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归荼-第1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齐修龄喟叹了一口气,敛了敛衣裳跪下道:“陛下,臣恳请陛下下旨。让廷尉联合三公曹、二千石曹纠察东吴五郡侵占民田一事。以正律法,抚安民心!”

    齐修龄话音一落,众臣无不面面相觑,心下骇然。堂下一些心虚之臣已是战栗不能言。就连苏维信和谢荟的额间也冒出了一层细汗。苏谢两家执掌三吴多年,这种事实在是稀松平常。如果真要查,那首当其冲的就是苏谢两家了。

    官侵民田是历朝历代均有之恶习。尤其是出京外任的大臣和大部分地方官们仗着山高皇帝远私下侵占民田民宅是极其平常的事,永康和嘉定年间均有大规模的整治,但是终究是虚张声势,雷声大雨点小,稍稍遏制而已,就连皇帝也是睁一眼闭一眼,无可奈何,如今这齐修龄重提旧事,真不知他打的什么主意。

    萧帝闻言脸色一沉,瞳孔一缩,心知这是个难啃的骨头,虽说这齐修龄是一个忠贞耿直之臣,但他在这年关时节提出来,不得不说他也真是耿直过头了。萧帝不耐烦地看了一眼齐修龄,往日里一直赞赏他的浩然正气,可如今他把这么个大难题丢给自己,是成心不想让他过好这个年了。萧帝越想心中越是怒于齐修龄的单板固执。

    而萧帝迟疑温怒的神情被谢荟和苏维信收在了眼里,苏维信微微松了一口气,心想萧帝果然还是不想查。因为这一查可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满朝公卿一定人人自危,而各地方官们若被逼急了更会狗急跳墙,那这好不容易稳定下来的朝堂恐怕也会动荡不安,以苏维信对萧帝的了解,他断定萧帝不会冒天下之大不韪。

    齐修龄久久跪在地上头也不抬,身也不动。只是静静等待萧帝的态度。

    朝堂中也只有三人颇为镇定,一个是裴蕴,裴家在东吴没什么大产业,只在丹阳和武进有几块庄子,建了几套山墅,虽说楼馆林竹犹盛,但也是萧帝所赐,就算远亲子侄们有侵吞者应该也不是什么大数目,因而心中无忧。另外两个便是萧墨珩与萧墨璕了。萧墨璕的封地在豫章,他根本不用担心,而萧墨珩的封地虽然在会稽,但他绝不会做侵占民田之事。

    他环视了众臣,嘴角挂着一丝蔑笑,随即瞅着跪在殿中的齐修龄,心里暗想,既然江梅已经开了一个头,那他便接上这个尾。他已得到密报,大燕近年大旱,很多农民颗粒无收,因而在暗地里预谋南下侵桓,如果不做好万全的准备,那大桓怎么抵挡住大燕的百万铁骑呢?而眼下大桓国库空虚,如果不再想着法子那可真是麻烦了,因而必须下狠手从老虎身上扒一层皮。

    其实细想来,萧墨珩也正是想借这个时机整顿内政,清肃朝纲。不过他更知晓这兼并之风相当难治,要想朝中派人去查,也不知道何时是一个尽头,到时候官官相护也起不到明显效果,若弄得朝局混乱后果更不堪设想。正因如此,萧墨珩苦苦思索良久,终于与东方湛想出了一个既能稳住朝局也能达到充实国库的绝妙法子。不过眼下他还不急着出面,因为有人比他更急。

    户部郎中廉德清见朝中无人声援齐修龄,心中更是有股莫名的怒气,这官侵民田他早就看不过去了,如今户部账上已没多少粮食和绢帛,还不正是这些贪官污吏所致,

    于是他浓眉一抬,昂然疾出,语气夹着些愤慨,道:“陛下,如今户部空虚,国用堪紧,臣以为朝廷必须下狠功夫,整治地方兼并之风,其实官员何止侵吞民田,就连商贾小贩被敲诈勒令也层出不穷,九殿下刚刚提及要鼓励工商,以求富民富国,如不能摒除这种肆意兼并的恶习,民何富,国怎强?”他语气激昂,颇有些咄咄逼人。

    不过他字字珠玑,慷慨激昂,听在众臣耳里,一部分人有些心惊,一部分颇为感奋。看来这廉德清是铁了心让给户部的账上添银子。只是这户部尚书不开口,他一个郎中急什么急。

    这时。御史台的御史们见他们的长官长跪不起,于是刚刚的皓然之气有隐隐生出,一个个也纷纷跪在地上,请求陛下下旨整顿官侵民之恶俗。

    一时让上座的萧帝倍感压力,他本想着找个说辞先堵了齐修龄的嘴,结果还来不及开口,廉德清又补上一刀,再接着御史们纷纷出列,萧帝已经是大感头疼,他暗暗苦笑。御史们这腔为国为民的澎湃情绪倒是让萧帝觉着没白养他们。

    不过廉德清所说的户部空虚倒是让萧帝凝了凝神。这两番大战,前一场历时几个月费了户部大半积蓄,而后一场发生在最富庶之地,直接让户部没有粮食和绢帛可入库。因而户部空虚恐怕也是实情。

    萧帝瞅了瞅户部尚书谢荟道:“谢爱卿。户部账目如何?”

    谢荟擦了擦额上的细汗。回道:“回陛下,账目颇为紧张。因三吴动乱,今年整个吴兴郡上缴粮物不及往年的四分之一。吴郡也颇受波及,不及往年一半,其他各郡也均有减少。入不及往年,但是今年有巨大军费开支,所以户部相当吃紧…。”谢荟叹了叹气,心里暗道,今年得勒紧裤腰带过年了。

    萧帝闻言脸色微绷,这样的结果是能预料到的,难道真要纠察东南五郡吗?他一时还拿不定主意,他抬眉看了一眼裴蕴,“裴爱卿,你可有良策?”

    裴蕴顿了顿神,见萧帝唤他,便缓慢走至中间,沉声道:“陛下,臣以为确实得肃清侵占之风,普通百姓的土地便是朝廷的土地,世族官吏侵占了他们的田地,便是短了朝廷的税赋,长此以往,国将不国啊…。”

    裴蕴意味深长的叹道,尽管自己也是世族的一员,可是他更是大桓的宰相,如果大桓势衰了,那大燕铁骑一南下,南方的大族们也迟早是亡国之民,哪怕像裴家这样的大族依旧会得到重视,但能比得如今的光景吗?所以即便是裴蕴也只得忍痛割肉。

    裴蕴下定决心后,长长鞠了一躬,正色道:“陛下,臣是大桓的宰相,理应以身作则,臣恳请陛下先从裴家查起,臣绝无怨言!”

    裴蕴话声一落,满朝文武均惊叹不已,裴蕴真不愧是“江左管夷吾”,这宽厚的宰相之风,不得不让人敬服,就连萧墨珩此时对裴蕴都肃然起敬,人人称赞他为大桓朝堂之柱也不是没有道理的,墨珩内心叹道。

    众臣前一刻虽然为裴蕴感奋,可后一刻想起自己的家底都颇有些战战兢兢,他们纷纷看向苏维信,此时只有他依旧一言不发,苏家可是大桓最富的世族,如果这么一查,那受损最大的可是他们,众多朝臣均是希望苏维信能出言阻止裴蕴和萧帝彻查的心思,于是整个大殿内就有些躁动和紧张,正是这种焦虑不安使得大殿内一下子陷入了一片沉默之中。

    萧墨琤瞅瞅苏维信再看看裴蕴,终于有着极大的挫败感,看来这些老狐狸心思诡异,还是让他们自己去折腾吧,即便苏家和裴家关系破裂,那也不会影响他们各自支持自己夺取储君之位,因为他相信,裴蕴没有更好的选择,相比理都不理会裴蕴的七皇子,自己对裴家也算仁至义尽。既然他们爱折腾就让他们折腾吧,萧墨琤决定不理会他们,一个人就立在旁边失神,脑瓜子也不知道神游去哪了。

    一阵沉默之后,神色清明、静立许久的苏维信终于脸色微动,他暗忖着,今日的朝堂说到底似乎是冲着他们苏家来的,前一刻苏家丢了吴兴的控制权,后一会又要查抄侵吞的民田,苏家屹立朝堂这么多年,还是第一次陷入这样左右为难的僵局,真是退不得也进不得,不过即便如此,苏家也不好欺负的,就算你裴蕴再有本事,也休想撼动苏家半分。

    苏维信一改往日儒雅温润的做派,面色沉冷,语气有些冷僵道:“陛下,臣支持朝堂定律抑制兼并之风,但不建议大举查抄侵吞的良田,大桓内乱刚定,四海终安,如果贸然行动,恐怕得不偿失。。”随即苏维信转身对着裴蕴冷冷道:“裴相,外敌不可怕,怕的是乱从内生,一旦地方官吏强行抵制,那朝廷也无可奈何,若失信于民,上下离乱,后果不堪设想。”

    苏维信话音刚落,就有一帮大臣出来附和,其实他们等的就是苏维信这句话,他裴蕴行得正坐得端,可不代表别人都是这样。

    苏维信到底是屹立多年的朝堂宰相,这一番话更是凸显了他的狡黠老到。侍候萧帝多年的他心里非常明白萧帝的心思。

    苏维信的话着实说到了萧帝的心上,这也正是萧帝最为担心的一点,他比任何人都想充盈国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