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清末1909-第2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后接着说,两江总督不知道中央《密约》的内容,所有才贸然派兵“抵抗”,不过,这也正彰显了我中国人民的英勇无畏,两江总督是不折不扣的忠臣良将,此前内阁已经明令嘉奖,到目前为止,双方已经各自清楚,不会再出现这样的误判事件。

    总之,所有的不利质询,都因为一纸密约而烟消云散。

    奕…劻对答如流,几乎说一句歉三声,姿态之低,简直让人叹为观止,这让坐在议长席上的梁启超眉头越来越紧。

    最后,奕…劻深鞠一躬,说道:“今下,两国密盟酿成举国动荡,奕…劻深感有负国恩,听闻资政院此前有弹劾一说,我年老昏聩,的确难当此任,若资院书面告知,奕…劻愿自行解职。”

    此言一出,现场哗然。

    奕…劻近乎完美的“谢幕演出”,征服了所有人,到了份上,梁启超清楚,弹劾要流产了。

    看似退,实则进,这一招使下来,奕…劻的位置已经稳如泰山,要想弹劾几乎是不可能。

    就算梁启超硬要坚持,但凭宪友会的力量,无法单独罢免,而且,也会有此失去了中间派的支持。

    “这就是赉臣说的激变?”

    梁启超摇了摇头,重重的叹了一口气。

    。。。。。

    “大帅,梁启超来信了,说。。大帅你还是自己看吧。”

    张啸光犹豫了一下,走到了叶开办公桌前,把电文静静放在了上面。

    “我都知道了。”叶开没有转身,“不是什么好消息。”

    昨天夜里他收到了舒清阿的密报,上面说这段时间,中英接触频繁,据内部人透露,可能有一份密约有关,但具体内容不清楚。

    他清楚奕…劻的为人,昨天的条件,奕…劻这么痛快的答应,可能就和这份密约有关。

    “大帅,怎么回复梁启超?他在电报里说此事紧急,要大帅。。。”

    梁启超确实急坏了,他从来没有这么尴尬过,弹劾会议开成了同情会议,这是谁也没有预料到的。

    “四个字,静观其变。”

    叶开伸出了四个指头,再加四个字,“缓缓图之”

    “是”张啸光点了下头。

    相比于梁启超,叶开要镇定的多,甚至大获成功,他的目的已经达到了,一千六百万的救济银一个月内到达上海,至于弹劾不弹劾,本来就不在他计划当中。

    而且,以现在的形势看来,弹劾已经不可能了。

    之所以能挑起这次事件,依靠的是民族情绪,而现在,这种土壤已经不存在了,因为中英密约的缘故,中国一下子成了英国人的“盟友”,在列强面前,百年来中国人一直是受气挨打的角色,而和洋人联盟,国人想都不敢想,这无疑大大提高了自己的身格,要知道,此时的中国百姓,还以为大英帝国是地球上最强的国家,做他的“朋友”,可是某种不得了的“荣誉”,起码证明自家的国家强大了。

    仅凭这一点,足以挽回奕…劻血崩式的民意。

    不过,对叶开来说,这一切都无所谓了,他接下要做的才是真正的大事。

    一千六百万,这可是一笔足以“逆天改命”的银子,手掌东南五省的外务大权,叶开的拳脚可以张得更开。

    奕…劻紧紧张张拜托了跌落的危险,而他,可以更加从容的伸出拳脚。

    当然还有一点不能忽略。

    革命党。

    “啸光,晚上换上便装,咱们去拜会一个人。”

    叶开起身说道。

    (本卷完)(未完待续。)

第二百七十九章 胡汉民

    (第一更)

    傍晚,八点时许,叶开和张啸光秘密出门,两人皆身着便装,在门口坐上一辆黄包车后,直奔华界一角。

    十分钟后,他们于茶庵弄18号咖啡厅停下,按照他和对方的约定,二楼左拐的第五个包厢是接头地点,那里坐着一位叶开的老朋友。

    “大帅,要不要派人先查查?”张啸光左右张望了一下,满眼都是陌生感,这地方他们之前没来过,不由得担忧其的叶开的安全。

    叶开轻笑一声,“不去,咱们是去谈生意,用不着大张旗鼓,顶多半个小时,就可以出来了。”

    “沪上光复会员,甚众。。。”

    “走吧,放宽心。”

    见张啸光还有些犹豫,叶开拍了一下他的肩膀,示意无妨,后者这才沉下心去,两人结伴上楼去。

    其实这地方,叶开早就查过了,情报显示没有问题,光复会的手暂时还不敢伸到华界来。

    推开房门,屋内的摆设尽数浮现于眼前,一位等候已久的“老朋友”,也一并映入眼中。

    叶开不感到意外,这张脸他两个月前刚见过。

    正是经他手释放的清廷要犯,汪精卫。

    “良公!”见叶开如约到来,汪兆铭立马起身。

    “让汪先生久等了”叶开笑了笑,坐下身去,同时示意张啸光关上房门。

    “两个月不见,没想到上海竟然竟然发生了这么多大事,股票风潮,英法入侵,中英对峙,眼下良公的名声已经传到了海外去,我在新加坡逗留时,那里的华人一听洋人入侵上海,无不愤慨,都说要捐钱捐物,资助良公的大义之举,真是可歌可泣!”

    汪兆铭情绪略微激动,他说自然是英法联军抵沪前后的种种消息,当然,这个时候,他还不知道《中英密约》的传闻。

    “嗐,不值一提。”

    叶开摆了摆手,没有多作解释,偏头道:“这是我的心腹秘书,张啸光。”

    听到“心腹”二字,汪兆铭点了下头。

    “久闻汪先生大名,大帅时常念叨起。”张啸光道。

    “不敢当,不敢当。”汪兆铭谦虚的笑了笑,没说别的,这也意味本次会谈,可以允许他的存在。

    介绍完双方人后,叶开开门见山的说道:“孙先生在南洋怎么样?”

    “总理事务繁忙,旁人难得一见,总的来说,一切都好。”

    汪兆铭缓缓说道,虽然话很简短,但叶开却能听出来一分苦滋味来,孙文前几年被日本政府驱逐出境,不得不把总部迁到南洋去,而眼下同盟会又内讧不断,光复会吵着闹着要分家,甚至不惜和孙文撕破脸皮,就在前年九月份,陶成章在报纸上大肆“谩骂”孙文,列举了七大项罪状,给当时的同盟会造成了极为恶劣的影响,而且,即便是在南洋,孙文也不得安宁,除了要和康有为争夺民心民意,还要到处筹集革命经费,日子过得山穷水尽,这他段时间,的确是繁忙。

    见叶开提到了孙中山,汪兆铭也回归正题,合作的事他当然放在心上,两人的会谈原本就为了这个。

    “良公的提议我跟总理谈了几次,总理没有表态,毕竟。。哈,良公也知道,革命党与清廷一向水火不容,我虽然相信良公,但总理远在千里之外,未见能得信于良公啊。”汪兆铭简明扼要的把结果说道,其中自然要略去很多过程上的细节。

    “情理之中”叶开点了点头,不再说话。

    “良公不必气馁,万事只要实诚一些都会有好结果,信任亦是一点一点积累的,总理的意思是,咱们要慢慢谈。”

    “当然”叶开接着点头,谈合作就是谈买卖,一上来双方都不会露出自家的底牌。

    “既然是这样,那就要麻烦汪先生给孙先生传话了。”叶开接着道,“不知道汪先生能做几份主?”

    汪兆铭却道:“良公错了,和你谈判的不是在下,而另有其人。”

    “哦?”这点,叶开倒是很意外,“是哪位党人?”

    “此人的名字良公或许不太陌生,同盟会南洋支部长,胡衍鸿。”

    叶开思虑片刻,即道:“胡汉民?”

    “正是”

    得到确认,叶开心中稍微波动一下,胡汉民和陈其美是孙中山的左膀右臂,派他来,某种程度上代表了孙文的意思,看来他的真的有心谈这次合作。

    “胡先生在哪里?”房间里显然没有胡汉民的身影。

    “良公莫急,胡部长出门办差,马上就到,马上就到。”汪兆铭忙道。

    叶开知道这是托词,胡汉民没到的原因是为了谨慎起见,革命党是朝廷通缉的逆党,他们的行踪一向小心隐蔽,或许这个时候胡汉民等人正是暗中观察叶开,这也是为什么叶开仅和张啸光两人前来的原因。

    “外面风大,良公,我把窗子关上。”

    汪兆铭起身关窗,在窗边停顿了一下,随即回到了叶开面前。

    不一会儿,门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