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楼之黛玉-第4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借此时机,黛玉在与涵迤公主商议后,将之前春夏两季的样衣,都拿了出来,又联合了一些京城的商贾之家,当然其中便少不了皇商薛家、夏家与别的几家。

    除了黛玉与涵迤的容云霓裳阁,另外还邀请了八大商贾,以及一些个中小商贾,借《云客来》饭庄的场地,举办了一次慈善拍卖,拍卖所得将全部捐献给善行司,以作西北流民安置。

    在黛玉等人想来,此次拍卖重在参与,为的也不过是形成一种模式,将来有了惯例,也好依例行事。结果却是大大的出乎了黛玉等人的意料,甚至容云霓裳阁的好几套已经过季地样衣,也拍出了比新品还高的价格。

    当然,容云霓裳阁的衣饰,往常普通的商贾之流或是一般官员,便是有钱,那也是买不到的。还有其他的一些商贾,或多或少,拿出了不少物件儿用于拍卖,最后拍卖金额竟是达到一百三十七万两白银的惊人数据。

    皇帝与众大臣得知后,震惊之余心中也舒了口气,一系列的政令颁发,拍卖会的筹备,前前后后已经耽搁了近一个月。户部之前拨出的十万两白银,以及皇帝内库中拨出的十万两白银,早已捉襟见肘。

    有了这批拍卖所得的百万两银子,七王爷总算是能够放心大胆的,专心安置流民。

    七月二十四,历经近两月的时间,七王爷义亲王史无前例地收拢了近七万六千五十八名流民,其中合符边军要求的青壮男丁四万八千余人,能够在牧场劳作的妇女二万二千余人。老人不过两千余人,剩下的都是孩子。

    没有父母的孩童,以及没有子女的老人,总计不过四千人不到,都被统一送往了京城。剩下的七万余人则跟随七王爷义亲王一块儿,奔赴西北边城。

    七王爷这是第二次带着“大部队”前往西北边城。再次站在边城城外时,七王爷的心情却是截然不同。如今的西北,与年前义亲王带领着征西军到来时,已大不相同。

    成排的百姓小院儿集中在了东面儿,一色的黏土石头墙,一色的干草顶儿。但却显得格外的整洁。三排百姓小院,即便许多屋舍暂且尚未有人居住,但却将东城区挤得满满当当的,紧邻着靠着南边儿的总兵府邸。

    北边儿有个不大不小的互市,用拒马拦了起来。搭了不少临时的草棚子。西城区则是军营以及医馆。百姓极少到西城这边儿来,大多集中在东城与北城生活。

    全城军民在原有的城墙上,用西北特有的黏土和了草木、碎石,将城墙垒得高高的。虽比不上那些大青石垒砌的城墙,较之原来,却也是强了不少。至少对于没有大型攻城器械的北蛮兵而言,已然可以起到不错的防御作用。

    西城门外,左右两边儿不算太高的山坡上,此时也不再是当初的临时工事,而是如同边城一般,用石头和黏土,修筑了两座兵营。与边城形成掎角之势。除了总镇莫轩,与总兵赵秉,没人知道那兵营里的人整日里到底都在干些什么。

    南城门外不过两三里的地方,有一片山坳,正是当初赵秉指点绮罗,领着百姓避难的地方。此时在那里圈养的一大批牛羊,便是年前莫轩与赵秉,带着兵士从北蛮人哪儿,抢劫回来的。羊只在开春出圈前,已经剃过一次毛。

    战争过去了好几个月,从严冬到春暖花开,再到此时的炎炎烈夏,边城的人口虽然并没有变多,但整座城却显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的有生气。再不似当初莫轩所看到的那般——如同修罗炼狱,也不再是七王爷眼中的萧瑟一片。

    圣旨送到西北时,莫轩与赵秉正在西城外山坡上,按照黛玉记忆中,前世特种兵的方法训练着军士。这些军士显然与城中的大有不同,不仅是体魄更为强健,每日皆是食用白面馒头就着牛羊肉汤,更是一个个身手矫健,如狼似虎。

    当城中留守的宋时,遣人给总镇大人莫轩送来消息说,京城有圣旨送到时,莫轩与赵秉皆是惊诧不已,毕竟自己领命到这儿也不过三四个月的光景。二人这些日子倒是培养出不少的默契。

    赵秉留下继续训练军士,莫轩策马跟着送信之人,回到城中。不想却意外的发现,那传旨之人竟然是义亲王七王爷!

    看着一身沾了尘土的棉布长衫,脸庞被晒得有些黝黑,但眼睛却格外明亮的莫轩,七王爷拍了拍他的胳膊笑道:“不错!瞧着便长进了不少。”说完便不再多言,宋时帮衬着设好了香案,待莫轩沐浴更衣后,七王爷便宣读了圣上的旨意。

    一时间,别说莫轩与宋时激动,便是总镇衙门里的差役与侍卫,也是激动不已。

    如今的边城,最缺的是什么?粮食?钱财?不!都不是,是人!全城百姓与所有兵士加在一块儿,也不过四五万人,除去老幼妇孺,能上战场的,连一万五千人都不到。而此时,七王爷竟然给他带来了七万多人口,更是有近五万的青壮!

    莫轩有种做梦的感觉,正激动得不知说什么好时,七王爷笑道:“圣上还让本王给你带句话儿。”

    听七王爷如此一说,莫轩赶紧正了神色,原本挺拔的身姿更是站得笔直。七王爷见此笑道:“不必如此紧张,圣上不过交代你,好生办事儿,将来少不了你赏赐。”

    说完七王爷顿了一下道:“好像是说,有赏赐给你准备着。记不清了,差不多就是那意思吧。”

    莫轩听完抱拳一礼,抬头露出两排雪白的牙齿,对七王爷笑道:“圣上便是没有赏赐,末将亦会好生护卫边城百姓,捍卫我天//朝疆土不受外族侵扰。”说完话锋一转道:“王爷此次前来,果真带来了近五万青壮?”

    莫轩问这话儿时,一双眼睛晶亮晶亮的。七王爷若不是素来知道莫轩稳妥,怕是就要心惊肉跳了。却不知莫轩在听到如此人数时,心中早已打起了别的主意。

    边城虽不很大,但安顿这七万多人却是没问题的。近五万的青壮,莫轩派了一队兵士,请宋时跟着往西城区去安置,妇女孩童则请来了在边城颇有人望的绮罗带去了东城区。

    莫轩亲自带着七王爷义亲王在城里城外转了一圈,直至用过午膳,莫轩才神神秘秘地对七王爷笑道:“如今边城也就这样儿,若是再要弄别的,怕是需要朝廷拨不少银子,遣了工部的人过来才成。”

    听莫轩这般说来,七王爷也是面带笑容的点了点头道:“几个月的光景,你能做到这般,已大大出乎我所料了。”

    莫轩却是一笑道:“只怕待会儿再带您去瞧个地方,您更要大吃一惊了。”

    七王爷一听这话儿,来了兴致,笑道:“那还等什么过会儿?不如现在就去吧。”在七王爷想来,莫轩怕是该带自己去瞧瞧那临时的牧场,如今是怎样个模样了。

    谁知莫轩却是一笑道:“不着急,等晚些时候,咱们再过去,也能瞧个清楚。”

    七王爷看了看外面的天色,不太明白莫轩口中的瞧个清楚是什么意思,但既然莫轩已经这般说了,七王爷也不勉强,正好他连日赶路,到了边城也是马不停蹄的四下查看,如今也有些疲惫,遂好好儿的在总镇官邸睡了一觉。

    七王爷醒来时,已日落西山,天空和大地都被渲染的一片绯红。洗漱后,来到前厅,得知莫轩已然准备好了马匹。

    莫轩领着七王爷一行,上马便往西门而去。七王爷不由皱眉道:“若是北蛮来袭,西门外倒是不如东门外来的安全。”

    莫轩闻言回头一笑,却并不解释。七王爷见此也只得摇头叹息:到底是年轻经历得少了些。看来回头还是得再给他,安排两个幕僚过来。

    说话间,莫轩已经领着七王爷一行,一马当先的来到西城门外南边儿的山头底下,还未上山,七王爷便是一愣。这里原是自己命人建的临时工事,如今瞧着竟成了一座军营。

    山脚下不仅仅安置了拒马鹿角,一路上山,七王爷甚至看到不少风铃悬挂在高高低低的树杈上,这要是不熟悉的人,少不得就会碰到几个。便是自己也没把握一定能全部避开。

    到了此时,七王爷方明白,哪儿是去看什么牧场,竟是来看军营的。想来此军营有什么特别之处,令莫轩特意带自己过来。

    山顶上的地方不大,兵士也不是很多,义亲王粗粗看了一下,大致六七百人左右,一个个瞧着就龙精虎猛,此时每人都背负着三支投枪,挂着弓弩,提着制式斩马刀,一个接着一个的,广场中间儿,奇奇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