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清末1909-第27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们随我来”叶开道。

    名不正,言不顺,叶开要的可不是这个。

    。。。。。

    “布置的怎么样了?”

    幽静的书房内,叶开首先道。

    “都安排好了,就听大帅的吩咐了。”蒋志清说道,其余三人也纷纷点头。

    “好,咱们先按兵不动,等南边的枪声起。”

    叶开幽幽说道,目光望了望窗外的夜色。

    “也该快了。”

    。。。。。。

    十二点的钟声刚刚响,江宁城下,传来了震耳欲聋的枪声。

    第九镇,和新成立的第三十七镇新军突然宣布起义,几乎没有遭到任何抵抗,就攻占了江宁城,与此同时,安徽,江西两地也先后被拿下,之所以如此兵不血刃,是因为他们受的是两江总督的命令。

    早上八点钟,程德全在总督署宣布三省“独立”,两个小时后,上海也宣布“自治”。

    革命星火,骤然燎起!(未完待续。)

第三百四十一章 革命而不流血

    (第一更)

    三省“独立”速度之快,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短短不到十八个小时,东南便丢了半壁,且皆是赋税重地。

    起义军所至之地,当地官署竟然纷纷开门迎降,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拿下了这些地方,简直。。简直就好像之前商量好的。

    十月十日下午十四时,乾清宫。

    得知叛乱的消息,摄政王载沣几乎手脚大乱,他没想到“革命党举事”竟然会来的这么快,而他面前的载泽,载涛,毓朗三人死死跪在地上,大殿内的空气极度压抑。

    就在一个小时之间,浙江也丢了,汤寿潜被拥戴为浙江都督,与此同时,起义军三气合流,苏沪浙赣皖五地军政府呼之欲出。

    纵观这些地方的起义,主力全是新军,第九镇,三十七镇,以及杭州的二十一镇,除了新成立的三十七镇之外,其他两镇革命党人都渗透日久。

    “臣早就说过,新军不堪用啊!”毓朗的脑袋死死磕在地上。

    “现在不是堪不堪用的时候!”载沣大吼一声,对底下人说道:“你们谁去平乱?”

    没人吱声。

    载沣猛拍桌子,站起身来,大怒道:“亏你们两个还是禁卫军的首领,怎一个个成了缩头乌龟!”

    “载涛?”载沣看了看他那位三弟。

    载涛顿时吓得面色全无,脸色苍白,仓惶中说出了那句著名的话。

    “臣弟只会练兵,不会打仗。”之后便把脑袋狠狠的扣在地上。

    载沣气的把桌子上的书通通拨到了地上,指着载涛,身子一个劲的颤抖,终究还是没有骂出口来。

    半天后,他缓缓吐了一口气,才说道:“要是赉臣在就好了,本王悔之晚矣。。。”

    “摄政王,臣愿带兵南下平乱。”底下突然冒出了一道声音,说话之人,却是毓朗。

    正值愁云惨淡之际,载沣终于听到了一个好消息,忙道:“好好好!毓朗,你要什么人马尽管说?”

    “臣只要三镇禁卫军,粮草备足,铁路疏通,一个月内,攻破江宁!”毓朗壮着胆气说道。

    “好!本王就任命你为禁卫军三镇总兵官,你此番南下平乱,务必将逆党通通涤荡!”

    “是!”

    。。。。。

    载沣的希望和现实形成了鲜明对比,当晚,武昌事发,湖北新军再度起义,五天时间不到,三镇即丢了大半。

    而禁卫军整装待发这半个月,各省更是纷纷爆发起义风潮,四川,湖北,湖南,广西。。。在内的南方多省,已尽归敌手。

    在此过程中,颇有意思的一点是,各地的起义都没有遭到什么像模像样的抵抗,革命军攻城拔寨,无往不利,除了旧式军队早就在之前的改革运动中被清洗一空,军事抵抗几乎为零,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原因即是,起义军每到一处,当地就放佛一夜之间冒出了无数带路党,开门迎降,箪食壶浆,而这些投诚之人,往往身居要职。

    放眼望去,帝国大厦已经越来越斜。。。。

    十月二十七日,被清寄予最后希望的禁卫军,整顿完毕,坐火车沿京汉铁路南下,先平复武汉的叛军,然后再顺江而下,直接攻取江宁,三镇兵马加起来五万多,无论实力还是装备,都远超各地新军。

    倘若这两地拿下,平乱大计将迎来根本性的逆转。

    不但毓朗这么想,载沣这么想,清廷上上下下几十位宗亲大臣也这么想。

    火车一路向南奔驰,呜鸣声在山峦大川之间不断回响。

    二十八日晚七时,就在武汉三镇五十公里外,火车突然停下了。

    “怎么回事?”

    火车的紧急制动声,撕破了两湖夜间的寂静,巨大的前倾惯性差点没让毓朗栽倒在地,扶正身子后,他赶忙下车巡视。

    “贝勒,不好了!不好了!”

    一名亲信跑上前来,急燎燎的报告道:“那帮兵蛮子把火车停了,说什么也不往前走了。”

    “什么!?”

    毓朗大吃一惊,“他们这是要哗变!?”

    大清国危在旦夕,这个时候可不能掉链子,稍一想,毓朗压住怒火,赶忙派人去交涉,得到的回复却是“禁卫军只听良大帅的”

    毓朗发现他这个三镇总兵官根本调不动一兵一卒。

    不一会儿,几位禁卫军军官走向了毓朗,身着协统制服,身后还跟着一大队兵。

    “你们这是干什么?”毓朗一看身后的卫兵,目光顿时警觉了起来,叱道:“你们想要兵变吗!?”

    毓朗认出来人了,打头是第二镇的协统杨宇霆,能文能武,平时一直恭顺,怎么今日。。。。

    “朗贝勒这话真是叫末将心寒了,我是来专门保护贝勒的,嗐,也不知道是谁传的谣言,说良大帅是被你陷害罢官的,都说要杀了你告慰大帅,所以。。。。”杨宇霆露出了笑容,看的毓朗心里发麻。

    保护?还是,软禁?

    “来人呐,把贝勒爷圈起来,要是出了半点闪失,我拿你们试问!”

    “是!”

    杨宇霆点了一根烟,遥望着北边,半天后,吐出一口浓稠的烟气。

    “大帅就是大帅”

    。。。。。。

    毓朗被扣押的消息传回了北京城,整个清廷顿时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慌乱,而载沣更是不知所措。

    他急忙派出了第二路平乱军队南下,系原北洋军一三六镇。

    第六镇镇统蓝天蔚一步未迈,即率众起义,次日军队进入沈阳城,被部下拥戴为东三省都督,原东三省总督赵尔巽仓皇出逃。

    十一月二日,北洋军第一镇镇统吴禄贞在山西起义,三日后,山西全境宣布“独立”,而第三镇则奉命南下,走到了直隶滦州一带,大军停滞不前,电告京城,要求“解散内阁,驱逐亲贵,施行完全之宪政。”时称“滦州兵谏”

    十一月五日,山东巡抚孙宝琦宣布“独立”,其被拥戴为山东军政府都督。

    十一月七日,阔别大陆十六年的清廷“首逆”孙文,抵沪,两天后,乘火车到达江宁,同日,电告五省百姓,“江宁”改为“南京”,如七十年前的太平天国一般,“京”字即表明其欲与清廷分庭抗礼。

    “快宣良卿来!”

    同样是这一天,得知消息的载沣在崇德殿急得大叫。(未完待续。)

第三百四十二章 快宣良卿来

    “大帅,陆双鸣发来了消息,上海现在已经‘自治’了,问大帅下一步该怎么办?”张啸光拿着一叠最新的情报走进叶开的书房。

    就在几天前,新任第三十七镇新军统制的陆双鸣进占上海,正式“倒戈”革命,同一天宣布上海全境“自治”,而他也被拥戴为沪军临时都督。

    “告诉他,立即实施军管,务必保证租界和新区的正常与稳定。”叶开吩咐道,一切都进行的有条不紊,“我已经通知了蔡乃煌,虞洽卿等人,他们会全力支持陆双鸣这个沪军都督,记住,上海要死死的握在手中。”

    “是!”

    张啸光点头,如今天下已经大乱,革命党正势如破竹,而反观清廷这边早已摇摇欲坠,大帅虽然闭居在家,实则运筹帷幄。

    到目前为止,叶开仍旧毫无“出山”的意思。

    “啸光有一事不明。”张啸光忽然道。

    “什么事?”叶开问。

    “啸光想不通大帅为什么叫陆双鸣固守上海,北上打河南岂不是更好,河南要是拿下,可就直逼直隶了。”

    “哈哈,啸光啊。”叶开大笑了一声,“河南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