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甲午崛起-第13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事情,认为可能跟华军军内之前的几次整顿工作差不多,只是这次主要针对的是地方干部而已。

    凯瑟琳就不是这么一个想法了,在凯瑟琳看来,要解决大西北的囤积居奇,并不是什么难事,地方警备部队过去端掉几个主要的窝点,让一部分大的不法商贩伏法,马上整个地区就会恢复正常的粮食秩序的,显然华皇是要借着这个由头,提前开始除旧思想的运动了。

    凯瑟琳当即写了一篇《论除旧思想在新时期重要意义》的文章,并且拿给赵青萝看了。

    赵青萝这段时间一直不跟凯瑟琳讲话,但是,这只是在私人谈话方面,现在凯瑟琳是她的组长,她是副组长,为了工作,公事上,必须要接触的。

    “你这篇文章,是不是有些夸张了,即便是有一部分没有改造思想的地主阶级在搞囤积居奇,也没有到动摇华粹党,动摇整个华国的地步吧?”赵青萝看过凯瑟琳的文章之后,放了下来,“而且,你这上面还说要发动学生,在整个社会中搞整顿,这样做的话,事态扩大,谁能控制?”

    凯瑟琳在写这篇文章之前,心中就已经有了一个雏形,她并不是无的放矢,她在来之前,华皇已经就这个问题,给了她很明确的指示,并且让她放手去干,只要不动军队和教育这两块,其他随便她怎么去做。

    “你放心,我和陛下已经达成了共识,现在既然要开始搞,就要一下子搞上去,搞出声色,以配合陛下即将开始的全国总动员,我们面对的是强大的英法列强,还有英国人撑腰和控制的印度,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还有对华国虎视眈眈的沙俄,以及强大的欧洲列强,说不好,美国人也有可能插手欧洲和亚洲的事务。所以,我们必须有一个稳固的后方。要想稳固,就要把对陛下,对华国思想不坚定的人,都揪出来。”凯瑟琳果断道。

    赵青萝听说是华皇的指示,不做声了,在私人感情上,她可以不接受华皇,但是在公事上,在整个华国,有了华皇给出的方向,就是刀山火海,油锅,谁都必须前进,不能有半分犹豫。

    “既然是陛下的指示,我不好说什么,本来我来就是配合你工作的,不过,我个人并不赞成你的方式,是不是一步步的来,先控制在一个小范围内,大西北发生的事情,你为什么要在全国范围内发动学生起来?是不是范围太广了?”赵青萝问道。

    “不这样做的话,怎么形成全国一盘棋,虽然是大西北发生的状况,但是我们这次运动的目的,不是地区性质的,而是针对全国,各个阶层,这是一次普遍性的,全面的整顿工作。”凯瑟琳回答道。

    赵青萝木然无语,她不是很理解华皇这样做的目的,也不是很支持,但是她不能反对,除非她不做华国人了。

    “签字吧,我希望这是我们两个人共同签发的,报给陛下看过之后,便可以发文了。”凯瑟琳道。

    赵青萝刷刷刷,签下了自己的名字,叹口气道:“我不反对,但是我还是保留我自己的看法,我觉得这样太过于激进。”

    凯瑟琳笑了笑,没有说什么,让秘书赶紧发到欧洲去给总裁秘书处,并且让人找刘雨晴来谈话,凯瑟琳已经准备前往西安坐镇西北了。

    凯瑟琳也没有打算光是在西安不动,她打算从西北到西南,再从西南到东南,最后再到华中,回到北京,来一个全程巡回。

    虽然华皇没有明确的给出结束时间,但是凯瑟琳认为,如果陛下在今年年底就要和英国人开战的话,最好的开始运动和结束的时间是现在到明年的年中,一年或者是一年半的时间,反正不能到1881年。

    华皇看了凯瑟琳发过来的文章,之后拿给卡特丽娜卡芙公主看。

    卡特丽娜卡芙公主皱了皱眉头,“写的很激进啊,陛下。”

    萌总裁面无表情,这是他自己的意思,凯瑟琳理解的非常准确,即便是让他自己来写,他估计也差不多是这个意思,不过,当他最终要做决定的时候,又感到如此的艰难。

    因为这场运动的一开始,肯定是将重心放在国内的,华皇对于国内的民众是疼爱有加的,其中,也包含地主阶级,他一直想着将地主阶级引导到资本的道路上去,但是思想的改变,传统的改变,并不只是存在于华皇的脑海中,真的做起来的时候,还是离不开一些力量,光是靠引导,显然不够。

    为什么明也好,清也好,都不可能发展成为资本主义国家。至于近代是否衰落就不好说了,关键不在于资本主义,而在于工业革命。

    资本主义其主要的特征在于:私有制,既私人拥有资本,并可以自由地支配这些资本。以资本增殖为目的,雇佣自由劳动力进行生产,并由资本所有者主导生产。

    在市场中根据供需关系,以追寻最大利润为目的展开经济活动。

    而传统的中国社会的任何一个时代都不具备形成这种模式的条件。

    政府高度集权,无契约精神,不保护私人财产,私人资本无法完成原始积累。不存在权力制衡的机制,高度集权的国家习惯按照政治原则干涉经济活动。庞大的小农经济难以解体,而且不能解体。

    因为在前工业时代,资本主义的生产模式无法消化大量的自由劳动力,只会形成流民潮。

    缺乏资本流传的途径,因为没有新技术推动新的产业的出现,以提供更高的利润,商业资本缺乏其他增殖的途径,最终都转换为了农业资本,回归小农经济。

    华夏在东亚独大,而且实力和资源,人口都是巨大,自给自足,没有交易的需求,无法促进商业的发展。

    缺乏贵金属,落后的金融环境,货币体系和财政制度。

    首先,资本主义中的资本,指的就是私人资本,而明清这样的**主义中央集权国家是从来不尊重也不会保护私人资本的,因为没有一种势力能够制衡**政府对民间资本进行剥削。

    欧洲社会在罗马崩溃以后长期是以封建社会的形态存在的,在这样的状态下,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能力做到权力的一元化,君主,贵族,市民团体之间势均力敌,相互制衡,没有一个人能够独享权力,亦没有办法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对方,其结果就是大家必须要协商与合作,互相照顾对方的利益,在这种条件下,形成了契约精神。

    而华夏,大明,大清全国的权力都出自中央政府,出自皇帝,不存在权力的分享与制衡。

    因此就没有协商的条件,想征税就征税,不用找你商量。而巨大的财富本身就意味着权力,私人资本的膨胀必然会让**政府对产生恐慌,继而在你强大到能挑战它之前干掉你。

    因此资本所有者无法与政府抗衡,要么和政府合作成为官营资本或者买办,要么就在盘剥中破产灭亡。

    没有人真正的能够完成私人资本的原始积累,更谈不上权力分享和契约精神了私人资本最多只是皇帝的牧羊人,养肥了就要被割肉。

    更为重要的是,那些被褫夺的私人资本,在**政府手中亦不会被用做经济生产,亦不能完成原始积累,而是拿去打仗或者买买奢侈品,就那么挥霍掉了。

    在欧洲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西班牙。它最早完成中央集权,尽管发现了美洲,积累了大量黄金,但这些财富没有被民间资本用来发展经济,而是被宫廷花去买英国棉布了,结果就是促进了英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西班牙尚且如此,何况明朝这样保守的农业国家。

    发展资本主义首先要实现资本的原始积累,使得财富与生产资料迅速集中到资本家手中,原始积累的方法就是俩,一是靠赚,也就是商业,二是抢,也就是掠夺。而明代呢?

    假设华皇这个时候重生的不是清末,而是大明,大明朝,大家都关门男耕女织,不需要太多交易,因此国内市场狭小,赚不了大钱。九边,朝廷和蒙古人搞边贸合作,但是跟蒙古人做生意永远赚不到钱,人家都是赊账,不给赊账就跟你玩刀子。

    对外贸易就不用说了,海禁,出去了就是倭寇。但你还是经不住利润的诱惑,好不容易走一私回来攒点钱,没被逮着,发了财,上下打点好,还出去找死干嘛?人有钱了,命也值钱了,就不出去卖命了。

    国内投资最赚钱的是卖盐,可你得从国家那买盐引,大头还是国家拿着。

    最后算来算去在这个国家投资赚钱,最安全的方法才是利润最高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