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楼之黛玉-第28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刚想到这儿,却听王熙凤很是疲惫的道:“老爷太太去任上也没多的银两,知道府中艰难,也不曾似二老爷赴任那般从公中支取,再者又是带着哥儿姐儿一道去的,我这点子嫁妆便都折算得差不多了。如今手里也没得多的。”

    正说着,平儿便捧着一只酸枝木匣子过来。王夫人见王熙凤从枕头底下,摸出把小钥匙将上面的锁打开,这才打消了心中的疑虑。如今看着王熙凤确实不像搪塞自己。

    谁知王熙凤竟中匣子拿出一摞银票,细细数过一遍,王夫人看得清楚,八千四百余两。可王熙凤想了想却只拿出了三千两交给自己,王夫人顿时怒道:“如今府中艰难,难道你还要藏私不成?”

    王熙凤见此顿时也没了好脸子,立时便将手中的银票重新锁回到匣子里,才冷冷地道:“说到底这是我嫁妆,便是欠了再多,原不该我来还。我跟爷还得过日子,光是爷的笔墨纸砚便是一大笔的开销。府里的例银是完全不够的,少不得要我贴补。”

    王熙凤说完看着王夫人道:“再者,我肚子里这个将来也是要花银子的。”

    王夫人心中恼怒,却又一时想不到反驳的话,最后只得悻悻然地道:“三千两就三千两吧!只得我在想法子凑了。”说着便欲拿了三千两银票离去。

    王夫人心道:有总比没有强,总有让你吐出来的一天!谁知王熙凤竟让平儿送来笔墨,亲手写下一张三千两的收条,非得让王夫人签了字才给银票。(未完待续。)

第二百一十九回 武郡王南归(一)

    感谢魔法师十二的月票支持,谢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南安王从京中出发不到一月,便从东南边儿传来大捷的消息,说是已经收复了所有失地。然倭寇狡诈,见势不妙烧毁村镇已逃往了海里,臣有负圣望未能全歼寇贼。

    南安郡王还上表道:沿海百姓疾苦,缺衣少食且无家可归,急需朝廷拨款派粮,以资耕种重建家园。

    安南郡王的奏表,看得皇帝是龙心大怒,一连摔了御书房内好几副茶盏。苏公公见此急忙宽慰道:“圣上息怒,……”

    不待苏公公说完,皇帝便愤怒地打断他,声音低沉地问道:“息怒?你让朕如何息怒!那些海寇烧我村镇,杀我百姓,掠夺物资!朕派兵前往,南安不说歼灭海寇,竟然只顾着上表功绩,要求物资!他有什么功绩?!海寇是他赶跑的吗?”

    苏公公低头站在一旁,此时并不敢再随意接话,却听皇帝继续忿忿道:“拨款派粮!?他这是打的什么主意,以为朕不知道吗?哼!”说着皇帝一拳重重地击在了金丝楠木的御案上。

    苏公公眼珠一转,小心翼翼的试探道:“莫不如遣了武郡王回封地?”苏公公话音刚落,皇帝便猛地抬起头来,眼睛都明亮了两分!

    皇帝心道:这倒不失为一个好主意,当初老亲王将他召回,说是为了鸿锦定亲,可说到底不过是怕他搅入夺嫡,如今却没了这顾虑。再说武郡王封地就在东南,派他回去才是正好的。想到这里,皇帝便立即让苏公公,亲自前去宣召武郡王进宫。

    说来也巧,武郡王得知东南不宁,正欲进宫请旨返回封地,快到宫门时便遇上了前去宣召的苏公公,遂与苏公公一块儿进宫。路上得知皇帝有意让他返回封地,心中不由大喜!

    这两年武郡王被拘在京城中,整日里无所事事,若不是还有鸿锦定亲成亲的事儿,可以忙,武郡王都觉得自己身上快发霉了。如今听说东南出事儿,他如何还能安分地呆在京城?

    见到皇帝时,武郡王请安后,便抢先开口道:“臣听闻东南两镇十七村,遭遇海寇袭击,臣请旨返回驻地,镇守东南!”

    皇帝叫苏公公去传召武郡王,自然是打算用他,但皇帝也没想到,武郡王会比自己想象的还急切,不由摇头笑道:“起来吧。”随后令苏公公亲自上了茶,才在武郡王满是期待的目光下,谈起正事儿。

    皇帝想做的事儿,可不仅仅是赈济沿海难民。更想趁此时机建立水军,然,这支军队交到南安手中,皇帝是不放心的。

    皇帝之所以大发雷霆,并不仅仅因为南安郡王不详不实的奏表,更因为就在前几日,久居大明宫,自皇帝登基后便再也没过问过朝政的太上皇,竟因追缴欠款之事,出面斥责了皇帝,说他不仅不顾惜老臣,还有意打压。就差说他不孝了!

    如此大顶帽子扣下来,再次追缴欠款的事儿,便被压了下来。皇帝心中怎能不气?但也不能对着太上皇发怒不是?正好南安郡王的奏表给了皇帝一个发怒的机会和借口。

    而此时,皇帝与武郡王说起正事儿,倒是没了那股子怒气。反而淡淡地笑道:“好在欠款的各家各府,多少都还了些,汇总统计了一下,倒是追回了不少。”说到这里,皇帝见武郡王并高兴之色,不由问道:“这不值得高兴?”

    武郡王想了想道:“高兴自然是高兴的,但这些银子圣上打算如何使用?难道当真打算赈济东南?”

    见皇帝一挑眉并不说话,武郡王斟酌片刻躬身回道:“启禀圣上,并非臣冷血无情,不顾念百姓,然海寇扫荡之后的那两镇十七村,据报是人畜不留。这银子,”武郡王想了想终是说道:“圣上可莫要受了蒙蔽才好!”

    皇帝见此笑道:“朕打算命你秘密返回东南,带着这些银子,为天/朝,也为朕,训练出一批真正能上战场的水军!此事定要保密。你可明白?”

    武郡王也不是傻得,自然明白皇帝说的秘密二字,其实就是瞒着南安郡王。可训练军队绝非易事,更不是三五万两或者三五十万两就能成的,而且既然是水军,那必然是需要建船队的,那就更是一笔庞大的数字。

    遂武郡王听皇帝如此说,却并没有表现出任何的高兴,或者兴奋的神情,反而是皱起眉头,忧心忡忡地道:“臣的封地就在东南,要避开耳目返回封地只要圣上的旨意,倒是没有什么问题。只是这水军,”

    武郡王望着皇帝小心的道:“新建一支水军可不是小数目啊,这银两从何而来?追缴回的欠款,应该也不够吧?”

    皇帝盯着武郡王看了半晌,忽地点头笑道:“不算追缴的欠款,光此次大臣宗亲的捐款便有一百多万两。加上追回的欠银,二三百万两倒是有的。”

    皇帝见武郡王张嘴欲要说什么,忙抬手阻了他接着道:“当然,二三百万两对于新建一支水军是不够的,但先期省着点应该也差不了多少。此次回去,你便先组织人手,将人给我训练出来,至于船队,朕再想法子。”

    武郡王望着皇帝皱眉道:“不说其他,单说这二三百万两如何运回去也是问题,臣独自返回,想要避开耳目容易,押运着这二三百万两一同返回,怕是谁也瞒不过吧?”

    对此皇帝一时也没想出什么好法子,皱眉想了想,又命人召来黄季云。黄季云得知皇帝的计划,皱眉沉思片刻后,试探着道:“何必要隐人耳目呢?武郡王大可光明正大回去。”此言一出,皇帝略感兴趣地问道:“季云有何想法不如说来听听。”

    黄季云低头整理了一番思绪,才开口道:“东南沿海出事儿,虽说,圣上遣了南安郡王前去,然东南乃武郡王封地,若武郡王当朝提出返回封地,想来便是圣上也不好阻拦。”

    说到这里黄季云眼冒精光的抬头看向皇帝,又看了看武郡王才笑道:“防人之心不可无,圣上要求留下武郡王妃及世子,想来也是人之常情。”

    黄季云见武郡王脸色微变,则继续说道:“如此一来,武郡王即便返回东南,想来心中也多有不满。敌人的敌人便是朋友,武郡王在东南将成为拉拢对象,而非防备对象。如此武郡王大可正大光明的回去。”

    皇帝一挑眉似乎有些明白黄季云的意思了,武郡王则是皱眉问道:“这秘密回去,还是光明正大的回去,都不是重点,重要的是要如何将那二三百万两银子带回去。”

    黄季云显然没想到,自己说的这般明白了,武郡王竟还会如此说,不由得有些茫然的看向皇帝,皇帝对此也是苦笑不已,这武郡王,在战场上是把好手,可对于这朝堂上的弯弯绕绕倒真是让人有些无语。

    皇帝想了想,对黄季云有些无奈地笑道:“还请季云说个明白才好。”黄季云看了看武郡王,笑道:“这郡王返回封地,带着些行礼跟亲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