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清末1909-第18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嗯,张总督被劾免,上头特地派来了接替,下午就到。”福顺点头确认,接着又说,“不知道少轩听说了没,这个良弼来头不小。”

    “嗳,咱是个粗人,只懂得效忠皇上,什么大臣啊,军机啊,那不都是轮流换吗,老张一概不认识,不过,良弼这名字嘛,我倒老在报纸上瞅见。”张勋直来直往,说话不带转弯,“福大人给咱说道说道,这个良弼是那个庙里的土地神?”

    福顺也是被张勋弄得没脾气,也清楚张勋这个人是个标准武夫,从大头兵一路当上一品大员,肚子里倒不出什么墨汁来,只得耐下心来解释,“此人原是禁卫军的练兵大臣,载沣跟前的红人,听说还在天津平过乱,颇有威望,前段日子,京城里闹得沸沸扬扬的资政院风波,跟这个人有莫大的关系。。。”

    “载沣?载沣不是被夺了权么,那这个良弼还不跟着一块倒霉?”别的不知道,现在大清国谁说了算,这点张勋总知道。

    “怪就怪在这,少轩你想,此人后台尽失,却没人敢清算,资历不高,却仍屹立不倒,听说这内阁里面,好多人都为其马首是瞻,跟资政院里的那帮刁蛮议员也交情颇广,嘿,你说奇怪不奇怪?”

    福顺这么一说,张勋也顿有所悟,想想也是,怪不得几天前,庆…亲…王奕…劻密电提督府,让他看在袁督军的份上,密切监视此人在江南的一举一动,特别是军队,万不可让其控制军队,最好能把把的诸多实权架空,让他当一个空壳总督。

    “听你这么说,这个良弼还真有点神啊,还不知道咱这个小庙容得下容不下这尊大菩萨?”张勋性格粗犷,听了福顺的话不由哈哈大笑,“福大人,走,咱们去瞧瞧去,看看这尊菩萨究竟长什么模样?”说着便骑上了马。

    “起驾”

    福顺摆了摆手,示意随从紧跟着张勋,一行人向外城的两江总督署走去。

    。。。。

    两江总督署,位在江宁外城以南,太平天国定都南京的时候,曾在此地大兴土木,修建了院门九进的天王府,长毛兵败后,这座照搬皇宫规制的府邸,便改造成了官府衙门,有多套政府机构班子在这里驻扎办公,其中分量最重的无疑是两江总督署。

    府衙大门,富丽堂皇,宽大敞亮,门口处,两尊大石狮作啸天状,甚至威武。

    张勋,福顺到的时候,门口已经挤了一大堆官员,见到他二人的依仗,众人纷纷示意行礼。

    张勋下马,福顺下轿,相互寒暄后,与众人并列站在一起,这里面有江宁织造,臬司,道台,和本地的父母官,福顺在江宁为官多年,这些人大多熟识。

    “将军,这个人也来了。”人群中有人对福顺说道,然后几道目光齐刷刷扭向了一边,似乎是提醒上司,又似乎是对“那人”的天然排斥。

    福顺,张勋跟着扭头,眼睛却好似被刺扎了一样,脸色骤变,眼神阴鷲。

    张勋,福顺和一帮官员站在一边,以那人为首的几人单独站在另一侧,两部分人的装束也泾渭分明,一边旧式军装或制式官袍,而另一边却是标准的仿德式军装,马裤,皮靴,以及帽檐上的团龙徽,都分外引人注意,这些醒目的装扮,无一不彰显着他们特殊的身份。

    新军!

    两拨人相隔几米远,却好似陌生人,彼此之间透出的敌意,但凡在场,是个人都能看出来。

    “我大清的总督来了,诸位迎接,合情合理,但此人倒恬不知耻的来了,也不知道,他效忠的是哪一国,哪一君?”

    福顺冷冷说道,讥讽之意,溢于言表。(未完待续。)

第二百二十七章 江宁不宁静

    (第一更)

    “你骂谁!”

    福顺这一句话下去,对面立即起了反应,几个新军军官闻声变色,大怒之间,手指已经按在了手枪套上。

    “此处乃府衙大门,不是你们他娘的第九镇,老张看看,你们还敢动手不成!”

    张勋也不是吃素,二话不说,直接掏出了驳壳枪,枪口冰冰地冲着对面的几人,大声骂道,一看张勋投枪,新军也趁势拔出了手枪,双方针锋相对,谁也不相让。

    唯一吓傻了的是那帮文官,瞅着架势,大有一言不合就地出手的架势,吓得他们全部噤声,大气不敢喘,惶恐的望来望去。

    气氛一下子剑拔弩张。

    “赵声,成基,把枪放下。”

    新军这边,为首的男子发话了,此人乃第九镇统制徐绍桢,江苏地区的新军尽归其节制,如果说福顺,张勋是江南军界的两把刀的话,那徐绍桢便是第三把刀,同时也是最锋利的一把刀。

    “统制,福顺这厮屡次辱骂大人。。”

    “放下枪”徐绍桢目不转睛。

    “统制!”士兵们气不过,手中的枪怎么也不愿放下,这样的事不是一次两次了,统制在江苏这几年,真是受够了这帮人的气。

    “放下!”

    徐绍桢继续发话,士兵们无奈,只得将手中的枪放了回去,但拳头却是紧紧握着,两拨人一看就是多年的死对头。

    “等新总督到了,咱们礼拜完就返回城关大营,记住,勿生事。”徐绍桢偏过头去,低声冲身旁的说道,也只有他能按捺住这些心中窝火的年轻军官,在他们心中,徐统制既是冷面上司,又是激情澎湃的精神导师。

    一看新军那边收了枪,张勋也慢吞吞地把枪别回了腰间,他出身行伍,早就见惯了这样的场面,特别是这些“异心”者面前,他更是丝毫不惧。

    “逆党分子也敢如此猖狂,要不是人骏总督去职,尔等也等到今日。”福顺冷哼。

    “你!”

    徐绍桢用手臂挡住了愤怒的众人,上前一步,说道:“福将军,得饶人处且饶人,同在江宁地界为官,摩擦本来就多,万一哪儿擦枪走火,弄出个天下大乱,那就不好了。”

    “天下大乱,哼,凭你们一二个藏匿在新军中的逆党分子就能闹出大乱?徐绍桢,尔食皇粮,却为革命党卖命,不晓得皇恩浩荡?”福顺大声叱骂。

    徐绍桢淡然说道:“我俸禄皆取自于民,我身躯皆养于我父母,天家太远,我眼睛不好,找了半天也没找到,只知道《士兵手札》上写过,新军将士保卫国家,并非为了一人一姓一家。”

    “大逆不道!大逆不道!”一听这话,福顺顿时气的发作,作为守旧派中的守旧派,他对于这样的话,简直是污言秽语,脸上马上涨成了猪肝色。

    徐绍桢是逆党分子的事,江苏官员几乎无人不知,但这年头,新军将领中倾向革命的确不是什么个例,只要在外国留过学的,十有**是革命党或者立宪派,清王朝为了拱卫统治,下令组建三十六镇新军,挑选新锐军官入伍,然而却没想到此举竟是“引狼入室”,新军反倒成了王朝掘墓铲,南方新军革命党云集,四川,湖北,湖南,江苏,福建,云南等地新军皆是革命党不断渗透的地方,而此时此刻,北方新军情况同样不容乐观,滦州兵变,吴禄贞起义,越到清末,这样的事情越发层出不穷,特别是徐绍桢的第九镇,自统制到协统,各营管带,以及基层队官,中高级将领中革命党人不下四十,同情者和倾向者还要更多,早在端方治理两江时,便对第九镇严加提防,削减军费,限制出入,等到了张人骏任总督时,曾密调张勋的巡防营入江宁,下令一旦新军有变,即刻镇压,不过由于总督无权节制新军,再加上新军准备不足,故而只好按兵不动。

    “福将军,大道在人心,不在君心。”徐绍桢笑了一声,扭过头去不再说话,留福顺一个人把怒气往肚子里咽。

    正当时,远处又来了一队人马,福顺看了一眼,脸色登时又深了一分。

    “这帮胆大包天的庶民又到了。”

    来人到了面前,福顺暗自啐了一口,他口中的庶民,自然不是一般的庶民,虽然无官无职,能到两江总督署来的,都不是一般人。

    这些是江苏省咨议局的议员,庶民中的佼佼者,前一段子,国会请愿运动席卷全国,这些人可都是主力军,带领几万民众在总督署门前集会,当时的场面福顺仍然记忆犹新。

    “诸位大人,别来无恙。”

    咨议员依次躬身行礼,他们一身普通装扮,和身着官袍的“大人们”站在一起,显得格格不入。

    张勋稍微挪开一步,福顺更是嗤之以鼻,官员们站的四散。

    “新总督到任,怎么不见咨议长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