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崛起-第97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实际上最可怕的还是资本的崛起,这个东西一旦占据了时代的主导地位,在这个时代根本就没有对手。工业化从纺织业开始,分工越来越细致的时候,义务教育制度的执行最热衷的不是什么文人,而是资本家。为什么这么说,很简单的道理,接受过教育的人才能算合格的工人。大文盲一个,顶多能算个匠。

    义务教育何职业教育。从最初的官方强制到后来的民间主动,整个过程真正发挥作用的不是什么政权,而是资本。读过书的人,就是能够批量产生合格的工人,学什么都快一些。而大明到了这个时期,产业工人的需求始终存在巨大的缺口。为了更大的利益,资本很自然的找到了方向。民办的职业教育,在沿海各省发展迅猛。

    这一时期的大明。还是存在一个问题,就是东西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但这是历史的必然。没有什么好办法能改变。制约西部发展的客观因素太多,根本就无法短期扭转。陈燮作为内阁总理,也没打算短期见效。只能慢慢来,这个事情就算是神仙,也改变不了。

    政府甚至现在都不具备资源倾斜的能力,只能看着东部沿海和西部内陆之间的差距不断的拉大。

    电话铃声响了。最为大明人的身份象征之一,电话在京师的普及速度很快。从最初的五百门到现在的五千门,陈凡赚的盆满钵满,寰球电信是这个时代最赚钱的企业。

    躺椅上的陈燮闭目养神,没有动弹的意思。身边的日裔萝莉侍女鹤子。小心翼翼的拿起电话,年仅十四岁的鹤子能伺候在陈燮身边,是无数少女羡慕的对象。作为大明的内阁总理,陈燮唯一的**大概就是在这里了,身边的侍女都是精挑细选,每个年龄都不能大于十八岁。到了十八岁,就打发出去嫁人。如果哪天陈相兴致勃勃的办了事情,鹤子又很运气的种下了,那就有机会在一份合约上签字,拿到一份不菲的产业和每年一笔的定期款子,确保母子能一辈子不愁吃穿。往陈燮身边送少女这种事情,很多人都在做。但奇怪的是,唯独东瀛省送来的少女陈燮会收下,其他地方送来的,结构都是打回去。

    不少人煞费苦心的研究陈相裤裆里的这点爱好,研究自然毫无结果。因为这个特殊的现象,东瀛省议员多次在议会叫嚣,陈相曾为东瀛王,这是东瀛少女温柔的胜利。然而这些并没有什么卵用,现在的东瀛在产业格局上,依旧是以农业为主,主要的农作物除掉水稻之外,就是大范围的种植甜菜,制糖业、渔业、农业,现在是东瀛经济的支柱。

    东瀛是除掉大明本土之外,对外移民最多的省份。东瀛是输出女子最多的省份。然后,没有然后了。几乎没有什么工业的东瀛省,现在最大的欣慰就是农业兴旺,土地税逐年减少。这是陈相在内阁对东瀛唯一的贡献吧,就是不断的鼓励东瀛的农业和渔业。

    陈燮到底有多少家产?他自己都不清楚,现在是一个上千人的团队在打理他的资金和产业。该分出去的陈燮都分了,不该分的留在手里的,将来会作为一笔社会基金的存在。陈燮不打算捐给国家,但是会给那些确实需要帮助人提供帮助,这个事情现在已经在操作了。

    “相爷,相爷!”鹤子轻声叫了叫,陈燮睁眼:“怎么了?”

    “内阁来人了,说是葡萄牙、荷兰、瑞典、三国的合约到了,等着您去用印。”

    西山这一片现在是权贵的领地,陈燮的别苑最大,占地上千亩。新年一过,陈燮就来到这里,除了欧洲战事,别的事情一概不问。陈燮不在内阁,但是各部门依旧显得井井有条。除了欧洲战争的事情,也没啥事情大家处理不了的。这种做派,内阁大臣们欢欣鼓舞。谁也不想头上坐着一个指手画脚的老不死,还真的是个老不死。

    现在内阁在负责的是副总理陈子龙,年龄也不小了,一直在撑着。内阁的后起之秀,则以孔尚任为首,这哥们现在也不写《桃花扇》了,作为圣人后裔,他的崛起内阁乐见其成。现在的大明,圣人的学问已经发生了本质上的变化。孔子和孟子的文章,被重新解读。

    孔尚任就是靠着重新解读圣人文章出头的,甚至还翻出汉代的公羊学说作为论据。圣人是肯定没有错的,错的都是后人的理解。是啊,你看看人家汉代的人怎么理解的?总结出来大白话就是一句“不要怂,就是搞。”没有圣人的理论作为思想武器,我大明何来如今的疆域?只有不断的对外战争,大明的疆域才会有今天的局面。不过汉代的人没有能从战争中获得财富,那是汉武帝个人的问题,跟圣人的思想无关。

    你看看现在重新解读后的圣人理论,大明高举圣人思想的旗帜,东征西讨的同时,一点都不耽误挣钱,大家都靠战争发财了。要不怎么说前车之鉴呢?汉武帝就是前车之鉴,不能通过战争发财的理论,那就不是好理论。至于儒家为何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千万不要奇怪。儒家思想能够一统中华这么多年,靠的就是给统治者提供理论依据这一招。人家玩这个太熟练了,只要上面需要的,不管圣人有没有说过的话,这些人都能从故纸堆里给你重新找出来。

    现在的新儒学,打的旗号就是“格物致知”,这才是圣人思想的精华。你敢说不是?你不怕我们人多么?口水淹死你哦!要不怎么说这个世界上最可怕的不是什么动物,而是人呢?人有思想,趋利避害,在利益面前,有几个人能坚持“真理”的?

    等在外面的自然是内阁大臣、教育部长孔尚任,这个先生最近一直在推广殖民地的儒学教育。就是派人到世界各地的殖民地,宣传儒家思想。当然了,格物致知这样的精髓不教给那些土著,教的都是什么谦恭忍耐之道。总而言之一句话,要做顺民哦,不然用刺刀捅你。

    应该说他的推广还是成果丰硕的,在世界各地开办了一百多加孔孟学院。最近还在谋划着,是不是去欧洲也开几家。这不,拿到欧洲反馈回来的合约,立刻兴致勃勃的求见内阁总理大臣阁下。

    “给相爷请安!”孔尚任极为恭敬的行礼,陈燮抬眼看看他,笑着招呼落座。这家伙很有意思,他的政敌是侯方域为首的另一帮人。这么说吧,新儒学也是分派系的,虽然打的都是格物致知的旗号,不过有的是复古派,(代表人物孔尚任),有的是新派(代表人物侯方域),双方在理论阵地上杀的不亦乐乎,在朝堂上也是处处争锋相对。一个是教育部长,一个是财政部长。手下各有一票兄弟,隔三差五的就在报纸上对喷。有趣的是,这俩都是尼玛复兴党的中坚,后起之秀。(未完待续。)

第九百一十一章

    第九百一十一章

    陈氏内阁的地位排名,总理一号,二号是副总理,教育部长排在第四号,财政部长排第五,那么第三是哪个呢?当然是配合总理执政的内政部长。

    也就是说,孔尚任的排名是高于侯方域的。这就是大明内阁的一个特点,教育非常重要。内政部甚至出台了一个规定,如果某个地方官员的办公地点比公立学校的教学楼好,那么就乖乖的等着议员的弹劾吧。大明的官不好当了,议员监督就算了,媒体跟苍蝇似得见缝就盯。

    屁股干净的官员不怕事,因为新闻法规定,捏造、风闻、没有证据的报道,可以列为诬告。就怕那些屁股不干净的,官场多年贪腐的陋习,不是朝夕可改的事情。这么说来,当官看似没什么意思了。其实不然,一个县令每年的俸禄是六千华元,足够一家老小活的很滋润。运气好能活到五十五岁退休,每年有三千华元的退休津贴,国家一直发到你死为止。

    所以说,当官是很不错的职业,还有就是有些灰色的收入,比如政府工程什么的。不过这种事情呢,只要工程质量不出问题都没事。但是出了问题,轻则流放,重则坐牢。为啥说轻的是流放呢?因为大明的流放地北美,现在根本就不是什么蛮夷之地,而是遍地机会的地方。大批官员犯了事情,一般都会找讼师要求,流放北美,争取在那边翻身。

    “三国合约交付,本该是外交部门的事情,怎么是你来了?”陈燮的态度随和,照例问一句。顺便开场白。孔尚任恭敬的微微欠身:“回相爷,卑职正好有事求见,故而主动请缨。”

    “哦,你讲!”陈燮微笑点头,示意他继续。孔尚任道:“回陈相,时下大明孔孟学院。遍布南洋、北美以及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