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崛起-第88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样一来。就会出现会哭的孩子有奶吃的现象,陈公爷偏袒海军。这也不是啥秘密了。所以呢,海军过的有滋有味的,多吃多占也就成了习惯。这毛病是陈燮惯出来的,说到底根子还是在他身上。陈子龙可是看的很清楚的,所以在这个时候必须站出来。

    陈燮缓缓落座,扫了一圈这些高级军官们,最后来了一句:“总参必须调整位置上不合适的人员,为了某集团利益,用军国大事来讨价还价,此风断不可长。原定计划,必须按时完成准备,到时候就算是游,相应人员也得给我游到苏伊士港。”

    一锤定音,海军司令及参谋长失去位置,最好的结果就是调往军校教书。陈燮这一棒子下来的够狠,整个军队体系上下为止一肃。当年的辽东军队后勤事件和这一次的事件,放在一起看的话,不难看出陈燮的态度。

    作为这支军队的灵魂人物,陈燮的威望无人能挡,有他在的时候,很多问题可以刹车。如果陈燮不在了呢?散会之后,陈子龙怀着沉重的心情,找到陈燮,提出了这个问题。

    “朝鲜、东瀛为一国,政务院对其内政只有指导权利,辽东、江南、爪哇政务体系相对完整,政令可达村镇一级。其余各地所设总督,军政大权在握,直接对总统负责。其中弊端,不用我说,思华也是知道的。”陈子龙一开口,就是直面谏言的语气。

    陈燮点点头道:“特殊情况特殊对待,比如北美那样的殖民地,万里之外,什么事情都要汇报上来再处置,什么事情都耽误了。如果像本土这样,搞什么分权制衡,整天忙着吵架,殖民地还怎么在生存中求发展?一个总督的任期最多五年,不就是防患于未然之策么?”

    陈子龙欲言又止,但是又找不到合适的话来说。陈燮也没法子跟他说仔细了,这时代就这个情况,殖民地这个东西先占了再说。等到没有殖民地可占了,那就去抢。陈燮都不知道自己能在这个时空还能呆多久呢,本土制度上的一些改革本身,推动的过程就够费劲了。

    还是那句话,量变引起质变,以联盟现在的发展速度,大明朝廷的内阁那帮人,还有那种制度,怎么都玩不好资本主义。联盟发展的越快,对大明本土的促进作用就越大。到时候就算朝廷不想变革,外部资本力量加上内部资本力量,都会联合起来,推着大明朝前走。

    至于那个制度更好的问题,陈燮根本就不关心,只要有个制度比大明的君主集权制度好就OK了,趁着自己还能留在这个时空,抓紧多抢一点地盘才是正经。

    看着不知道说什么才好的陈子龙,陈燮指着桌面上的一份报告:“从欧洲送回来的急报,张广德认为,欧洲现在的情况非常微妙,处在一个变革期。为此,他制定了一个长期计划,希望得到本土的支持。”

    陈子龙拿起报告仔细看了起来,内容颇为丰富,足足十几页纸。看了半个小时才看完,坐下后陈子龙捻着胡须沉吟道:“对欧洲事务,子龙知之甚少。眼下大明与欧洲的贸易繁华,海关改革之后。虽然执行权在我手,朝廷户部也是有分润的。万一引起关系动荡,影响了贸易收入。与朝廷的官司又得闹腾起来。”

    陈燮听了这番分析后笑道:“朝廷那边不要去管了,牵着不走,打着倒退,我们没那么多精力,保持现状就可以了。张广德关于树立一个欧洲公敌的计划,毫无疑问是可行的,具有长远的战略眼光的同时。也方便操作。照我看,按照路易十四的野心,最多五年时间。欧洲各国就得组建一个反法同盟,到时候两边买军火就够我们挣的。”

    提起反法同盟,陈燮想想都觉得好玩。拿破仑还要一百年才出生呢,这会人工培养一个欧洲公敌出来。实在是很有成就感。毫无疑问。只要法国强大了,按照英国的尿性,一准要充当欧洲搅屎棍,绝对不会允许欧洲出现一个超级大国。

    趁着欧洲出现的战乱机会,北美的殖民地可以不断的向东发展。花个十年的时间,修条铁路横贯东西,将北美的精华五大湖地区纳入囊中,这个计划想想就令人兴奋。

    “看来当初给张广德专断权是对的。我看在欧洲呆上个十年,这小子回来就给接卧子当助手。历练个五年下来,就能接班了。”一句话说的陈子龙脸上露出了微笑,他这个内政总理可不好当,联盟的组成部分太杂了。除了大明本土,其余的地方都是在海外,最近的爪哇,一个来回都得走上三四个月的。

    “远征军在埃及立足之后,与奥斯曼帝国的谈判可以提上日程了。这样一来,内政部门未来五十年的发展方向都可以集中在北美。如果我们不去占了北美,将来必然为欧洲人所占,最多三百年的时间,那片富饶辽阔的大陆,就会孕育出一个超级大国。”陈燮这么说,陈子龙就是听听,根本无法理解这些东西,但是不妨碍他执行陈燮的意见。总而言之,陈公爷洞见万里是一种常态了,当初从登州一个小团练打出眼下的局面,在大明一直是个神奇传说。

    如果不是新儒学的问世,格物思想渐渐的成为沿海各省的主流思想,什么“天命”说没准就得生根发芽,然后搞出什么黄袍加身的戏码。你还真别说,中国人就喜欢搞这个。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袁世凯了,谁敢说他不懂这个世界上没有所谓的天命?就算他不懂自然科学,身边难道没人懂么?说到底还是皇帝这个位子过于诱人,那种天下至尊的诱惑,无法抗拒。有些“有良心的历史发明家”研究出来的结果,袁世凯不肯称帝,全是被人骗了。对中国近代制度的建立如何功盖天下等等,总之是要洗地。持这种论调者,无非就是为了哗众取宠,然后转化成个人利益。现代社会这种“学者”多了,脑洞一开,出一个研究结果。然后到处炫耀,懂行的人不屑一顾,不懂的人也未必全信,但是肯定有人会信。

    1668年的春天来临之前,各地报纸上连篇累牍的都在报道三件大事。第一个自然是北美的淘金热,各种发财,各种励志,激励着一群又一群满怀发财梦想的人们,踏上万里之外的北美之旅。第二件事情就是对奥斯曼帝国的讨伐,这个舆论宣传肯定是需要什么说什么。先从奥斯曼帝**队袭击大明探险队说起,然后说到奥斯曼帝国使节来华之后的各种傲慢无礼,陈公爷热情接到,遭到冷脸等等。反正就是这些海外的蛮夷,粗暴无礼的怠慢了天朝上国,必须要好好的收拾一顿,教育他们什么叫礼数。第三波宣传就是明、法友好,法兰西是欧罗巴大陆的大国之一,该国如何如何,重点是该国皇帝路易十四,有心与大明建立友好关系。这些年大明睁开眼睛看世界,尽管还有人要求法兰西执藩属之礼,内阁的主流还是平等交往的。人家在万里之外的欧罗巴,也是一个大国,要脸的。

    总而言之,朝廷的内阁与联盟这边的外事部门达成了一致,共同接待来自万里之外的友好国家云云。联系不断的舆论铺垫之后,1668年的春天刚到,联盟总参就下发了一道命令,全国范围内征调运输船只,任何企业都不得以个人私利为由拒绝征调。如有坚决抗拒着,今后将不受联盟海军的保护。这话说的客气,难听一点应该是这样,“你要是不听招呼,海上会有很多海盗哦。”

    随着这道命令的发出,整个联盟的海上力量浮出水面,平时看着海上贸易非常繁华,这会开始动员之后才发现,大明海上力量一旦被集中了,将是一个令人绝望的数字。

    短短十天的时间,总参完成了运输船的征调工作,抛开军方自身的运力不算,标准排水量一千吨级别的武装商船,所需二百艘船只全部在港待命。按照正常每船运力不下五百吨的标准来计算,这些船只短期内可启运物资十万吨。在总参的调配下,一支又一支的船队,从联盟各地的港口出发,目标都是印度的孟买。表面上看起来,二百艘船只不算很多,实际上内政部门和总参在统计数据后发现,大明登记在册的船只,一千吨以上民间帆船数量,已经达到了八千艘。这是一个很可怕的数字,如果把五百吨以上的船只全部计算在内,大明拥有的帆船数量达到了一万八千多艘。就这个数字,还是把内河航运的小船忽略在外的结果。这个数字,没有把海军的战舰和运输船只计算在内。

    那么,大明海军现在的战舰数量是个什么规模呢?据海军不完全统计,两千吨级别(含两千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