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甲午崛起-第10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列强虽然吞不下来,但他们把中国大分八块的努力可一天都没有停止过。

    在这些列强中,只有美国人是反对肢解大清帝国的。

    罗斯福曾经直言:“我真诚地希望不要分割中国,这样做将对任何人都不好。”在他之前的美国人说过很多类似的话,其实也一直在做着类似的努力,比如所谓的门户开放政策。

    太平洋的确容得下中美两国,但他们中间还有一个日本。

    1853年美国将军佩里打开日本国门,刽子手斩断幕府遗光迎来了维新时代,从此日本天皇****开启君主立宪,迅速成长为一个外向型的资本主义帝国。

    日本1867年才开启维新,为什么仅仅8年之后就成长到足以侵略外国?

    答案还是美国人。

    美国看穿了欧洲列强势力辐射的极限,他们贪婪的长舌被大清这块肥肉缠住,既没有能力也没有兴趣继续向东。

    当时列强在日本的势力,其实是根据各自世界范围的实力产生的惯性延伸,比如英国在日本市场的地位。

    但美国人不同,他们需要打通一条从西海岸到清帝国的海路,并尽可能保证这条路是在美国人自己的手上,为此他们用有些难看的吃相吞并了夏威夷。

    他们也需要一个可以站立起来的日本,来打破局势代替自己站在直面欧洲列强的第一线。

    所以他们才会那么迫切的打开日本国门,并抛开列强独自支持日本走上开放扩张的道路,比如允许日本拿回关税权,比如默许日本吞并琉球,默许日本侵略台湾朝鲜,拒绝在前期调停中日战争等等。

    只不过美国也没想到大清和沙俄是这么不争气,以至于日本被自己纵容成一只怪物。

    “我同意。”萌总裁当机立断的对李鸿章和卡特莉娜卡芙公主道。

    卡特莉娜卡芙公主点头道:“的确,要有能力打我们,他们早就打到长崎来了,不杀一批人,的确不足以震慑日本人。我们的最终目的,只是要拿到长崎,取得对日本的永久性通商特权而已。”

    李鸿章点头赞同,“对,列强打开清国的门,是为了通商,我们打开日本的门,也是为了通商,如果通商的条款被日本政府承认,那么,西乡隆盛这一块,便可以问我们买军火,就有能力,抱住九州岛。”

    萌总裁大喜,这不是出来办法了吗?

    “解决了美国人之后,英国人和法国人有什么态度吗?美国国内知道这件事情了吗?”萌总裁问卡特莉娜卡芙公主。

    “没有,各方面都一点动静都没有,美国人没有长距离无线电,应该还不知道我们全歼了薛佩尔的部队。”卡特莉娜卡芙公主笑道。

    “随时注意动态。”萌总裁点点头,“晾他们也不敢有什么动静,想在亚洲同华国过招,得有稳定的后勤基地,陆战,我们谁也不怕!我们现在已经在日本登陆了。”

【1108 文明的力量】

    “对的,保住长崎,等于华军和华国,卡住了日本的咽喉。”李鸿章对萌总裁的话,做出了总结,“我们最佳的策略,就是不出长崎,打的旗号也是,只是通商!至于他们说我们派驻军队太多,我们就拿他们日本人习惯的借口,说是要保护华侨。”

    萌总裁哈哈大笑,“说的好。就是要用列强的方式,从今以后,我们也是列强。”

    李鸿章笑而不语,华国的实力,想要成为列强,还差的远,李鸿章这个外交大臣自然没有问题,你有多少实力,他就做多少事情,处于低位,再厉害的政治家也不见得有什么用,处于高位,什么都不会的政治家,只要不是傻子,也照样能赚钱。

    萌总裁一路上跟卡特莉娜卡芙公主和李鸿章谈了很多,主要是如何在长崎扎根。

    鸦片战争结束之后,清政府彻底懵了,因为世界历史上还从没有过这么一场战役发动战争的目的既不是为了强占土地,也不是为了掠夺财富和人口。

    这个时代的战争的所有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自由贸易。

    回顾近代中国与西方国家的战争,只有两场战役,就是鸦片战争以及鸦片战争之后的所有战争。

    我自己开了一个饭馆,我不想让你进来吃饭,你就是省委书记也只能靠边站。

    但是,这种交易只能是在自由贸易的语境下展开,也就是说如果整个清朝的所有人都不想跟外国人做生意,那么清政府当然可以有权力说不。

    但当时的情况是什么呢?

    整个中国面临巨大的人口压力,只有进入全球市场,才有可能为自己赢得生存的空间,更何况中国东部和南部沿海地区自古就有进行远洋贸易的传统。

    清政府的海禁政策是极其不得人心的。

    唯一进行对外贸易的十三行又凭借着官方身份耀武扬威,欺压和盘剥英国商人,这不但违背了自由贸易的原则,甚至违背了最基本的贸易伦理。

    这要是换成当时的美国、法国或者俄国,没准人家也不说什么,大不了我不挣这份钱了,再也不跟中国往来就是了。

    可是清政府却忘了它惹到的是当时如日中天的日不落帝国,这口恶气英国是无论如何也吞不下的。

    当年的日不落帝国面临的就是这样的处境。

    当年英国议会表决要不要对华作战,不是说支持票仅比反对票多九票么?

    没错,但请注意具体事件,当时英国议会表决的内容是是否对华作战,而不是是否要对华贸易在对华贸易的问题上,几乎所有的人都是持肯定态度的。

    所以与其说当年英国议会表决的是要不要作战,倒不如说是以何种方式来进行对华贸易。

    鸦片战争的直接起因是“民族英雄”林则徐焚毁了英国商人的鸦片。

    在当时的中英贸易中,鸦片并不是违禁品!

    鸦片交易是完全合法的!

    林则徐之所以反对鸦片的原因不是因为鸦片危害健康,而是因为英国大量的输入鸦片造成大量的白银外流。林则徐的想法是在国内广泛种植鸦片,从而提高清政府的国库收入。

    也就是说,林则徐的虎门销烟按照今天的定义,不应该算作打击‘面粉’贸易或者是打击走私犯罪,而是一场由清政府主导的反倾销行动。

    打击反倾销总该按正规步骤走吧?

    就算不按照今天的法规,按照最基本的贸易伦理,也应该是先给英国人发个照会,宣布停止或者缩小鸦片贸易,然后结算清楚以往的账目,双方和和气气的把这事商量定了吧?

    可是民族英雄是怎么干的?

    不自由贸易也不能这么玩吧。

    今天如果苹果公司向中国出口一批5s,各种手续都是齐全的,价格是2000一部,商务部觉得美国在倾销,就二话不说把所有的手机都没收和销毁了,你觉得美国政府会善罢甘休么。

    鸦片战争就这么爆发了。

    当然,这里绝不是说民族英雄做错了,鸦片当然应该禁止,允许在中国贩卖这种东西,本身就是对中国的伤害。

    这里说的是起因的问题。

    凡事知道怎么开头的,就能‘解铃还需系铃人’,知道怎么解开,靠战争挑头,不是办法,这是腐朽的清廷统治阶层做不到的,他们没有能力解决,打起来是必然的。

    搞笑的是,每次都是清廷被人卡着喉咙,受不了了,自己先动手。

    鸦片战争的战争的进程十分有意思。

    面对西方列强的大肆侵略,中国人民怎么也该奋勇抵抗的吧至少应该在心里对侵略者报以仇视态度的。

    可现实却很让人失望。

    在广州,由于英国商人长期与中国进行贸易,英国人在广州人心中留下的印象还算是不错的。

    一方面,基于自由贸易的传统,英国人会经常雇佣一些本地人装卸货物,也会在广州城进行各种消费,英国人概不赊欠,且给的费用也比较高,比经常打白条的清政府要好太多了;另一方面,英国在战争的一开始就公开宣布这次战争是针对清朝皇帝的,而林则徐等人为了粉饰太平也将这次战争美化,说英国人是因为在广州做生意受了委屈,所以国王派人来打官司。

    这么一来,广州人民就觉得,哦,这事跟我们没关系。

    在战争结束之后,林则徐曾经对广州人的“冷漠”非常生气,可他却忘了他自己对这个现象的出现也该负全面的责任。

    好了,战争结束了,该赔款了。

    最终赔款是2100万银元,其中1200万军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