未完待续……)

第四百四十七章不能失去的

    第四百四十七章不能失去的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人性如此。平辽至今不过十年,当初能征善战的辽东军队,开始出现了颓废的苗头。这个事情不能不重视,而且还是高度重视,即便是个苗头,也必须认真对待。这些过去跟自己出生入死的兄弟,既然因为个人的利益而失去了集体的进取心,那就让他们离开这个集体好了。至于其中有没有别的问题,陈燮不打算追究。

    不追究不等于就这么糊涂的算了,出兵东瀛之前,花点时间来清理一下内部,这也是为了今后作战的顺利。

    李浑源作为辽东军法部门的最高长官,他的责任自然不小。这一路上看上去面色平静,实际上内心翻滚如潮涌。辽东军队建新元年整编为新军。番号为新编第一军,下辖五个步兵师,总兵力约六万。别看有这么多军队在辽东,实际上辽东地域辽阔,往北需要兵力拓展疆域,往西北方向要盯着通辽的关宁军和草原上,往西还得防着山海关。

    一个军守卫的地盘,超过了现代的东北三省,所以还有地方部队约四万人。兵力多了,自然问题就多,战争时期很多问题可以忽略,和平年代问题一下就都冒出来了。

    陈燮迟迟不肯把辽东交给明廷,不是贪图什么,而是因为这里是他的重工业基地。这种投入巨大,产出时间漫长的工业投入,陈燮不做肯定发展不起来。民间资本都短视,看不到利益自然不肯投入。从登州时期开始,这个问题就很明显了。辽东依托草原的资源,面见资本大量涌入毛纺业,那是因为见效快。

    辽东是陈燮当做后勤基地来京营的。自然不敢有半点的马虎大意。

    李浑源作为军法部门的头子,对很多问题了然于心,但他没有出狠手去管。这里面的问题很多,牵扯到的利益很大。举个简单的例子,外来的移民安置,这里头就有很多的问题。东北移民是个长期的事情。移民安置投入大量的资金和物资。军法处和辽东军部,都有监督的职责,其中军法处的责任最大。发现很多问题,但是却不去管的原因,自然是因为利益。

    园子意外的大,城内拿这么一块地来修园子,除了从军队手里,别的地方没这个能力。站在园子门口,看着跪在地上迎接的富商张清。陈燮的眼神斜了一下,跟在侧后的常时仁颇为机敏的上前低声道:“此人乃扬州盐商出身,平辽之后毛纺业招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