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崛起-第9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时候,陈平又发挥作用了。采购军火的款子,都是从陈平这里借出去的。年利息四分的良心价。一口气借了五百万,当然不是白银,是大明的华元。你还别说这钱的信誉绝对靠谱,拿到在码头开设的分行去,别说用了,直接都可以换成白银和黄金。

    因为这个银行的存在,大明的华元在这个国家的信誉,一下就站住了。印刷精美的华元,使用和携带都非常方便,半年不到就成为了这个城市最坚挺的货币。不能不说这是个神奇的事情,实际上说穿了很简单,对于普通人来说,生活总归是要继续的。不论仇恨有多深,穿衣吃饭,养家糊口,都是必须要去做的事情。

    合约签署后,明军非常合作,陆陆续续的退出了这个城市的重要建筑。转而盘踞在码头附近,今后的三年内,陆续撤军是必然的,最终留下的军队不过是一个步兵师,镇守这个重要的城市,堵住黑海的出海口。北方的那头熊想南下的爪子被斩断,发展方向只能是朝着波罗的海或者更北面。

    合约规定,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向大明赔偿三千万华元,单方面最惠国待遇,等等,一份标准的不平等条约。这是站在后人的角度看问题,但是站在当下的奥斯曼贵族们看这个问题,则不这么想。他们是失败者,能够保住这个城市的大部分地区,还有国家的完整性以及税收,就已经是不幸中的万幸了。新苏丹在即位后,首先要做的事情不是什么安民,而是向政敌会晤屠刀,内战的目的就是为了权利。

    尽管得到了大明的经济和军事“援助”,伊布拉欣的统一之路不算太顺利,内战陆陆续续的持续了五年之久,最终才算是平定了所有叛乱。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失去了三分之二个阿拉伯半岛,这其中有独立的土著,也有割让给大明的土地。

    不管怎么说,作为战败的一方,首都都丢掉的奥斯曼帝国,神奇的保住了一个大帝国,还能继续存在下去。至于靠近俄罗斯方向丢失的土地,将来再谋求夺回来就是了。这俩个国家之间的相爱相杀,绵延几十年是很正常的事情。

    早春的严寒湿冷入骨,尽管有一个冬天的准备期,路易十四依旧无法安心。大明拒绝了谈判,理由是没有谈判的先决条件,路易十四不退位,大明就不接受任何形式的谈判。同样尴尬的还有英国,大明开出的条件很高,而且不还价。

    两国想联合却又没有那个条件,英吉利海峡保卫了大英帝国,也阻断了两国之间的联系。作为一个海岛国家,英国面临的问题更为严重。大明的舰队在欧洲四处横行,只要看见挂着英法旗号的船只,一律击沉。就算没有挂着英法的旗号,也要接受检查。发现是两国的船只,照样要扣留。在航速高达十一节的蒸汽巡洋舰面前,当今欧洲的任何船只,都没有跑掉的可能。除非运气好,遭遇大雾天气。

    一场春雨过去之后,迎来了连续一周的晴天。小城土伦就像死了一样,码头上的船只都安静的停着,没有哪怕一艘船在移动。在地中海,只要出航,就有可能回不来。

    炮台上的士兵跟往常一样,早早起来换岗。冬天虽然过去,来自大明帝国的威胁却没有消失。紧绷的那根弦还在,作为地中海沿岸的一个重要港口,土伦随时可能遭到攻击。

    清晨的天气不错,士兵冉阿让爬上了炮台,向值夜班的同伴招呼一声后,举起望远镜看着遥远的海面。一切都是那么的平静,至少现在战争没有来临。但是下一刻,他的嘴张大的合不上了,呆呆的看着海面,凝滞了好久之后,疯子似得从到铜钟的跟前,拽着绳子使劲的敲。当当当……,急促的钟声惊醒了还在沉睡的士兵们,他们纷纷从住处冲出来,穿戴完毕登上炮台。

    “上帝啊!”一名军官呆呆的看着海面,发出了一声无奈的哀叹。

    密集的烟柱,意味着大明的战舰来了,而且数量众多。那么到底来了多少战舰呢?蒸汽装甲战舰24艘,风帆战舰36艘,运输船只八百艘,都在这附近的海面飘着。当然了,这仅仅是第一批,完成了伊斯坦布尔战役后,非洲军团终于可以从容的发起对法国的登陆战。实际上这次战役准备的时间已经很久了,在此之前,海军陆战队已经占领了科西嘉岛,并以此为跳板,囤积了大量的物资和人员。因为两面临海,法国的防御非常尴尬,一方面要防备地中海,一方面还要防备来自大西洋方向的进攻。而明军则非常从容,可以从西班牙北面的港口出发,也可以从地中海的科西嘉岛出发。

    总的来说,被动防御的法国陆军,只能等待最后的审判。那么现在,审判来临了。

    呜呜呜,空气中传来了尖锐的呼啸声,炮弹发出的破空之声,刺的人耳膜都疼。

    海面上腾起一片又一片硝烟,开火的是大明舰队的105炮和150炮,仗着射程的优势,用密集的炮火覆盖土伦的炮台。炮火准备整整一个小时,然后才是炮火延伸,这时候风帆战舰靠了上来,用75炮轰击海岸,放下小船,大批的士兵从绳网上下来,登上小船后使劲的划动。不能不说,没有登陆艇的时代,登陆作战就是一份苦逼的差事。

    轰轰轰,炮台开火了,打击的目标是海面上的小船,想打大船的可能性为零,射程不够,威力也不够。正因为如此,被主力战舰洗过一遍之后,零星的炮火甚至连风帆战舰都不怕。(未完待续。)

    PS:因为各种原因,这本书不得不加快进度,过年之前肯定会结束。大约五十万字的内容,要缩在二十万字内写完,所以大家看到的内容写的很粗,极少细节描写。

第九百零九章

    第九百零九章

    小小土伦,因为地理位置距离科西嘉岛最近被选作登陆场,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法军实际上是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那就是对大明的运力没有一个明确的估计。投入欧洲战场的军队,多达五十个师,尽管有埃及这个跳板的长期经营,囤积了大量的军需物资,但是以明军现在的海上力量和陆上力量,根本就不必遮掩其行动。那条路最近就走哪条好了,这样做的好处就是能够大大的缓解后勤压力。为何大明要去占领希洪那个小镇,不就是那里出煤炭么?为何要选择科西嘉岛作为第二跳板,因为近啊!

    理由很简单,就是因为近,明军不可能选择其他地方登陆。马赛不是不行,但是那边海岸线山区颇多,易守难攻。土伦的情况则好多了,法军在此投入的力量不大,更多的是主观判断,将兵力投入到马赛和英吉利海峡沿岸。

    更为悲剧的是,本土作战的法军,在情报上居然完全被明军甩出去几条街。明军有多少兵力,不知道,有多少船,不知道,有多少大炮,不知道。总而言之,各种的不知道。但是法军的一举一动,明军都能了如指掌。比如在土伦,区区三千法军镇守,跟送有什么区别?最悲剧的,在附近没有法军的重兵集团,在法军看来,土伦登陆之后,打到巴黎去你得走很多的路,而这条路可不是什么通衢大道,不好走啊。累你个半死,路上吃啥?饿你个半死!

    问题是,有一种人叫法奸!从土伦到巴黎,沿途有几十个堆满了粮食的仓库。只要明军开过来,这些人立刻跑去欢迎。告诉明军法军在哪,我准备了多少粮食给王师。最后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路易十四在法国指正期间的穷兵黩武,民间怨愤颇深。

    这么说吧,除了军队,路易十四现在已经是众叛亲离了。

    三千法军的战斗不能不算英勇。最后时刻这些士兵甚至高呼法兰西万岁,挺着刺刀肉搏。可惜,他们的行为没有任何效果,明军的突击部队装备的霰弹枪,分分钟教他们做人。肉搏?明军其实一点都不差,但是能用弹药解决的问题,就用弹药解决,这是明军的习惯。

    冉阿让的运气不错,炮击中被震晕。醒来时战斗已经结束了。三千法军,伤亡一千八百,余者投降了。不是每个法军都能战斗到最后一刻的,实际上最后一个军官阵亡后,法军就崩溃了,跑了一部分,其他没跑掉的投降。

    登陆明军沿着海岸线往西推进,一个师的兵力在此遭遇五千法军。排着整齐的方队,跟着鼓点前进的法军士兵。丝毫没有意识到他们的勇武将他们推进了坟墓。这个时候的法军,依旧固执的采用他们习惯的战术,排队枪毙。西班牙的惨案,没有给他们任何启示。

    面对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