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楼之黛玉-第1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黛玉一惊,瞪大了眼睛,很是焦急地大声道:“怎么可能!?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黄季云一听哈哈笑道:“季云一生,得闺女如此,夫复何求?哈哈!”显然黛玉的回答,让黄季云是非常高兴的,也不枉他这些年在黛玉身上花的心思。

    黛玉见黄季云笑得很是开怀,不知为何却心生感伤,竟是不顾礼法,猛地扑倒黄季云怀里,呜呜的哭了起来。使得贾琏与黄炳源都立时低了头,便是后边的众随从也都纷纷低头。

    黄季云却是不以为意的抚了抚黛玉梳着男子发髻的脑袋安抚道:“你这丫头……”好一会子,黛玉才揪着黄季云的衣裳袖子擦了眼泪,抬头笑了。黄季云看看自己皱巴巴被泪湿的衣裳,很是嫌弃的瘪了瘪嘴。

    黛玉却是歪着脑袋瞧了一眼,笑道:“不怕,玉儿给师傅做了好几套新衣呢。”别说黄季云,便是贾琏与黄炳源俩人也是憋得脸色通红。

    别说黄炳源没见过这样的黛玉,便是贾琏也有好多年没见过这般顽皮开朗的黛玉了。那眼角眉梢的笑,是那么的明艳灵动。

    黄季云这次回京,是打算长住的,一来黛玉独自在京城,他与林如海都不甚放心,虽说有贾琏夫妇照应,可到底是小辈儿,许多事儿多有不便。

    另外四王爷来信,京中局势越发紧张,也很是需要黄季云回京辅助,故而这次黄季云是带了许多东西和不少人手回来的。当然,其中便有林如海给黛玉送来的一船土仪,以及林如海厚厚的一封信。

    信中并没有言及扬州局势的只言片语,当然就更没有林如海曾被多次刺杀的消息。林如海在信中只说精力不济,将林府的产业又过了好些到黛玉的名下,让黛玉好好打理。另有一叠巨额的银票,让黛玉看着使用。

    这让黛玉在感到了满满的慈父关爱的同时,也感到了深深的不安和恐惧。整个中秋节,黛玉都是在恍惚中度过。便是三春,熙凤,等人也都看出了黛玉的神思不属。

    而黛玉的不安并非毫无道理,当初回乡守孝,林如海已经将贾敏的全副嫁妆,以及林府近三分之一的财产交予了黛玉,如今给黛玉的,竟是不比当初的少。

    算算日子,距离原著中林如海病逝的日子,越发的近了,虽然此次林如海并没有来信让黛玉回去伺疾,但这番总总安排,总是让黛玉很是担忧。

    中秋节太子在余庆斋设宴,经过贾珍介绍,新加入阵营的王子腾,自然也是被太子邀请的座上宾。

    黛玉永远也不会想到,将林如海的生命推向终结的,便有这位,自己好嫂嫂的亲生父亲——王子腾!一份功劳。若是知道,不知再面对王熙凤时会如何作想。

    太子在甄应嘉几次三番拉拢林如海不成之后,看中了王子腾,毕竟他女儿王熙凤与黛玉的关系,在京城中不是什么秘密,很多人都知道,林如海的女儿与不识字的王熙凤竟关系莫逆。

    虽说都知道其中有贾琏的缘故,更知道贾琏有今日乃是拜林如海所赐,故而在太子眼中,作为贾琏岳父的王子腾,便成了拉拢林如海的最佳人选。

    太子能想到王熙凤和贾琏与林如海一家的关系,王子腾自然也能想到,更是想到林如海爱女如命,加之黛玉如今住在贾府之中,如此林如海更是断没有拒绝的理由,遂欣然领命。

    见王子腾毫不犹豫的应下此事,太子心中更是高兴,承诺将来定会厚待功臣。

    在太子宴请官员之时,贾府也在欢庆中秋,薛宝钗为了挽回当日在林府所受之屈辱,笑言薛蟠得了几笼蟹,欲摆螃蟹宴请贾府众人中秋赏月。可巧宁国府也打算摆下菊花宴,遂在王夫人的说和下,二宴合一宴,由薛宝钗借宁国府的园子,摆下中秋宴。

    会芳园中的金菊果然开的极好,虽不如黛玉前世看的那些造型独特,品种繁多,可红的、白的、粉的、黄的、白中透绿的……从碗口到蚕豆般大的,五彩缤纷,亦是争奇斗艳。

    尤其是那金菊,碗口大小一朵朵的,围在飞檐亭下,亭边儿一弯活水流过。很有一种:碧水穿花径,飞檐香泛菊。的味道,不由得使黛玉恍惚间仿佛梦回姑苏里,幻若仙境中的感觉。

    一时进入亭中,只见栏杆外另放着四张竹案,上面具设杯箸酒具,另有一条案上头设茶筅茶盂各色茶具。有两三个丫头煽风炉煮茶,这一边另外几个丫头煽风炉烫酒。

    这是黛玉第一次见着这位身世迷离的贾蓉之妻——秦可卿。秦可卿果然如后世人们形容的那般,集林黛玉与薛宝钗于一身,身姿婀娜纤细,风流婉转。在丫鬟仆从见从容调度,不急不缓。

    园中布置,大气端方不失灵动精巧。穿梭众人之间竟是比王熙凤更游刃有余。令得王熙凤对她也是另眼相看,或许是命运,或许就真是气场想和,王熙凤与她倒很是投机,二人说话做事儿皆是默契非常。

    黛玉一时走神,没注意到王熙凤说了什么,竟惹得贾母笑骂道:“这猴儿惯的了不得了,只管拿我取笑起来,恨的我撕你那油嘴。”

    不待王熙凤辩解,秦氏忙轻声笑道:“回来吃螃蟹,婶婶恐老祖宗积了冷在心里,如今讨得老祖宗笑一笑,一高兴多吃两个就无妨了。”

    贾母打趣的看了王熙凤一眼道:“既如此,往后叫你日夜跟着我,我倒常笑笑开心,可不许回家去。瞧你还乐意不。”王熙凤忙道:“有什么不乐意的?旁人还求不来呢?老祖宗今儿便将我留下吧。”

    一时众人都笑了起来,秦氏道:“可见婶婶果然得老祖宗欢心。”王夫人也在一旁笑道:“可不是?因为老太太喜欢她,才惯的她这样。如今虽是这样说,她明儿越发无礼了也只管找老太太去。”

    贾老太太当先在亭子里坐了下来,薛宝钗算是半个主人,自然也是忙着上前献茶,要杯箸。

    因贾老太太吩咐道:“既薛丫头和荣儿媳妇设宴,便让她二人忙活去。今日过节,又是家宴小集很不必守那些个规矩,大家都坐吧。”邢夫人,王夫人,薛姨妈便陪着贾母都在亭子里落了座。薛宝钗与秦可卿一左一右在哪儿伺候着。

    又有贾珍媳妇尤氏,贾珠寡妻李纨,王熙凤带着邢岫烟,史湘云在东边儿一桌坐着,薛宝钗也在这儿虚设一座。三春与黛玉则是在西边儿单坐一座倒也自在。

    原本贾母是不允宝玉前来的,此时众人刚刚落座,不知他竟从何处钻了出来,见黛玉这桌只有四人,便赖着插了一座。贾母在亭子里见着便很是担忧,怕黛玉该恼了,谁知黛玉却是规矩行礼后,又坐了回去,竟不言其他。

    王夫人见此恨的是牙痒痒的,可贾老太太满面堆笑,她却是说不出来。与薛姨妈对视一眼,见她并不以为意,遂放下心来。

    只听秦可卿在亭子里吩咐:“螃蟹不可多拿来,仍旧放在蒸笼里,先拿十个来,吃了再拿。”一面又要水洗了手,站在贾母跟前剥蟹肉,头次让薛姨妈。薛姨妈道:“我自己掰着吃香甜,不用人让。”秦氏便奉与贾母。

    又听薛宝钗道:“这蟹性凉,把酒烫的滚热的拿来。”贾母笑着道:“备下菊花叶儿,桂花蕊熏的绿豆面子来,预备洗手。如此方不留腥膻味儿。姑娘媳妇儿的,手上留了味儿可是不好。”秦可卿又忙吩咐下去。

    鸳鸯、琥珀、彩霞、彩云,平儿在东边儿外面一桌,芷萱、司棋、侍书、入画、莺儿、翠缕在西边儿外面一桌。一时吃的欢喜,也有人起身让酒,黛玉却是独独坐着不知想着什么。

    宝玉见此几次三番想与她说话,却是不好开口,待又过一时贾母道倦了,方领着王夫人,邢夫人等人离去,李纨也跟了去。贾珍媳妇尤氏并贾蓉之妻秦可卿等人一起送出门外方又返回。

    大家都洗了手,也有看花的,也有弄水看鱼的。尤氏见秦可卿脸色不是甚好,遂劝说她回屋休息。秦氏原是不肯,王熙凤又去劝说才归了屋子。

    余下众人无趣,湘云竟是提议作诗,得众人赞。王熙凤听闻此话,忙笑道:“我这大字儿都不识得一箩的,便不与你们凑趣,我寻小蓉奶奶说话儿去。”说罢走到黛玉跟前儿嘱咐道:“吃了这许多凉的,仔细坏了肚子。一时用些热酒暖暖身。”

    黛玉因仍旧想着扬州之事,竟不知不觉用了一只整蟹,往常是不许她如此的。王熙凤方才不便说她,此时过来提醒罢了。黛玉醒过神,顿时羞红了脸。王熙凤也不与她啰嗦道:“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