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在奥匈帝国-第2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占据山海关时,双方阵亡的总军力已经达到30000余,这是三个陆军师的数量,不要说直系就是损失较小的奉系都心疼的直咬牙。17日攻破山海关奉系便长驱直入,滦州之后奉系开始在榆关一带围剿直军直逼津城,11月3日,讨逆司令官吴佩孚率残部南下,直奉战争就此结束。直系全线战败。

    山东、山西督军纷纷进攻战败的直系地盘,津城大部分直系高级将领选择出逃,讨逆直系士兵均被张作霖俘虏,一时之间张作霖实力大增,四国联盟理事会外交官也不由把目光放到他的身上,同时把这里的消息传递到恩斯特的耳中。

    同这片古老土地上的其他军阀相比较,奉系算是恩斯特最熟悉的一个军阀,因为一开始奉系军阀就多半都是俄罗斯帝国扶持起来的,现在的陆军都还拥有着捷克陆军的风格,算是比较值得信任的学生。不过就是这样的学生曾在日俄战争时背叛过俄罗斯帝国一次。因此再一次想要谈合作的时候,恩斯特不得不有一些犹豫。

    恩斯特还没有做出决定。燕京地区再一次出现在风波,那位备受重视的直系将领冯玉祥居然选择政变,软禁贿选总统的同时也开始积极的同各个军阀做出回应,希望能够就此件事达成一个和平、合理的局面。

    说实话这个时候其他的军阀也不想把直系逼得太过分,毕竟直系还有很大的实力,无论同任何一方鱼死网破都是他们不想看到的结果,尤其对方还如此的给面子希望能够坐下来洽谈,这个结果没有理由拒绝。

    政变的过程实际上很是轻松,贿选总统的手里已经没有军权,而那位准备判出的直系将领在吴佩孚离开之后几乎已经掌握整体大权,甚至政变的过程中燕京的老百姓都没有丝毫察觉,直到第二天才发现燕京已经换一位主人。

    谈判是枯燥的,可是这一次的谈判也很是迅速,不过几天的时间就商定下来由南方孙先生和段祺瑞来京主持局面,而在他们到来之前则由直系暂时执掌国务,直系将领直接被编进国民军,冯玉祥为总司令兼第一军军长,其他直系重量将领则为第二军、第三军军长,随后推举段祺瑞为国民军大元帅,联合奉系推举段祺瑞为燕京临时政府执政,请孙先生北上共商国事。

    这样的大事情自然不能少四国联盟,那位理事会的外交官得到恩斯特的命令急忙跟随孙先生准备北上,同一时间恩斯特还安排四国联盟第一外交官先生弗洛伊德前往远东地区,准备出使华夏。

    这一段时间日本倒是没有什么太大的动作,不过一直被俄罗斯帝国压制的他们始终是不甘心,密切联系中已经准备进行一次大反攻,集合在朝鲜、关东州地区的日本陆军已经悄悄达到60万。

    如此大的动作恩斯特的情报局自然不可能没有察觉,消息迅速的传递到恩斯特的手中,随后新的命令来到第五战区司令官康斯坦汀上将的手中,即便是向来蔑视日本陆军的康斯坦汀上将此时都不由皱眉,60万陆军可不是开玩笑的事情。

    四国联盟在整个远东地区只有3个集团军、30万陆军,看起来一比二打起来并不困难,可实际上如果60万日本陆军全力进攻,想要阻挡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10个打20个容易、100个打200个容易、30万打60……很难!

    真正主要的是,此时不比往日,那个时候俄罗斯陆军只管进攻就可以,他们需要防守的地方非常少,而日本方面却不然,他们的军力过于分散,如果集中在一起,当年的战争谁胜谁负还真的说不定。

    康斯坦汀上将非常的为难,相比较之下他的三位军团长倒是显得很是激动,毕竟战争就意味着功绩、功绩意味着爵位和军衔、爵位和军衔意味着他们的将来,他们怎么能忽视自己的未来?

    这里面最激动的也许就是于占山,因为同他现在的身份地位相比,他自认为是配不上眼前一切的,他不过就是一位降将而已,何德何能拥有现在的一切?他对恩斯特很感激、同时他也希望能够得到符合现在身份、地位的功绩,因此他渴望战争,此时日本的动作无疑是他的一个机会。

    康斯坦汀上将不想冒险,因此他第一时间联系奉系,只是奉系的掌门人仿佛有其他的想法,他表示在没有燕京方面的指示前,他能够给予的帮助只有5万陆军,5万在奉系当中都是二流的军队。

    这件事让第五战区的士兵、将军们非常的愤怒,可是他们能够做的也只是这样,毕竟现在不是几年前,他们防守的是自己的领土而非帮助华夏,关东州、朝鲜的这一大片土地现在实际上可都是俄罗斯帝国在管理。

    康斯坦汀上将在这里发愁,而理事会的那位已经到燕京的外交官却是眼前一亮,因为他看到一个机会,这个机会让外交官第一时间写信给恩斯特和康斯坦汀上将,他需要得到这两人的帮助。

    送给康斯坦汀上将的是信件而给恩斯特的则是电报,因此恩斯特收到的时间还要比康斯坦汀上将早一些,对于这位外交官的提议恩斯特稍稍犹豫一下就选择同意,不过他的回复中希望外交官能够小心谨慎一些,不要冒失的办错事。

    很多事情恩斯特也只是随口一说而已,论外交事务人家可比他熟悉的多,如何做、什么能做都一清二楚,收到恩斯特答复的外交官彻底放下心,他开始筹备自己的计划,这是一个对俄罗斯帝国很有利的计划。

    孙先生进燕京之前康斯坦汀上将的回复也已经到燕京,同恩斯特一样,他表示出很大的兴趣,并且恩斯特已经同意他这里自然没有任何的意见,不过这件事做起来并没有那么容易,一个不小心也许就是一场大危机。

    外交官的计划其实非常的简单,就是准备借用日本60万陆军的事情直接逼迫燕京政府方面公开承认现在俄罗斯帝国占据的领土属于俄罗斯帝国、属于四国联盟、属于恩斯特,是公开承认!

    这件事当然还有退让,外交官的底线就是300年的租让期,达到300年这这些土地回归,而这300年内它将完全属于俄罗斯帝国。外交官认为自己的底线燕京政府非常有可能同意,毕竟只要不激起民愤燕京政府可不会在乎那么多。什么割让不割让土地的,只要利益到自己的手里,其他的一切都无所谓,这就是军阀们的态度。

    如果割让一块土地能够让自己完全避免日本的灾祸,那么奉系会竭尽全力的促成这件事,因为只有这样他才能够放心的逐鹿天下。俄罗斯帝国和日本的互相牵制无疑最符合奉系的利益。

    孙先生还在路上,外交官先生的计划还没有实施,而这个时候意大利王国的那位墨索里尼先生已经开始他的新动作,之前的选举中墨索里尼获得压倒性的胜利,而现在墨索里尼已经牢牢的掌控住国家政权,墨索里尼忍不住开始自己的新动作。

    墨索里尼是一个很有危机感的政客,因此他必须加强自己的统治,把内阁全部换为自己党派的人是必须要做的事情,实际上墨索里尼也是这样做的,打击对手、扶持自己人,只用月余的时间,意大利王国内阁已经全部为法西斯份子。(未完待续。)

第二百九十九章 1925的小资生活

    时间仿佛过的很快,一眨眼的时间1925年已经到来,这一年恩斯特已经31岁,哈布斯堡最尊贵的王子查理也已经5岁,属于查理的新人生即将开启,不过这注定是一条很艰难的道路,至少查理现在很是不开心。不开心实际上也很正常,毕竟任谁突然增加很多的课程都会如此,但是身为捷克、俄罗斯帝国两国皇储的查理,他理应该接受来自礼仪、语言、算术的基础课程,这是他必须经过的一条道路。

    从小到大查理同恩斯特见面的机会都非常少,甚至他脑海中的爸爸只在硬币上,那是一个很陌生却又非常熟悉的人,陌生是因为他很少接触对方、熟悉是因为他的身边时常会有人说起这个人的事迹。

    一个小小的领主伯爵到捷克公国大公、波兰—立陶宛王国国王、四国联盟理事长、“东欧之王”,恩斯特并没有花费太长的时间,而就这短短二十余年的时间,恩斯特已经走过很多人百年都没有走过的路途。

    很多人的眼中恩斯特都是值得崇拜、尊敬的对象,但是在查理的心中,他对这位本应该为之骄傲的爸爸有些愤恨,不是因为他的那些弟弟妹妹只是因为恩斯特很少出现在他的面前却还给他很大的压力和责任。

    这样的事情实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